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潍坊市名人>潍城区名人

丁伟志

丁伟志人物照片

潍城名人丁伟志介绍

伟志,男,1931年1月出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48年起,先后在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工作。1951年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1953年转入马列学院进修哲学。1955年起,先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马列主义研究院做研究工作。1973年秋,转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中国通史》编纂工作。1975年起,历任《历史研究》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哲学、历史学研究,主攻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文化思想史。代表作品有《中西体用之间》、《裂变与新生》、《对历史的宏观考察》、《无树有巢》、《桑榆槐柳》等。

丁伟志个人履历

1931年1月,丁伟志出生于山东潍县。在谈起自己这一代人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时,他用了八个字:生于忧患,长于战乱。出生时赶上“九一八”事变,熬过了“八年抗战”,紧接着又迎来了三年解放战争。虽然说战争环境对小孩子也是一种历练,但毕竟影响了正常的学业。

1947年,丁伟志考入北京志成中学(现三十五中)高中部就读,一学期还没念完,就随同在辅仁大学读书的两个姐姐一起参加革命去了。回到山东潍县,丁伟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主要是在青年中传播进步思想,揭露现实的黑暗。有时也悄悄刻印和散发一点宣传品,丁伟志记得最清楚的是刻印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8年夏,17岁的丁伟志进入中共中央华东局新组建的华东大学学习。同年11月,随校从潍坊迁到济南,随即留校工作。1950年冬天,丁伟志又随校迁青岛,华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很快,“听话”、“热爱学习”的丁伟志被山东大学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读研究生,跟苏联专家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当时,山东大学一共推荐了三个人,他是年龄最小的。

1958年初,响应中央号召干部下放劳动锻炼,“三门”(出家门进学校门,出学校门进机关门)干部更是下放的首选对象。丁伟志恰好符合这样的条件。他们政研室的一批干部和中组部的一批干部联合组队,选定的下放地点是安徽砀山。砀山地处黄河故道边上,长年干旱,经济落后。下放干部到了那里接受的第一项的任务,就是和农民一起挖水塘蓄水,目标是“变旱地为水田”,“变淮北为江南”。几个月后,接到安徽省委的指示,他们这批下放干部被调到素有长江“粮仓”美誉的无为县,协助当地工作,以求尽快地改变无为不够先进的面貌。没想到的是,很快大跃进开始,大炼钢铁、办食堂,虚报浮夸成风,“购过头粮”的恶劣做法开始严重影响群众生活。后果很快就显现出来:“干饭变成了稀饭,稀饭变成了米汤”,不但好多农民得了浮肿病,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下放干部中的部分同志与当地县委开始出现分歧,他们对于当时的无为县委欺上压下、虚报浮夸,造成群众生活陷于严重困境的实际状况,做了深入调查,对无为县委提出了尖锐意见,并如实向省委做了反映。这些正当的做法,在庐山会议后被作为“右倾”罪状加以追究,丁伟志也被牵连,经过反复批判后下放到房山劳动改造去了。

1961年秋后,在房山的劳动改造告一段落,丁伟志回到原单位,正好赶上田家英奉命组织一次去山西的调查。调查大约进行了半个月,田家英也带着逄先知赶来,和大家一起研究了调查的结果,丁伟志奉命执笔起草了魏家庄调查报告。这次调查反映的是当时农村的实际需求,虽然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临的问题,但总算是克服农村体制上的‘共产风’的一个进步。”这一意见,为毛泽东所认可,并责成田家英负责将其写入正式文件,提交给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

1962年2月底,毛泽东决定由田家英再率调查组,到湖南他的家乡一带调查《六十条》下达后的农村状况。3月22日上午,毛泽东在武汉接见在此待命的调查组。会见完毕,毛泽东还在东湖别墅门外跟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文革时,丁伟志把这张像片藏在有林彪“四个伟大”题词的毛主席标准像镜框背后,高高挂起,逃过了被造反派抄走的厄运。

湖南调查,丁伟志负责起草的是湘乡《大坪大队基本情况》。当时,围绕着如何看待农民要求“分田到户”一事,调查组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报告对“分田到户”要求的性质做了简略分析,认为它表达的是农民恢复生产的强烈愿望,“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的问题”,“不能用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作解释”。“我们当时之所以敢如此写,并且自以为稳妥,无非一是觉得如实反映了民情;二是我们对中央充满信任,我们知道报告经田家英同意,签发付印后,将直送毛、刘两位主席”。丁伟志在田家英的领导下,又先后参加了安徽无为的调查、东北三省的调查。调查的中心仍是探讨“包产到户”的可行性问题。

在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以及稍后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严厉批评了“包产到户”的主张,大讲阶级斗争为纲,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并且说“田家英把持政研室”。自此,田家英失去了毛的信任。多亏田家英有担当,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丁伟志得以逃过一劫,放下“农村调查”,转过头来做他所擅长的理论和文字工作。1964年初,中央决定撤销政治研究室,新成立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丁伟志被分配到研究院哲学组做研究工作,但不久就下农村参加“四清”去了。

“文化大革命”一起,研究院的一批领导人迅即受到冲击,被打成“黑帮”。丁伟志等“笔杆子”也被捎带着作为“黑帮分子”揪出;不过“罪状”毕竟不多,“九大”前即被“解放”。不久,全家被下放到河北汉沽农场劳动,过“干校”的生活。1971年“9·13”事件之后,马列主义研究院机构也被撤销,丁伟志被分到河北省委组织部工作。他虽然明白这是组织上的充分信任,但是对于这份整天起草文件的工作,他还是不大愿意接受。正好其时毛泽东提出要续写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任务被派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得知这一消息,丁伟志当即找到时任近代史所领导的黎澍,表示愿意参加这项工作。1973年,丁伟志及其他几个人,获中组部同意,调回北京参加通史的撰写工作。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能够有此机遇,他实在觉得万幸:“多亏有了这把尚方宝剑,才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随着1975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接手指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科学学部工作,由“四人帮”控制的《历史研究》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一起被接管过来,由黎澍出任主编。钻研了两年宋代哲学的丁伟志,被黎澍选中,担任了《历史研究》副主编。其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丁伟志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副总编辑、总编辑。1982年,又兼任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1988年到2001年,丁伟志担任社科院常务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这三年,也正是钱钟书先生出任社科院副院长的最后一届。

1995年,丁伟志和夫人陈崧合著的“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上卷《中西体用之间——晚清文化思潮述论》出版,受到到广泛好评。不久,夫人过世,丁伟志从悲痛中振作起来,以一人之力,完成了下卷《裂变与新生——民国文化思潮述论》。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丁伟志补充介绍

  丁伟志,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研究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暑期至北京,考入志成中学读高中。当年冬返回潍县,筹划赴解放区,并在当地开始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1948年7月入华东大学学习。1948年11月随校自潍坊迁济南,并接受组织安排,在华东大学工作。1950年冬历任山东大学教育科助理、教育处秘书。1951年11月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读研究生。1953年2月入马列学院,修读哲学专业。1955年夏完成研究生全部课程毕业。同年7月调入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在哲学组从事研究工作。1964年秋在新成立的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哲学组从事研究工作。1973年10月调至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通史组,参加范文澜著《中国通史》新版的编撰。1975年9月调《历史研究》杂志社,任副主编。1980年起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1985年7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1988年3月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1995年底离休。先后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顾问。2006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代表性著作有《儒学的变迁》、《张载理气观析疑》、《马克思主义与宏观历史研究》、《历史是多样性的统一》、《论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论历史的暂时性、变罕性和阶段性》、《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重评"文化调和"论》、《中西体用之间》、《无树有巢》(文集)、《桑榆槐柳》(文集)等。

  “丁伟志”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