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名人丁振麟介绍
丁振麟(1911.02.03—1979.06.23),农业教育家和农学家,早年从事大豆遗传、生态和大麦区划研究并有许多论著;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恢复、发展浙江大学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和创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师资、科技队伍,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开展学术活动,倾注了全部心血。1979年6月23日 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丁振麟基本信息
丁振麟,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父亲早逝,留下兄弟姐妹五人,靠母亲做裁缝养活一家。他在余杭县五堰庙初级小学读书时,聪敏好学,成绩优良,由老师介绍到普济堂高级小学免费学习。高小毕业后,考入杭州笕桥浙江大学农学院附设高级农校就读,每天往返要步行几十里,课余还要在堂伯米店帮工,这样半工半读直到农校毕业。1930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课余仍帮工以维持生活。1934年以出色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农艺系,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大胜关农场任技术员,一面继续学习农业科学理论,一面在金善宝等专家、教授指导下从事农场工作和科学试验。1939年,他在云南大学农学院筹建农场,并担任农场技士,兼农艺系助教。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1941年升任讲师兼农场技术指导,1944年又晋升为农艺系副教授。1945年1月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实习,先后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农学院、康奈尔大学学习作物遗传育种学、细胞学、切片技术、群体遗传学、玉米育种等课程。回国后受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的聘请任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农场场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丁振麟被委任为副院长兼农学系教授。其后历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振麟个人简历
1911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农村。
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
1934—1938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大胜关农场技术员。
1938—1939年:任云南省昆明昆华高级农校教员兼农场主任。
1939—1941年:协助筹建云南大学农学院并任技士和助教。
1941—1945年:任云南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讲师、副教授。
1945—1946年:考取公费赴美实习生,先后在依阿华州立农学院和康乃尔大学学习。
1946—1952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兼任农场场长。
1952—1960年:任浙江农学院副院长兼农学系教授。
1960—1965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
1965—1979年: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1979年: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
1979年6月23日:逝世于杭州浙江医院。
丁振麟主要论著
1 丁振麟.中央大学农学院大胜关农事试验场最近玉米、大豆试验成绩简报.国立中央大学农学丛刊,1935,3(1):1—20.
2 丁振麟.玉米田间技术之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45.
3 丁振麟.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遗传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45(182):4778.
4 丁振麟.近代玉米育种法.中华农学会报,1947,79—92.
5 丁振麟.甘薯和月光花嫁接试验的预报.科学通报,1951,2(1):65—66.
6 丁振麟等.应用移植方法产生的分枝大麦.科学通报,1951,2(9):1958.
7 丁振麟等.甘薯和月光花嫁接培养试验.农业学,1952,3(1):17—24.
8 丁振麟.大豆栽培问题.浙江科联农学通讯,1956,11:27—30.
9 丁振麟.近代世界农业科学的新成就.浙江科联,1957,9(6):6—9.
10 丁振麟等.我国大麦区域的初步划分.浙江农学院学报,1959,4(1):76.
11 丁振麟.我国大豆生物气候适应性的研究I.气候条件对于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浙江农学院学报,1959,4(1):39—54.
12 丁振麟.谈谈金华地区秋玉米.浙江农业科学,1960,2(18).
13 丁振麟.Ⅱ.气候条件对于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作物学报,1965,4(4):313—320.
14 丁振麟.食用作物栽培学.浙江农学院教材,1953.
15 丁振麟.农业生产技术问答(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5—1957.
16 丁振麟等.作物栽培学,豆类作物(15—20章)薯类作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17 丁振麟.甘薯(作物栽培学丛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18 丁振麟.作物栽培学(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
29 丁振麟.作物产量形成与高产理论(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5.
20 丁振麟等.浙江农业科学论文集(主编).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0.
丁振麟补充介绍
丁振麟(1911—1979),余杭九堡镇杨公村人。幼年家贫,学完初小后,以成绩优异,免费荐送杭州普济堂高小。又以半工半读升入大学。193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先后在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云南大学任农场技术员、助教、副教授。1945年1月,考取留美实习生,在爱渥华农工学院与康乃尔大学研究作物育种。发表论文《野生和栽培大豆的遗传研究》,获中央研究院科学论文二等奖,为国际有关大豆专著广泛引用。1946年回国,任浙大农学院教授兼农场部主任。1947年,浙大学生于子三被害,奋起 ,参加浙大教授-,声援学生-。1952年,任浙江农学院教授兼副院长。1957年,发表《近代世界农业科学的新成就》,倡导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浙江农业大学校长、浙江省农科院院长、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全国农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农学会理事长、农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浙江省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委员、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等职。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第二届与第五届人大代表。治学勤奋,学识丰富,通晓英、日、德、俄等文字,尤精英文。毕生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农业教育工作,关心科技成就和国内外交流,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晚年,从事农业生态、作物高产理论研究与品种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在病重住院期间,仍手不释卷。著有《野生和栽培大豆的遗传研究》、《近代世界农业科学的新成就》、《农业生态技术问答》、《作物产量形成与高产理论》等。
“丁振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