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名人郑云燕介绍
郑云燕,男,(1937--1987),生于辽宁新民县。自幼多病,天资聪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5岁时,随母亲千里迢迢奔赴延安,从此过上了革命者的艰苦生活。北京解放后,随父母迁入北京。因早年患肺炎,肺部感染,长年肺病,学业因病屡断屡续,最后辍学,长年在北京各个图书馆自学。能读善记、学识渊博,逐渐形成一些哲学思想和社会科学理论,成为周围大众公认的民间思想家。曾与抗战作曲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小说作家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作者,结成忘年之交。
郑云燕个人简历
1943年,随母进入延安,在延安宝塔小学读书。
1946年,随延安炮兵学校千里行军进入黑龙江牡丹江。
1951年,随父母进入北京,在北京男八中读书。
1956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
1958年,郑云燕在北京因病在政法学院辍学后,到上海电机厂工作;
1960年,因病在上海电机厂去职,回北京休养;
1960年---1966年,因为不甘心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他在北京的各个图书馆进行自学。他去过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崇文区图书馆等等。他对哲学、法律、历史、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等进行了广泛的涉猎,并进行深入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这对他日后设想新的一门社会科学体系起到了重大作用。这门科学的名称初步定为《社会物理学:人的性能和关系学》(1968年)。也就是用物理学研究自然世界的方法研究社会中的人,把数学、物理的量化分析法加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去。
1966年---1976年,父母受到政治上的冲击,他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他在贫困交加中坚持学习和思考,从思想上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他对人和人的关系学的很多见解和理论是在这个疯狂的年代萌生的。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他鼓励众多年轻人参加高考,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并热心辅导他们,致使很多年轻人如愿以偿。
改革开放后,河北邢台远洋信息公司想充分发挥他的知识和才能,特聘他为该公司的副经理。但因病情逐年加重,他不得不又一次辞职。
1987年6月22日,郑云燕终因支气管哮喘耗尽了他的体力,在病痛的折磨中,英年早逝49岁。
郑云燕个人作品
【夜投石园村,有吏夜捉人】 夏, 迟暮, 径冀顺德府西行八里便至南郭,村人皆蹲櫈、捧海碗聊餐,牧童遥指北行半里即石园,暮迟,至石园,郁葱枝蔓,堂门紧闭,屡呐无应答,复呐门塞开,出迎长子,悉郑云燕,败絮其身,细腰如柳,三日禁食,后随两犬亦细腰,摇头摆尾,温顺吻指,可亲可爱。入室与老翁及长子数语片刻,便疲倦而卧,待朝明登程。至夜,突然两犬狂吠,喧声大作,警凶外敌,吾顺窗缝窥视之,两犬齐上,撕咬外敌,来犯者众,约百余人,荷枪实弹,满赋武装,手持刀枪剑戟,狰狞面目,乃吏卒也,上臂挽赤布红箍。一勇卒抡大棒猛劈过来,一犬扑过去恶咬,另一犬承前继后,寸土不让,誓死堵外敌于界。这真是:一夫当关,万户末开啊!,千军万马耐我何!?幸哉!,叹哉!
众犯与犬相持良久,错综复杂,反复攻守,毫无进展,首领聚议策计谋,,指众精选勇锐20锋卒,大棒齐劈,数往复,大汗淋漓,亦无凑效,犬迅捷突袭,猛扑直捣,众犯哗然惊退缩十余步,两犬决死一战,固守疆土悔不改,两军对垒,厮杀 一团,人兽难辨,皆兽性发挥到了极致。
老翁见势不兆,夺道而逾,匆越骑墙,跛屡潜行,呜呼,叹哉!
夜至微明,长子老大睡眼朦胧缓步至前,下视地土,血迹斑斑,诚念“斗之以双伤,互之以双害”。斥(叱)犬!两犬见主人前迎,便委屈躲于其后,此时,众犯吏卒蜂拥而上,五花大绑将弱体老大绳作一团,老大哀鸣阵阵,不亚于犬吠。辨其异:犬为勇而吠,子为悲而鸣。哀叹!惨哉!
众犯涌入室内,翻箱倒柜,砸烂四旧,挖地三尺,人财物统统抄掠一空,家徒四壁。院内菜窖也投掷炸雷,火光四起,闪烁冲天,烟雾弥漫。查封密闭, 所夺所获驾三车有余,扬长而去!
繁星隐退,浩穹光芒,吾无告自别,心中默念:告别了石园草堂,告慰了犬吠的忠诚!独自蹬前程。
文章简介。《缅怀张寒晖》,文中记述了:1942年底,郑云燕5岁时随母亲邵清廉从奉天千里迢迢徒步来到延安,寻找从黄埔军校毕业来到延安抗大的父亲郑新潮。他与窑洞邻居--《松花江上》歌曲作者张寒晖朝夕相处,并结成忘年之交的深厚友谊,直至张寒晖去世,他目睹和亲历了离别的难舍之情。
内容节选
郑云燕在延安与张寒晖住的窑洞邻居。他们朝夕相见,张寒晖穿着一双布鞋,衣装较整洁,衣兜里别着钢笔,留长头发,带着眼镜,远处看上去就知道他是个文人。在相邻相处的岁月里,他总是日夜兼程谱写着一首首革命歌曲。无论是阴晴圆缺,在他的窑洞里总闪烁着油灯的光辉,时而传来谱曲的歌声。偶尔伴有阵阵的咳嗽声。郑云燕的父亲郑新潮是黄埔军校炮科毕业后到延安的,当时毛主席和朱德让他与郭化若筹建延安炮兵学校,需要炮校校歌,就与李伟(炮兵进行曲的作者后少将)去找张寒晖征求编写内容,张寒晖虽然病重,但非常乐于相助,热情地地答应了,他日夜兼程完成了歌曲的初稿,为了更生动,他与郑云燕的父亲冒雪去找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东北干部队副队长),唱给他听,征求他们的感受。此间的张寒晖病情一天天重了,咳嗽的痰中带有血丝。据据郑云燕母亲邵清廉回忆:一天,鲁艺学院的阎吕(贾涛少将的妻子)因工作来看他,发现他房间到处摆满零乱的稿子,就帮助他收拾屋子,他听邵清廉与阎吕说话是东北口音,张寒晖喜悦地插嘴说:我虽不是东北人,但喜欢东北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并介绍自己的家属也姓邵。当他看到为他打扫干净的屋子又嗮被子,深深感动地说:你们真象我娘家人。
1945年春,天气乍暖尤寒。患了感染性肺气肿的张寒晖每天都要到窑洞外面晒太阳。当他看到郑云燕在外面玩耍时,就把郑云燕叫到身旁,跟他聊天。也许是因为这位艺术家喜欢孩子的纯真和简单缘故,张寒晖总愿意亲切地称郑云燕“小家伙”,并且把中央领导看望他时,送来的糖果也分享给郑云燕吃。
就这样,每天上午十点,他俩都坐在窑洞的墙根下,晒着暖洋洋的太阳,聊着抗日英烈的故事。有时张寒晖用树枝在地上教我写字,作曲,引领我懂得歌与曲的内涵,当郑云燕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张寒晖的性格很温和,孩子们接触他时,一点不感到害怕。迎着阳光,听他说话,语气总带着慈爱的情怀,那种安详静谧的感觉一辈子难忘。真是难忘啊!”。
张寒晖饶有兴趣地讲述他的家乡河北定县的事情,他时常讲到中山国,定州塔,定州贡院,定县的烧鸡等等,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他抓住郑云燕的手说:你长大一定要到我的家乡看看,我们定州的老乡都是直心肠、热心肠。你要是能教他们唱歌就好了!
张寒晖对抗战的胜利充满信心。他对郑云燕说:“德国法西斯快要完蛋了,小日本鬼子的尾巴也长不了了。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中国人有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有了这种气势,任何邪恶的力量都是无法战胜的。”
张先生一说起抗战胜利后他要干的事,脸上就泛起异样的光彩。他说,抗战胜利后,他要到学校里去教书,继续写歌曲。赞美美好的和平生活。
张寒晖向郑云燕说:“生活不能没有歌曲,歌曲引人向上,歌曲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张先生鼓励郑云燕学一首好歌,还一句一句地教他唱《游击队之歌》。
延安的医疗条件非常差。张寒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他总咳嗽,白天,只要听不到他的咳嗽声,就知道他不在窑洞里,去鲁艺学院了。有时夜间,他咳嗽得厉害,郑云燕的妈妈就给他端去一碗羊杂碎汤,暖暖身子,咳嗽就会减轻一些,冬季来临,他常说最怕感冒。只要一感冒就会引起肺气肿。
1945年,青霉素的发现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美国开始大量生产这种抗生素。据说,青霉素对治疗感染性肺气肿具有强大的疗效,并十分珍贵,在当时的战争年代。八路军是美国的盟军,所以,美国赠送给延安两箱青霉素。延安的医疗机构决定:只有中央首长和延安的儿童可以使用。对此,张寒晖的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但他毫无怨言。他总是乐观向上,在命运的天平上,他平静地面对自己的不可知的未来命运。
第二年,他拖着瘦弱的病体奄奄一息,他在离开人间前,让我一直守在他身旁,他的眼神里凝注着对郑云燕的一片寄托和期望,用沙哑的声音表示:他已看不到祖国强盛与和平的那一天,渴望郑云燕能传承他的心愿。体现他对人间充满了爱和美好的留恋。他用眼神示意着:让郑云燕放飞我俩共同圈养的小鸟,两人对视的眼神露出了甜美的微笑。
1946年3月张寒晖因肺部感染引起水肿,心力衰竭。年仅44岁,正是才华横溢的精英,却英年早逝,风雨潇潇,雾气蒙蒙,一颗燃尽自己的蜡烛熄灭了他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给后人留下无奈的叹息和无尽的哀痛。郑云燕抓住他冰凉的手,泣泪吞声。
后来,在东北战场上,郑云燕每当听到炮兵群和炮兵阵地发出的隆隆震撼炮吼声,好像张寒晖的歌声唤起全军将士发起总攻的号令!。
岁月悠悠,人间沧桑。文革中抄走了张寒晖生前给郑云燕的两本歌曲手迹,但今天,中华大地到处依然唱着他的歌!回忆当时,这个貌不惊人的作曲家是那样地平凡,那样地平易近人”。我现在才懂得普通与伟大的内含。惊人的壮举是来自坚贞的民族正义。
每年5月23日是延安文艺讲话纪念周年,每逢9.18纪念的时刻里,我都要怀念这位---为时代放歌,为人民作曲,为祖国奉献精品力作的张寒晖,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播下了无私大爱,他的异乡同曲和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延安市
2012年10月26日,在《张寒晖》电影正在拍摄之时,延安抗战干部儿女郑云燕的弟弟郑燕然到定州缅怀张寒晖。定州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永红、办公室马鸿英、文化科曲科长、文教科安科长,地方志等部门参加了座谈活动。
军需学院教授郑燕然的父母及哥哥(郑云燕),曾在抗战时期的延安与抗战作曲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是邻居,他们从1942年初至1946年3月,在艰苦的岁月里朝夕相处,无论在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有着息息相通的亲密往来,尤其是郑燕然的哥哥郑云燕,在延安才不满十岁,时常与病中疗养的张寒晖陪伴在一起,度过了4年时光,结成忘年之交。张寒晖经常教他唱歌作曲,讲述战争胜利与和平那一天的梦想。张寒晖总饶有兴趣地讲述他的家乡河北定县的事情,什么中山国,定州塔,定州贡院,定县的烧鸡等等,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怀念家乡之心欣喜焕然。他紧紧抓住郑云燕的手说:你长大了一定要到我的家乡看看!,我们定州的老乡都是直心肠、热心肠。你要是能教他们唱歌就好了!此时,阵阵咳嗽的张寒晖病魔缠身,病情加剧,他清楚自己再也回不到深情怀念的定州家乡了,所以含泪寄托郑云燕实现他梦回定州的夙愿。在张寒晖弥留去世间,郑云燕泣泪呜声,一直守候在他身旁。后来,郑云燕历经坎坷,也患肺病英年早逝,临终前留下遗愿,并委托郑燕然一定带着他们的梦愿到定州看看今昔的变化。实现他们两代人的遗愿。
身为延安儿女的郑燕然教授参观了张寒晖广场,他久久地凝思伫立在张寒晖雕塑像前,怀着深情说:张寒晖是伟大而又杰出的作曲家,他象蜡烛燃尽了自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奉献了终生,在张寒晖的身上充满爱国情怀和一腔热血,为后人留下难忘的怀念之情。他伟大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将世代相传。
定州市委宣传部主管副部长王永红在座谈会上说:郑燕然教授承载着张寒晖、郑云燕两代人共同的遗愿来到定州,并感受到定州人民的淳朴和热情。张寒晖是抗战的先锋,是投身捍卫祖国的爱国志士,也是我们定州人们的骄傲,我们定州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驱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后代要秉承前辈的遗志,承前启后,沿着党指引的路,再铸辉煌!
2012年9月13日《人民政协报》和10月21日《定州都市报》先后刊登了题为:《与邻居张寒晖》的文章。
人民日报-人民网,和讯网,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20多家媒体转载了此文章内容。
张寒晖当年在延安的邻居郑云燕曾回忆:“1942年,我随母亲邵清廉从奉天(沈阳)千里迢迢徒步来到延安,寻找从黄埔军校毕业来到延安抗大的父亲郑新潮。那时我仅有5岁。在延安大家都穿着破破烂烂的军装,土里土气的外表不像国民党军人那样威武。可是,在延安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大群人,却是中国最有才华的一群人。张寒晖就是其中的一个。”
郑云燕说,在相邻相处的岁月里,总是看到张寒晖在紧张地工作,不是写歌就是谱曲,夜晚他的窑洞里也总透出油灯的光亮,哼唱的歌曲声中常伴有阵阵的咳嗽声。
也正是那一年,张寒晖作为边区文协代表,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后,还参与了陕甘宁边区艺术学校的筹备工作。
知子莫如母,郑云燕母亲为其总结的一生:
谦卑忍让度一生,
贫病交加谈纵横,
洒向人间都是爱,
悄然离去默无声。
郑云燕补充介绍
郑云燕,男,(1937--1987),生于辽宁新民县。自幼多病,天资聪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5岁时,随母亲千里迢迢奔赴延安,从此过上了革命者的艰苦生活。北京解放后,随父母迁入北京。因早年患肺炎,肺部感染,长年肺病,学业因病屡断屡续,最后辍学,长年在北京各个图书馆自学。能读善记、学识渊博,逐渐形成一些哲学思想和社会科学理论,成为周围大众公认的民间思想家。曾与抗战作曲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小说作家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作者,结成忘年之交。
1943年,随母进入延安,在延安宝塔小学读书。
1946年,随延安炮兵学校千里行军进入黑龙江牡丹江。
1951年,随父母进入北京,在北京男八中读书。
1956年,考入北京政法学院;
1958年,郑云燕在北京因病在政法学院辍学后,到上海电机厂工作;
1960年,因病在上海电机厂去职,回北京休养;
1960年---1966年,因为不甘心成为一个无用的人,他在北京的各个图书馆进行自学。他去过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崇文区图书馆等等。他对哲学、法律、历史、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等进行了广泛的涉猎,并进行深入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这对他日后设想新的一门社会科学体系起到了重大作用。这门科学的名称初步定为《社会物理学:人的性能和关系学》(1968年)。也就是用物理学研究自然世界的方法研究社会中的人,把数学、物理的量化分析法加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去。
1966年---1976年,父母受到政治上的冲击,他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他在贫困交加中坚持学习和思考,从思想上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他对人和人的关系学的很多见解和理论是在这个疯狂的年代萌生的。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他鼓励众多年轻人参加高考,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并热心辅导他们,致使很多年轻人如愿以偿。
改革开放后,河北邢台远洋信息公司想充分发挥他的知识和才能,特聘他为该公司的副经理。但因病情逐年加重,他不得不又一次辞职。
1987年6月22日,郑云燕终因支气管哮喘耗尽了他的体力,在病痛的折磨中,英年早逝49岁。
“郑云燕”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