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名人刘迟介绍
刘迟是建国后从事电影译制工作的老翻译之一。从1949年起,陆续翻译了一百一十多部外国影片。在译制片工作中成绩显著,在广大观众中享有声誉。他已年迈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说,他的心将永远伴随着党和人民的电影事业跳动。他曾五、六次被评为厂的先进工作者。先后出席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文代会,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长春分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电影联谊会理事和吉林省政协委员等。
刘迟人物简介
原名刘玉璋,是辽宁省铁岭县人,生于1913年11月26日。在他五、六岁时,随家迁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学后就读于哈尔滨道外粮业工会私立职业学校。1928年毕业于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接着又在中东铁路扶轮学校和中东铁路车务专科学校读书。当时,中东铁路是中苏两国合营。哈尔滨市中小学都教授俄文。在扶轮学校和车务专科学校几乎一半课程用俄文讲授。从而,使刘迟从小就学会俄语。当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在中东铁路东线的小九站、二层甸子、蜜蜂站一带当过练习生、搬道员、副站长等职。与苏联人共事三年左右,使他有机会提高俄语会话能力,也了解了苏联人的生活习俗,为他以后从事俄文翻译工作创造了条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东北沦陷,中东铁路转卖给日本。当时,刘迟因感到在日本人管制下工作受气,就以母病为由离职回家。可是,1934年冬季,伪满洲国国务院统计处搞人口普查,因北满一带俄侨较多,需要懂俄语的人参加人口普查工作。这样,刘迟被伪统计处招募,之后被留用。
刘迟主要作品
刘迟陆续翻译了《列宁在十月》、《他们有祖国》、《丹娘》(曾名《卓亚》)、《宣誓》、《带枪的人》、《我的童年》、《政府委员》、《斯维尔德洛夫》、《金星英雄》、《被开垦的处女地》、《光明照耀到克奥尔地村》、《一仆二主》、《钦差大臣》、《静静的顿河》、《列宁的故事》等八十多部苏联影片。还翻译了《车祸》(匈牙利)、《革命的1848年》(捷克斯洛伐克)、《斯坎德培》(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合拍)、《罗马尼亚在前进》(罗马尼亚)、《瓦普察洛夫》(保加利亚)、《魔鬼集团》(民主德国)、《海鸥号船员》(朝鲜)、《暴风雨》(印度)等一些国家的影片二十多部。其中《他们有祖国》、《光明照耀到克奥尔地村》和《金星英雄》等一些影片受到文化部电影局的表扬和奖励。
刘迟补充介绍
刘迟 (1913~)
笔名疑迟、夷驰。辽宁铁岭人。1933年毕业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车务讲习所。1935年起曾任伪满机关统计处雇员,伪满洲杂志社,长春市-外事科科长,中长铁路 局俄文教师,1949年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翻译。长春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吉林省分会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花月集》、《风雪集》、《天云集》、《同心结》,译著电影文学剧本《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在十月》、《宣誓》、《伟大的转折》、《金星英雄》、《被开垦的处女地》、《魔鬼集团》、《车祸》等。
“刘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