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辽宁省名人>沈阳市名人

董英斌

暂无董英斌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沈阳名人董英斌介绍

原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

董英斌(1894—1960)字宪章,奉天(今辽宁沈阳)人,原籍河北省。以全优成绩毕业于平罗卜小学,后就读于奉天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入孙岳部服役。。1927年入东北军,1928年东北易帜,任东北第五旅旅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1944年兼任冀察战区副总司令。1960年5月18日在台北病故。

董英斌人物生平

董英斌出生于董家大院中。董英斌之父董希出版,母亲董赵氏,有兄弟四人。幼年好学,后经人推荐在上蒲河小学任教,不久,又考入奉天陆军小学。从陆军小学毕业后,董英斌又考取了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不久,他又改投国民军孙岳部旅长徐永昌,被委为上尉参谋,参与军事指挥。后因战功晋升为上校团长。1926年,冯玉祥通电下野,孙岳部随之解体。时值张学良将军在奉军中主持军事改革,重用军校毕业生。经人介绍,董英斌被张学良委任为上校参议,不久又委任为补充团团长职务。从此,董英斌开始效力于奉军,并逐渐取得了张学良将军的信任。

1928年,张作霖为巩固奉系军阀的势力,成立了奉军预备军,委任董英斌为东北预备军第三旅旅长,专职训练新兵。1928年6月,预备军改称第11军,董英斌又被委任为该军第52旅旅长。同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后,将所有军队编为国防军和省防军,步兵全部改为旅制,董英斌被任命为国防军东北陆军步兵第5旅旅长率部驻防锦州。12月29日,东北“易帜,少壮派军人大受重重用,董英斌开始跻身于东北军高级将领的行列。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东北军入关武力调停。董英斌奉命率部入关,归东北军第1军军长于学忠指挥,驻防宣化。1931年5月,东北军编入国民党军队统一序列,董英斌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第11旅旅长,率部驻前所。他多年统兵,从不以“喝兵血”饱私囊。平时严于律己,平易近人,严禁士兵骚扰驻地群众,注重整肃军纪。1931年,董英斌被提升为东北军57军111师师长。1935年,董英斌代理57军军长。

支持抗日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彭德怀等向包括董英斌在内德东北军高级将领发出了《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同年2月,董英斌被任命为西南地区副总指挥。同年7月,董英斌加入了由张学良建立的“抗日同志会”。当年秋,张学良任命董英斌为长安军官训练团第3期教育长。不久,张学良调董英斌任东北军总部中将高级参谋。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八项主张。董英斌全力支持这一壮举,是张、杨通电的主要联署人之一。12月14日,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撤消,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公推张学良为主任委员、杨虎城将军为副主任委员,任命董英斌为参谋长。由于张学良公务繁忙,东北军的日常工作,实际由董英斌负责。董英斌还参加了以何柱国为主任的由张杨双方军事将领和亲信幕僚组成的参谋团,以研究面临的重大军事问题。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将军送蒋介石飞返南京。董英斌遵照张学良登机前留下的东北军一切事务由于学忠负责处理的手谕,派飞机到兰州把于学忠接到西安。张学良在南京被扣,东北军内部矛盾加剧,在如何营救张学良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董英斌坚决执行张学良将军被扣后对东北军将领的指示,以参谋长身份周旋于各派之间,力图支撑危局。1937年1月5日,董英斌随杨虎城、于学忠等人发出通电,抗议南京政府扣押张学良、挑动新的内战,并发出警告。“二·二”事件以后,东北军内部的团结已难维持。1937年6月初,董英斌参加了在开封举行的东北军整编会议。所谓整编就是对东北军强制缩编,整编后董英斌没有担任职务,他离开部队后,与家属暂居北平。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华北沦陷。日寇侵占北平,董英斌匆匆与家人作别,化妆成和尚,逃至南京,蒋介石委任他为高级参议。因忧思多虑而大病一场,适逢张维珍女士多方关照,这时董英斌家属留在北方,音信全无,于是经朋友劝说做媒,与张维珍结为夫妇。1938年董英斌在武汉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毕业后,他被任命为国民党洛阳第一战区参谋长。1944年冬,应李宗仁邀请,董英斌任第十战区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熊式辉任命董为参谋长。后又随杜聿明军队到东北。

离开大陆

1948年,董英斌为参加国大会议,与夫人张维珍一起从沈阳去南京,以后又到台湾。从此,他不再担任军职。他在离开大陆前,曾对离别的亲人说:“我走了,你们有什么难处,就去找周恩来。”

1960年5月4日,董英斌因病于台湾逝世,终年66岁。

董英斌个人履历

董英斌先后毕业于奉天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入孙岳部服役。

1926年,国民军三军失势,利用东北人的身份转投奉军,1928年任东北预备军第三旅旅长,同年调任第52旅长,旋任第一军第5旅旅长。

1930年中原大战,张学良见大局已明,引军入关,占领北平,成为压垮冯阎的最后一根稻草。时阎锡山晋军的北平警备司令为楚溪春,张学良东北军的入关先锋是董英斌旅,两人是保定同期同学,又曾共事,交情深厚。董到丰台火车站,给楚打电话,楚说“老同学,你来得很好,我是奉令撤退,咱哥儿俩也不用打了,请你进城,我就交防”。而后两人同赴酒馆吃喝,大醉而归。次日,楚带晋绥军撤出北平,北平和平移交。

1931年4月,东北边防军编入中央军统一序列,任陆军独立11旅旅长, 1933年2月该旅扩为第111师;1935年代理57军军长。

1936年11月,在直罗镇战斗中,东北军之第57军第109师被红军全歼,张学良以董英斌指挥不力将董撤职。改任西安军官训练团第3期教育长。

1936年10月22日授予陆军中将。

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任总部代参谋长,坐镇指挥捉蒋行动。

1937年6月,蒋介石对东北军强制缩编,整编后离开部队去北平寓居。

1938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军委会高参、第一战区参谋长、冀察战区副总司令,1944年冬应李宗仁邀请,任第十战区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大批原东北军将领回乡接收东北。1945年8月31日,国民政府宣布成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11月入驻长春,熊式辉为行营主任,董英斌为参谋长。统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绥靖区,以及东北保安司令部各保安旅等部队。

1947年4月,根据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改为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陈诚任主任。

1947年9月1日,陈诚任命董英斌为参谋长,楚溪春为总参议兼沈阳防守司令。

1948年6月18日,任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旋离开沈阳去南京,1949年去台湾。1960年5月4日因病于台湾逝世,终年66岁。

董英斌补充介绍

  董英斌(1894—1960)字宪章,辽宁沈阳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军官教育团中将教育长,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

  个人履历

  董英斌先后毕业于奉天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后入孙岳部服役。

  1926年,国民军三军失势,利用东北人的身份转投奉军,1928年任东北预备军第三旅旅长,同年调任第52旅长,旋任第一军第5旅旅长。

  1930年中原大战,张学良见大局已明,引军入关,占领北平,成为压垮冯阎的最后一根稻草。时阎锡山晋军的北平警备司令为楚溪春,张学良东北军的入关先锋是董英斌旅,两人是保定同期同学,又曾共事,交情深厚。董到丰台火车站,给楚打电话,楚说“老同学,你来得很好,我是奉令撤退,咱哥儿俩也不用打了,请你进城,我就交防”。而后两人同赴酒馆吃喝,大醉而归。次日,楚带晋绥军撤出北平,北平和平移交。

  1931年4月,东北边防军编入中央军统一序列,任陆军独立11旅旅长,1933年2月该旅扩为第111师;

  1935年代理57军军长。

  1936年11月,在直罗镇战斗中,东北军之第57军第109师被红军全歼,张学良以董英斌指挥不力将董撤职。改任西安军官训练团第3期教育长。

  1936年10月22日授予陆军中将。

  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任总部代参谋长,坐镇指挥捉蒋行动。

  1937年6月,蒋介石对东北军强制缩编,整编后离开部队去北平寓居。

  1938年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军委会高参、第一战区参谋长、冀察战区副总司令,1944年冬应李宗仁邀请,任第十战区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派大批原东北军将领回乡接收东北。1945年8月31日,国民政府宣布成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11月入驻长春,熊式辉为行营主任,董英斌为参谋长。统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绥靖区,以及东北保安司令部各保安旅等部队。

  1947年4月,根据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决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改为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陈诚任主任。

  1947年9月1日,陈诚任命董英斌为参谋长,楚溪春为总参议兼沈阳防守司令。

  1948年6月18日,任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旋离开沈阳去南京,1949年去台湾。1960年5月4日因病于台湾逝世,终年66岁。

  “董英斌”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