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连云港市名人>灌云县名人

朱仲琴

朱仲琴人物照片

灌云名人朱仲琴介绍

朱仲琴(1897~1976) 名友瑟,灌云县东辛乡人(今连云区东辛农场人)。幼年就读于中正(今海州板浦中正社区)精勤学堂,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八师范。青年时代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他的著作产生影响较大的,莫过于他的第一篇论文,即社会调查《海属社会面面观》。在写此文之前,他与革命刊物《新青年》编辑李大钊先生建立了书信联系。 《海属社会面面观》成稿后,朱仲琴首寄给《新青年》杂志。

朱仲琴自20年代末起,曾先后任灌云县立初级中学(今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教务主任,赣榆县立师范(今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教导主任兼教育科科员,江苏省立第二临时简易师范(今淮阴师范学院)简师科教育、国文教员。抗日期间,拒不任伪职,为宣传抗日,曾任灌云县政治工作队副队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国民政府灌云县督学室教委,灌云县立初级中学主任、代校长等职(今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朱仲琴人物生平

朱仲琴青春最燃情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火种如星星之火燎原全国。1920年走出师范学校的大门,23岁的青年朱仲琴即深入社会考察体验,写出第一篇关于海属地区的调查报告《海属社会面面观》,全文近9000字,分为序言、劳动状况、匪乱情形、社会心理、婚丧仪式和结论6个部分。经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之手,得以刊发于1921年1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李大钊先后写给他三封书信,为他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海州板浦中正社区,精勤小学已逾百年。最初建校时留下的“精勤书院”横额,如今还保存在校史室里。作为位列明清时期海州地区的十大书院之一,书院从改名学堂再到小学,“精勤”之名一直延续。

从精勤学堂到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求学历程贯穿于朱仲琴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精勤”二字,取自韩愈《进学解》中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心怀改造社会、寻求光明的理想,他的青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光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文学立身,教书育人,日后更以诗作赢得了“海属泰戈尔”的美誉。

李大钊来信勉励写作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国内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

运动的风潮,也波及了海边一隅的苏北小城板浦。23岁的朱仲琴刚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毕业,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这名青年人思想激进,同情工农,抱着改造社会、寻求光明的决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上世纪20年代初,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国民党,任东海县党部秘书、干事等职。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国民党重新登记党员,朱仲琴未被登记,此后一生悉心教育事业。

能文善诗的朱仲琴,被称为“中正三才子”之一。他的著作产生影响较大的,莫过于他的第一篇论文,即社会调查《海属社会面面观》。

在写此文之前,他与革命刊物《新青年》编辑李大钊先生建立了书信联系。李大钊在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中,勉励他以工农为文艺创作主体。

其时,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朱仲琴复信致谢,并以一颗滚烫的心写诗抒情:“春风有意拂工农,我爱工农骨肉同。痛痒相关生死共,愿将血泪染诗红。”

诗是口号式的,但情绪是激昂的,调门是高亢的。对李大钊鼓励他到群众中去,到社会中去考察体验,以便写出更好的作品来的建议,朱仲琴深入海属社会的方方面面,终于写出了一篇优秀的社会考察报告。

《海属社会面面观》成稿后,朱仲琴首寄给《新青年》杂志。自1920年第八卷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报和理论性刊物。

李大钊收到稿件后,细读之下,感到该文剖析深刻,颇为赞赏,遂在《新青年》第八卷第五号(1921年1月1日出版)上发表。尔后,不少报纸、杂志相继转载。在当时的全国中等学校国文课本和大专院校国文参考资料中,也编入了一篇(节选)。

对朱仲琴这名进步青年,李大钊共给他写过三封信。第二封信是《新青年》发表朱仲琴的《海属社会面面观》,告诉他决定发给稿费500元。朱仲琴回信说,将稿费全部捐献给刊物作为经费,表达了他对《新青年》的热爱与支持,尽管他自己经济上并不宽裕。

李大钊接信后,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代表刊物对朱仲琴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告诉他,以后出版的《新青年》每期都将寄赠20本,鼓励他继续写作。

“只愿有志青年努力!奋斗!”

在《海属社会面面观》序言里,朱仲琴交代了社会背景和写作目的,号召“只愿有志青年,闻风而起,与我同表决心,努力!奋斗!战胜社会的黑暗部分,把社会全体,推向光明那条路上”。

在他的眼里,当时的劳动阶层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他以细腻的笔触,对劳农、劳工、人力车夫、仆役的社会地位、受压迫剥削的状况,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和人力车夫的一段谈话写得极为生动:“我前次由板浦至青口,约近一百里旱路,出洋一元四角,雇一人力车。某车夫为我推着行李,路上无事,我便问他的生活状况,他道:‘挣一钱,食一钱,一天不挣,便是一天不食。我们的生命,只好托在天老爷身上,想也无用。我们生平最怕的,便是丘八太爷,遇着他老人家,就算我们车夫倒运了。假着拿差的名目,耽误我们的生意,我们为他老人家效劳,终日奔波,连一个烧纸片子也得不着;一炉香烧不到,便殴打我们。’我听到这许多话,一面为车夫叫屈,一面痛恨现在的军阀。”

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心态,朱仲琴分析了世人奉行的利己主义哲学:“心目中只有一个我在,不知‘什么叫国家?什么叫社会?’而他们所谓‘我’,乃是被物质界征服的个体,并不包含精神在内的‘我’。所以‘牺牲为公’四字,完全做不到。”

文章还指出当时的社会心理“守旧恶新”,某些人“对新思想,并无把握,所知者仅仅限于平等、自由、博爱、牺牲、奋斗、解放、改造、联合、互助、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流行的名词”,“方才说革新,一时觉得势力不敌,便又冒充守旧了。”“社会进步,却被他们阻碍不少,新文化运动的危机,也就潜伏在他们身上。”

对海属地区结婚、丧礼的种种陈规陋习及封建迷信做法,朱仲琴的调查也十分详尽,他态度鲜明,主张大加改革。

“本着绵续不已的精神”改造社会

在综述海属社会状况后,朱仲琴在他的文章中说:“断不忍袖手旁观,听他(它)堕落。”“我以为改造社会,原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少数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必需有志青年,互相扶助,本着绵续不已的精神,去做新文化运动的事业,行之既久,才有成效可观。”针对海属地区特点,他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意见是:演讲,新剧,出版物,读书会。

朱仲琴写作《海属社会面面观》,中国当时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五四运动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中国共产党还正处在诞生的前夜,这篇调查报告在《新青年》发表,不能不说是颇具影响的。这篇文章是了解当时海属社会情况的一份难得的文献,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朱仲琴相关作品

他能文善诗,曾著有《远山集》、《雪鸿集》、《他山文艺》、《狮吼》、《寄新少年》、《儿童诗歌》等。1976年,病逝家中,终年79岁。

朱仲琴补充介绍

  朱仲琴(1897~1976) 名友瑟,灌云县东辛乡人。幼年就读于中正精勤学堂,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第八师范学校。因家境贫穷,幸得其师李味辛和亲朋帮助,方读完五年师范。青年时代受“五四”新文化影响,思想激进,同情工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民国9年(1920)曾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海属社会面面观》一文,深受李大钊赞赏。该文曾被选入当时全国中等学校国文课本和大专院校国文参考资料。朱仲琴自20年代末起,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曾先后任灌云县立初级中学教师、训育主任、教务主任、赣榆县立师范教导主任兼教育科科员,江苏省立第二临时简易师范简师科教育、国文教员。抗日期间,拒不任伪职,为宣传抗日,曾任灌云县政治工作队副队长兼第一小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国民政府灌云县督学室教委,灌云县立初级中学主任、代校长等职。建国后,朱仲琴曾任涟水中学教师,后在灌云、灌南两县任小学教师数年。他能文善诗,曾著有《远山集》、《雪鸿集》、《他山文艺》、《狮吼》、《寄新少年》、《儿童诗歌》等。1976年,病逝家中,终年79岁。

  “朱仲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