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盐城市名人>建湖县名人

马祖毅

暂无马祖毅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建湖名人马祖毅介绍

民盟成员

马祖毅,字士弘,号惠庵,1925年生,笔名田海、雨江。江苏建湖人。民盟成员。马为瑗长孙,马锡川长子。

马祖毅人物生平

1925年6月生于江苏省建湖县。幼承庭训,六岁入私塾,国学功底深厚,擅作旧体诗。1954年考入复旦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芜湖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大学。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49年后历任中共苏南区党委农村工作团团员,中共无锡市委工作组成员,安徽省高校外语系教师,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安徽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翻译简史》、《汉籍外译史》、《皖诗玉屑》、《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中译本书目》,译著《面包树》、《无期徒刑》(合译)《榕树叶子》(合译)、《兔子归来》(合译)、《芳丹马拉》等。《中国翻译简史》获1986年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马祖毅祖籍江苏省建湖县。祖上都是读书人,祖父马为瑗晚清时任州县官,叔祖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父马锡川(1901—1986),字鲁山,号小蘧,中学毕业后考入唐山交大(今西南交通大学),后来在建湖和东山当过语文和历史老师,著有诗集《鲁山遗草》。马祖毅是长房长孙,家里对教育格外重视。 马祖毅教授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开我国翻译史研究之先河,对翻译学发展影响深远。1996年离休后,马教授笔耕不辍,相继推出《汉籍外译史》《中国翻译史》(上卷)和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三部专著。其中,2006年出版的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以四百万言系统梳理了中国三千年译史,清晰勾勒出中国翻译活动发展脉络,并将史上重要译家及其翻译理论进行整理评析,为中国翻译史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对翻译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岁开始,背诵《诗经·国风》和唐诗绝句。六岁正式入私塾,先后跟四位塾师学习。第一位是其三伯父马锡赞,他早年留学法国,但学未有成就辍学回国。尽管如此,三伯父教几个蒙童还是绰绰有余的。带读《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第二位塾师是位老夫子,据说晚清曾应考科举,会写铿锵的八股文,教读《左传》,每月布置命题作文两次。第三位就是其父亲马锡川。1938年被迫辍学回家,父亲亲自在家教。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特别,他不但要我学习文言文,还要学白话文,读书写字要用两种文体同时进行。此外,父亲还专门为我选定了两种课外读物:一是梁启超的两卷本《饮冰室文集》,还有一种是上海出版的《小朋友》杂志,我都很喜欢看,而且受益颇多。最后一位塾师叫薛宗元,因为擅写旧体诗而闻名乡里,人称“才子”。他为人十分潇洒,言谈间往往露出不羁的才气,我对他印象极好,他对我日后作诗、译诗影响很大。

1945年,被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录取,

1954年考入复旦大学。

马祖毅补充介绍

  马祖毅 (1925~)

  笔名田海。江苏建湖人。民盟成员。1958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1949年后历任中共苏南区党委农村工作团团员,中共无锡市党委工作组成员,安徽大学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主任、《大洋洲文学》丛刊主编,教授。安徽省第六届政协委员。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副会长。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皖诗玉屑》、《中国翻译简史》、《汉籍外译史》、《中国翻译通史》、《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中译本书目》,译著有《无期徒刑》、《榕树叶子》、《瞭望塔》、《兔子归来》(以上为合译)、《面包树》、《芳丹马拉》等,诗集《漱石吟草》、《求得一斋诗存》、《四爱居韵语》、《击缶小唱》。《中国翻译简史》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马祖毅”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