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江苏省名人>盐城市名人>建湖县名人

郝铭鉴

郝铭鉴人物照片

建湖名人郝铭鉴介绍

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郝铭鉴(1944年-2020年4月2日),男,汉族,笔名雷刚、贺征、斯言、楚山孤 等,江苏建湖人,中共党员。著名语言学家、编审。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编辑委员会执行主任,《咬文嚼字》《编辑学刊》主编,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20年4月2日上午,郝铭鉴逝世,享年76岁。

郝铭鉴人物生平

1944年,郝铭鉴出生于江苏建湖。

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后借调至上海市文教办公室工作,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编辑室。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编辑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郝铭鉴人物事迹

半生努力 字斟句酌

2020-04-09 11:39:36来源:人民日报

郝铭鉴,1944年—2020年,江苏建湖人,语言学家、出版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先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咬文嚼字》主编、《编辑学刊》主编等职。

一年一度,《咬文嚼字》会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结果。

尽管已退休多年,郝铭鉴仍坚持每年参加评选的发布会。会议室不大,大家围坐一堂,热热闹闹,初来乍到的人甚至很难发现,坐在角落的这位老人是业界有名的语言学家。“他哪怕一句话不说,只要在这儿,就是莫大的支持。”《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有些哽咽。

杂志社上上下下,再也等不来这位看似严肃、实则和煦的老人。4月2日上午10时,《咬文嚼字》杂志创办人、前主编郝铭鉴因病在沪去世,享年76岁。

半世编“小”杂志,一生守大情怀。为捍卫语言文字纯洁性而奋斗,郝铭鉴一生不虚。

语文规范,兹事体大

《咬文嚼字》是我国出版界一份规范社会语言的刊物。这本“小”杂志,由郝铭鉴于1995年在上海创办。说它“小”,确实小,32开本,一年12期,每期约5万字。体量小,力量却不小,杂志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有着“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语文生活。

1995年,全国有8000多种刊物、200多种语文刊物,市场饱和,但缺少针对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的刊物。郝铭鉴跃跃欲试,想创办一本这方面的刊物。起什么名字?“咬文嚼字”原本是贬义,但他有自己的理解:“‘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

刊物如何亮相?他选择向自己“开炮”——重金请读者挑刺儿。在刊物里发现一个错误奖赏1000元,而当时的行业市场价是一个错误10元。刊物亮相后反响不错,三次加印,《咬文嚼字》进入大众视野。

郝铭鉴曾说,“刊物虽小,但语文规范化‘兹事体大’。我们办的是小丛刊,但需要的是大眼光。”

多年来,《咬文嚼字》一直以规范中国语言文字为己任,“咬”报纸、“咬”广告、“咬”电视节目……2003年,《咬文嚼字》与有关部门合作,发布《264组异形词整理表(草案)》;在创刊10周年的庆祝会上,又发布《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错别字》。这本小小刊物,已成为中国期刊界的一线名刊。

汉字传人,好自为之

办刊20多年,郝铭鉴目睹了社会语言的发展变化。

他认为,“语言是一条流动的河。流行语中有时代烙印,是历史留下的脚印。”他曾举例,字母词以前很少见,遍地都是,“在我看来,一个字的崛起,一个词的风行,肯定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而是特定时期语言气象的标志,在它背后隐藏着的是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社会的心理状态。”

郝铭鉴也从最初的“恐网”,变成了后来熟知“佛系”等网络用语。他说:“网络语言是社会语言领域最活跃的领域。我尊重网民的智慧,也相信社会大众的语言底线。”

多年来,《咬文嚼字》持续举办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郝铭鉴曾表示,评选“十大流行语”是为了肯定语言生活当中的创造性成果,“我们的语言生活非常活跃,语言的创造力很强,每年都有一批新词语出现,这些新词新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推动汉语的发展。”

他评价那些有创造性的流行语,“有语言智慧的流行语,一定会更有生命力。”对于带有粗俗意味的流行词,他会直接批评,“既无语言智慧,又无内容形式,只有语言使用者的任性。”

他认为评选“十大语文差错”,是因为“在我们语言生活中存在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东西,你要对它及时地制止。哪怕一个小刊物力量有限,但总要有人发出声音。”

关于语言学,郝铭鉴有不少“佳句”流传。他寄语青年:“汉字是和一代又一代汉字传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如今汉字的接力棒已经到了我们手里,如何正视汉字的生存现状,提高汉字的文化地位,让汉字绽放出更为灿烂的花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汉字传人,好自为之。”

思索不止,笔耕不辍

郝铭鉴去世当天,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发布讣告,“遵其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翻看郝先生与他的最后一条微信留言:“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吧。“”

“郝先生真是了不起的人物,出版界公认的才子型的大家。”阚宁辉感慨,他用“能编、能审、能改、能说、能写、能干”来形容郝先生,“在创办《咬文嚼字》之前,郝铭鉴早已经在文艺理论领域很有建树。他是有感于祖国语言文字规范事业的需要,义无反顾投身于此,付出半生努力字斟句酌。”

作为资深出版人、总编辑,郝铭鉴编过许多图书,如《中国新文学大系》、“文艺探索书系”等。晚年,他把关于社会语言气象的心得与思考汇入著作《字雨词风》。

郝铭鉴和他创办的《咬文嚼字》,影响着无数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认知。黄安靖回忆,即使在病重期间,郝铭鉴依然在“咬嚼”汉语,笔耕不辍。他抱病写下并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为读者详解汉字“画”与“划”的不同用法,发表在《咬文嚼字》三月刊中,为学界留下余响。“他把语言文字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黄安靖感慨。

人们回忆起郝先生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18年思南书局快闪店在南京路步行街举办的一次活动。活动邀请了40位各行各业的嘉宾,谈一谈自己与上海、与国家共同成长的经历。当时,他已经患病,身体并不如前,却还是坚持前往。现场,郝先生为读者题字:“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 (记者 曹玲娟)

郝铭鉴人物成就

责编图书《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美学论集》、《巴金论创作》等。主编、副主编《文艺鉴赏大成》《文化鉴赏大成》《中国新文学大系》《艾青论创作》和《革命烈士遗文大典》等。

郝铭鉴人物评价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介绍说,即使在病重期间,郝铭鉴依然在“咬嚼”汉语,笔耕不辍。他抱病写下并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为读者详解汉字“画”与“划”的不同用法,发表在《咬文嚼字》三月刊“编校信箱”栏目中,为学界留下余响。

郝铭鉴所获荣誉

曾获 “上海出版奖”和“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全国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

郝铭鉴补充介绍

  郝铭鉴,江苏建湖人,生于1944年,语言学家、出版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196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1968年分配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室,后借调至市文教办公室工作,1978年调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理论室,先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兼任《咬文嚼字》主编、《学刊》主编等职。郝铭鉴还曾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上海学会、上海语文协会副会长。

  郝铭鉴从事《学刊》的工作后,下功夫研究出版理论,他很快就发现,社会语文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在1995年创办了《咬文嚼字》。这本杂志32开本,体量小力量不小,主要内容为纠正媒体艺人、名家作品的错别字,有着「语林啄木鸟」之称。

  郝铭鉴多年与读者并肩「捍卫语言的纯洁」,他说「读者才是真正的挑错人。」他还指出,批评性为《咬文嚼字》鲜明的个性之一,但我们从未说过,《咬文嚼字》是一个单纯的批评性刊物。他提倡,既要咬,又要嚼;咬要咬得有声有色,嚼要嚼得有滋有味。

  郝铭鉴因病于2020年4月2日上午10时去世,终年76岁。

  多年来,《咬文嚼字》坚持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他一再说:「在我们语言生活中存在负面的东西,不规范、不正确、不健康的东西,你要对它及时地制止。哪怕一个小刊物力量有限,但要有人发出声音。」

  郝铭鉴生前最后一次在《咬文嚼字》里发文《为何「指手画脚」为「画」,「出谋划策」为「划」》,文章见于今年第三期。《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说,郝铭鉴于前年发现患有肾癌,并出现转移,但他不畏疾病,心态乐观,一直写文章捍卫语言的纯洁。

  “郝铭鉴”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