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名人齐学启介绍
齐学启(1900—1945) ,湖南宁乡人,字敦镛,别号梦赉。1923年在北京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诺维琪军校学习军事。1929年毕业后回国,任南京宪兵学校上校大队长。1930年改任国民党宪兵第六团团长,负责南京治安。1932年率部赴上海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坚守闸北阵地40多天,多次袭击日军,参加夺回上海北站的战斗。后改任上海保安第二团团长,担任上海市中心区的卫戍任务。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参谋长。1942年税警总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后,任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奉命调防贵州匀都。同年4月所部编入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战。4月17日,率部在仁安羌与日军激战时,亲临前线指挥,与日军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千余人,取得仁安羌大捷。后又在卡萨、温早之间多次击败日军。5月,与参谋、警卫人员护送伤员回后方途中,在霍马林北20英里处与日军遭遇,在掩护伤员的战斗中身受重伤被俘。1945年3月7日,日寇在多次劝降失败后,指使汉奸将其在狱中杀害。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齐学启人物生平
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是孙立人将军的同窗好友,后赴美国学习陆军。
1929年在美国诺维奇军事学校毕业后返国,曾任宪兵第6团团长,负责南京治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他认识到身为军人责任的重大,为国土沦落敌手而深感耻辱。次年1月28日,日寇突然向闸北地区发动进攻。齐学启率部驻防上海,配置在市区各要点。上海战事爆发,齐学启率领宪兵第6团参加了战斗,配合上海守备部队,坚守阵地,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因战斗激烈,齐部损失很大,但官兵们仍然斗志旺盛,一直坚持战斗。3月4日,上海正式停战。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寇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上海战事结束后,在停战区内,中国军队全部撤离,治安则由保安团及警察维持。由是宪兵第6团改编为上海市保安总团第2团,卫戍上海市中心区,齐学启仍任团长。1937年8月13日,日寇再犯上海,齐学启率部参加了战斗。次年,调任税警总团参谋长。
齐学启生平语录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 —— 在缅甸卡萨之战前,齐学启向部下叮嘱。后他身负重伤被俘,他决心以一死报国,拒绝换药和进食,敌旅团长询问有关情况,他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并猛力向前夺刀自刺。两年以后,汪伪政权派陆军部长叶蓬等前去劝降,他怒斥叶蓬等“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后伤重去世。
齐学启主要事迹
1942年春,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该师师长即是孙立人,齐学启调升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奉命自滇入缅,协助盟军作战。4月16日,英军第1师及战车营在缅北仁安羌地区被日军包围达两昼夜,弹尽粮绝,岌岌可危,英军第1师师长斯高特一再告急求援,中国远征军奉命援救英军。当时,远征军新38师驻扎在乔克巴当,接到命令后,该师第113团星夜驰援,向日军一个大队展开猛烈的攻击,将其击溃,把被围英军数千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此役轰动了英伦三岛,取得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师长孙立人、副师长齐学启、113团团长刘放吾和各营营长,分别获得中、英政府的嘉奖。
仁安羌战斗后,齐学启带领部队奉命转移至卡萨、温早之间,与敌军展开战斗,战斗非常激烈。齐学启奉杜聿明军长命令前往卡萨指挥作战。11日,部队从卡萨撤退,按原计划向卡萨铁路以西的山地转移。此时齐学启因赴第5军军部联络工作,与新38师部队失去了联系,只得随同第5军军部行动。
转至曼西时,见有新38师在卡萨负伤的官兵十余人,他们曾随第5军野战医院前进,抵曼西时落伍,无人照管,处境十分艰难,齐学启收容了他们,然而却又失去了与第5军军部的联系。于是,齐学启毅然决定,带领这些负伤的官兵,向更的婉江之荷马林方向前进,寻找新38师部队。19日,他带领十余名轻、重伤员,抵达了孟坎。在乌有河(更的婉江上游的支流)畔,为了减轻负伤官兵的痛苦,他砍伐竹子做了竹筏,让全体伤员乘坐其上,顺流而下。
23日在荷马林上游.齐学启等人遭遇日军,在这危急时刻,
他面无惧色,沉着地对负伤官兵说:“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表达了官兵们坚决不做敌寇俘虏的决心。经过激战,十余名负伤官兵全部英勇殉国,齐学启也中弹负伤,倒在血泊中,昏迷不省人事。日军发现昏迷中的齐学启为中国军队的高级将官时,立刻为其裹伤,并将他送至联队长处,虚礼以待。
齐学启苏醒过来发觉自己身陷敌营时,立即怒斥敌人,并拒绝换药与进食,以求速死。日军无可奈何,只得将齐学启转运至荷马林旅团部。齐学启依然大义凛然,厉声斥责日军旅团长说:“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速枪毙,勿多言”。猛力向前夺刀欲自刺.并说:“求亡得仁,又何怨!”敌酋左右见状,慌忙上前夺下佩刀。日军旅团长亦惊呆。他万没有想到,中国高级将官是如此的顽强,视死如归,于是,连忙对齐学启表示敬意,并巧言令色,多方劝诱,皆遭到齐学启的怒斥。日军只得将他辗转解送至仰光战俘集中营服苦役。
仰光战俘集中营,关押着许多盟军战俘,其中有中、美、英、印、荷、缅等国的战俘。齐学启来后,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用汉、英两种语言,给他们宣讲中外历史上忠勇之士的故事,以及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念,盟军战俘们都深为齐学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他的声望所敬服。
齐学启被俘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南京汪伪政府。1944年5月,南京伪政府派陆军部长叶蓬等一行12人,前往缅甸劝降,遭到齐学启的怒斥,叶蓬等人却并不善罢甘休。继而又以大量名贵的物品来利诱齐学启,同样遭到他的严拒,这样反复历两月之久,高官贿赂,全无作用。叶蓬等人智尽技穷,于是便挑动中国战俘,来发泄对齐学启坚定不降的冤恨。
叶蓬对中国战俘说:“你们之所以不能前往南京享受高官厚禄,全都是因为齐副师长一人不肯与我们合作。”将矛头直接引向齐学启。在中国战俘中,有少数几个败类,如蔡宗夫、章吉祥、王庆华等人,听信了叶蓬等的谣言,以齐学启一人英勇不屈,而影响他们达到丧节求荣的目的,因此,对齐学启怀恨在心,处处与齐学启作难,起初是不听管教,以后则是公然反抗,并予侮辱。齐学启则晓以大义,耐心地开导他们,不要轻信别人的谣言,对侮辱性的行为则一忍再忍,并将劳动得来的工钱分与蔡宗夫等人。然而,蔡宗夫等人不但不听齐学启的善言开导,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唆使其他中国战俘共同反对齐学启。
1945年四4月,日寇在缅甸北部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的统治开始动摇,蔡宗夫一伙知道盟军即将解放缅甸全境,害怕其一伙过去的所作所为难逃法网。于是,又共同策划了谋杀齐学启的阴谋,开始他们企图用毒药暗害齐学启,被察觉而未成功。之后,又起歹念,改为行刺,5月9日夜,在蔡的帮助下,章吉祥乘齐学启上厕所的机会,手执尖刀,猛力将刀刺入齐学启的腹部,齐应声倒地。
齐学启被刺后,同监的英国军医上校主动向集中营方面请求,希望能给齐施行手术来挽救他的生命,但被日寇所拒绝,齐学启的伤势不断恶化。整个集中营的战俘们,都为齐学启的被刺而感到悲痛,又无法给他治疗,只得每日晨起晚跪地为齐学启的生命祈祷。5月13日晚10时30分,齐学启将军饮恨辞世。齐将军去世后,全监的各国战俘都流着热泪为崛告,并索取他的遗物留作纪念。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颁令褒扬他英勇不屈的事迹,并追赠为陆军中将。齐学启将军的忠骸由云南沾益空运长沙,公葬于岳麓山,而谋杀齐将军的凶犯也受到了严厉的惩处。冯玉祥将军曾在诗中称赞齐将军“……师长齐学启,宁死不屈世惊叹。……壮烈足称中华魂,光辉史册万万年。”
齐学启补充介绍
齐学启(1900—1945) 湖南宁乡人,生于1900年。国民党新编第三十八师副师长,陆军少将追晋中将衔,著名抗日将领。
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是孙立人将军的同窗好友,后赴美国学习陆军。
1929年在美国诺维奇军事学校毕业后返国,曾任宪兵第6团团长,负责南京治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他认识到身为军人责任的重大,为国土沦落敌手而深感耻辱。次年1月28日,日寇突然向闸北地区发动进攻。齐学启率部驻防上海,配置在市区各要点。上海战事爆发,齐学启率领宪兵第6团参加了战斗,配合上海守备部队,坚守阵地,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因战斗激烈,齐部损失很大,但官兵们仍然斗志旺盛,一直坚持战斗。3月4日,上海正式停战。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寇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上海战事结束后,在停战区内,中-队全部撤离,治安则由保安团及 维持。由是宪兵第6团改编为上海市保安总团第2团,卫戍上海市中心区,齐学启仍任团长。1937年8月13日,日寇再犯上海,齐学启率部参加了战斗。次年,调任税警总团参谋长。
主要事迹
1942年春,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该师师长即是孙立人,齐学启调升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奉命自滇入缅,协助盟军作战。4月16日,英军第1师及战车营在缅北仁安羌地区被日军包围达两昼夜,弹尽粮绝,岌岌可危,英军第1师师长斯高特一再告急求援,中国远征军奉命援救英军。当时,远征军新38师驻扎在乔克巴当,接到命令后,该师第113团星夜驰援,向日军一个大队展开猛烈的攻击,将其击溃,把被围英军数千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此役轰动了英伦三岛,取得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师长孙立人、副师长齐学启、113团团长刘放吾和各营营长,分别获得中、英政府的嘉奖。
仁安羌战斗后,齐学启带领部队奉命转移至卡萨、温早之间,与敌军展开战斗,战斗非常激烈。齐学启奉杜聿明军长命令前往卡萨指挥作战。11日,部队从卡萨撤退,按原计划向卡萨铁路以西的山地转移。此时齐学启因赴第5军军部联络工作,与新38师部队失去了联系,只得随同第5军军部行动。
转至曼西时,见有新38师在卡萨负伤的官兵十余人,他们曾随第5军野战医院前进,抵曼西时落伍,无人照管,处境十分艰难,齐学启收容了他们,然而却又失去了与第5军军部的联系。于是,齐学启毅然决定,带领这些负伤的官兵,向更的婉江之荷马林方向前进,寻找新38师部队。19日,他带领十余名轻、重伤员,抵达了孟坎。在乌有河(更的婉江上游的支流)畔,为了减轻负伤官兵的痛苦,他砍伐竹子做了竹筏,让全体伤员乘坐其上,顺流而下。
23日在荷马林上游.齐学启等人遭遇日军,在这危急时刻,
他面无惧色,沉着地对负伤官兵说:“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表达了官兵们坚决不做敌寇俘虏的决心。经过激战,十余名负伤官兵全部英勇殉国,齐学启也中弹负伤,倒在血泊中,昏迷不省人事。日军发现昏迷中的齐学启为中-队的高级将官时,立刻为其裹伤,并将他送至联队长处,虚礼以待。
齐学启苏醒过来发觉自己身陷敌营时,立即怒斥敌人,并拒绝换药与进食,以求速死。日军无可奈何,只得将齐学启转运至荷马林旅团部。齐学启依然大义凛然,厉声斥责日军旅团长说:“中-人,可杀不可辱,速枪毙,勿多言”。猛力向前夺刀欲自刺.并说:“求亡得仁,又何怨!”敌酋左右见状,慌忙上前夺下佩刀。日军旅团长亦惊呆。他万没有想到,中国高级将官是如此的顽强,视死如归,于是,连忙对齐学启表示敬意,并巧言令色,多方劝诱,皆遭到齐学启的怒斥。日军只得将他辗转解送至仰光战俘集中营服苦役。
仰光战俘集中营,关押着许多盟军战俘,其中有中、美、英、印、荷、缅等国的战俘。齐学启来后,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用汉、英两种语言,给他们宣讲中外历史上忠勇之士的故事,以及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坚定必胜的信念,盟军战俘们都深为齐学启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他的声望所敬服。
齐学启被俘的消息,不久便传到了南京汪伪政府。1944年5月,南京伪政府派陆军部长叶蓬等一行12人,前往缅甸劝降,遭到齐学启的怒斥,叶蓬等人却并不善罢甘休。继而又以大量名贵的物品来利诱齐学启,同样遭到他的严拒,这样反复历两月之久,高官贿赂,全无作用。叶蓬等人智尽技穷,于是便挑动中国战俘,来发泄对齐学启坚定不降的冤恨。
叶蓬对中国战俘说:“你们之所以不能前往南京享受高官厚禄,全都是因为齐副师长一人不肯与我们合作。”将矛头直接引向齐学启。在中国战俘中,有少数几个败类,如蔡宗夫、章吉祥、王庆华等人,听信了叶蓬等的谣言,以齐学启一人英勇不屈,而影响他们达到丧节求荣的目的,因此,对齐学启怀恨在心,处处与齐学启作难,起初是不听管教,以后则是公然-,并予侮辱。齐学启则晓以大义,耐心地开导他们,不要轻信别人的谣言,对侮辱性的行为则一忍再忍,并将劳动得来的工钱分与蔡宗夫等人。然而,蔡宗夫等人不但不听齐学启的善言开导,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唆使其他中国战俘共同反对齐学启。
1945年四4月,日寇在缅甸北部节节败退,日本侵略者的统治开始动摇,蔡宗夫一伙知道盟军即将解放缅甸全境,害怕其一伙过去的所作所为难逃法网。于是,又共同策划了谋杀齐学启的阴谋,开始他们企图用 暗害齐学启,被察觉而未成功。之后,又起歹念,改为行刺,5月9日夜,在蔡的帮助下,章吉祥乘齐学启上厕所的机会,手执尖刀,猛力将刀刺入齐学启的腹部,齐应声倒地。
齐学启被刺后,同监的英-医上校主动向集中营方面请求,希望能给齐施行手术来挽救他的生命,但被日寇所拒绝,齐学启的伤势不断恶化。整个集中营的战俘们,都为齐学启的被刺而感到悲痛,又无法给他治疗,只得每日晨起晚跪地为齐学启的生命祈祷。5月13日晚10时30分,齐学启将军饮恨辞世。齐将军去世后,全监的各国战俘都流着热泪为崛告,并索取他的遗物留作纪念。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颁令褒扬他英勇不屈的事迹,并追赠为陆军中将。齐学启将军的忠骸由云南沾益空运长沙,公葬于岳麓山,而谋杀齐将军的凶犯也受到了严厉的惩处。冯玉祥将军曾在诗中称赞齐将军“……师长齐学启,宁死不屈世惊叹。……壮烈足称中华魂,光辉史册万万年。”
“齐学启”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