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南省名人>株洲市名人>攸县名人

龙康侯

龙康侯人物照片

攸名人龙康侯介绍

中国有机化学家、教育家

龙康侯,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培育了大批化学人才。他对中国南海珊瑚类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1991年已发现50多个新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并进行了药理试验,发现有些结构独特,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颇有应用前景。他是中国南海海洋天然物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龙康侯生平概况

龙康侯,湖南攸县城关镇人,1912年9月1日出生。从启蒙至小学一直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度过,由于父亲的督促,养成勤学苦读的习惯。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南开中学,开始自己独立生活,当时南开中学校长的教育和要求也很严格,使他进一步树立了奋发读书的志向,学习进步显著。在初中只读了一年半就跳级升上高中,高中二年级就到北平去报考清华大学。

龙康侯青少年时期,正值中国军阀混战,且受帝国主义欺凌,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从中学时代开始,把他的兴趣引向了化学,并树立了“实业救国”的抱负。读大学时,清华校园优美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使他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培养了多方面的兴趣,喜爱英国文学、音乐等。而对化学专业的热爱则并未稍减,特别是老一辈化学家黄子卿、张子高、萨本铁、李运华等的榜样,使他更坚定了化学的方向,立志要在化学上有所成就。

1932年,刚满20岁的龙康侯在清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但又仍然呆在学校里——到上海交通大学任助教。

1934年趁湖南省政府公费派他出国留学的机会,决定到德国去继续深造,求得更严格的训练。1938年6月获得柏林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柏林糖业研究所和生化研究所做了短期的研究工作。

1939年3月回到祖国,先后担任贵阳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副教授、贵州安顺陆军军医学校药科毒物化学主任教官、湖南大学及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务。1944年日本侵略军侵犯湘桂,避居家乡攸县,在当地中学担任英语及化学教师,还为当地青年创办了共济补习学校。在这期间,龙康侯结识了不少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接受了进步思想。

1946年回到长沙湖南大学化工系任教授,进一步支持地下党员的活动,为他们做掩护。1947至1948年间在南京中国特效药研究所任研究员,同时还担任南京国立药专教授及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参加整理美国科技调查团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关化学化工及医药各大企业的科技调查资料。1949年春再回到湖南大学任教。长沙解放前夕,局势紧张,他在当时接受了启蒙的革命教育,不为名利所诱惑,一直继续在湖南大学坚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广州华南工学院化工系任教授,兼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1954年再调到中山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了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系主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及学术委员、天然有机物研究室主任等职务。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1956年参加了全国科学规划会议,由国务院聘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组成员;1958年参加了由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赴苏联、东欧各国的访问团,进行了三个月科学考察工作。这次考察他对苏联及东德有关有机合成及高分子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还与莫斯科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授卡尔金院士商定了中山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在高分子化学方面进行全面学术交流的计划,包括人员互访、有关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的交流等,为中山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兼任过各种学术团体的职务:广东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顾问等。

龙康侯简介

龙康侯,教授。湖南攸县人。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理

学博士学位。曾任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湖南大学、华南工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海洋科学及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专于有机化学。从事药用植物成份及海洋天然产物的研究,“珍珠精母液治疗子宫出血”的研究获得成果。主编《萜类化学》,合编《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等。

龙康侯人物简历

1912年9月1日  出生于湖南攸县。

19241928年   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

19281932年  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1932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32—1934年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1934年冬—1935年春 德国颜料厂实习。

1935年4月—1935年冬 就读于德国明兴大学化学系。

1936年1月—1938年6月  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

1938年6月  获德国柏林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38年7月—1938年底 在柏林糖业研究所、柏林生化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39年3月—1939年8月  贵阳湘雅医学院任副教授。

1939年8月—1940年5月  贵州安顺陆军军医学校任药科毒物化学主任教官。

1940年秋—1941年  在湖南辰溪湖南大学化学系任教授。

1942—1944年  在粤北坪石中山大学化学系任教授。

1944—1945年冬 湖南攸县临时任中学教师。

1946年春至年底 在长沙湖南大学化工系任教授。

1947年春—1948年秋  南京中国特效药研究所任研究员,同时在南京国立药专任教授及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

1949年春—1952年秋  在长沙湖南大学化工系任教授。

1952年冬—1954年秋  在广州华南工学院化工系任教授,兼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华南工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

1954年冬 中山大学化学系任教授。

1958年7月  兼任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1958年冬—1959年春 参加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赴苏联及东德访问团。

1978年  担任中山大学化学系天然有机物研究室主任。

1981年  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4年5月11日  病逝于广州。

龙康侯主要论著

1 龙康侯,余斯伟.关于吡咯类化合物的研究报告(二):亚硝酸对某些吡咯类化合物的作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1):52—56.

2 龙康侯,罗允康.α-蒎烯1—甲基环已烯—〔1〕及大茴香脑与三氧化二氮的反应.同上,1963(4):39-49.

3 龙康侯,罗允康.单萜烯类的自动氧化:I.α—蒎烯的自动氧化.同上,1965(1):57-68.

4 龙康侯,罗允康,巫忠德等.萜类化合物与三氧化二氮的反应:Ⅱ.α-蒎烯亚氮氧化物的制备条件及其转变为香芹酮的研究.同上,1965(2):198—205.

5 龙康侯,苏镜娱,曾陇梅.野菊花油化学成分的研究.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化学、化工版,1965(7):635—643.

6 龙康侯,许台庄.二氯卡宾与一些单萜烯的反应.同上,1966,1(1):17—25.

7 龙康侯,苏镜娱,简志刚.中国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一).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8—13.

8 龙康侯,林永成.中国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四).同上,1981(4):98—104.

9 苏镜娱,简志刚,龙康候.中国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八).同上,1982(2):89—92.

10 龙康侯,巫忠德.珊瑚化学研究的进展.海洋药物.1982(1):3-7.

11 巫忠德,姚仲年,龙康侯.中国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I).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3):69-71.

12 龙康侯,鞠昭年,林永成等.中国南海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十).同上,1984(4):85-92.

13 龙康侯,苏镜娱,曾陇梅等编著.萜类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14 龙康侯,巫忠德编著.海洋天然药物化学(第一卷).北京:海洋出版社.1984.

15 龙康侯,林永成.八十年代海洋天然有机化学的进展.有机化学,1985(5):369—375.

16 龙康侯,巫忠德.中国南海珊瑚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近况.海洋药物,1986(4):1—4.

17 巫忠德,彭映才,龙康侯等.柳珊瑚类似物合成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104—106.

18 林永成,龙康侯.海洋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大学化学,1987,2(3):5—10.

19 林永成,龙康侯,邓一军.中药艾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77—80.

20 龙康侯,蹇敦龙,简志刚.海洋环肽噻唑氨基酸片断(D—Val)Thz的合成.药学学报,1988,23(4):304—307.

21 龙康侯,孔杰.7-羟基-8-甲氧基-4(1Ⅱ)喹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8(1):105—109.

22 龙康侯,孔杰,林永成等.海洋天然产物7-羟基-8-甲氧基4(1H)喹啉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药理作用,中国海洋药物1989(1):2-8bophytum

23 蹇敦龙,简志刚,龙康侯.海洋环肽的合成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1):44-47.

24 龙康候,林永成,林源华等.中国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二十四).的化学成分.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论丛[22],1990,9(3):77—82.

25 许实波,王志国,龙康侯等.三丙酮胺对波长及早期后去极化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9,增刊:14—24.

龙康侯补充介绍

  龙康侯,有机化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有机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培育了大批化学人才。他对中国南海珊瑚类生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至1991年已发现50多个新化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并进行了药理试验,发现有些结构独特,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颇有应用前景。他是中国南海海洋天然物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龙康侯,湖南攸县城关镇人,1912年9月1日出生。从启蒙至小学一直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度过,由于父亲的督促,养成勤学苦读的习惯。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南开中学,开始自己独立生活,当时南开中学校长的教育和要求也很严格,使他进一步树立了奋发读书的志向,学习进步显著。在初中只读了一年半就跳级升上高中,高中二年级就到北平去报考清华大学。

  龙康侯青少年时期,正值中国军阀混战,且受帝国主义欺凌,激发了他的爱国思想。从中学时代开始,把他的兴趣引向了化学,并树立了“实业救国”的抱负。读大学时,清华校园优美的学习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使他的求知欲更加强烈,培养了多方面的兴趣,喜爱英国文学、音乐等。而对化学专业的热爱则并未稍减,特别是老一辈化学家黄子卿、张子高、萨本铁、李运华等的榜样,使他更坚定了化学的方向,立志要在化学上有所成就。

  1932年,刚满20岁的龙康侯在清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但又仍然呆在学校里――到上海交通大学任助教。

  1934年趁湖南省政府公费派他出国留学的机会,决定到德国去继续深造,求得更严格的训练。1938年6月获得柏林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柏林糖业研究所和生化研究所做了短期的研究工作。

  1939年3月回到祖国,先后担任贵阳湘雅医学院生物化学副教授、贵州安顺陆军军医学校药科毒物化学主任教官、湖南大学及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等职务。1944年日本侵略军侵犯湘桂,避居家乡攸县,在当地中学担任英语及化学教师,还为当地青年创办了共济补习学校。在这期间,龙康侯结识了不少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接受了进步思想。

  1946年回到长沙湖南大学化工系任教授,进一步支持地下党员的活动,为他们做掩护。1947至1948年间在南京中国特效药研究所任研究员,同时还担任南京国立药专教授及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参加整理美国科技调查团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有关化学化工及医药各大企业的科技调查资料。1949年春再回到湖南大学任教。长沙解放前夕,局势紧张,他在当时接受了启蒙的革命教育,不为名利所0,一直继续在湖南大学坚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2年院系调整,调到广州华南工学院化工系任教授,兼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1954年再调到中山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了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系主任、中山大学校务委员及学术委员、天然有机物研究室主任等职务。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1956年参加了全国科学规划会议,由国务院聘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专业组成员;1958年参加了由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赴苏联、东欧各国的访问团,进行了三个月科学考察工作。这次考察他对苏联及东德有关有机合成及高分子科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还与莫斯科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授B.A.卡尔金(Kaprин)院士商定了中山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在高分子化学方面进行全面学术交流的计划,包括人员互访、有关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的交流等,为中山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还兼任过各种学术团体的职务:广东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顾问等。

  “龙康侯”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