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湖北省名人>天门市名人

万卫星

万卫星人物照片

天门名人万卫星介绍

空间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

万卫星(1958年7月1日-2020年5月20日),出生于湖北天门,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主任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万卫星于1982年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毕业;1984年、1989年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万卫星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研究 。

2020年5月20日,万卫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

万卫星人物经历

1958年7月1日,万卫星出生于湖北天门。他小学、中学正逢“文革”,完全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因此课堂上老师讲不到的他就自学,教材上没有的他就阅读课外书籍。因为好学,老师经常开小灶为他辅导功课,给他批改并未布置的作业 。

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恢复高考中,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

198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就读和工作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师从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1996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一、二级人选。

2004年,由于中国科学院进行学科整合,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8年3月18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2020年5月20日晚,万卫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

万卫星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万卫星从实验观测中发现了中国电离层扰动的主要地域特性,提出了青藏高原的地形隆起及相关的低涡天气是中国行进式电离层扰动重要激发源的论断。从全球GPS观测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低纬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等参量的经度“四波”结构,系统揭示了电离层“四波”现象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大气非迁移潮汐不同分量的联系,论证了大气潮汐激发电离层经度结构的机理。此外,还发现了太阳风对极区电离层突发E层的控制作用 。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5月,万卫星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引用1300多次 。

1.B.Zhao, W.Wan, L.Liu, T.Mao, Z.Ren, M.Wang, A.B.Christensen, Features of Annual and Semiannual Variations Derived from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s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 25(12): 2513~2527.

2.B.Zhao, W.Wan, L.Liu, T.Mao, Morphology i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under Geomagnetic Disturbed Conditions: Results from Global Ionosphere Maps,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25(7), 1555~1568.

3.X.Yue, W.Wan, L.Liu, T.Mao,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Spatial Correlation of Ionospheric Day-to-day Variability by Using GPS and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s,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 25(8):1815~1825.

4.X.Yue, W.Wan, L.Liu, F.Zheng, J.Lei, B.Zhao, G.Xu, S.R.Zhang, J.Zhu, Data Assimilation of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 into a One-dimensional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Model by Applying Ensemble Kalman filter, Radio Sci., 2007, 42, RS6006.

5.L.Sun, W.Wan, F.Ding, T.Mao, Gravity Waves Propagation in the Realistic Atmosphere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Annales Geophysicae, 2007, 25:1979~1986.

6.J.Guo, Wan W., J.M.Forbes, E.Sutton, R.S.Nerem, T.N.Woods, S.Bruinsma, L .Liu, Effects of Solar Variability on Thermosphere Density from CHAMP Accelerometer Data, J.Geophys.Res., 2007, 112, A10308.

7.B.Zhao, W.Wan, L.Liu, K.Igarashi, M.Nakamura, L.Paxton, S.Y.Su, G.Li, Z.Re n, Anomalous Enhancement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in the Asia/Australian Region during a Geomagnetically Quiet Day, J. Geophys. Res., 2008, 113, A11302.

8.B.Zhao, W.Wan, K.Tschu, K.Igarashi, T.Kikuchi, K.Nozaki, S.Watari, G.Li, L. J.Paxton, L.Liu, B.Ning, J.Y.Liu, S.Y.Su, B.Harold, Ionosphere Disturbances Observed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of the Superstorm of 20-22 November 2003, J .Geophys.Res., 2008, 113, A00A04.

9.X.Yue, W.Wan, J.Lei, L.Liu,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B Vertical Drift and the Time Rate of Change of hmF2 (ΔhmF2/Δt) over the Magnetic Equator, Geophys.Res.Lett., 2008, 35, L05104.

10.G.Xu, W.Wan, C.She, L.Du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over East Asia and the Tropospheric Circulation arou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btained with a Partial Correlation Method, Adv.Space Res., 2008, 42:219~223.

11.W.Wan, L.Liu, X.Pi, M.L.Zhang, B.Ning, J.Xiong, F.Ding, Wavenumber-4 Patterns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the Low Latitude Ionosphere, Geophys.Res.Lett., 2008, 35, L12104.

12.Z.Ren, W.Wan, L.Liu, B.Zhao, Y.Wei, X.Yue, R.A.Heelis,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Total Ion Density in the Sunset Equatorial Topside Ionosphere, Geophys.Res.Lett., 2008, 35, L05108.

13.T.Mao, W.Wan, X.Yue, L.Sun, B.Zhao, J.Guo, 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odel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China, Radio Sci., 2008, 43, RS2009.

14.J.Guo, W.Wan, J.M.Forbes, E.Sutton, R.S.Nerem, S.Bruinsma, Interannual and Latitudinal Variability of the Thermosphere Density Annual Harmonics, J.Geophys.Res., 2008, 113, A08301.

15.X.Zuo, W.Wan, G.Zhao, An Attempt to Infer Information on Planetary Wave by Analyzing Sporadic E Layers Observations, Earth Planets Space, 2009, 61 (10):1185~1190.

16.B.Zhao, W.Wan, L.Liu, K.Igarashi, K.Yumoto, B.Ning, 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Geomagnetic Storm on 13—17 April 2006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 J.Atmos .Sol.Terr.Phys., 2009, 71(1): 88~100.

17.B.Zhao, W.Wan, L.Liu, Z.R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f the 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 in the Asian-Australian Region during 1996—2004, Annales Geophysicae, 2009, 27, 3861~3873.

18.Z.Ren, W.Wan, L.Liu, R.A.Heelis, B.Zhao, Y.Wei , X.Yue, Influences of Geomagnetic Fields on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Vertical Plasma Drifts in the Presunset Equatorial Topside Ionosphere, J.Geophys. Res., 2009, 114, A03305.

19.Z.Ren, W.Wan, L.Liu, J.Xiong, Intra-annual Variation of Wave Number 4 Structure of Vertical E×B Drifts in the Equatorial Ionosphere Seen From ROCSAT-1, J.Geophys.Res., 2009, 114, A05308.

20.Z.Ren, W.Wan, L.Liu, GCITEM-IGGCAS: A New Global Coupled Ionosphere- thermosphere-electrodynamics Model, J.Atmos.Sol.Terr.Phys., 2009, 71(17&18): 2064~2076.

21.W.Wan, J.Xiong, Z.Ren, L.Liu, M.L.Zhang, F.Ding, B.Ning, B.Zhao, X.Yue, Co rrelation between the Ionospheric WN4 Signature and the Upper Atmospheric DE3 tide, J.Geophys.Res., 2010, 115, A11303.

22.Z.Ren, W.Wan, J.Xiong, L.Liu, Simulated Wave Number 4 Structure in Equatorial F-region Vertical Plasma Drifts, J.Geophys. Res., 2010, 115, A05301.

23.B.Zhao, W.Wan, X.Yue, L.Liu, Z.Ren, M.He, J.Liu, 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Occurrence of an Additional Layer in the Iono sphere Observed by COSMIC/FORMOSAT- 3, Geophys.Res.Lett., 2011, 38, L02101.

24.B.Zhao, W.Wan, B.Reinisch, X.Yue, H.Le, J.Liu, B.Xiong, Features of the F3 Layer in the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t Sunset, J.Geophys.Res., 2011, 116, A01313.

25.B.Xiong, W.Wan, L.Liu, P.Withers, B.Zhao, B.Ning, Y.Wei, H.Le, Z.Ren, Y.Ch en, M.He, J.Liu, 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X-Class Solar Flare on 7 September 2005, J.Geophys.Res., 2011, 116, A11317.

26.Rong, Z.J., W.X.Wan, C.Shen, X.Li, M.W.Dunlop, A.A.Petrukovich, T.L.Zh ang, E.Lucek, Statistical Survey on the Magnetic Structure in Magnetotail Current Sheets, J.Geophys.Res., 2011, 116, A09218.

27.Z.Ren, W.Wan, L.Liu, Y.Chen, H.Le, Equinoctial Asymmetry of Ionospheric Vertical Plasma Drifts and its Effect on F-region Plasma Density, J.Geophys.Res., 2011, 116, A02308.

28.Z.Ren, W.Wan, L.Liu, J.Xiong, Simulated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 Induced by Nonmigrating Tides, J.Geophys.Res., 2011, 116, A04301.

29.B.Zhao, W.Wan, J.Lei, Y.Wei, Y.Sahai, B.Reinisch, Positive Ionospheric Storm Effects at Latin America Longitude during the Superstorm of 20-22 November 2003: Revisit, Annales Geophysicae, 2012, 30, 831~840.

30.Z.Ren, W.Wan, L.Liu, H.Le M.He, Simulated Midlatitude Summer Nighttime Anomaly in Realistic Geomagnetic Fields, J.Geophys.Res., 2012, 117, A03323.

31.Z.Ren, W.Wan, L.Liu, H.Le, TIME3D-IGGCAS: A New Three-dimension Mid- and Low-latitude Theoretical Ionospheric Model in Realistic Geomagnetic Fields, J. Atmos.Sol.Terr.Phys., 2012, 80.258~266.

32.Z.Ren, W.Wan, J.Xiong, L.Liu, Simulated Equinoctial Asymmetry of the Ionospheric Vertical Plasma Drifts, J. Geophys.Res., 2012, 117, A01301.

33.W.Wan, F.Ding, Z.Ren, M.L.Zhang, L.Liu, B.Ning, Modeling the Global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wit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Sci.China Tech.Sci., 2012, 55(5), 1161~1168.

34.W.Wan Z.Ren, F.Ding, J.Xiong, L.Liu, B.Ning, B.Zhao, G.Li, M.L.Zhang, A Simulation Study for the Couplings between DE3 Tide and Longitudinal WN4 Structure in the Thermosphere and Ionosphere, J.Atmos.Solar- Terr. Phys., 2012.

承担项目

截至2018年5月,万卫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 ,并于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5月,万卫星参与研究的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四等奖,主持研究的成果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三等奖 。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电离层扰动的高频无线电广义射线反演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

中国电离层扰动地区特性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GPS动态定位的理论与实验

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斗一号”大面积电波传播误差修正系统

国防科技成果三等奖

2015年度

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12年5月26日上午,万卫星在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喀什站举办了专场学术讲座,讲座主题为《数字电离层》 。

2017年6月5日上午,万卫星做客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问津大讲堂”,作第100期学术报告,他以《太阳系空间环境与行星粒子逃逸》为题,分别从太阳系空间环境、行星空间环境、行星粒子逃逸研究三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宇宙构成、太阳系的起源、太阳系空间环境及其在太阳风等因素的影响下的演化与未来 。

教育思想

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发社会讨论,万卫星认为,科幻电影引起了广大观众对人类家园地球未来命运的关注,这不失为一个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良机。他希望科普工作者能够不局限于科学知识传播,更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精神的弘扬对保持科学旺盛的生命力至关重要,营造一个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也能让科学知识的传播,乃至科研工作的进展事半功倍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2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5年

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

201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2年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杰出院友称号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中国科学院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万卫星人物评价

万卫星在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系列成果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

万卫星的性格很内敛,平时寡言少语,不爱出头露面。他带领科学团队在研究中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国际学术界有相当的影响。孜孜不倦的追求、锲而不舍的努力,万卫星的人生之路就象一片帆船,一直追逐着那盏虽然模糊,却一直存在的灯塔,尽管也曾惊涛骇浪,却终于到达了辉煌的彼岸 。(《中华儿女》评)

万卫星补充介绍

  万卫星(1958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天门。空间物理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

  万卫星的家乡湖北天门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民风淳朴,素有爱读书的传统。只可惜他小学、中学正逢“文革”10年,完全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但他从小立下当科学家的志向,利用一些可能的机会汲取知识的营养。课堂上老师讲不到的他就自学,教材上没有的他就阅读课外书籍。老师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经常开小灶为他辅导功课,给他批改并未布置的作业。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在“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中,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迎来了人生新起点。

  1982年,万卫星毕业后就读和工作于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师从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1989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他在武汉学习工作期间已经显示出卓越的才能,承担并完成了近20项国家重大重点基础课题和国防工程项目研究,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四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奖三等奖,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荣誉;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此外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并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一、二级人选。

  2004年起,由于中科院进行学科整合,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至今。

  万卫星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在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系列成果。他通过长期观测,发现我国电离层扰动主要有东北、东南两种优势传播方向,进一步分析得出其激发源分别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东北缘的地形突变处,并推测与青藏高原邻近地区低涡天气事件有密切关系。这一系统性的工作以第一手观测资料揭示出我国电离层扰动的地域特性,并且将电离层扰动与相关气象活动及大尺度地形地貌联系起来,为电离层与其他地球学科的交叉提供了一条创新思路;针对“低纬电离层周期性四波经度结构”这一当今电离层物理中极为前沿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率先在物理成因方面取得了突破,观测模拟并举,深入揭示了其与大气动力过程的紧密联系;利用卫星及全球地基观测资料,揭示并解释了“四波”的日变化特征,系统总结了“四波”的气候学特性,得出了“四波”与大气潮汐DE3模的相关性,从而给出了关于电离层“四波”结构与大气层潮汐关系最有力的直接证据;利用卫星数据及地基观测资料,发现了太阳风磁场通过极区电离层电场的耦合对电离层偶发E层形成的控制,并提出电场随机性在Es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将实验观测与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了“921工程”定轨等多项国防重大重点工程中的电离层修正难题;特别是领导承担了“北斗一号”工程中的“电波传播修正子系统”的研制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大面积电离层电波传播修正模式,充分利用系统本身的资源,高精度、高可靠性地解决了工程系统的电波修正问题,被誉为是“北斗一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中两个最具有技术创新的系统之一。

  万卫星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引用1300多次;研究成果7次获省 部级以上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

  我国著名的空间科学与行星物理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火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万卫星同志,因病于2020年5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万卫星”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