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南阳市名人>唐河县名人

冯景兰

冯景兰人物照片

唐河名人冯景兰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矿床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

冯景兰(1898年3月9日—1976年9月29日),字淮西(怀西),河南唐河人,矿床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原北京地质学院一级教授。

冯景兰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1918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读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1921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3年至1927年在河南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历任讲师、教授兼矿物地质系主任;1929年至1933年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地质系教授;1938年至1946年担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返回清华大学继续任教;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56年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7年至1972年下放至江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2年恢复工作,返回北京地质学院;1976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冯景兰毕生从事地质矿产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冯景兰人物生平

1898年3月9日,冯景兰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

1913年,入读河南开封省立第二中学。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18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读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1921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

1923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硕士学位。

1923年—1927年,在河南中州大学(现河南大学)历任讲师、教授兼矿物地质系主任。

1927年,调任挂靠在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的两广地质调查所任技正。

1929年—1933年,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地质系教授。

1933年后,担任清华大学地质系教授。

1934年,兼任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

1938年—1946年,担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

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冯景兰回清华大学继续任教。

1951年,应水利部邀请对黄河上可建水库的坝址进行地质考察。

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

1956年,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全国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67年—1972年,下放江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

1972年,恢复工作,返回北京地质学院。

1976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冯景兰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冯景兰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砂矿地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开创性工作。而对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说”。

1927年—1928年,在粤北地质考察中,冯景兰在世界首次发现“丹霞地貌”这种独特的地貌,发表于1928年的论著《广东曲江仁化始兴南雄地质矿产》中(首发原版珍藏在中国地质资料馆)。将丹霞山的红色砂砾岩系命名为丹霞层,阐述了其发育形成的这种独特地貌的特点、分布、形成原因等。

1927年—1929年,冯景兰对两广许多地区的地质特征、地层运动和矿产进行了考察,发表著作8篇,是中国人首次在两广进行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1929年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相应的论文。

1929年—1937年,冯景兰考察了辽、陕、晋、鲁等地,对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铁矿和金矿的形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1950年—1951年,冯景兰偕张伯声等对豫西进行了较全面的矿产地质考察和研究,发现了平顶山煤田和巩县铝土矿。

1956年—1958年,冯景兰两次代表中方参加中苏黑龙江综合考察,对黑龙江水系及其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和现代湿地的形成原因等提出论著。

学术论著

冯景兰一生的论著达百篇,其中用英文写作的约20篇,论著中包括区域地质矿产19篇,矿床地质35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15篇,铁路沿线地质5篇,地文学和新构造运动5篇,有关火山、沙丘、探矿等方面的论著7种,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2篇。其中以矿床地质占的比重最大。 1933年,编写了最早指导探矿的书《探矿》。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地点

1929年

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雅加达

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冯景兰培育出了承担国家地质工作和地质教育重任的几代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例如宋叔和、王鸿祯、张炳熹、马杏垣、池际尚、韩德馨、杨起、郝诒纯等不少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学方法

冯景兰在讲课前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方法;在讲课中,充满激情,以洪亮浓重的豫西口音调动起教室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注重传授知识的系统性,讲课十分有条理,每一个环节,总是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如他讲地质概论课,把地球史、矿物学以及古生物学融合在一起,全新的内容与方法使许多同学着迷。他善于把枯燥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学生,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喜爱上这个专业,甚至影响到他们日后的研究方向和人生轨迹。对高年级学生,他提出更高要求,用英语授课,并要求同学同样用英语回答问题。

讲授课程

冯景兰系统深入地讲授过地质学、矿床学、矿物学、岩石学、地貌学、工程地质等课程,并将地质调查和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教学。

编写教材

冯景兰编写了《矿床学原理》《工程地质学讲义》《矿床学讲义》《金属矿床类型讲义》等教材。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57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冯景兰人物评价

冯景兰献身祖国的地质事业53年,为中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云南大学校史网评)

(冯景兰)以身戴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虽多涉山川险峻,却在身后留下了一束照亮地学大道的耀眼日光;他腹有诗书、温文尔雅,底蕴深厚、学贯中西,矢志弘毅载道,颇具家国情怀,俨然一派君子之风。回首一生,冯景兰先生始终践行着豁达坦荡、坚忍不拔的地质人精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评)

冯景兰补充介绍

  冯景兰,字淮西、怀西。1898年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幼时在家乡私塾受启蒙教育,1913年入河南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8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矿山地质,1921年毕业;同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并于当年回国。

  1923年至1927年间,任河南中州大学地质学教授并担任系主任。期间,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开始研究开封附近的沙丘,著有《开封附近沙堆之成因分布与风力水力风向之关系》等文章。1927年,到河北昌平黑山寨分水岭调查金矿地质。这是我国最早进行的现代矿床地质工作之一。同年,还调查了广九铁路沿线地质,这是中国人自己首次在两广境内进行的现代地质调查工作。1927年—1929年任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1928年— 1929年,先后进行了以柳州为中心的煤田地质调查工作和桂北的煤矿、银铅矿、锑矿及“龙山系”、“金竹坳沙岩”等地层及区内构造运动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且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两广的地层、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了综合研究。1929年在雅加达举行的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上,他向与会者宣读了广东地质矿产调查的学术论文。1929,还调查了粤汉线广州至韶关段沿线地质矿产,对粤北的地形、地层、构造和矿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充分注意到区内第三纪红色沙砾岩层广泛分布。红色沙砾岩层在粤北仁化县城西南约9公里处的丹霞山地区发育最完全,因而命名为“丹霞层”。丹霞层厚300——500米,经过长期的水烛、风烛、风化和重力等强烈的外力作用,形成堡垒状的山岭和千姿百态的峰岭、怪石、石桥、石洞等地形,冯景兰最早对这种独特的典型地貌进行了调查、研究,故将这种在红色岩系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或“丹霞地貌”。这个命名至今为中外学者所沿用。

  1929年—1933年,冯景兰任北洋大学教授,同时接受清华大学聘请,在该校兼职授课。讲授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普通地质学等门课程。这一时期调查工作主要是辽宁沈海铁路沿线地质矿产、河北宣龙铁矿成因,陕北地质等,研究了宣龙铁矿的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特点以探讨铁矿的沉积环境和过程。根据陕西和山西的地质地文特征,对陕西和山西中部地堑(汾渭地堑)的形成时代做了估计。除了地质调查工作以外,为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冯景兰认为有必要在我国传播近代探矿知识,遂编著了《探矿》一书,该书内容全面且简明扼要,介绍了当时国际先进经验,此书1933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也是现代《找矿勘探地质学》的前身。

  1933年起,冯景兰任教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兼任地学系主任,讲授矿床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等课程。期间,调查了河北平泉、山西大同、山东招远以及泰山等地的地质和矿产。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北大、清华等校转移昆明,称西南联合大学。冯景兰在地学系教。1943年—1945年,冯景兰兼云南大学工学院院长及采矿系主任。在云南大学期间,他教地学方面的专业科。他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讲课纲目清析,语音抑扬顿挫,经常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很受学生的爱戴。冯景兰十分注重实际地质考察,他常对学生说,学地质一定要重视野外地质调查实践,否则要学好地质这门课就是空谈。他自己在实践中也是身体力行的。仅在云南,他就到过永胜、东川、路南、玉溪、呈贡等地做过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围绕当时酝酿修建的滇缅铁路,他去保山、昌宁、顺宁、蒙化等地进行过沿线地质矿产的调查;在大理做了地文考查,1946年发表的《云南大理县之地文》,认为该地区有分水岭迁移及改流现象,可以利用地文特点,自甸头开渠,提出了开发水力和水利资源的卓越见解。根据抗战对矿产资源的需要,他特别重视铜矿资源调查。除了在云南东川进行铜矿的调查外,他还前往四川荥经进行铜矿勘查。1942年写出《川康滇铜矿纪要》,书中“关于西南铜矿之地理分布、造矿时间、母岩、围岩、产状、构造及矿物成分等均略作分析,以推论其成因,并估计其储量,研究其产量多寡、矿业盛衰之原因,以及其将来发展之可能途径。”在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撰文讨论川康滇铜业的将来。后又通过研究提高,撰文《川康滇铜矿之表示富化问题》,提出了富矿生成的规律,丰富了矿床学理论。 冯景兰当时对矿业的关心是很突出的,而且对现在也具有现实意义,能防止单纯重视矿床成因研究的倾向。可以说,在理论和实践的成就上,冯景兰不愧为我国杰出的矿床学家。

  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结束,冯景兰回清华大学继续任教。1949年11月,应燃料工业部的邀请,调查江西鄱(阳)乐(平)煤田。对煤田地质、煤质储量及煤田的探采项目均作了论述和评价,探讨了利用鄱乐煤炼油的可能性。1950年3月,应水利部之邀,参加豫西黄河坝址地质考察,调查了三门峡、八里胡同、小浪底和三家滩等坝址地质。提出三门峡坝址地质条件最好。同年7月,应河南省人民政府邀请,进行豫西地质及矿产调查。其间对平顶山煤矿和巩县铝土矿的正确评价,为其后大规模地质勘探和确定为大型矿床奠定了基础。

  1951年6月,冯景兰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全面规划。1954年,被聘为黄河规划委员会地质组组长。同年12月,参加编写《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调查报告》中的地质部分。1956年参加了全国12年科学发展规划工作,同年被选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出席了全国和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57年冯景兰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1956年—1958年,冯景兰参加中苏合作黑龙江综合考察队,对黑龙江流域的矿产资源问题、坝库址的基岩及地形情况、沼泽地的分布成因及处理问题、新构造运动和河床覆盖层的厚度、森林采伐与水土保持及水库淤积问题等,都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讨论。50年代,冯景兰还调查了吉林天宝山铜铅矿、

  辽宁兴城县夹山铜矿、甘肃白云山铜矿等。对我国重要有色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因作了分析研究。60年代初期,冯景兰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金、铜等金属矿床成因理论和区域成矿规律方面的研究上。他先后调查了北京市平谷、密云等地的金矿、河北的涞源和兴隆、冀东、浙江、豫西、鄂东、赣北、辽宁丹东等地的矿床。1963年9月,冯景兰提出了“封闭成矿”的概念。他提出“封闭成矿是指矿质和有用元素积聚成矿起决定性的地质条件而言的”、“封闭成矿的概念是受石油地质学中的‘油捕’概念启迪转引来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是固体,但在形成矿床之时,矿质是与气、液的状态搬运、沉淀和富集的,它们是流体”。在《关于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探讨》一文中,冯景兰进一步阐述了封闭成矿的意义。他提出:只注意到成矿前及成矿时的断裂构造控制,而不注意或很少注意到封闭此种裂隙通道的构造圈闭控制,以及含矿气液流体的冷却凝固或反应凝固,因而自行封闭的重要性,将见含矿的气液流体,自来自往,散而不聚,就不能固定下来形成我们所需要的矿体或富矿体。冯景兰在60年代提出的封闭成矿和矿床定位课题,到70、80年代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1976年9月29日上午8时,因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

  冯景兰从1923年学成回国至1976年辞世,献身祖国的地质事业53年,为我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具体包括两广地质、丹霞地形、川康滇铜矿、豫西矿产、铁(公)路路线地质、金矿地质等,还有黄河及黑龙江流域地质地貌、新构造运动及工程地质等方面所进行的大量实际工作和矿床学教科书的编著,以及成矿理论(成矿封闭说、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方面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

  祁仪镇 祁仪镇,属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位于桐柏山余脉西麓,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距唐河县城25公里,全镇辖26个行政村,295个自然村,人口4.8万人,总面积187.2平方千米。祁仪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集镇始于明,兴于清,1945年设乡,易名友兰镇,1958年成立祁仪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祁仪乡,2017年12月撤乡设镇至今。是中国著名……

  “冯景兰”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