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南阳市名人>宛城区名人

董作宾

董作宾人物照片

宛城名人董作宾介绍

甲骨四堂
中国甲骨学家、古史学家

董作宾(1895年3月20日—1963年11月23日 ),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出生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 在甲骨学、年代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

民国十二年(1923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民国十四年(1925年)到十六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民国十七年(1928年)到三十五年(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到次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年-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1963年病逝于台湾。

董作宾的学术论文共计约200篇,内签除甲骨学外,涉及商朝历史的许多方面。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至二十三年(1934年)曾8次主持或参加殷墟的发掘,随后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主编的《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1至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之后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地论证甲骨断代学说;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又划分为5个时期。从而使甲骨文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还根据甲骨资料,探讨殷代年历之学,著有《殷历宏》。

概述图来源:

董作宾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二十四日(3月20日),董作宾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长春街(现解放路)一个小店主家庭,少年时便博览“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学说。自幼家境贫寒,其父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一家人辛勤劳作省吃俭用供董作宾上学,董作宾读书也非常用心,展现出超强的领悟与学习能力。少年时期的董作宾已显露出对古文字的热爱之情,由于酷爱古文字,每每下学便要去刻字店看刻字师傅的篆刻,闲暇之余便开始钻研篆刻,自学雕刻技法,琢磨章法要领。一次偶然间从刻字师傅处获得一本《篆字汇》,少年时期的董作宾便开始对古文字进行初步学习。因自幼学习篆刻而对篆文深有领悟,这对于他后来研究甲骨文给予很大帮助。

宣统二年(1910年),董作宾入元宗高小,后辍学。辍学后,董作宾在家帮父亲经营小店。他在店里开一个图书柜台卖书。当时,他与朋友陈耀垣一同设馆授徒,还和同城学友们组织了一个读书学习机构“文社”,定期聚会,互相督促鼓励读书写文章。文章写成了,他们便虚心向前辈请教。当时,南阳著名学者、教育家张嘉谋就住在长春街北段,对常来求教的董作宾很赏识。

民国四年(1915年)春,在张嘉谋先生的催促和鼓励下,董作宾报考了乡贤任学春创办的南阳县师范讲习所。次年冬,他即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初识甲骨

民国七年(1918年)春,董作宾跟随张嘉谋去开封,在张家管书房兼办家务。后经张嘉谋先生的指导和引荐考入开封育才馆读书,初步接触到甲骨文,从此他便与甲骨文结缘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研究中国考古学。

民国十年(1921年)冬,董作宾又应移居北京的张嘉谋之邀,寄住在张嘉谋家中,并认识了同乡徐旭生。 民国十一年(1922年),董作宾进入北京大学旁听沈兼士、钱玄同的文字学课,好在年幼时期在书塾上课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篆刻基础,董作宾很快便能掌握所录甲骨文。 徐旭生(炳昶)发现他聪明,又忠厚老实,还能吃苦,便介绍他入北京大学旁听语言学,空余时间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进行摹印、研究。以油纸影写《殷墟书契》前编拓本。

民国十二年(1923年),董作宾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王国维成为董作宾“远程指导导师”通过书信交流进行指导。王国维侧重古文字背后的社会历史,透过古文字考证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形态,对殷商社会历史重视直接影响了董作宾对甲骨文契刻手法的关注,摹写甲骨文时尤其注意与原甲骨文面貌的对比。我们今天观董作宾甲骨文书作法扑面而来的殷商卜辞雅趣,实际上来自于董作宾对卜手刻字的契刻动作还原,这一选择与王国维注重研究殷商文字背后社会历史形态有关,使董作宾关注到甲骨卜辞的契刻手法。 期间,他不但加入考古学会,与顾颉刚、马衡等共同参与清宫文物点查等活动, 更编校《歌谣周刊》,于早期民俗调查活动着力甚多。

学术初成

民国十四年(1925年),董作宾从北京大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史学硕士学位,他先后任教于福州协和大学和河南中州大学。民国十六年(1927年)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并同文学院代院长傅斯年结为知交。之后,入傅斯年创办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民国十七年(1928年),董作宾回宛在南阳中学任教。6月,董作宾拟定调查办法大纲三则,时间上以两个月为限,地点上“拟先向安阳调查小屯村及殷墟所在,次向洛阳城东寻求前岁发见三体石经之地”,此方法,与傅氏所提倡“第一步想沿京汉路,安阳至易州”,“第二步是洛阳一带,将来一步一步的西去,到中央亚细亚各地”之工作步骤十分切合。同时,董氏亦希望“须大学院发给‘调查河南古迹古物委托状’为凭”。 傅斯年对此甚满意,将大纲列入向中央研究院汇报的专函中。

8月,董作宾在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的邀请下探访安阳小屯,结束后提交了《民国十七年十月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言殷墟之下尚有甲骨,急需国家组织科学发掘。正是这一报告,“……不仅结束了安乐椅上研究古玩的古物学时代,更重要的是,它为系统发掘这一著名遗址铺平了道路”。10月,在董作宾的主持下第一次发掘工作开始,这次发掘历经18天结束,共得有字龟甲五百五十五片,有字骨片二百九十九片,共计八百五十四片,还有铜、陶、骨、蚌、石、玉等类器物近三千件。董作宾从发掘出土的854片甲骨中选录了392版,摹写编码共381号,著录为《新获卜辞写本》。 他又参加山东城子崖发掘,发现了龙山文化。曾任教于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任研究员、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夏,董作宾跟随史语所从广东迁往北平,在北平结识了许多学术界好友,其中就有罗振玉的学生容庚,也是在这一年他曾与容庚一道拜访罗振玉,参观了罗振玉收藏的甲骨,也见到了罗氏的甲骨文书法,这是董作宾第一次见到甲骨文字写成的书法,对于他写甲骨文书法有很大启发。在拜访之前董作宾就得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他非常喜欢这本书,常常摹写研究,因此,董作宾真正意义上学习甲骨文是从临摹罗振玉的《殷墟书契前编》开始,从时间上看董作宾写甲骨文书法是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左右,在见到罗振玉的甲骨文书法以后的第二年,董作宾便开始了甲骨文书法创作,他的甲骨文书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受罗振玉甲骨文书法的启蒙。

甲骨巨匠

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董作宾编著出版《卜辞中所见之殷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董作宾升任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3月,他发表了《甲骨文时代研究例》,确定了识别甲骨片上殷代文字分期的10个标准。

从民国十七年(1928年)董作宾参加安阳殷墟发掘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他先后多次参加殷墟的系统发掘,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他也由此开始对甲骨文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和专著。他最早提出甲骨断代的10个标准,主持了殷代帝王世系年谱、殷先王称号、殷帝姓氏、出土物墓葬地段、异域地名、铭文所述人物、铭文语法结构、铭文表意标准、铭文书写形态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他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一代甲骨学大师。他编著出版了《殷墟文字甲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董作宾发表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更加全面系统地论证甲骨文的分期,参照甲骨文的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法,将殷墟出土甲骨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期;祖庚、祖甲时期;廪辛、康丁时期;武乙、文丁时期;帝乙、帝辛时期。董作宾喜爱选择殷商武丁时期的甲骨文风格进行甲骨文书法创作,一方面他认为武丁时期的风格是殷商时期甲骨文成熟的表现,高雅复古、方圆兼顾、胖瘦匀亭、或峭拔、或圆和、或宏大、或纤细、或婀娜,较其他各期甲骨文风格变化最为丰富;另一方面用现代审美标准来评判就是最具艺术气息的时期,囊括书法艺术内在多样性变化规律,同时也加深董作宾对甲骨文风格多样性认识。

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历史语言研究所相继迁往长沙、桂林、昆明、南溪,并主持该所工作,继续研究殷代历法。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董作宾又编著出版《殷历谱》,被誉为纪念碑式著作。

晚耕不辍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董作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并在同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同年底,董作宾随中央研究院和自己相伴多年而不忍心分开的大批文物迁往台湾,并提任台湾大学中国古文和历史教授。为台大中文系讲授古文学,为历史系讲授殷商史。到台湾后,董作宾曾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历史语言所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

1950年7月,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骤创议创办学术界有影响的《大陆杂志》,董作宾任发行人(主持人)。同时担任《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主编。1950年12月,董作宾在傅斯年去世后接替他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任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博物馆清点古物委员、常务理事。

1951年后,董作宾先后编著出版了《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

1954年3月,台湾中国历史学会成立,60岁的董作宾当选为常务理事。

1955年3月11日,61岁的董作宾的学术著作《殷商史研究》获台湾最高教育部门第一届学术奖。同年8月,董作宾辞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李济接任所长,董作宾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崇基书院、新亚书院、珠海书院教授。

1956年4月,62岁的董作宾被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人文组第二届评议会员。1958年4月,64岁的董作宾聘任为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甲骨文研究室主任。

1960年,董作宾帮助台湾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负责编纂《中国文字》,兼任马来西亚大学校外考试委员、台湾孔孟学会监督事,该年发表《最近十年之甲骨学》。1961年,67岁的董作宾发表《续甲骨年表》,分纪年、记事、撰著,按时间的顺序记载了甲骨文的发现、发掘、流传和研究的情况。

1962年,董作宾身体状况不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1963年3月20日,亲友、同仁和学生们如李孝定、严一萍等为他举行69岁华诞,不幸当夜心脏病复发,进台湾大学医院,此后卧病不起,昏迷不醒,11月23日在台北过世,享年69岁。葬于南港中央研究院高山之阳“南港学人山”(胡适公园)墓地,与胡适墓为邻。

董作宾轶事典故

甲骨四堂

在中国近代,鉴于董作宾对甲骨学的贡献,学界把他与罗振玉(字雪堂)、王国维(字观堂)、郭沫若(字鼎堂)一起合称为"甲骨四堂"。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界对此四公的学术特征作一注解,即“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

赠联道贺

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向董作宾学习过历法,其后在某一点上,两人有不同的论证,在刊物上发表争论达两年之久,后来董作宾承认了罗尔纲的判断,用甲骨文写了一副对联亲送来向罗尔纲同志道贺。那时是抗日战争期间,董作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罗尔纲同志在社会研究所工作,两所都迁到四川南溪县李庄镇,分住两个村,相距几里路。董作宾已经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考古专家,罗尔纲同志还是后辈。董作宾的甲文对联是不肯轻易送人的,竟跑了几里山路亲自送到罗尔纲同志住的集体宿舍来,满面笑容地当众向罗尔纲同志道贺说:“你对了,我写副对联来向您道贺!”

平静心胸

董作宾思路开阔,心地平静,语言幽默。往往短短的儿句话,即能反映他澄澈的胸襟和淡泊的心志。1947年任芝加哥大学中国考古学客座教授时,讲甲骨金文课程,他是用手摸着朋友的脊背说开场白的:“甲骨就是乌龟壳。”全场大笑。在台湾大学讲课时,常插讲些掌故趣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搜购甲骨时,有人把新骨伪刻卖给他,使他藏甲骨的书屋里臭气满室的故事,由他娓娓道来,倍感趣味亲切。晚年也到香港大学讲学时,有位画家送他幅画,可他非要让人家再添上三只小鸡,好凑够十个,人家说:“这岂不破坏了画面吗?”他不依,非要十个不可。人家笑他:“又不是活鸡,多几只好用。”他却不无幽默地说:“我有十个小孩。”众人连声称妙。

援助同乡

董作宾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在北京期间,有次他发现一年轻人在北海边徘徊,一筹莫展的样子,经向间原来是一位南阳同乡,进京考试未中,又遇家中有事失去接济,生活没有着落。董作宾带他回家管吃管住,激励他振作起来,努力学习,还帮他找仁作。经过努力和董作宾的帮助,这位青年后来终于在考古学上做出了成就。

董作宾历史评价

李济:“董作宾在甲骨早期研究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也是他一生古文字研究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他命名的贞人的发现。”

郭沫若:“近时董氏彦堂解决贞人之名,遂颇若凿破鸿蒙。” “ 卜辞屡载正尸方,帝乙帝辛费考量。万嘴千牛推索遍,独君功力迈观堂。”

朱自清:“(董作宾的《殷历谱》)肯说得详细,能说得明白。我在这部书所讨论到的各方面十足外行,但读时津津有味。这就是您写的好的证据。”

金毓黻:“依其贞人之名,即可断言甲骨属于某一时代,贞人记其所贞之事于甲骨之版,正为记事者之所司,故称贞人为当代之史官,其说甚确,此近人董作宾之所考定者也。”

台伯简:“彦堂先生要不是从事学术而从事艺术,那他在艺术上的贡献,也会同他在学术上的地位一样崇高。”

汪国垣:“其最巨大之甲骨,尤为诸家所未曾见者。且从地层分析,而以所刻文字比类而互勘之,知洹上土中之甲骨,皆可以断定其时代。近人董作宾即从事斯役,更据之以撰《殷历谱》,颇足以证殷商年代世系云。”

中国文物协会副会长谢辰生:进入20世纪,考西方古学传入中国,1927年起裴文中、德日进等中外科学家在北京周口店进行了发掘。1928年开始中央研究院李济、粱思永、董作宾等人在殷墟开展了多次科学发掘。1928年,吴金鼎等人在山东章丘城子崖的龙山文化遗址发掘,使文物研究结合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增添了新的应用手段,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殷墟发掘涌现出李济、董作宾、石璋如、梁思永、郭宝钧、夏鼐等考古学泰斗,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之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霖灿之子李在中:抗战期间,虽国家遭受灾难,但多难兴邦,在艰困的环境下,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潘天寿等一代知识分子坚守爱国信念,用辉煌灿烂的成就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书生救国”的故事。他们为中国近代科学考古文博事业、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体系的发展贡献良多,也为日后中国人文艺术学术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学春:董作宾先生的一生,可谓是多才多艺的一生。世人因他参与发掘安阳殷墟、山东城子崖等考古工作,而认为他是考古学家;因他发表许多上古史论文,而以为他是历史学家;因他众多的书法篆刻,而认为他是美术家;因他的文学作品被选入中学课本,而以为他是文学家;因他主办过《歌谣周刊》等,而认为他是民俗学家;又因为他在大学教授古文字学和金文研究,而以为他是文字学家;还因为他有历法方面的专著问世,而以为他是历法专家等等。其实,董作宾先生一生从事最多的是甲骨学的研究,别的都是在甲骨学研究中派生出来的。董作宾是我国著名的甲骨学专家之一。

董作宾主要作品

董作宾的学术论文共计约200篇,内容除甲骨学外,涉及商代历史的许多方面。台北世界书局和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1978年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共12册。 董作宾书法及篆刻作品今存《平庐印存》一册。

其他作品有:《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1924)、《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殷墟文字甲编》(1937)、《殷历谱》(1943年)、《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1951)、《中国年历总谱》(1956,中英文对照)、《中国上古史年代》(1957)。

董作宾后世纪念

董作宾故居位于南阳市老城区工农路中段,是清代晚期硬山式民居院落,2002年3月被南阳市政府公布为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春,在众多文化界人士的不懈呼吁下,南阳市委、市政府对董作宾故居进行了修复,拟辟作纪念馆。

董作宾补充介绍

  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男,汉族,温县林肇乡董杨门村人。他29岁前,从未放弃学业,自1923年起,曾以旁听生资格就读于北京大学。1925~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通信员、员、研究员及代理所长等职。1947~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大陆解放后,移居台湾和香港,长期担任台湾大学历史语言所所长、教授。其间曾于1956~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他一生主要从事甲骨文考古与研究。世所公认,他是全国甲骨学中少有的几个大师级学者之一。在中国学术界,曾有"甲骨四堂"之说。四堂者,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也。

  董作宾早年随父流寓南阳,父经商,家境清寒。他6岁入塾,12岁结婚;于求学之余,曾以印衣袖、刻印章、写春联等劳作,弥补家庭收入之不足。29岁前,虽然未放弃学业,但也未能潜心研读,大半是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的。他曾先后就读于南阳的元宗小学、县师范讲习所、开封的河南育才馆。在开封学"商简"时,始知有甲骨文。1923年,经人介绍到北京大学抄写讲义。因工作勤奋,为冯友兰、徐旭生、顾颉刚等教授所器重,特许在北京大学当旁听生,并开始了甲骨文的学习研究。

  改变董作宾学术及生活道路的是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傅斯年。他是于192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副教授时,结识傅斯年的。1928年4月,傅斯年负责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写信给因母病回南阳中学任国文教员的董作宾,聘他为通信员,安排其负责调查洛阳石经及安阳殷墟甲骨出土的情形。董作宾欣然受命,遂于1928年夏至安阳小屯,认真进行了实地考察工作。

  小屯村的龟甲兽骨是19世纪农民耕田时发现的,当时的药材商把它当做"龙骨"廉价收买。直到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研究方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由于古董商、药材商多年在小屯村掠夺性地挖掘、抢购,使殷墟的古文物遭到严重破坏。董作宾目睹此状,深感痛心。于是,他撰写了有关调查报告,详细述及了考察见闻,并提出了新的发掘计划,呈交傅斯年。

  这个报告,很快得到傅斯年的重视。1928年秋,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董作宾被聘为员,主持小屯遗址的试掘工作。试掘工作从10月13日开始,到31日结束,收获颇丰。他又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撰写了试掘报告,摹写了出土的甲骨文字,并就许多文字的考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一报告为殷墟进一步发掘,提供了切实的依据。从此,董作宾的名字便与殷墟考古和甲骨文字的研究连在了一起。

  考古发掘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在屡遭毁坏的历史废墟上发掘,就更要有敬业与献身精神,更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董作宾正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以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进行考古工作。从1928年10月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董作宾主持或协助李济博士主持史语所考古组,先后对殷墟共进行15次发掘,获得了大量的有字的甲骨和无字的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1929年12月12日发掘的"大龟四版"。这个发现,轰动了中国学术界。李济说:"”大龟四版”的发现,为现代中国考古学建置了一块稳定的基石。"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写信给史语所,索要拓片,董作宾满足了他的要求。这些拓片,对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对充实他的《卜辞通纂》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他在《卜辞通纂·序》中说:"大抵卜辞研究自罗、王而外,以董氏所获为多,董氏之贡献在于与李济博士同辟出殷墟发掘的新纪元。"后来,董作宾将其发掘的甲骨文,凡13047片,著录于《殷墟文字甲编》(1948)和《殷墟文字乙编》(1948~1953)之中。

  董作宾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发掘整理上,尤表现在解读与刻法的研究上。

  甲骨学界到今还流传着董作宾研究"卜"字形、声、义的趣谈。甲骨文中时常有倒竖各异的"卜"字,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个符号究竟代表什么?当时尚无确切的解释。为求其解,董作宾颇费一番心思。那时他住在北海静心斋,面对拓片苦苦思索。后来,他到药店买了甲骨,依照古人在上面钻刻,然后点燃香火凑在钻凿之处灼烤,灼烤到一定程度,龟甲上发出与"卜"音相近之声;他翻过龟甲,发现灼烤炸出之像,便成"卜"形。他对照甲骨拓片反复比较,得知这种"卜"兆之象,便是"卜"字的原始字形。早期"卜"字,中间总是一直竖,但旁边的一点可在左在右,可向上向下,视钻灼的部位而定。中间一直固定不变,是因为钻凿时,中间的刻槽最深,被火一灼,最薄的地方先炸裂。就是这样,他对"卜"字的形、声、义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一字破释,揭开了甲骨文研究中不少难解之谜。

  对甲骨文的契刻研究,他同样下过一番独特的功夫。为此,他曾特意在安阳结识一个以刻假甲骨文为业的雕刻家,从中学到许多辨别真伪甲骨文的知识,同时进行了另一种极有价值的实验。他曾多次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刻字交叉的地方,又对照放大20倍照片仔细观察,他发现刻契甲骨文有固定的习惯,有的先刻直画,再刻横画,有的则先刻横画,再刻直画。刻直时完全刻直,刻横时完全刻横,从不象写字那样交叉进行。对比不同实物与拓片,细心研究刻辞笔画的先后次序,他发现刻辞的习惯因时代不同而异。这一发现,对考证刻辞的年代大有裨益,进而对考察不同年代的社会文化亦大有裨益。

  董作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于1931年撰写了《大龟四版的考释》,继而于1933年又撰写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在《大龟四版的考释》中,他提出了"贞人说",认为由"贞人"可以推断出甲骨文的时代;而《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则将《大龟四版的考释》中八项断代标准,进一步确定为: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十项标准。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武丁(及其以前的盘庚、小辛、小乙),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5个时期。从而使甲骨文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殷历谱》是董作宾长期苦心经营的另一部甲骨学力作。从1930年开始,董作宾即注意到甲骨文中对日、旬、月、年的记录,尔后不断汇集有关资料,细心整理,到1935年方理出头绪。深入研究则是在战乱流离中进行的。抗日战争开始后,董作宾即随史语所先后流寓于长沙、桂林、昆明等地。1940年日寇-滇缅公路,云南告急,史语所又迁至四川李庄板栗坳。大迁移,让人疲惫不堪,心神难定,再加上生活清苦,不少人已另谋生计,留下来的人亦难把精力集中到学术研究上。但董作宾不管迁到哪里,只要能放下书桌,就立即投入工作。在昆明,史语所设在龙泉响应寺,考古组在寺内的龙头书坞安置下来,面积狭小,走廊作室,研究与住宿同屋,人员与标本共栖,他没有停止工作。在李庄,生活尤为艰难,当时董作宾家庭人口多,薪水少,时有断炊之虑,但他仍未放弃对殷历的研究。

  《殷历谱》虽系历谱,却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为求精确,董作宾曾向有关学者请教,发奋攻读天文历法方面的书籍。书的内容涉及大量数字,仅推算一项,足以令常人望而生叹。有段时间,他曾陷在数字堆里,或笔算,或珠算,整日忙个不停。有人戏说:"历史语言研究所变成数学研究所了。"

  《殷历谱》于1943年着手写作,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艰苦阶段,物质条件极为匮乏。他白天处理日常公务,晚上点起桐油灯写作至深宵。他的写作不同一般方式,而是用自研的石印油墨一字一字地写在石印原纸上来印制,每日写印一页或两页。直到1945年4月,全书才写印而成,历时一年又4个月。该书分上下两编14卷,把殷代的历谱做了全面整理。以当时的资料和研究环境来说,编写此书实在是一项艰巨浩繁的工作。

  《殷历谱》出版后,当时国民党政府为其颁发了嘉勉令,许多著名学者纷纷致函道贺。傅斯年说:"《殷历谱》使中国历史向上增益300年",李济博士称《殷历谱》是:"一部划时代的大贡献","为甲骨学开拓了一个新天地","是学术界一件伟大的创举"。

  董作宾一生的学术论文约200余篇,内容除甲骨学外,还涉及商代历史的诸多方面。20世纪60年代,世界书局和艺术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70年代,艺文印书馆又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凡12册。

  此外,董作宾还是著名的甲骨文书法家。至今,许多海内外学者无不以珍藏他的手迹为荣。

  董作宾先生于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北市。一个多月后在印度举行的第26届东方学会年会上,德国汉学家福安柯(franke)提议,为在甲骨文研究方面卓有成就的董作宾默哀一分钟。这一提议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响应。于是,会场气氛庄严肃穆,人们以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闻名世界的甲骨学大师。

  “董作宾”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宛城区周边名人
徐万年
曹雨田
杨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