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许昌市名人>禹州市名人

褚渊

褚渊人物照片

禹州名人褚渊介绍

南北朝时期宋、齐宰相

褚渊(435年~482年),字彦回(南史在创作时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直接称其为褚彦回),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南朝宋、齐宰相、外戚、南齐开国元勋,太常褚秀之之孙,左仆射褚湛之之子。

褚渊早年便有时誉,娶宋文帝之女南郡献公主为妻,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吏部郎。为宋明帝所信任,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并受遗诏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共辅太子刘昱。

元徽五年(477年),雍州刺史萧道成(齐高帝)杀后废帝,另立顺帝。褚渊推举萧道成录尚书事,后又助萧道成代宋建齐。南齐建立后,受萧道成宠幸,参与机要,进位司徒,封南康郡公。萧道成北伐时,欲遣发王公以下无官者从军,他加以劝阻。齐武帝时,奉遗诏领尚书事,授司空、骠骑将军。旋病卒,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事,谥号“文简”。

褚渊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褚渊的祖父褚秀之,在刘宋时曾任太常;他的父亲褚湛之,曾任骠骑将军,娶宋武帝之女始安哀公主为妻。

褚渊少年时便很受世人称誉,后又娶宋文帝之女南郡献公主为妻,姑侄(始安哀公主为南郡献公主之姑)二世相继嫁给褚渊父子。褚渊娶公主后,官拜驸马都尉,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太宰参军、太子洗马、秘书丞等职。

大明四年(460年),褚湛之去世后,褚渊承袭父亲都乡侯的爵位。历官中书郎、司徒右长史、吏部郎。

景和元年(465年),湘东王刘彧(宋明帝)派人刺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加褚渊为太子屯骑校尉,褚渊未接受。其后调任侍中,知东宫事。转任吏部尚书,不久后加领太子右卫率,褚渊坚决辞让。司徒、建安王刘休仁南讨与刘彧争夺皇位的晋安王刘子勋时,驻军鹊尾(今安徽繁昌东北三山 ),朝廷派褚渊至军中,选拔将帅以下军官,允许他自行决定他们的勋阶。

泰始二年(466年)九月,刘子勋兵败被杀,叛乱平定,褚渊升任骁骑将军。

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投降北魏,北魏军频频寇掠淮、泗地区,刘彧派褚渊慰劳北讨的众军。褚渊回朝后禀奏道:“盱眙以西一带,军备单薄,应进一步充实。汝阴、荆亭都已被围逼,安丰又已不保,寿春的兵力,只能自保,如果敌人派骑兵游击,那么江外形势就很危迫了,故而历阳、瓜步、钟离、义阳都必须以实力重点防卫,选择有才能干练的军官负责那里。”皇帝在藩国为王时,就对褚渊的风标雅素很欣赏,关系很友善,后来即位做了皇帝,对褚渊格外寄以重望,他所建议的事皇上都采纳。改封他为雩都县伯,食邑五百户。转任侍中,领右卫将军,不久又迁散骑常侍,丹阳尹。出任吴兴太守,常侍仍旧,增加俸禄至一千石,褚渊坚决辞让增加的俸禄。

宋明帝病重的时候,派使者疾驰召褚渊前来,委托后事。明帝打算诛杀建安王刘休仁,褚渊坚决谏止,明帝不听。任命褚渊为吏部尚书,领常侍、卫尉仍旧,褚渊不受,于是任他为右仆射,卫尉仍旧。褚渊借口母亲年纪大了而且有病,需要早晚奉养,坚决辞让卫尉,皇帝不答应。

辅佐幼主

明帝驾崩,遗诏任褚渊为中书令、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和尚书令袁粲一起接受顾命,辅佐幼主。褚渊同心共理政务,当时正处在奢侈之后,褚渊特别强调俭约,老百姓都很仰赖他。对待宾客,从来不流露骄傲和厌倦。王道隆、阮细夫把持朝政时,公然进行奸赃贿赂等活动,褚渊也不能禁止他们。

庶母郭氏去世,褚渊丧事期间特动感情,数日之中毁顿得没个人样儿。将近一年不梳头不洗脸,只有眼泪流过的地方才能显露本来的面貌。皇上下诏要他断哭,禁止前往凭吊。安葬完毕,起用为中军将军,本来的官职仍旧。

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造反,褚渊与卫将军袁粲进来保卫皇宫及中央机关,并稳定集中众人的心理。褚渊当初在丹阳尹任上时,曾和从弟褚火召一起外出,路上碰到太祖(萧道成),褚渊举手指着太祖对褚火召说:“此人可不是寻常之辈啊!”后出任吴兴太守,太祖送东西来作告别,褚渊又对褚火召说:“此人才貌非常,将来不可估量啊!”明帝临终召大臣顾命的时候,褚渊便把太祖也拉来参与了。

太祖平定桂阳王以后,被升任中领军,领南兖州刺史,增食邑户数。太祖坚决辞让,并向褚渊和卫军袁粲上书说明,经褚渊、袁粲劝说,萧道成于是接受。这一年,皇上给褚渊加官尚书令、侍中,配给班剑仪仗二十人,褚渊坚决辞让了尚书令。元徽三年,晋爵为侯,增加食邑至千户。服丧结束后,改授中书监,侍中、护军等职仍旧,又配给鼓吹一部。次年,褚渊后嫡母吴郡公主去世,他又像上次那样哀伤毁瘠。安葬后,皇上下诏要他着手职务,他坚决辞让,又以年祭在即为由,请求解职,皇上都没允许。

参与废立

苍梧王(刘昱)酷暴稍甚,太祖与褚渊和袁粲谈论天下大事,袁粲说:“主上正处少年,有些小错误改起来也容易,伊尹霍光那样(废立君主)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适于做的,即使干成了,我们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褚渊不说话,但心里倾向太祖做皇帝。后来要废苍梧王,群公集议,袁粲、刘秉不接受安排,褚渊说:“除了萧公(道成)没有人能收拾局面。”手取诏书授予太祖,太祖说:“送给他他不要,我就不好推辞了!”事情于是定下来。顺帝(刘准)立位后,褚渊改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之职仍旧。配给甲仗五十人上殿。

沈攸之事件暴发,袁粲有二心,太祖召褚渊来商量,褚渊说:“西夏那边闹事,必然不成气候,公(太祖萧道成)应该先防备内部出事。”太祖便秘密作了防备。事件平定后,褚渊进位中书监、司空,本官仍旧。

齐王府建制开始时,褚渊援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的先例,请求太祖让他到齐王府任职,太祖谦虚而不答应。建元元年(479),褚渊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等职务仍旧。被封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褚渊坚决辞让司徒。他给仆射王俭写信,想依照蔡谟的事例。王俭认为不宜说,劝褚渊接受下来,褚渊终究不就职。不久加褚渊官尚书令,其他本官仍旧。建元二年,重申上次任命,褚渊任司徒,他又坚决辞让了。

这一年敌虏又有所活动,皇上想发动所有王公以下没有官职的人员到军队去,褚渊谏止说这无益于实用,而且徒然造成扰动,皇上便作罢了。朝廷里的机密大事,皇上常常要听取褚渊的意见,而且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对他的礼遇甚为厚重,有一回皇上大宴群臣,酒后对群臣说:“你们大家都是宋时的公卿,也没有人认为我应该做皇帝吧?”王俭等人还来不及回答,褚渊手持笏板说:“陛下不能说我们没有早识龙颜。”皇上大笑道:“我有愧于文叔,早就知道你是朱祜了。”

位极人臣

太祖驾崩,在遗诏中任命褚渊录尚书事。东晋以来,尚书没有单独拜录的先例,有关部门怀疑考虑要立优策。尚书王俭讨论时说;“现居本官,另外拜录,按理应该有策书才是,但这样的情况又不见记载。中朝以来,三公王侯的封任,都是优文与策书并设的,官品第二,则只策不优。优文只是褒美,而策书还兼有表彰委任寄托的意思。尚书之职居于大官,是政治教化的根本,所以尚书令虽然只是三品,但拜官必有策书。

录尚书虽不明确品位待遇的级别,但总理之任尤其重大,前代大多是与本官同拜,所以不另立策书。根据即事缘情适时变革的原则,此事有能和一般官僚的任命同样对待,应该有策书,以表明寄托和隆重。既然和王侯不同,也就不必要优文了。”

不久褚渊生病了,皇上观察星象认为将连续发生变故,褚渊很担忧,便上表要求退下来。又通过王俭和侍中王晏口头请求世祖,世祖不批准。褚渊又上启道:“臣下我资质凡薄,福过灾生,没能保持正情以获安宁,很是惭愧。而我是忠心耿耿的,就更觉得不能拖延时间了。我受职不久,头一年就患了重病,近来更是多次出现危险,更加忧虑震惊。陛下总是格外地挽留爱护我,有人说是有关人员议论未定,这都是因为您对我过分的慈爱并想让我更加荣耀。我已经四十八岁了,蒙受如此待遇,因为生病而要求退休,这有什么可惊奇的呢?况且总录尚书这个职位,东晋以来就很少任命,是国家重要的高层中枢。如今我接受的时候不曾推辞,而退休下来也是自愿,这对于我的名誉地位也没什么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陛下何足为这点事情劳神费心呢?我如果是为了故意谦虚掩饰而赚取廉洁退让的名声,那么就应该受到监察部门的揭露和法律部门的制裁。我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能落实,这也是神鬼不来宽宥我的原因吧。区区寸心,现在都照实禀告了。我知道光阴宝贵,更希望天下大治远过于尧舜时代。当年王弘坚决请求,才从司徒降为卫将军,刘宋王朝行之为疑,当时也没什么好的反映,拿我与他比较,就更不持齿了。我只盼望陛下宏图大展,王业发达,这样虽死在九泉,也如同活在人间了。”于是改任褚渊为司空,领骠骑将军,侍中、录尚书仍旧。

死后哀荣

皇上派侍中王晏、黄门郎王秀之来问候褚渊的病情。褚渊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负债至数十万。皇上下诏说:“司徒(褚渊)一旦去世,令我悲痛不已,近来虽然瘦弱多病,但我仍然坚持出来临哭。赐给他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

当时司空的下属们考虑到褚渊并没上任司空,提出是否应该以其下属的礼节行礼敬?王俭在议论中说:“按照《礼》的要求,新媳妇虽在路上还没过门,只要听到丈夫家有丧事,也应改换服装来到家中。如今下属们虽然还没接受他的领导,而为吏的礼节是服从朝廷的要求的,应该表示礼敬。”司徒府吏又考虑到褚渊已经解职,但继任的司徒还没上任,那么司徒府人员是否应该制服致哀呢?王俭又议论说:“中朝士孙德明从乐陵迁任陈留,还没入境就死了,乐陵郡的属吏是把他作为现君的资格来穿着丧服的,而陈留的迎吏则依女有吉日之礼行齐丧之吊的,所以司徒府应当依照褚渊还在任的礼仪要求制作哀服。”

皇上又下诏特赠褚渊为太宰,侍中、录尚书、公等仍旧。配给符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仪仗为六十人。葬送之礼全都比照宋太保王弘的先例来办理。谥号为‘文简’”。在此之前,庶姓三公的丧车,没有明确的规格。王俭议论说官品第一的,都加以幢络,这是从褚渊开始的。又下诏暂时开启褚渊妻已故宋巴西公主的墓道,并赠她为南康郡公夫人。

褚渊史料记载

《昭明文选·卷五十八·褚渊碑文》

《南齐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四》

《南史·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八》

褚渊人物评价

刘彧:褚渊能迟行缓步,便持此得宰相矣。

王彧、谢庄: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

任遐:彦回保妻子,爱性命,非有奇才异节,遐能制之。

沈文季:褚渊自谓是忠臣,未知身死之日,何面目见宋明帝?

萧道成:吾有愧文叔(刘秀),知公为朱祐久矣。

萧赜:履道秉哲,鉴识弘旷。爰初弱龄,清风夙举;登庸应务,具瞻允集。孝友著于家邦,忠贞彰于亮采。佐命先朝,经纶王化,契阔屯夷,绸缪终始。总录机衡,四门惟穆,谅以同规往古,式范来今。谦光弥远,屡陈降挹,权从高旨,用亏大猷。将登上列,永翼声教。天不慭遗,奄焉薨逝。朕用震恸于厥心。

王俭:①夫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此之谓不朽。所以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随武(士会)既没,赵文(赵武)怀其馀风。於文简公见之矣。 ②辰精感运,昴灵发祥。元首惟明,股肱惟良。天鉴璿曜,踵武前王。钦若元辅,体微知章。永言必孝,因心则友。仁洽兼济,爱深善诱。观海齐量,登岳均厚。五臣兹六,八元斯九。内谟帷幄,外曜台阶。远无不肃,迩无不怀。光我帝典,缉彼民黎。如风之偃,如乐之谐。率礼蹈谦,谅实身干。迹屈朱轩,志隆衡馆。眇眇玄宗,萋萋辞翰。义既川流,文亦雾散。嵩构云颓,梁阴载缺。德猷靡嗣,仪形长递。怊怅馀徽,锵洋遗烈。久而弥新,用而不竭。

萧子显:①褚渊、袁粲,俱受宋明帝顾托,粲既死节于宋氏,而渊逢兴运,世之非责渊者众矣。臣请论之:……褚渊当泰始初运,清涂已显,数年之间,不患无位,既以民望而见引,亦随民望而去之。夫爵禄既轻,有国常选,恩非己独,责人以死,斯故人主之所同谬,世情之过差也。②猗欤褚公,德素内充。民誉不爽,家称克隆。从容佐世,贻议匪躬。

李延寿:褚氏自至江左,人焉不坠。彦回以此世资,时誉早集,及于逢迎兴运,谤议沸腾,既以人望见推,亦以人望而责也。

薛稷:张良之翼汉王,郭嘉之协魏主,宋武之得穆之,齐高之得褚彦:定策决胜,谋夫孔多。

洪迈:萧道成篡宋,褚渊、王俭,奕世达官,身为帝甥、主婿、所以纵臾灭刘,唯恐不速;而死节者乃王蕴、卜伯兴、黄回、任侯伯之辈耳。

王夫之:①魏、晋以降,臣节隳,士行丧,拥新君以戕旧君,旦比肩而夕北面,居之不疑,而天下亦相与安之也久矣。独至于褚渊而人皆贱之,弟炤祝其早死,刘祥斥其障面,沈文季责其不忠;且其子贲以封爵为大辱,而屏居不仕。华歆、王祥、殷仲文、王弘、傅亮之流,均为党逆,渊独不齿,何也?此天理之权衡发见于人心者,铢两之差不昧也。……渊者,联姻宋室,明帝任之为冢宰者也。其时,齐高巴陵王休若之偏裨耳,渊不藉之以贵,抑未尝与协谋而相得,恩所不加,志所不合,势不相须,权不相下。乃其决于党逆而终始成乎篡弑者,无他,己则不孝,脱衰干进,而忌袁粲之终丧,欲夺粲以陷之死;宋不亡,齐不篡,则粲不死,遂以君授人而使加以刃,遂倾其祚,皆快意为之而不恤;于是永为禽兽,不足比数于人伦。故闺门之内,弟愿其死,子畏其污;子弟不愿以为父兄,而后虽流风颓靡之世,亦不足以容。不然,何独于渊而苛责之邪? ②晋、宋以降,为大臣者,怙其世族之荣,以瓦全为善术,而视天位之去来,如浮云之过目。故晋之王谧,宋之褚渊,齐之王晏、徐孝嗣,皆世臣而托国者也,乃取人之天下以与人,恬不知耻,而希佐命之功。 ③华歆、贾充、刘穆之、谢晦、沈约、褚渊、崔季、舒胥,贪人也,扶人为乱贼,居篡弑之功,而身受佐命之赏,弗足责也。

赵翼:而所谓高门大族者,不过雍容令仆,裙屐相高,求如王导、谢安柱石国家者,不一二数也。次则如王弘、王昙首、褚渊、王俭等,与时推迁,为兴朝佐命以自保其家世,虽市朝革易,而我之门第如故,以是为世家大族,迥异于庶姓而已。

蔡东藩:褚渊、王俭,身为贰臣,皆不足道。

柏杨:任遐对褚渊可说是看穿肺腑,四个字就可形容这种软骨头人物:明哲保身。

褚渊个人作品

据《全齐文》记载,褚渊曾有文集十五卷,今已佚失,另录有:《秋伤赋》、《为宋顺帝禅位齐王诏》、《答诏称抑世隆》、《奏劾陆澄》、《难王俭丧遇闰议》、《荐臧荣绪启》、《谢赐佩启》、《逊位启》、《答萧领军书》、《答何昌寓书》。 《乐府诗集》亦录有褚渊所作《太庙登歌》 。褚渊亦喜藏书,据《南史》本传称,其父死时“渊推财于弟,唯取书数千卷”。

褚渊补充介绍

  褚渊(435年—482年),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南北朝时刘宋、南齐两朝大臣、藏书家,南齐开国功臣。太常褚秀之之孙、尚书左仆射褚湛之之子,宋文帝刘义隆之婿。

  褚渊早年便有时誉,娶宋文帝之女南郡献公主为妻,历官著作佐郎、秘书丞、吏部郎。为宋明帝所信任,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并受遗诏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共辅苍梧王(后废帝)。

  元徽五年(477年),雍州刺史萧道成(齐高帝)杀后废帝,另立顺帝。褚渊推举萧道成录尚书事,后又助萧道成代宋建齐。南齐建立后,受萧道成宠幸,参与机要,进位司徒,封南康郡公。萧道成北伐时,欲遣发王公以下无官者从军,他加以劝阻。齐武帝时,奉遗诏领尚书事,授司空、骠骑将军。旋病卒,追赠太宰、侍中、录尚书事,谥号“文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褚渊的祖父褚秀之,在刘宋时曾任太常;他的父亲褚湛之,曾任骠骑将军,娶宋武帝之女始安哀公主为妻。

  褚渊少年时便很受世人称誉,后又娶宋文帝之女南郡献公主为妻,姑侄(始安哀公主为南郡献公主之姑)二世相继嫁给褚渊父子。褚渊娶公主后,官拜驸马都尉,历任著作郎、太子舍人、太宰参军、太子洗马、秘书丞等职。

  大明四年(460年),褚湛之去世后,褚渊承袭父亲都乡侯的爵位。历官中书郎、司徒右长史、吏部郎。

  景和元年(465年),湘东王刘彧(宋明帝)派人刺杀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加褚渊为太子屯骑校尉,褚渊未接受。其后调任侍中,知东宫事。转任吏部尚书,不久后加领太子右卫率,褚渊坚决辞让。司徒、建安王刘休仁南讨与刘彧争夺皇位的晋安王刘子勋时,驻军鹊尾(今安徽繁昌东北三山 ),朝廷派褚渊至军中,选拔将帅以下军官,允许他自行决定他们的勋阶。

  泰始二年(466年)九月,刘子勋兵败被杀,叛乱平定,褚渊升任骁骑将军。

  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投降北魏,北魏军频频寇掠淮、泗地区,刘彧派褚渊慰劳北讨的众军。褚渊回朝后禀奏道:“盱眙以西一带,军备单薄,应进一步充实。汝阴、荆亭都已被围逼,安丰又已不保,寿春的兵力,只能自保,如果敌人派骑兵游击,那么江外形势就很危迫了,故而历阳、瓜步、钟离、义阳都必须以实力重点防卫,选择有才能干练的军官负责那里。”皇帝在藩国为王时,就对褚渊的风标雅素很欣赏,关系很友善,后来即位做了皇帝,对褚渊格外寄以重望,他所建议的事皇上都采纳。改封他为雩都县伯,食邑五百户。转任侍中,领右卫将军,不久又迁散骑常侍,丹阳尹。出任吴兴太守,常侍仍旧,增加俸禄至一千石,褚渊坚决辞让增加的俸禄。

  宋明帝病重的时候,派使者疾驰召褚渊前来,委托后事。明帝打算诛杀建安王刘休仁,褚渊坚决谏止,明帝不听。任命褚渊为吏部尚书,领常侍、卫尉仍旧,褚渊不受,于是任他为右仆射,卫尉仍旧。褚渊借口母亲年纪大了而且有病,需要早晚奉养,坚决辞让卫尉,皇帝不答应。

  辅佐幼主

  明帝驾崩,遗诏任褚渊为中书令、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和尚书令袁粲一起接受顾命,辅佐幼主。褚渊同心共理政务,当时正处在奢侈之后,褚渊特别强调俭约,老百姓都很仰赖他。对待宾客,从来不流露骄傲和厌倦。王道隆、阮细夫把持朝政时,公然进行奸赃贿赂等活动,褚渊也不能禁止他们。

  庶母郭氏去世,褚渊丧事期间特动感情,数日之中毁顿得没个人样儿。将近一年不梳头不洗脸,只有眼泪流过的地方才能显露本来的面貌。皇上下诏要他断哭,禁止前往凭吊。安葬完毕,起用为中军将军,本来的官职仍旧。

  元徽二年(474),桂阳王刘休范造反,褚渊与卫将军袁粲进来保卫皇宫及中央机关,并稳定集中众人的心理。褚渊当初在丹阳尹任上时,曾和从弟褚火召一起外出,路上碰到太祖(萧道成),褚渊举手指着太祖对褚火召说:“此人可不是寻常之辈啊!”后出任吴兴太守,太祖送东西来作告别,褚渊又对褚火召说:“此人才貌非常,将来不可估量啊!”明帝临终召大臣顾命的时候,褚渊便把太祖也拉来参与了。

  太祖平定桂阳王以后,被升任中领军,领南兖州刺史,增食邑户数。太祖坚决辞让,并向褚渊和卫军袁粲上 书说明,经褚渊、袁粲劝说,萧道成于是接受。

  这一年,皇上给褚渊加官尚书令、侍中,配给班剑仪仗二十人,褚渊坚决辞让了尚书令。元徽三年,晋爵为侯,增加食邑至千户。服丧结束后,改授中书监,侍中、护军等职仍旧,又配给鼓吹一部。次年,褚渊后嫡母吴郡公主去世,他又像上次那样哀伤毁瘠。安葬后,皇上下诏要他着手职务,他坚决辞让,又以年祭在即为由,请求解职,皇上都没允许。

  参与废立

  苍梧王(刘昱)酷暴稍甚,太祖与褚渊和袁粲谈论天下大事,袁粲说:“主上正处少年,有些小错误改起来也容易,伊尹霍光那样(废立君主)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适于做的,即使干成了,我们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褚渊不说话,但心里倾向太祖做皇帝。后来要废苍梧王,群公集议,袁粲、刘秉不接受安排,褚渊说:“除了萧公(道成)没有人能收拾局面。”手取诏书授予太祖,太祖说:“送给他他不要,我就不好推辞了!”事情于是定下来。顺帝(刘准)立位后,褚渊改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之职仍旧。配给甲仗五十人上殿。

  沈攸之事件暴发,袁粲有二心,太祖召褚渊来商量,褚渊说:“西夏那边闹事,必然不成气候,公(太祖萧道成)应该先防备内部出事。”太祖便秘密作了防备。事件平定后,褚渊进位中书监、司空,本官仍旧。

  齐王府建制开始时,褚渊援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的先例,请求太祖让他到齐王府任职,太祖谦虚而不答应。建元元年(479),褚渊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等职务仍旧。被封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褚渊坚决辞让司徒。他给仆射王俭写信,想依照蔡谟的事例。王俭认为不宜说,劝褚渊接受下来,褚渊终究不就职。

  褚渊仪表优美,举止和善,一举一动都很有风度。每到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者无不伸长了脖子观看褚渊的举动。宋明南齐书帝曾经感叹说:“褚渊能迟行缓步,就凭这就该做宰相了。”不久加褚渊官尚书令,其他本官仍旧。建元二年,重申上次任命,褚渊任司徒,他又坚决辞让了。

  这一年敌虏又有所活动,皇上想发动所有王公以下没有官职的人员到军队去,褚渊谏止说这无益于实用,而且徒然造成扰动,皇上便作罢了。朝廷里的机密大事,皇上常常要听取褚渊的意见,而且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对他的礼遇甚为厚重,有一回皇上大宴群臣,酒后对群臣说:“你们大家都是宋时的公卿,也没有人认为我应该做皇帝吧?”王俭等人还来不及回答,褚渊手持笏板说:“陛下不能说我们没有早识龙颜。”皇上大笑道:“我有愧于文叔,早就知道你是朱祜了。”

  褚渊渊博健谈,又善弹琵琶。世祖做太子时,曾赐给他金镂柄银柱琵琶。他的性情和雅而有气度,不妄举妄动,家宅曾有一次失火,烟火都逼近了,周围的人一片惊慌骚动,褚渊却神色怡然,叫人把舆找来徐徐离去。轻薄之辈很是讥诮他的名节,由于褚渊眼珠白的部分多些,他们便说他是“白虹贯日”,意思是说这便是宋朝-的征兆。

  位极人臣

  太祖驾崩,在遗诏中任命褚渊录尚书事。东晋以来,尚书没有单独拜录的先例,有关部门怀疑考虑要立优策。尚书王俭讨论时说;“现居本官,另外拜录,按理应该有策书才是,但这样的情况又不见记载。中朝以来,三公王侯的封任,都是优文与策书并设的,官品第二,则只策不优。优文只是褒美,而策书还兼有表彰委任寄托的意思。尚书之职居于大官,是政治教化的根本,所以尚书令虽然只是三品,但拜官必有策书。录尚书虽不明确品位待遇的级别,但总理之任尤其重大,前代大多是与本官同拜,所以不另立策书。根据即事缘情适时变革的原则,此事有能和一般官僚的任命同样对待,应该有策书,以表明寄托和隆重。既然和王侯不同,也就不必要优文了。”

  不久褚渊生病了,皇上观察星象认为将连续发生变故,褚渊很担忧,便上表要求退下来。又通过王俭和侍中王晏口头请求世祖,世祖不批准。褚渊又上启道:“臣下我资质凡薄,福过灾生,没能保持正情以获安宁,很是惭愧。而我是忠心耿耿的,就更觉得不能拖延时间了。我受职不久,头一年就患了重病,近来更是多次出现危险,更加忧虑震惊。陛下总是格外地挽留爱护我,有人说是有关人员议论未定,这都是因为您对我过分的慈爱并想让我更加荣耀。我已经四十八岁了,蒙受如此待遇,因为生病而要求退休,这有什么可惊奇的呢?况且总录尚书这个职位,东晋以来就很少任命,是国家重要的高层中枢。如今我接受的时候不曾推辞,而退休下来也是自愿,这对于我的名誉地位也没什么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陛下何足为这点事情劳神费心呢?我如果是为了故意谦虚掩饰而赚取廉洁退让的名声,那么就应该受到监察部门的揭露和法律部门的制裁。我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能落实,这也是神鬼不来宽宥我的原因吧。区区寸心,现在都照实禀告了。我知道光阴宝贵,更希望天下大治远过于尧舜时代。当年王弘坚决请求,才从司徒降为卫将军,刘宋王朝行之为疑,当时也没什么好的反映,拿我与他比较,就更不持齿了。我只盼望陛下宏图大展,王业发达,这样虽死在九泉,也如同活在人间了。”于是改任褚渊为司空,领骠骑将军,侍中、录尚书仍旧。

  死后哀荣

  皇上派侍中王晏、黄门郎王秀之来问候褚渊的病情。褚渊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负债至数十万。皇上下诏说:“司徒(褚渊)一旦去世,令我悲痛不已,近来虽然瘦弱多病,但我仍然坚持出来临哭。赐给他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

  当时司空的下属们考虑到褚渊并没上-,提出是否应该以其下属的礼节行礼敬?王俭在议论中说:“按照《礼》的要求,新媳妇虽在路上还没过门,只要听到丈夫家有丧事,也应改换服装来到家中。如今下属们虽然还没接受他的领导,而为吏的礼节是服从朝廷的要求的,应该表示礼敬。”司徒府吏又考虑到褚渊已经解职,但继任的司徒还没上任,那么司徒府人员是否应该制服致哀呢?王俭又议论说:“中朝士孙德明从乐陵迁任陈留,还没入境就死了,乐陵郡的属吏是把他作为现君的资格来穿着丧服的,而陈留的迎吏则依女有吉日之礼行齐丧之吊的,所以司徒府应当依照褚渊还在任的礼仪要求制作哀服。”

  皇上又下诏说:“褒扬美德是为了引导民众,慎重终丧是为了体现恩情。以前帝王们的有关盛典,都是从这种精神出发的。已故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新授司空、领骠骑将军、南康公褚渊,履道秉哲,鉴识弘旷。当初青少年时代,就清誉远扬了。后来参加朝廷工作,又深受人们的敬仰。他的孝友忠贞天下共知。他曾辅佐先朝,经伦王化,聚散坎坷,终前始后,他都参与了大政方针的制定。他领导中枢机构之后,作风严谨,完全可以和古人比美,并且可作后人的楷模。而且为人谦逊,多次请求降职,勉强服从了安排,因此劳损了身体。南齐书正要登上高位、长期翼赞君主的政治教化,岂料天命不延,忽焉世逝,朕为此心情震恸。特赠褚渊太宰,侍中、录尚书、公等仍旧。配给符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仪仗为六十人。葬送之礼全都比照宋太保王弘的先例来办理。谥号为‘文简’”。在此之前,庶姓三公的丧车,没有明确的规格。王俭议论说官品第一的,都加以幢络,这是从褚渊开始的。又下诏暂时开启褚渊妻已故宋巴西公主的墓道,并赠她为南康郡公夫人。

  逸闻趣事

  山阴公主和褚渊

  刘宋有两大美男子。一位是娶了山阴公主的何戢,还有一位则是娶了南郡公主的褚渊。褚渊字彦回,论辈份,褚渊是山阴公主的姑父。此人风度翩翩,俊美非凡,成熟稳重,魅力四射,再不拘小节的男人,在他面前往往都自惭形秽。每当朝会时,各地使节和朝臣们都要目送褚渊远去后才肯散去。

  现在,山阴公主打主意的对象就是这位褚渊了。

  她再次向刘子业提出要求,让褚渊陪自己开心几天。

  刘子业知道褚渊一向行止端正,没有明目张胆地要求他陪姐姐寻欢作乐。只是下诏让他去公主府。至于到府以后如何,就看山阴公主的本事了。

  山阴公主打起精神,每日梳妆打扮,施展浑身解数,百般引诱褚渊。

  可是足足十天的时间过去了,褚渊却仍然象块木头,对千娇百媚的山阴公主毫无反应。公主着了急,不禁拉拉扯扯起来。可褚渊高大健壮,力气又大,山阴公主压根不是他的对手 。

  山阴公主拉下了脸,责备褚渊:“你看起来倒是个男子,一部大胡须象铁戟一样粗壮,做起事来怎么却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

  褚渊笑笑,文质彬彬地回答:“回虽不敏,如此违反情理的事却是不做的。”——“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

  山阴公主还不死心,继续软硬兼施外加-。

  褚渊却铁了心,干脆放出话来:你是公主,有国家制度在上,我不能对你怎么样,但是你再这样逼我,我 总是可以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山阴公主只得收手了。将褚渊好好地送出公主府去。

  哎,褚渊身为国家重臣,又是山阴公主的姑父,都得用出这一招才能保住清白,那三十个莫明其妙就离家弃侣,成了她面首的少年没有褚渊这样的身份,恐怕更是苦不堪言。

  不过褚渊在公主府羁留的这段时间里,驸马何戢与他同吃同住,友情真挚,倒是特别之好。

  嘿嘿,都娶了这家的女儿,同病相怜啊。

  宁为袁粲死,不为褚渊生

  褚渊与萧道成、袁粲、刘秉在平定桂阳王起兵后,就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当时这四人轮流值日,号称为“四贵”,而皇帝刘昱是昏君,对袁粲和刘秉没有反感,对萧道成和褚渊相对冷淡,尤其是对萧道成非常敌视。刘昱以袁粲为领司徒、中书监,褚渊为尚书令,不久又让袁粲担任尚书令,改褚渊为中书监,剥夺了褚渊的权力。萧道成经常担心皇帝杀了他,尽管说一次刘昱拿萧道成当箭靶子可能是过分丑化刘昱,但萧道成知道刘昱有杀他的念头,就把袁粲和褚渊等请来,表示要废了刘昱,袁粲反对,说刘昱没有大错,褚渊默然,此时四贵已经分成两派。褚渊开始和萧道成联合,刘昱被宫廷随从杀了后,四贵相聚讨论善后,褚渊和王敬则支持萧道成主持,袁粲和刘秉无奈接受立新皇帝。

  不久,袁刘两人联络众多将帅准备讨伐萧道成,众人反对袁粲找褚渊支持,袁粲表示无妨,如果他不告发,事后就提拔他。众人在十二月起事,而褚渊事前向萧道成预警,萧道成指挥镇压了对他的攻打,袁粲、刘秉等被杀。袁粲是忠臣,可是史书中记载的所谓民谣:“宁为袁粲死,不为褚渊生”应该是刘宋集团散布的,表示对褚渊的痛恨。这也有些冤枉褚渊,当时萧道成和他是盟友,在四贵执政的情况下,萧道成还没有要篡位的打算,直到杀了袁粲和刘秉,第二年他才担任太尉,开始有了称帝野心。可即使这样,朝中仅存的“双贵”也都有各自的政治势力,萧道成要顺利禅让,必须想法得到褚渊的支持,萧道成要当太傅、加黄钺,褚渊开始也消极 ,萧道成对任遐表示:褚公不从,奈何?任遐自告奋勇去说服了褚渊,萧道成为齐公,褚渊向他表示自己愿意做何曾,这实际是向萧道成暗示希望他做司马昭,萧道成明白他的态度,拒绝,明确表示要按刘裕禅让为例。褚渊无奈只能依从萧道成,褚渊为萧道成掌权、即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萧齐政权实际就是萧道成与褚渊两大政治势力的联合,褚渊不是腐朽贪婪的反动官僚,历史上对他评价有些贬低。

  “褚渊”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