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保定市名人>定兴县名人

郦炎

郦炎人物照片

定兴名人郦炎介绍

东汉诗人

郦炎(150年~177年),东汉诗人,字文胜,范阳人(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曾为郡吏,州郡察举孝廉,征召为右北平从事祭酒,都不就,后患疯病。他奉母至孝,因母死而犯病,以致他的正在产儿的妻子被惊死。为妻家诉讼入狱,死于狱中。

郦炎生平经历

郦炎,字文胜,生于汉桓帝和平元年庚寅(150年),郦食其十五世孙,郦平十世孙,在我国郦姓宗族里面排列第八十六世。汉灵帝建宁三年庚戌(170年),从范阳迁居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是为涿州始祖。

郦炎对于父母极具孝心,又有高超的逻辑、诗文、音乐才华,思辩敏捷,善于说理,其推断事理多为世人佩服。汉灵帝年间,州郡官府多次征文胜入仕,皆因朝政腐败而拒绝。十七岁而作《郦篇》,二十七岁而作《七平》,《后汉书·郦炎传》收录其《见志诗》二篇,抒发胸怀大志而遭时不遇感慨,传达出他遭受压抑的不平心境。

后来母亲病重,郦炎忧心如焚,导致精神错乱。当时夫人生育孩子,受惊而亡。妻家诉讼于官府,郦炎因而被捕入狱。熹平六年丁巳(177年),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二十八岁。

他的作品,除《见志诗》两首外,《古文苑》载其《对事》一篇、《遗令书》四篇。朝廷尚书卢植为其作咏,赞颂其才德,惋惜其不幸的遭遇。遗下一子:止戈。

钟嵘的《诗品》把他和班固、赵壹并列,认为“托咏灵芝,怀寄不浅”,与班、赵一样是“苦言切句”。明代王世贞惋惜他的早逝,叹为“兰摧玉折”(《艺苑卮言》)。

附郦平至郦炎的世系传承:76、平(担任侍中,爵位被废)→ 77、逸 → 78、乘(复封武遂侯)→ 79、黄 → 80、莫(被王莽废除)→ 81、胜 → 82、舆 → 83、侗 → 84、邕 → 85、晁 → 86、炎(涿州始祖,东汉诗人)

郦炎后人评价

1、《郦文胜诔》 东汉·卢植

自龀末成童,着书十余箱,

文体思奥,烂有文章,箴缕百家。

2、《后汉名贤赞·文胜公,讳炎》

汉代名贤,负才拔俗。会逢数奇,卷怀不辱。

尚书卢公,赠咏相属。骐骥之良,加以抱玉。

风雅高吟,艺文藏箓。训重义方,趋庭正鹄。

3、《叹后汉文胜公》

双火独消腊月何?止戈未可止干戈。

谁为磨却三生石,银花玉树已无多。

郦炎作品赏析

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诗二首其一

郦 炎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脩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

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诗二首其二

郦炎

灵芝生河州。动摇因洪波。

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第一首诗通篇坦露自己高远的志向,他要“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诗人不相信命运,认为通塞由己,无须占问。他以陈平、韩信这些起于微贱而终成大业的历史人物自励,有一种纵横物表,不受任何羁绊的气势。

第二首诗的格调不如前篇高昂,显得有些低沉。诗人的志向是高远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却是坎坷的,非但得不到重用,反而连续遭受摧残,这使他想起年轻有为而被朝廷宿臣压制排斥的贾谊。他以美玉和千里马自况,慨叹遇不到卞和、伯乐。这两首诗前后形成鲜明对照,由此出现巨大的感情落差,前面是气冲霄汉,后面则情绪低沉。

两首《见志诗》成功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具有深刻的意蕴。前首诗以修翼、远趾、陵霄羽、千里足等词语构成连绵意象,把自己比作一飞冲天的巨鸟和驰骋千里的骏马。第二首则以灵芝困于洪波、兰荣摧于严霜象征志士遭受压抑,词多托寓,感慨颇深。

郦炎同期作品

赵壹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以秦客、鲁生对唱的形式出现,二人各申己志。第一首诗以“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开头,表示他对东汉王朝的彻底绝望。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两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暴露黑暗,指斥时弊。“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这是批判贿赂公行,取士用人看重钱财而轻视学问。“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这是揭露取士用人不注重品德,致使谄媚之徒受重用,耿直的人士被摈弃,前者升堂而坐,后者倚门而立。“势家多所宜,颏吐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这是控诉权势成为价值判断的唯一尺度,从而出现善恶颠倒,正义和真理被扭曲的反常现象。赵壹的《疾邪诗》所表达的感情在东汉文人诗中最 为激烈,他不是普通的哀怨,而是充满愤怒;他不是一般的愤世嫉俗,而是刺世疾邪,具有东汉党人的婞直之风。 蔡邕的《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在这首寓言诗中,蔡邕为翠鸟构想出一个有限、然而可以托身的空间。庭前的若榴树生着绿叶红花,翠鸟在这里能够振翅修容。它是从猎人追捕下逃脱出来的幸存者,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若榴树的主人。翠鸟暂时找到栖身之地,但仍然是寄人篱下,并且对以往被人追捕的遭遇心有余悸。这首诗是蔡邕自身经历的形象反映,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文人身处乱世的惶恐之情。

郦炎、赵壹、蔡邕的上述五言诗都作于灵帝时期,具有典型的乱世文学的特征。蔡邕的《翠鸟诗》流露出深重的忧患意识,诗人缺乏起码的安全感,提心吊胆地生活。郦炎、赵壹的四首诗都以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为宗旨,表现出沉重的压抑感和强烈的抗争意识,汉代作家独立的人格再次放射出光芒。诗人的境遇是不幸的,因此,他们对社会的批判也更能切中时弊,触及要害。郦炎、赵壹的作品不再像前期文人诗那样蕴藉含蓄,缓缓道来,而是大声疾呼,锋芒毕露。后来建安文学梗概多气、志深笔长的特点,在灵帝时期的文人五言诗中已显露端倪。

郦炎补充介绍

  郦炎(150~177)字文胜。东汉范阳(今定兴固城镇)人。秦汉之际策士郦食其之后嗣。他精通音律,很有文才,应对敏捷,善辩,众人服其能。灵帝建宁、熹平年间(172~178),州郡多次召用,都未应召。后身染精神病,言行异常。炎素性孝顺,因母死,病大发。妻在生产中受惊而死,妻家告官,郦炎精神病发作,不能正常对答被囚禁。熹平六年(177)死于狱中,年仅28岁。尚书卢植为其作辞哀悼,彰其美德。郦炎自幼聪颖过人,十四五岁时就已著书多部,可惜存世者不多。其中以《见忘诗》著名。平生擅长写诗,诗文多写个人抱负和怀才不遇之感愤,有《大道》、《灵芝》诗2首存《后汉书》文苑列传、本传。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郦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