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北省名人>保定市名人>定兴县名人

王中秀

暂无王中秀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定兴名人王中秀介绍

革命烈士

王中秀(1902—1926),河北故城人。1923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20—1923年在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时,受邓中夏影响,投身革命。1922年入党,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保定地委书记。1925年5月,被派到洛阳恢复党组织,后任洛阳地委书记。1925年秋领导成立洛阳农民协会,在农民中发展共产党员。1926年3月4日,遇军阀部队袭击,因伤势过重牺牲。

王中秀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中秀,1902年出生在河北省故城县三朗镇一个富裕的绅士家庭里。他的父亲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为当地绅士,任县立第二模范小学校长。王中秀幼时进入三朗镇小学学习,不久,转到他外婆家——枣强县大坡罗村小学读书,后升入枣强县高小。3年后,他考进冀县中学。1920年,还在冀县上中学的王中秀由家庭包办结婚了。但已立志改造社会的王中秀没有因此而被束缚,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抛下新婚不久的妻子,考进了保定育德中学文科。

参加革命

1922年2月10日,在育德中学、直隶高师团组织基础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工作努力的王中秀担任书记职务。这是当时全国17个地方团组织之一,直属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临时中央局领导。

1922年春,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党的著名活动家何孟雄到保定育德中学任教,公开宣讲《共产党宣言》,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王中秀系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唤醒了革命意识,从而更自觉、积极地投身到革命实践中去。他积极参与育德中学“文学研究会”“社会问题研究会”组织的各种演讲会等活动;在育德中学创办的工人夜校及铁路工人子弟学校的课堂上,他和同学们不仅向学员传授文化知识,介绍十月革命胜利情况,而且通过和工农群众的亲身联系,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地成长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1922年12月,王中秀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是保定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之后就在保定几个工厂中做发展党员的工作。

1924年8月,王中秀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预科班。北大是中共北方区委领导所在地,党的活动十分活跃,在这革命熔炉里,王中秀在理论实践上都获得了巨大进步,时刻准备投身到更广泛的群众运动中去。1924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共提出的“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推进了全国人民反对直系军阀专政的运动,使直系军阀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1924年11月,当第二次直奉战争正酣之际,冯玉祥反戈倒直,发动北京政变,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权,之后便积极扩大地盘、发展实力。胡景翼率领国民二军受命督豫,进军河南。北京政变使形势对革命非常有利,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正确分析了形势,采取了联合国民军打倒段祺瑞和奉系军阀的策略。正就读于北大的王中秀于1925年2月被派到京汉铁路郑州工会担任秘书工作。

1925年6月,洛阳同全国各地一样在五卅惨案震动下沸腾起来了。路工(铁路工人)、学生及农商各界以致电声援、召开国民援沪大会、游行示威等形式谴责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的正义斗争。王中秀与党派到洛阳工作的共产党员黄天白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组建了国民党洛阳县党部,充分利用这一组织形式公开进行工人、农民、学生运动,团结最大多数群众,扩大革命势力,促进洛阳革命运动进入一个发展高潮。同年夏,中共洛阳支部委员会成立,隶属中央北方区委领导,王中秀任书记,党员最多时达20余人。当时,党在洛阳工作的重点是发动铁路工人。王中秀针对部分工人对军阀吴佩孚所抱错误幻想,提出“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工人中开展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并以实际行动关心普通工人的生活疾苦,同铁路工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25年7月初,洛阳铁路分工会恢复,王中秀被推为工会秘书,会址设在新安街十一号,王中秀一直住在这里,直到牺牲。7月20日,洛阳分工会同开封徐州分会一起在开封恢复了陇海铁路总工会。在王中秀指导下,一批工人积极分子迅速成长,洛阳分工会成立了党支部,并出版宣传刊物,建立纠察团、新剧社、足球队等群众组织,吸引广大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使工会真正成为工人之家。

1925年8月,根据李大钊指示,中共河南地下党号召各地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王中秀这时已充分认识到工农联盟对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因而很快就同战友一起开始了调查民情、发动农民、改造红枪会、组织农协等工作。1925年夏,中共洛阳支部成立,隶属中共北方区委。1926年1月,中共洛阳支部改为中共洛阳地方执行委员会,隶属于中共豫陕区委领导,王中秀任书记。

壮烈牺牲

1925年9月初,王中秀领导洛阳铁路工人同陇海铁路工人一起向当时的河南省长岳维竣提出了解决工人政治权利和生活待遇等问题的16条要求,如不答应则全路罢工,迫使岳维竣与工人代表谈判,最后签字答应工人基本要求。这一斗争的胜利把陇海铁路工人运动推向一个高潮。

此前被逐出河南、蛰居武汉,却时刻窥视河南、耿耿于怀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利用国民二军四面出兵之际,卷土重来。国民二军在内外夹击下一败涂地,由郑州撤向豫西。王中秀再次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领导洛阳铁路工会坚决支持国民军的抗吴斗争。1926年3月初,国民二军与敌人激战三日后,继续向西撤退。王中秀未听从同志的劝告而逃避。他不忍离开这块战斗了一年的土地,不愿离开同甘共苦的战友,为安定人心、保全组织,决然留下坚持斗争。

1926年3月4日凌晨,古都洛阳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反攻河南的直系军阀吴佩孚部在街上横冲直撞。突然,一股匪徒径直窜入设在新安街十一号的陇海铁路洛阳分工会,向留在这里坚持斗争的王中秀及其战友们举起了屠刀。王中秀身遭重创,一条腿被砍断,血流不止,昏迷不醒,闻讯赶来的工人迅速把他送进医院,但终因伤势过重流尽了热血。

王中秀补充介绍

  王中秀(1902~1926年),原名王其朋,河北省固城县人。民国10年(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且担任青年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预补班。在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邓中夏等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民国14年(1925年)2月,被中共北方区委选派到京汉铁路郑州工会担任秘书,同年5月,又被党组织派到洛阳负责建立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王中秀兼任中国共产党洛阳地区党的书记,与共产党员黄天白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组建了国民党洛阳县党部,以自己的合法身份,发动工人群众,同军阀作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王中秀组织洛阳铁路工人--,声援上海工人反帝运动。

  民国14年(1925年)9月,王中秀发动与组织洛阳铁路工人向河南省督办岳维峻提出改善工人政治权利和生活待遇等14项要求。在工人的强大压力下,当局答应了工人提出的基本要求。这一斗争的胜利,进一步把陇海铁路的工人运动推向0。洛阳铁路分工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

  民国15年(1926年)3月,直吴联军占领洛阳时,王中秀为了安定人心,保全党组织,没有躲避,留下坚持斗争。4日晨,直吴联军和一些反动的红枪会组织冲进王中秀住所,向王中秀举起屠刀。王中秀一条腿被砍断,昏迷不醒,一个月后牺牲在医院,终年24岁。同年6月30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负责人罗章龙专门在《向导周报》发表署名文章《悼我们的战士——王中秀》。

  “王中秀”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