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梅州市名人>梅江区名人

朱云卿

朱云卿人物照片

梅江名人朱云卿介绍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革命烈士

朱云卿(1907年~1931年5月22日),原名朱云,出生于广东梅县。1921年随叔父到印度尼西亚打工。1924年回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军校进步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1925年10月参加讨伐反动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在战斗中机智英勇,受到周恩来的赞赏,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8月,朱云卿率北江农军参加了南昌起义。 9月,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随毛上了井冈山,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8年夏,朱云卿担任红四军31团团长,参加了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著名战斗。8月下旬,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巧设疑兵凭险抵抗,击退了国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9年1月,朱云卿率领红31团随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在大柏地、长岺寨等重要战斗中率部担任主攻任务。3月,任红四军参谋长。年底,参加古田会议,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

1930年6月,朱云卿任红一军团参谋长,8月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1930年底,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朱云卿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计划,部署部队,指挥作战,对全歼张辉瓒师,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称赞他为“得力助手”。

1931年1月15日,中革军委任命朱云卿为中革军委总参谋部代部长,年仅24岁的他便成为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 5月22日,朱云卿在医院中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牺牲时年仅24岁。

朱云卿人物简介

朱云卿,广东梅县(今属梅江区)城西油箩街人。父亲朱深渊是私塾教师,母亲彭招妹是搬运工人。朱云卿少年时常听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一位邻居讲述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故事,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逐暂萌发了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朱云卿15岁时随叔父飘洋过海到印尼万隆做工。他身在海外,心怀祖国,多次提出回国要求,均未得到叔父同意。民国13年(1924),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朱云卿瞒着亲人毅然回到广州,考上黄埔军校第3期。不久朱云卿参加了军校的进步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积极同校内的右派势力作斗争。1925年10月,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朱云卿即参加学生军,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斗争。朱云卿在战斗中机智勇敢,受周恩来赞赏。

1925年,朱云卿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从黄埔军校毕业。秋,中共党组织派朱云卿任中共北江特委委员,负责北江农军学校工作。11月,首期农军学校开学,朱云卿制订了《培养训练政治觉悟和军事水平较高的农民武装斗争骨干》的办校宗旨,并兼任军事教官。

1927年3月,朱云卿带领北江农军学校第二期学员击败了曲江县龙归乡地主武装袭击农会的暴行。4月下旬,北江地区各县农军千余人集结韶关,成立广东北江农民自卫军北方总指挥部,朱云卿任参谋长。于6月15日抵达武汉,任农政训练班主任。在武汉期间,朱云卿经常与毛泽东接触,及时将毛泽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传达给北江农军,要求大家提高对汪精卫的警惕。不久,汪精卫果然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由于北江农军在思想上、组织上都作了准备,并很快与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朱云卿以东征讨蒋名义,开赴九江,转乘火车到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9月,朱云卿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

1928年夏,朱云卿出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取得草坳、龙源口大捷。1928年7月,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红四军三十一团反击敌人进攻江西省吉安的永新时,任中路行动委员会指挥,围困敌人于县城长达25天后主动撤离。8月下旬,朱云卿和三十一团党代表何挺颖率三十一团留守井冈山,并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9年1月,朱云卿跟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在大柏地、长岭寨战斗中,朱云卿所率三十一团承担了主攻任务,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战功累累。3月,红四军在长汀整编,调任红四军参谋长。任职期间,朱云卿积极协助毛泽东、朱德主持起草并组织实施战役战斗计划,为了给毛泽东、朱德当好参谋,他刻苦钻研战略战术,经常深入连队,与士兵共商作战方案。他的作风细致,既做到全面传达军部作出的作战方案,又能同下属干部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明确的行动细节、行军路线、宿营地点,为打胜仗作好一切必备的工作,为毛泽东、朱德所赏识。1929年10月,朱云卿随朱德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开向东江,协助朱德制订出击东江的作战计划,取得虎头砂、松源、新铺、梅城几个战役的胜利,为粉碎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并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兼18师师长张辉瓒。12月,朱云卿参加了在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古田会议后,朱云卿协助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转战江西,扫荡敌军,推翻国民党的反动地方统治,建立红色政权。

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长汀成立,任参谋长。8月,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永和成立,朱云卿任参谋长兼一军团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期间,因病住院。1931年3月,朱云卿主持编写了关于游击战十条原则的通令,提出扰敌、堵敌、截敌等方法,丰富了红军游击战的基本原则。1931年1月15日,苏区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项英为代书记和军委主席,毛泽东、朱德为副主席。不久,中革军委任命朱云卿为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总参谋长),这样,年仅24岁的朱云卿便成为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券。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这是毛泽东在第一次反“围剿”时为苏区军民誓师大会作的一副对联。也是红军反“围剿”战略方针的高度概括。

朱云卿是这一方针的坚决执行者、积极实践者,同时亦对丰富、完善这一方针做出了贡献。为了粉碎敌军的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总部连续于3月7日、17日发出《通令》、《训令》。其中,3月7日的《通令》就是朱云卿主持草拟的。此《通令》非常重视地方武装的作用,将赣西南地方武装已组织的5个指挥部;进一步划为9个作战区。命令地方武装除在指定地域作战外,均须执行:“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这些战术原则在第二次反“围剿”,以至其后几次反“围剿”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游击战争理论。

1931年5月初,红军正处于第二次反“围剿”期间。至5月15日,红军横扫700余华里,打到中村附近里,朱云卿英勇负伤,住进江西吉安东固附近的红军后方总医院。在医院中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牺牲时年仅24岁。

朱云卿早年经历

朱云卿在老一辈进步思想的熏陶,在朱云卿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幼芽。县立小学校长杨捷,是“五四”运动后广东高级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思想比较进步。杨校长以陈独秀、李大钊创刊的《新青年》,作为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读物,规定每周要选学一次《新青年》中的文章,还要求每个学生背熟《敬告青年》一文。国文老师庄劲民先生,也时常给学生讲“五四”运动、十月革命等,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和革新思想,大大开拓了朱云卿的眼界。朱云卿每次都聚精会神地听讲,从而激发自己的爱国主义热情。学校开展的进步活动,朱云卿都积极参加,并成为骨干。县立小学成立学生联合会,朱云卿被选为领导成员,而且担任学校黑板报的“编辑”。黑板报每周出一期,内容十分丰富,有《新青年》刊物的文选,有揭露当时社会丑态的文章、漫画,有校外的见闻,也有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受学生的欢迎。1922年上半年,朱云卿在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其祖母担心他好管“闲事”会招来大祸,便托人将19岁的朱云卿送到印尼万隆,跟着叔父朱亚球做工。

朱云卿虽然身居异邦,但拳拳赤子之心就像一团火。他十分怀恋祖国,担忧国家安危。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了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创办了黄埔军校。朱云卿在印尼万隆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心想:祖国正处于各派军阀混战之中,百姓在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里挣扎,作为有血性的青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他觉得这是把爱国之心变成报国之行的机会到来了,便瞒着亲人,自筹路费,于是年12月回到了革命的中心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步兵队学生班的一员。在黄埔军校,朱云卿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努力学习周恩来、肖楚女、恽代英等讲授的革命理论,研读马列著作,积极参加各种军事训练。朱云卿参加了中共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反动的“孙文主义学会”分子作坚决的斗争。1925年秋,朱云卿参加了平定滇军、桂军叛乱。同年10月,又参加国民政府发动的第二次东征,转战潮汕、兴梅一带,讨伐叛军陈炯明,为平定东江 、统一与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朱云卿在战斗中机智勇敢,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受到周恩来的赞扬。这年,朱云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朱云卿后世纪念

1983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即将他列入193位对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军事人物,载入最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他不朽的业绩,将赫赫彪炳于中国革命的史书中。

朱云卿故居于1987年11月被梅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朱云卿故居被重新公布为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6月30日,位于梅江区西郊街道中华街8号的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建成并开始试运营。致力于打造成集革命历史教育、党史培训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学习基地。

朱云卿补充介绍

  朱云卿(1907—1931年),原名朱云,梅城油箩街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武装领导人之一。朱德在为朱云卿撰悼词中称其为“中国有用人才。”他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父是私塾教师,母是搬运工人。民国6年(1922年)15岁赴印尼万隆跟叔父做工。

  1924年朱云卿瞒着亲人,离印尼回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和参加军事训练,努力学习革命理论,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加入了军校进步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积极同校内 势力作斗争。1925年10月,朱云卿参加广东国民政府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判军,因作战机智勇敢,受到周恩来的赞赏。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他在黄埔军校毕业后,留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是秋,受中共组织派遣,任中共北江特委委员,负责主办北江农军校,任该校主任。北江农军学校办了两期,培养了近300名农民武装骨干,推动了北江各地农-动的发展。1927年继上海“四·一二”-政变后,广州发生“四·一五”-大-,当时局势异常紧张,根据中共广东区委指示,4月下旬在韶关成立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总指挥部,朱云卿任参谋长。4月底,农军北上到湖南郴州,在郴州一带打击反动地主武装,支持农民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6月15日到达武汉。随后,在武汉任农政训练班主任。同年9月,受命到湖南参加震撼全国的秋收起义。后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1928年夏,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率领该团参加草字坳战斗、龙源口大战等著名战役。8月下旬,毛泽东率三十一团三营到湘南迎接红军大队回师,朱云卿与团-表何挺颖带领三十一团一营留守井冈山,在黄洋界口打退敌人4次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1929年1月,朱云卿随毛泽东、朱德、陈毅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在大柏地、长岭寨战斗中,带领三十一团担任主攻任务,克敌制胜,立下战功。3月,红四军在福建长汀进行整编,朱云卿调任红四军参谋长。10月,随朱德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向广东东江挺进,协助朱德制定出击东江计划。在虎头砂、松源、新铺、梅城等战斗中,连续取得胜利。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称“古田会议”), 朱云卿在会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与各种错误思想作了坚决斗争。1930年6月,红四军、红十二军和红六军在福建长汀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为红军第一军团),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朱德任总指挥,朱云卿任参谋长。8月23日,红一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与红三军团回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朱云卿任参谋长。是年冻,蒋介石大规模“围剿”红军,朱云卿与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一起研究部署龙岗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5月,朱云卿因病在江西吉安东固后方医院治疗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4岁。

  “朱云卿”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