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名人赵公武介绍
赵公武(1900—1953),原名赵世清,字懋森,广东大埔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率部参与长城抗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毕业。历任第2师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第40师副师长兼参谋长、40师代师长,第2师师长、25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52军军长、东北“剿总”第3绥靖区司令官兼安东警备司令、安东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省保安司令等职。1953年病逝于香港。
赵公武人物生平
赵公武(1900—1953),广东大埔县古野乡古田村人,原名赵世清,字懋森。 出生于敦厚朴实的农家。幼年时,与儿童们游戏,常持竹木短棒,指挥作攻防战阵,进退有序。及长,毕业于县立仰文中学,为校长张琨阶得意门生。旋投笔从戎,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一期(序同黄埔军校本校第五期 )
1926年6月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1期毕业,毕业后,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师,历任师属排、连、营、团长。
1935年,晋升为第2师少将旅长,旋即奉命入庐山将官班6期受训。
1936年,调任税警总团第2支队少将司令。
1937年,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坚守江湾阵地达80天。后又完成掩护大军撤退任务,于苏州河北岸,率军击退来犯日军10多次进攻,毙敌甚众。
1938年春,因功奉调第40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嗣又代理师长。夏间,徐州会战爆发,奉命保卫砀山、归德两城及铁路沿线阵地。会战结束,擢升陆军第2师中将师长,随即率部参加武汉会战,在瑞武一线激战49昼夜,击溃日军号称最精锐的久留米师团3万多人。此后率部参与3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
1942年秋,升任陆军第52军中将副军长;同年冬,升任中将军长,率军镇守广南、文山、砚山、西畴、攀枝花等地。同时乘隙整军习武,实施部队训练。
1945年1月,陆军甲级将官班毕业。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赵公武奉命率军自滇入越南北部受降,军部驻节河内,旋移海防。先后获颁忠勤勋章和胜利勋章。完成接收日军投降任务后,复奉命率军乘美军第7运输舰,前往东北。年多时间,先后率部在营口、葫芦岛、绥中、兴城、锦西、锦州、黑山、大虎山、新民、辽阳、朝阳、凌源等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交战。
1946年冬,以军长兼代安东省主席。
1947年初,升任第3绥靖区司令官和安东警备司令,统管辽宁、安东、吉林诸省的军事指挥调节,并自安东率军直属部队之一部及第195师,经沈阳至抚顺、通化等地,与人民解放军作战。辽沈战役中,从营口逃到上海。不久,因病告假返南京休养。后赴香港就医。
1953年8月17日,在香港逝世。
赵公武补充介绍
赵公武(1900—1953),原名世清,字懋森,古野乡古田村人,出生于敦厚朴实的农家。幼年时,与儿童们游戏,常持竹木短棒,指挥作攻防战阵,进退有序。及长,毕业于高陂仰文中学,为校长张琨阶得意门生。旋考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三期,毕业后,服务于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师,历任师属排、连、营、团长。民国24年(1935)积功晋升为第二师第四旅少将旅长,旋即奉命入庐山将官班六期受训。民国25年调任税警总团第二支队少将司令。民国26年,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坚守江湾阵地达80天。后又完成掩护大军撤退任务,于苏州河北岸,率军击退来犯日军10余次进攻,毙敌甚众。民国27年春,因功奉调第四十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嗣又代理师长。夏间,徐州会战爆发,公武奉命保卫砀山、归德两城及铁路沿线阵地。会战结束,擢升陆军第二师中将师长,随即率部参加保卫武汉战役,在瑞武一线激战49昼夜,击溃日军号称最精锐之九榴米师团3万余人。自后参与三次长沙会战。民国31年秋,升任陆军第五十二军中将副军长;同年冬升任中将军长,率军镇守广南、文山、砚山、西畴、攀枝花等地。同时乘隙整军习武,实施部队训练。
民国34年(1945)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公武奉命率军自滇入越南北部受降,军部驻节河内,旋移海防。完成接收日军投降任务后,复奉命率军乘美军第七运输舰,前往东北“剿共”。一年多时间,先后率部在辽宁省的营口、葫芦岛、绥中、兴城、锦西、锦州、黑山、大虎山、新民、辽阳等县,以及热河省的朝阳、凌源等地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交战。民国35年冬,因“剿共”有功,以军长兼代安东省主席。次年初,升任第三绥靖区司令官,统管辽宁、安东、吉林诸省之军事指挥调节,并自安东率军直属部队之一部及一九五师,经沈阳至抚顺、通化等地,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同年冬,奉调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不久,因病告假返南京休养。民国37年冬,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徐蚌告急,赵公武奉派任华中长官部(时长官白崇禧)副长官,后因病赴香港就医而未到任。1953年夏,因患膀胱癌病逝于香港,时年54岁。
“赵公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