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梅州市名人>梅县区名人

林风眠

林风眠人物照片

梅县名人林风眠介绍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中国广东籍艺术家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 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等。林风眠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毕业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校长兼教授,后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

1991年8月12日10时,林风眠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1岁。

林风眠人物生平

1900年11月22日

林风眠出生在广东梅州市梅江区白宫镇阁公岭村,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

1919年7月

中学刚毕业的林风眠收到了梅州中学的同窗好友林文铮从上海发来的信函,获知了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遂告别父老前往上海和林文铮一同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前往法国留学。

1921年

两人转入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学习,林风眠大受赏识,9月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就读,并得以进入柯尔蒙(Cormon)的工作室学习,并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以及当时欧洲艺术界认为的“东方艺术”。

1925年

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1928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主持筹办国立艺术学院(后来的中国美术学院)并任院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1928年

受到学界泰斗、学院创办人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被聘任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首任院长,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为弘扬学院林风眠先生的高尚情怀和艺术精神,自2010年起中国美术学院设立“林风眠奖学金”用于激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对艺术事业执着追求、积极投身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优秀研究生。

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

林风眠人物履历

林风眠(1900—1991),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广东梅县白宫镇阁公岭村人。

出生于贫农之家。父伯恩,兼做石匠,工于宋体碑文。风眠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常受老师的称赞。1917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1918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因其家境清贫,曾得到毛里求斯华侨团体旅毛林风眠集义会的资助。1920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不久又转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各大博物馆研习美术。1925年参加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会。是年冬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务长及西画系主任等职。1926年春在北京艺专举办个人画展。1927年任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28年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次年,组织“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1931年率艺术教育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抗日战争期间,曾执教于重庆国立艺术学校。抗日胜利后,在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1977年定居香港。先后在法国巴黎、日本、中国台北地区举办个人画展;1989年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庆典时将其70年代以来的作品80余幅,在梅州大会堂展出。

林风眠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者,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先驱,他是“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在出任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首任院长时,他先后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同时他还是最早进行国画改革的画家之一,探索着将油画与国画的优点和美感结合起来。其作品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之父”。出版有论文集《艺术丛论》及画册《林风眠全集》等。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主席、上海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等职。

林风眠毕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在留法期间,他认真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创作过许多以反封建为题材的油画,当时受到赞扬的《人道》《痛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回国后,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等,也一一加以研究。此外,他对中国文学、诗词、音乐也认真学习,以丰富自己的艺术素养。在创作上,他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但极力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以自己民族文化为基础,发展新的中国艺术。他的作品追求意境,讲究神韵、技巧,强调真实性与装饰性的统一;构图常密不透风,但不觉局促,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既对立,又统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香港《文汇报》1991年8月14日报道中说:(林风眠的作品)“融汇中西文化传统于一炉,创造出个人独特画风,蜚声国际艺坛。”其代表作有《鹭》等。

1991年8月12日病逝于香港,终年91岁。有《中国绘画新论》《林风眠画集》等著作传世。

林风眠人物评价

无论“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吴冠中 评)

林风眠是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许江 评)

林风眠做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启蒙者之一,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营养,将个人的人生阅历与中国传统水墨意境相结合。(王进玉 评)

林风眠把中西艺术的交融称为“调和”,即取两者加以协调,与无选择的“拿来主义”不同,与徐悲鸿“西方之佳者取之”也有别。(郎绍君 评)

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20世纪初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先驱。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院校掌门人。(央视《百年巨匠·林风眠》 评)

林风眠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校长,在建校之初,先生就奠定了“调和东西”“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宗旨,形成了一种艺术运动与社会启蒙共生并举的办学理念,那句“为艺术战”的誓言始终鼓荡着历代国美人的心胸。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林风眠先生是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开辟出了一条中西会通、艺理贯通的艺术道路,其学术血脉传承流淌至今。(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评)

林风眠代表作品

绘画

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宫女与花瓶图》等。晚年林风眠客居香港,深居简出,凭记忆重画在“文革”中毁掉的作品,几乎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

专著

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

林风眠补充介绍

  林风眠是一位融合中西画法的绘画大师,但他走了一条与徐悲鸿不同的艺术道路。

  林风眠(1900—1991)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是一位木匠,林风眠小时候给祖父当助手,并学习书法和中国画。18岁的时候,林风眠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学习油画。后来,他又到德国,对欧洲古典绘画大师十分敬仰,同时,对后期印象派、现代诸流派也怀有浓厚的兴趣。1925年,林风眠回国,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20年代末,他又转任杭州艺专校长。40年代后期,他离开教学工作,潜心从事创作。林风眠在青年时代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他从欧洲留学期间所带回的作品就是用写实手法表现的主题性巨幅油画,如《摸索》,描写了以荷马为首的世界各国先哲跟随其共同探索人生真谛的内容。1925年,他创作了国画《生之欲》,画中4只老虎,两大两幼,从芦苇中奔出,意取叔本华诗句,并吸收了岭南画派的表现手法。这幅画送往巴黎参加万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且成为他从油画向国画的转折点。林风眠笔下的中国画和传统中国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采用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的,但是,画面效果和作品所体现的意境 却又体现了东方诗意,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林风眠没有使用传统的笔墨,没有以书法用笔作为造型手段,他用了一种较为轻快、活泼而富有力度的线——这些线在造型的同时,传达了一种生命活力和音乐般的韵律。他习惯用大块面的涂染,有如水彩或水粉的画法,例如他画的风景画大都是这样。尽管看上去没有继承中国画传统的表现方法,但画面总体传达了浓重的中国画韵味,空灵、含蓄、蕴籍,富有诗意。

  “林风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