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名人洪妙介绍
洪 妙(1904—1986)男,广东省澄海县人,潮剧表演艺术家。
二十六岁转为潮剧演员,开始舞台生涯,其著名表演作品《杨令婆辩本》《包公会李后》等,曾在国内外演出,引起轰动。
1939年潮汕失陷,戏班星散,他流落到福建一带卖唱。1945年以后才参加潮剧永乐和老一枝香等戏班。建国后,他转到源正潮剧班,1956年调到广东省潮剧团,翌年随团上京主演《辩本》,饮誉京华,被誉为"活令婆"。
洪妙人物经历
1909——1910年在家乡参加大锣鼓娃娃班。
1912年参加家乡的纸影班,学唱潮剧。
1929年飘流到泰国,参加当地纸影班老正兴。
1930年在泰国加入潮剧戏班老怡梨,成为正式的潮剧演员,在《杨令婆辩本》中饰杨令婆、《包公会李后》中饰李后。曾到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演出。后随剧团回到中国。
1934年再度到泰国参加中正顺潮剧班,除演出《辩本》、《会李后》外,还在《唐僧出世》、《朱洪武》、《薛武》等等连台本戏中担任重要角色。但好景不长,中正顺突然星散,他又倒嗓失声,只好又回到家乡,跟祖母一起生活。
1938年前后在家乡参加“功德班”,稍后又参加潮剧老玉堂班。
1939年戏班星散,流落到福建东山一带卖唱。
1945年参加永乐班和老一枝香班当演员。
1947年参加老源正班,演出剧目有《包公会李后》、《杨令婆辩本》等。
1951年在《白毛女》中饰老妇,《穷人恨》中饰大成母。
1952年在《孔雀东南飞》中饰焦母。
1953年在《志愿军未婚妻》中饰赵母,《红楼梦》中饰贾母。
1954年在《妇女代表》中饰婆婆。
1955年在《卓文君》中饰程妻,《选女婿》中饰丈母娘。
1956年在《秦香莲》中饰太后,同年调到广东省潮剧团。
1957年上京演出,主演《杨令婆辩本》,被誉为“活令婆”。在《苏六娘》中饰乳娘,《拉郎配》中饰李母。
1958年底广东潮剧院成立,为一团主要演员,在《苏六娘》中饰乳娘。同年《苏》剧拍摄成电影戏曲艺术片。
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随团上京演出。在《阿二伯的龟鬃匙》中饰二姆。
1960年随广东潮剧院一团赴香港演出,主演《辩本》。同年,广东潮剧院成立青年剧团,调往青年剧团。
1961年在《换偶记》中饰张幼花。
1962年在《香罗帕》中饰老夫人。
1963年在现代戏《杜鹃山》中饰杜妈妈。1964年在《刘明珠》中饰太后,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电影。。同年,参加广东潮剧院建立的农村演出轻骑队。
1964年表演唱《某公三哭》。
1965年调往广东潮剧院青年实验剧团。
1965年在现代戏《借牛》中饰刘母。
“文革”期间辍演。有一段时间到家乡隆都放牛。
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后,于1978年2月17日,从戏校调到广东潮剧院任顾问,同时在二团工作。
1980年随广东潮剧团赴香港访问演出。
1982年12月15日广东潮剧院为卢吟词、谢吟、洪妙、吴大举办艺术生活纪念大会。
1984年在电影戏曲艺术片《张春郎削发》中饰乳娘。
1986年逝世。
洪妙小传入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艺术家辞典》和《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洪妙唱腔艺术收入《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洪妙创造的舞台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一代潮剧名老旦,在海内外广有影响。
洪妙后人评价
1954年,我演《扫纱窗》代表正顺潮剧团,洪妙师父演《妇女代表》代表源正潮剧团参加潮剧代表团到广州参加广东省的戏剧汇演,从此开始接受洪师父在对我艺术上的教导和帮助。
956年广东省潮剧团成立,排演《苏六娘》,剧中我扮演六娘,洪师父扮演乳娘。六娘虽然是主角,但人物性格比较单纯,戏剧情节比较简单。乳娘的戏虽然不多,但人物性格却复杂得多。洪师父准确传神地塑造出一个受压迫而无法觉醒的农村妇女形象,把乳娘演活了,令舞台生辉。他平时在生活上对我很关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妈妈对待自己的女儿,有一句台内曲我唱得不好,他耐心地帮我纠正,教我怎样行腔,怎样“偷气”,反复开导直至我能把曲唱好。到这台戏拍摄电影的时候,一些镜头很费周折,但《催妆》一场却拍得格外顺利,这是全剧中我与洪师父唯一一场对手戏。因为平时有一层象“母”女般的关系,所以在镜头下人物的情绪交流就特别容易,也来得自然。回想起来,我能与洪妙师父、蔡锦坤师父等等前辈艺术家同台演戏是一种福份。如果说我已为潮剧做出点滴贡献的话,一切都离不开他们对我的栽培。
洪妙师父一向虚心,活到老,学到老。他对戏曲改革很支持,对导演的工作特别尊重,排练场上,他留心听导演说戏,听从导演的调度和指挥,有时在表演上自己觉得别扭,就低声地与导演商量。从来没有视自己为大牌演员,更不会跟导演脸红着急。
潮剧事业要兴旺,需要好的领导,也需要有一批象洪师父一样的演员。
——姚璇秋 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 潮剧表演艺术家
洪妙先生表演的行当是老旦,同时也担任俗称“老鹅”的行当。按南戏脚色划分,“丑而扮演女者为丑旦”,“老鹅”属于旦行中的丑旦。洪妙先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从八岁起就在纸影班(木偶剧团)、功德班唱戏。正因为这样,他的外形动作不拘泥于程式,而是凭借他的丰富人生以验,在生活中观察人物,对各阶层、各类型的老妇深入细致地揣摩体验,经过艺术加工提炼,从而创造出和其他丑旦截然不同的独特外形动作去表现人物。这在潮剧舞台是独一无二的。1957年,全国剧协秘书长阳翰笙称赞说:“洪妙饰演的老旦是目前各剧种很少见的,是个典型的‘老太婆’”。电影艺术家蔡楚生在评价洪妙的表演艺术时说:“真是把戏演‘绝’了,在演技艺术上所获得的成就真可以称之为绝唱”。
洪妙先生在唱声唱工上具有独创性,音色优美、悦耳动听。他巧妙地运用了真假嗓结合,拓宽了男声音域,这是他对潮剧发声方法作出的一大贡献。1957年上海剧协秘书长钱英郁称赞说:“扮演杨令婆的演员,运用假嗓真嗓结合,这在地方剧种中是很少见的。”
演技、唱声、唱工的独创性是洪妙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产。我们必须认真继承,加强总结研究,希望能用以解决长期困扰着潮剧的男女声同腔同调问题。
——陈名贤 原广东潮剧院副院长
洪妙老师不但自己戏演得好,在潮剧废除童伶制,改由成年男性扮演小生行当的戏剧改革中也有突出的贡献。他以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男生在变声期的练声方法。提倡先练假声,然后引出真声。认为有假必有真,先假后真,真假结合。当我处在变声期的时候,就是由洪妙老师带着我和另一位叫罗攀的演员每天清晨到田野中,按照这个方法练声。一年后罗攀就能够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出《辩本》中的杨令婆。我演的是小生行当,练出假声了,洪老师又指导我怎样引出真声。我之所以能不间断地在舞台上担当角色,离不开他老人家的辅导和培养。
——叶清发 潮剧导演 《换偶记》中冯天盛的首演者
洪妙主要作品
《杨令婆辩本》中饰杨令婆
《包公会李后》中饰李后
《唐僧出世》、《朱洪武》、《薛武》等连台本戏中担任重要角色
《白毛女》中饰老妇
《穷人恨》中饰大成母
《孔雀东南飞》中饰焦母
《志愿军未婚妻》中饰赵母
《红楼梦》中饰贾母
《妇女代表》中饰婆婆
《卓文君》中饰程妻
《选女婿》中饰丈母娘
《秦香莲》中饰太后
《苏六娘》中饰乳娘
《拉郎配》中饰李母
《阿二伯的龟鬃匙》中饰二姆
《换偶记》中饰张幼花
《香罗帕》中饰老夫人
现代戏《杜鹃山》中饰杜妈妈
《刘明珠》中饰太后
表演唱《某公三哭》
现代戏《借牛》中饰刘母
电影戏曲艺术片《张春郎削发》中饰乳娘
洪妙补充介绍
洪妙(1904~1986)
洪妙,出生于暹罗(今泰国),祖籍广东澄海。他4岁时由父亲带回原籍交与祖母抚养。受祖母的影响,自幼喜欢音乐和戏剧。6岁到潮州大锣鼓班学打鼓。8岁参加潮音正元音纸影班,练就一腔好嗓子,学会演唱《杨令婆辩本》、《包公会李后》、《扫纱窗》等老旦、青衣主演的剧目,参与司鼓和领奏。其后,纸影班时演时辍,为谋生计,他不得不去做“功德”(佛事活动),闲时学吹唢呐,学唱外江戏(广东汉剧)。19岁时,已在粤东、闽南一带乡村小有名气。
民国15年(1926),洪随老正顺纸影班到暹罗演出。不久,转入老正兴纸影班,并于民国18年在暹罗参加老怡梨春潮剧班。入班后师父勤加指教,得以主演《杨令婆辩本》,轰动曼谷潮剧界。洪妙名声日高,工于老旦、丑女,随戏班往越南、马来亚等地演出,于民国20年回到国内潮汕一带献艺。民国23年受聘中正顺潮剧班再往暹罗。不久,中正顺散班,洪妙又倒嗓失声,只得辍演回家。民国28年日本侵略军侵占潮汕,洪妙流落福建诏安、东山一带,靠卖唱度过六年。民国34年后才又应聘加入永乐、老一枝香潮剧社。这十几年间,洪妙生活动荡,家庭负担沉重,但他坚持练嗓习唱,努力提高演艺,逐步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洪妙参加老源正潮剧团,积极随团参加土改和演出现代戏。1956年被调到广东潮剧团。1957年随团赴京演出。他在《杨令婆辩本》中扮演杨令婆,以其精妙独到的唱、做功饮誉京华,获得“活令婆”的美誉。洪妙向以男性演员扮演女性脚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他本工老旦的特殊音型和演唱技巧,扮相惟妙惟肖,别具一格。他的嗓音纯厚柔和,真假嗓结合巧妙,咬字行腔十分讲究,高低音贯通自如,常在演唱中运和颤音和垫入小腔,从而使其唱腔具有旋律鲜明、韵味醇厚、富于性格化的特色。
洪晚年积极从事女丑表演艺术的创作,在潮剧电影《苏六娘》中饰乳娘、潮剧《香罗帕》中饰黄氏夫人、潮剧《换偶记》中饰张动花,均获海内外观众的好评。代表性剧目有:《包公会李后》、《杨令婆辩本》、《杨子良讨亲》、《换偶记》等。洪妙在表演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主要原因之一是勤奋好学。他说过:“花无百日见好,艺非百日可精。从事艺术的人千万不可听到人家说行了,就以为够了,要活到老,学到老。”洪曾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任广东潮剧院顾问。1986年因病去世。
“洪妙”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