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名人蔡翘介绍
蔡翘(1897年10月11日—1990年7月29日),广东揭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蔡翘1925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1927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27年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1937年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52年任第五军医大学校长;1954年—1990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蔡翘毕生从事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蔡翘人物生平
1897年10月11日,蔡翘生于广东省揭阳市新亨镇仙美村。
1913年,考入潮安县金山书院(现省立金山中学)。
1918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补习英文,同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旁听生。
1919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学习心理学。
192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研究生。
1922年,转入芝加哥大学生理系。
1925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1927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1927年,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1930年,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进修。
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进修。
1932年,任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37年1月,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
1943年,赴美国讲学与研究。
1948年,任中央大学医学院代理院长,同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8月,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
1952年,任第五军医大学校长。
1954年—1990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劳动生理研究所所长。
1990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蔡翘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初,蔡翘主要为发展中国生理学科做出贡献,以及在神经解剖、神经传导生理、糖代谢和血液生理等领域的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蔡翘致力于航天航空航海生理学研究,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解决重大医学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1929年,蔡翘对甲状腺与钙代谢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阐明了甲状旁腺切除后肌肉抽搐以至死亡的原因,是血钙浓度严重下降;1930年,蔡翘从事肝糖元的代谢的研究,观察乙醚、amytal等麻醉剂的影响,及动物在断头和去大脑之后肝糖原的恢复过程,还有肾上腺素对猫的糖原分布的作用;研究麻醉剂主要是可卡因对蛙趾单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影响;1932年—1936年,蔡翘连续研究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问题;1937年—1945年,蔡翘围绕血液生理这一领域进行研究;1945年,蔡翘从事小血管受伤后自动止血机制的研究;1951年—1968年,蔡翘从事特殊环境生理学的研究 。
学术论著
截至1990年7月,蔡翘先后发表过100余篇学术论文,编著了10余本专著等 ,其代表专著有《生理学》《生理学实验》《航空与空间医学基础》等 ,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1]王力丰,蔡翘.鸡胚脑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生长分化及活动的研究[M].军事医学科学院,1981.
[2]李玉书,蔡翘.神经组织及细胞单胺荧光显微扫描定量测定[M].军事医学科学院,1982.
[3]范明明,蔡翘.镉离子对在体神经轴浆运转的作用[M].军事医学科学院,1983.
[4]柳川,蔡翘.去颈上交感节或断节前纤维对颌下腺副交感神经的影响[M].军事医学科学院,1983.
[5]沈付生,蔡翘.脂质过氧化所致晶体蛋白改变与老年白内障晶体蛋白变化的比较[M].军事医学科学院,1983.
[6]蔡翘,李峻亨.基础医学对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性[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79(2).
[7]蔡翘.为解决军事医学问题而努力[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79(3).
[8]蔡翘.自主神经反应型问题[J].生理科学进展,1965(1):3-12.
[9]蔡翘.Selye应激学说与生理应激[J].生理科学进展,1963(01):4-13.
[10]李玉书,蔡翘.神经组织荧光扫描显微光度测定方法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4(6):64-68.
[11]蔡翘.航空与空间医学基础[M].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12]蔡翘,李峻亨.基础医学对实现医学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性[J].北京医学,1979.
[13]蔡翘.航空医学入门[M].华东医务生活社,1951.
[14]蔡翘,宋少章.巴甫洛夫学说讲演集—二版[M].华东医务生活社,1953.
[15]蔡翘.中级生理学[M].华东医务生活社,1955.
[16]蔡翘,蔡纪静.生理学实验指导[M].华东医务生活社,1953.
[17]蔡竖平,蔡翘.人体颈部脊髓诱发电位的研究[M].军事医学科学院,1983.
[18]蔡翘.航空与空间医学基础[J].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学术交流
截至1990年7月,蔡翘多次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35年4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年会
北京
1936年8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年会
青岛
1937年4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年会
上海
1947年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上海
1947年8月
国际生理科学会牛津会议
英国
1951年7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北京
1956年7月
国际生理科学布鲁塞尔会议
比利时
1962年2月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
广州
1963年
国际空间科学会议
波兰
1964年
国际航空空间医学会议
爱尔兰
1964年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大连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
北京
1978年10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青岛
1981年11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桂林
1985年5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成都
1989年11月
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
上海
教育思想
蔡翘的教学经验一是主张教学与科研结合,身教与言教结合,身教重于言教。二是循循善诱,指明方向,使学生热爱专业。他不仅仅注意业务的教授,还重视道德品质的教育。
教学品德
蔡翘为人正直,胸襟宽阔,无门户之见。他的学生来自中国各地区和学校,原来毕业的科系也不同,有医学院毕业的,有生物系、心理系和化学系毕业的,蔡翘都一视同仁。蔡翘实事求是,刚正不阿,敢于在逆境中力陈直言,从不随波逐流;他勤奋好学,始终如一。
治学态度
蔡翘在教学中提倡民主作风,以平等态度对人,学术问题提倡自由争辩。他从不要求学生定期向他汇报,而是他去看大家的工作,在无拘束的谈话中了解情况。他提倡用定期召开学会会议的方法,让大家交流,他也以学会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学生不论年资高低、远近亲疏,只要被他发现了缺点错误,就当面提出。蔡翘对学生撰写的论文,都认真修改,逐字逐句加以推敲修改。
院所建设
1978年,蔡翘建议并成立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他指导创建了该所神经生物学室。
学科建设
1925年,蔡翘在上海复旦大学创建生物学科。
1927年—1928年,蔡翘在吴淞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建生理学科。
1937年,蔡翘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建生理学科。
1952年,蔡翘在第五军医大学创建了中国的特殊环境生理学—“军事劳动生理学”、“航天航空医学”和“航海医学”等。
讲授课程
1925年,蔡翘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期间,执教“生物学”和“生理学”等课程。
1927年—1928年,蔡翘在吴淞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讲授“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等课程。
编著教材
1927—1928年,蔡翘编著了中国第一本大学用“生理学”教科书。
1937年,蔡翘在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编著了教材“生理学实验”。
培养成果
蔡翘培养的学生遍布全中国,他们大多已是中国国内大学或研究机构、医院的骨干 ,如“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院士 ,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院士 ,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院士 ,血液内科专家宋少章教授 ,内分泌生理学专家程治平教授 ,生理学家徐丰彦教授 ,海军医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沈霁春教授等。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25年
芝加哥大学金钥匙奖
194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蔡翘人物评价
“蔡翘是中国著名生理学家、生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生理学科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评)
“蔡翘是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之一,医学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他的科学精神和英名与中国科学永世长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
“他(蔡翘)不愧为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之一,医学教育界的一代宗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
“蔡翘是中国杰出的医学教育家,生理科学界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航天、航空、航海医学的创始人。”(东南大学医学院评)
“蔡翘是中国生理学奠基人,航空、航天和航海医学、劳动生理学创始人,在人体视觉、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有多项原创性贡献;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创建人之一,为中国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评)
蔡翘补充介绍
蔡翘(1897~1990),又名蔡卓夫、蔡义忠。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新亨镇仙美村(今属揭东区)。父蔡季谦,母卢氏,姐蔡义英和蔡义得,还有4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蔡翘7岁时,父亲送他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又送他到镇上蓝田小学读高小。1913年,蔡翘考入潮安县金山书院(现省立金山中学),至1917年毕业。1918年,他只身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补习英文,同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旁听生。1919年秋,他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胸怀“科学救国”的志向,带着家里给的不多的钱,从上海坐船经日本到美国留学。他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学习心理学,用2年时间学完大学课程。1921年冬进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一学期后(1922年)转入芝加哥大学生理系当研究生。在美求学期间蔡翘靠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和学习,他曾在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图书馆业余服务一年,一天工作2小时,以解决自己的学费和吃饭问题,并与多名中国同学,如吴有训、周培源、潘菽、杨武之(杨振宁之父)、袁敦礼、张锡均等合租宿舍。有一段时间甚至与潘菽(中国科学院院士,心理学家,字有年,潘汉年的堂弟、潘梓年之弟,五四运动领导者之一,为火烧赵家楼后被捕的32名学生之一,已故)同睡一床,合盖一床被子。他们自己起伙,轮流做饭,还在学校打零工。同时他潜心攻读,注重提高实验技能,在芝加哥大学文理学院学习期间发表了4篇论文。1924 年,蔡翘发表博士论文“大白鼠的记忆曲线”,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因学业成绩优秀获芝加哥大学金钥匙奖,并被推荐为美国解剖学会会员。
1925年夏秋之交,他绕道加拿大经日本回国,就聘于2年前回国的同乡郭任远任职的上海复旦大学任教授,创建生物学科,执教生物学和生理学。1926年,他加入新成立的中国生理学会(当时只有十几人)。1927~1928年,谷镜汧、颜福庆、张?]、林国镐等人在吴淞创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现复旦大学医学院),蔡翘受聘创建生理学科,任生理学教授,兼讲授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在此期间,他首倡用华语教学;编著中国第一本大学用的生理学教科书;培养出一批中国早期的生理学工作者。1930年秋,蔡翘获美国洛克斐勒氏基金会资助,赴英国和德国进修,先在伦敦大学著名生理学家C.L埃文思(C.Lovatt Evans)教授的实验室从事糖代谢的研究,继而在剑桥大学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E.D.阿德里安(Edgar Douglas Adrian,lst Baron,1889~1977)教授的实验室从事神经传导生理研究。经埃文思教授推荐,于1935年成为英国生理学会会员。1931年冬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和其他大学的著名生理学实验室进行短期进修。1932年春回国,继续在上海吴淞的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1932年夏秋之季,他应聘到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Henry Lester Institute)任副研究员,1932~1936年系统研究了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1937年1月,他提前与雷士德研究所解约,到条件较差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任生理学教授兼科主任,再次创建生理科。吴襄申请为其助教。蔡翘同吴襄共同编著了《生理学实验》一书。他在牙医专科第一班进行教学的同时,又立即筹建动物房及研究室,准备继续利用慢性动物进行肝糖代谢的实验。不料半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对上海、南京进行频繁的空袭。中央大学医学院决定西迁成都。到成都后先借用教会办的华西大学医学院的部分校舍上课,4年后,又租用城内一所中学校舍作为前期各科教学之用,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蔡翘坚持从事生理和药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38年秋,蔡翘在华西三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华西大学医学院)发起成立和领导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其中郑集、童第周都是会员。1941年6月,他在华西大学医学院创办了《中国生理学会成都分会会志》,并任主编。这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内惟一的一本生理学刊物,至抗战胜利为止,4年共出两卷13期300多页。同年,他成立了生理学研究所,主要助手有朱壬葆、周金黄、吴襄、徐丰彦、李瑞轩,匡达人等。他招收了4名研究生(宋少章、程治平、陈定一、李昌甫),接受了十几名进修生,其中有延安军医学校秘密送来的同志,也有方怀时(后曾任台湾航空医学会会长,1980年代后期在参加国际航天航空学术会议时,曾向第四军医大学及国防科工委航天航空医学工程研究所出席会议的学者问候他的老师蔡翘)等人。他自筹经费,亲自动手,成立制造生理学实验仪器的车间供教学和研究之用。1940年,他还曾送一套自制仪器给延安经成都到香港采购药品器材的朋友。1943年夏,蔡翘作为中美文化交流交换教授与费孝通等6人应邀赴美讲学一年。在芝加哥讲演时,他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呼吁国际社会的援助,其讲演稿与其他教授的讲演稿一起被编成《来自中国的声音》一书在美国出版。这一年中,蔡翘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与美国学者合作继续研究血清中的缩血管物质问题,正是这一成果,后来导致国外5-羟色胺(即血清素)的发现。抗日战争期间,他主要从事有关血液生理的研究,也有不少重要的发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大学医学院复院南京,他再次领导生理科教学与研究的恢复工作,继续从事小血管受伤止血的研究。1948年,他代理中央大学医学院院长(当时校长为吴有训)。同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当时院士有81人,9月23~25日在南京北极阁召开第一次院士会议,到会48人。这批院士分布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体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科学的水平。1955年,原有院士中46人进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行列。1990年3月与5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曾先后两次致函蔡翘,邀请他与其他仍健在的大陆原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赴台参加中央研究院19届院士会议及参观访问。因种种原因,蔡翘虽未能成行,但4名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赵忠尧、汤佩松、黄汲清和冯德培)1993年9月成功赴台访问,实现了海峡两岸科学家的首次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称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为潘菽),蔡翘任医学院院长。1952年,南京大学医学院改编为第五军医大学,他任校长,并受国家卫生部的委托在该校举办了生理学高级师资进修班。1954年,他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副院长、一级研究员和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5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军事劳动生理研究所,他兼任所长。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1~1968年,他主要从事并领导特殊环境生理学的研究,是中-事劳动生理学、航空航天医学和航海医学的创始人。蔡翘多次出国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56年7月出席了国际生理科学布鲁塞尔会议;1956年9月~1957年2月,作为中-事医学代表团副团长赴苏联考察半年,并赴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参观和参加学术会议;1963年率团赴华沙参加国际空间科学会议;1964年率团赴爱尔兰参加国际航空空间医学会议,并顺访英国伦敦等地的实验室。他对中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衷心拥护中共中央“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医学、生物学界多次出现的违反“百家争鸣”方针的倾向和做法,他总是挺身而出,坚持真理,提出自己的科学见解。1962年,他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领导的广州会议上,就如何发展中国自然科学和对待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坦诚的意见,1963年8月又就如何贯彻“科学十四条”写了“关于科研工作的建议信”,得到军委副主席聂荣臻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文革期间他受到破孩,失去了工作条件,然而他坚持埋头著书,并于1979年出版了60多万字的《航空与空间医学基础》一书。1978年,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了基础医学研究所,他亲自指导该所神经生物学室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培养研究生。
蔡翘是中国生理学会1926年成立时最早的会员之一。他于1935~1937年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1950~1955年继任第11和12届理事;1964~1981年任中国生理科学会(含生理、生物化学、药物、病理生理、生物物理和营养6个学科)理事长;他团结6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带领会员共同前进。在1981年的第16届代表会上他辞去理事长之职,被选为中国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87年7月中华医学会航空医学学会成立时,他被推选为名誉主任委员。
蔡翘自1922年从事生理学工作至逝世,一生艰苦创业,在生理学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他涉猎广泛,有过许多重要的发现和成就,先后发表过100多篇学术论文和11本专著和教科书。他提携新秀,培养了几代人才,为发展中国的生理学和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蔡翘因年高体衰,呼吸道感染,出现全身器官功能衰竭,于1990年7月29日逝世于北京。
“蔡翘”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