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名人林心尧介绍
林心尧(1905~1927.5.9),男,汉族,福建省永定县虎岗乡灌洋村人。被刽子手用篓筐抬到武平城东门枪杀,牺牲时年仅22岁。
林心尧人物生平
1905年春,林心尧出生于永定县虎岗乡灌洋程坊垆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林周建,典型的客家人,有强烈的读书取士、鱼耕持家的观念。尽管家里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但他还是千方百计让小心尧上私塾,继而在1918年送他到道山书院(高陂中学前身)读书。看惯了人间的苦楚,使小心尧养成了坚强的性格。道山书院读书期间,正是“五四”新文化浪潮迅速传播时期,全县各地在学校的青年学生,受到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和鼓舞。林心尧在此间增长了知识,扩大了眼界,提高了觉悟,不再囿于永定的小圈子。1921年,十七岁的他以优等生的资格考入了厦门集美学校。
厦门集美学校,特别是师范部,是福建早期传播马列主义的摇篮,永定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先进分子多来自于此。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由于免费供给学生食宿,还有奖学金,因此,永定穷家子弟投考该校师范部的特别多。著名的有李觉民、陈正、曾牧村、卢肇西、吴仰文等人。当时,该校的办学思想是比较开明的,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类思想流派兼蓄并存。林心尧他们进入该校后,大量阅读了各类书刊,参加各种思想派别的讨论,联系社会和自身家庭的实际,进行了阶级分析和对比,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什么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东西都不适合中国国情,都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适合中国国情,才能救中国。
由于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关心,志同道合,林心尧与罗明、罗扬才,李觉民等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23年,罗明、罗扬才,李觉民等同志在集美学校组织“协进社”,创办《星火周刊》。此刊对闽西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林心尧与陈正、曾牧村、卢肇西、吴仰文等人积极为它投稿,是主要的撰稿人之一。他们在《星火周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进步思想的文章,还积极参加中共两广区委和厦门国民党左派组织领导的校内外各种进步活动,经受考验和锻炼,成为进步学生的骨干分子。
1924年夏天,林心尧从集美学校毕业回到永定老家,由于虎岗灌洋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思想激进,有远大抱负的他在老家住了几天之后,就离开灌洋,来到靠近县城,交通发达、信息较为畅通的永定湖雷上湖。此间,他认识了从广州回来的与自己志同道合,有远大抱负的上湖本地的先进青年阮山。阮山已于年初在广州加入了国民党(左派)组织。在他的介绍下,林心尧也加入了国民党(左派)组织。同年秋,林心尧与阮山、吴仰文、赖俊、熊其藻等人在湖雷成立国民党(左派)永定县党部筹备处,吴仰文为负责人。
1925年2月,中国国民党永定县临时党部在湖雷成立,阮山为临时党部负责人。林心尧都是主要领导人之一。然而,打着各种旗号的大大小小的军阀像“走马灯”一样不断骚扰、压榨永定人民。3月,粤军谢文炳率部到永定,迫令全县派款10万元。同时,刘志陆、陈修爵、李云复各部也纷纷向各乡派款,不久,又有总指挥洪兆麟来县驻扎。粤军去后,由福建陆军第三师所部旅长杜起云驻县。10月,粤军刘志陆部突窜永定县城,正在筹派饷款,因纵队长程潜率大部学生军追击而至,刘部只好逃向闽北。面对着永定县“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繁复杂的局势变化。林心尧和其他同志一面协助阮山以湖雷公学为阵地,成立“湖雷青年学友会”,创办出版《雷鸣》杂志,宣传抗捐抗税。一面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抗击永定河沿岸特大洪灾。
1925年冬,由国民党福建省临时党部秘书温阆先(永定洪山人)介绍,林心尧与阮山先后回到厦门,林心尧回到集美学校任教,阮山到中山中学任教务主任。此时,全闽运动会在福州召开,林心尧作为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第五组的运动员带队教师参加了大会。这期间,林心尧在工作之余,主要协助罗明、罗扬才等同志做一些组织工作。1926年1月在厦门集美学校由罗扬才、邹纯等同志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3月初,接中共厦门总干事会的指示,林心尧与阮山回到永定湖雷,参加国民党永定县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永定县党部”,选举常委15人,林心尧为监察委员。之后,又回到厦门。3月底,为了宣传贯彻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国民党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酝酿在厦门召开。当时厦门国民党内在对待“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问题上,左、右两派斗争极为激烈,为了扩大和充实左派的力量,在代表大会上取得主动权,罗明派林心尧回到闽西选带一批左派代表来厦门参加会议。林心尧接受任务后,于8日回到永定。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或闭门密洽,或开会座谈,完成了永定、上杭两县选派代表的任务。与此同时,他又与从第五期农民讲习所学习结业由广东区委派回永定开展农运工作的赖秋实、赖玉珊以及从上海回来的熊一鸥等党员接上组织关系,与他们详细交换了建立永定党组织的意见,为建立中共永定支部做好了准备。
同年夏天,林心尧、阮山根据中共厦门总干事会和中共汕头特委的指示,经由汕头、大埔,回到永定,在湖雷上湖万源楼成立了永定第一个党支部——中国共产党永定支部,推举阮山任支部书记,成员有林心尧、赖秋实、赖玉珊、熊一鸥等。这是闽西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永定支部的建立,标志着永定革命从此有了领导的核心力量,永定的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期间,他和阮山以“毓秀学堂”为活动基地,举办平民夜校。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共同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战斗性的山歌,积极发展共产党员。由于他们在发展国民党左派组织时已经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学员们既是国民党左派和农运的基本力量,也是党组织培养的基本对象。他们采取边培养、边教育、边发展的方针,先后发展了阮振鹏、熊振声等多名共产党员。同时,永定支部积极做好迎接北伐军入永,推进国共合作,发展农工运动的工作。
1926年7月1日,国民政府发布北伐宣言,东路军挥师北上,势如破竹,短期内连克汕头、潮州、兴宁、梅州、梅州市梅县区、大埔等地,待机进军福建。9月22日,永定支部在上湖召开支部会议,主要讨论了“应付时局方法”问题。决定由林心尧起草致北伐军东路军军长何应钦的《请愿书》,并推选林心尧、阮山前往汕头,当面请求东路军火速挥师永定。第二天,两人就从湖雷出发,经大埔、潮州,26日到达汕头,立即将《请愿书》交给政治部负责人,并向东路军汇报了永定的情况。29日,林心尧、阮山与参加广州第六届农民讲习所学习结业后随东路军返永的王奎福一起从汕头回永定。10月4日到达大埔虎市时,林心尧再给何应钦致快邮代电,再次请求东路军入永,第二天,林心尧、王奎福先赶回永定湖雷,在毓秀小学召开会议,具体布置欢迎东路军入永的准备工作。阮山则返回大埔,与驻埔东路军部队磋商入永具体事宜。9日至10日下午3时,东路军攻克永定城,除守敌周荫人小部分化装从北门逃脱之外,大部分被歼灭,推翻了北洋军阀在永定的统治。11日,林心尧等县党部委员从湖雷赶到县城,与东路军政治部在县城主持召开千人庆祝大会,举行游行和演戏等宣传活动。12日上午,林心尧出席了东路军政治部召开的政治会议,决议取消县议会,防务、土药、纸糟和花捐等苛捐杂税,并决定将县党部从湖雷迁往县城。经过广泛宣传,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北伐战争的目的和意义,纷纷支援北伐军。湖雷的群众和下洋公学的师生组织运输队,为北伐军运送弹药和粮食,有的人为北伐军作向导,有的参加北伐军,投身国民革命,永定人民为北伐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路军的胜利进军,推动了永定农工运动的开展,在林心尧等人的发动领导下,各地农会纷纷成立,到1927年2月底,全县已有40多个乡建立了农会组织,县成立了农民协会筹备处,掀起了农村大革命。在政治上,积极宣传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提出“一切权力归农会”;在经济上,组织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反对土豪劣绅的苛捐杂税;在文化思想上,组织农民冲击各种宗法和旧习俗。全县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农民运动的不断高涨,更加引起了土豪劣绅的仇视。他们与反动官僚相互勾结,恶毒攻击农会和迫害群众。中共永定支部和国民党县党部与林心尧等人领导广大群众同他们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1926年11月,新任县长韦燕山藉支持北伐军之名,向群众借款三万元,林心尧和县党部利用县城圩日,组织几千人的请愿大会,迫使县政府中止借款;12月,县城驻军杜起云部士兵强折农民甘蔗,枪杀永定中学学生和市民,冲击县党部中堂,林心尧和县党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向东路军总指挥部及十七军呈控,最后迫使杜起云师长电令:一、撤退驻军;二、抚恤伤亡;三、首先开枪的士兵正法,官长处分。群众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1927年2月26日至3月1日,汀属八县政治监察署在上杭召开汀、杭、武、永四县县党部及民众团体代表联席会议,由林心尧起草了《长杭武永四县党部及民众团体联席会宣言》。会议决定开办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林心尧、阮山、王奎福等10余人被推选为筹备委员,林心尧为筹备主任。3月23日,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在上杭北门天主教堂正式开学。谢秉琼为所长、林心尧为训育主任。教学活动依照广州农讲所的做法,组织学员到上杭城郊的水西渡、潭头、土埔等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农村人口、户数、土地占有状况和农民被剥削状况等。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共培养了160余位学员,这些学员通过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参加实际斗争,工作成效显著,都成为各县农工运动的骨干力量。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为中国共产党如何培养革命干部提供了经验,它采用的革命的内容、艰苦朴素的作风、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经验,对后来都是有极大的启示作用的。
正当闽西农工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而闽西的国民党右派和反动驻军及地方封建势力,互相勾结,召开所谓的“拥蒋大会”, 5月7日,上杭国民党右派发动暴力“清党”,封闭监察署、养成所、工会、农会及其他群众团体,捕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当晚谢秉琼带着林心尧逃到武平万安下镇村自己家中。将林心尧藏在自家杂货店里,自己躲在家中。第二天晚上,上杭驻军蓝玉田部独立连连长王光烈带人搜查谢秉琼的住家和杂货店。谢秉琼听到狗叫即从屋顶爬出脱险,林心尧被逮捕,关押在武平县监狱。在武平县监狱中遭严刑拷打,被打断双腿,党组织的机密只字未露,始终坚贞不屈。次日,被刽子手用篓筐抬到武平城东门枪杀,牺牲时年仅22岁。
林心尧人物简介
16岁时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永定高陂“道山书院”,1921年考入厦门集美师范学习,参加“协进社”等进步组织,与李觉民等创办《星火周报》刊物,担任《星火周报》编委。1925年加入国民党,创立国民党永定县党部。1926年3月以上杭代表身份在厦门参加国民党福建省首次代表大会,期间由罗杨才、邹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受命回闽西组织民主革命,发展党的组织,和阮山等人建立中共永定湖雷支部,后又参与建立中共上杭支部。1926年9月赴潮汕地区联系北伐军进驻永定事宜。同年10月北伐军克复永定后,历任汀属政治监察署秘书、闽西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筹委会主任。同时担任中共上杭支部书记,积极发展党的力量,领导成立上杭全县工、农、学、妇组织和农民自卫武装,壮大革命力量。1927年1月,受北伐军六路军党部委派,担任汀属八县监察署秘书。同年3月,汀属八县开办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兼任养成听筹委会主任,为闽西各县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勾结上杭反动势力于5月7日发动“清党”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5月8日林心尧在武平县万安被捕,惨遭毒刑,被打断了双腿,仍然坚贞不屈。5月9日敌人用箩筐把林心尧抬到武平城关东门桥下残忍杀害。一路上,林心尧用尽最后力气向群众揭露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罪行,英勇就义。
林心尧补充介绍
林心尧(1905~1927),虎岗乡灌洋村人。民国10年(1921年)入厦门集美师范读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4年加入国民党后,与吴仰文等创立国民党永定县党部。次年春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阮山等在湖雷成立中国共产党永定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与组织工作。9月,同阮山赴潮汕,与正在进行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联系进军永定的事宜。10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克复永定,他立即协助东路军政治部召开政治会议,撤销县议会和防务、土药、纸槽及花捐等苛捐杂税,深入发动群众推进国民革命。
同年冬,受中共闽南特委委派到上杭,接任中共上杭支部书记。致力于组织革命群众团体和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壮大革命力量。第二年1、2月,相继担任长杭武永四县政治监察署和汀属八县政治监察署的秘书。3月末,汀属各县国民党部和民众团体在上杭举行联席会议,决定大力开展民众运动。并举办“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以培养-骨干,他被一致推选为养成所筹备会主任。同月,养成所开学,有学员160人。他不仅主持所务,还亲自讲课和带领学员深入农村参加农运实践。使学员的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迅速提高。这时,由于工农运动迅猛发展,革命与-的斗争日益尖锐,土豪劣绅们与驻上杭军阀相互勾结,破坏革命,甚为嚣张。他毅然和中共上杭支部的同志们一起,团结国民党左派,组织城乡人民,一举将驻军逐出上杭,沉重打击了-势力。正当上杭人民乘胜将国民革命推向纵深发展之时,不料“四·一二”事变发生,上杭-弹冠相庆,迅即重新纠合,于5月7日晚悍然向革命人民疯狂反扑,大肆-革命干部和群众。他当即与汀属八县政治监察署主任谢秉琼一道撤至武平。8日晚,在武平万安乡被跟踪而至的敌人逮捕。敌人对他施以种种酷刑,打断了他的双腿,他始终坚贞不屈。12日,被用箩筐抬到武平城关东门桥下英勇就义。沿途,他用尽最后力气,不断向群众揭露国民党 叛变革命的罪行,见者无不动容。
虎岗镇 虎岗乡位于县境北部。地处上杭、永定、新罗三县(区)结合部,东与高陂镇毗邻,南与堂堡乡相连,西接上杭县太拔乡、溪口乡,北靠新罗区大池乡,面积126平方公里。1987年从高陂乡分出,乡政府设于虎北村,距县城69公里。2000年,有6个村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其中革命基点村4个),4076户15600人。设初中1所,小学12所,卫生院1所。该乡海拔1……
“林心尧”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