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莆田市名人>城厢区名人

雷光熙

暂无雷光熙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城厢名人雷光熙介绍

新四军战士

雷光熙(1917 —1941) 化名雷音人。出生于莆田县常太乡外坑村,畲族人,是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风云人物,也是闽中游击队北上抗日的骨干成员。

雷光熙人物简介

1936年5月,任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副支队长。1937年6月,任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1938年4月,率队北上抗日。“皖南事变”突围后,在南京瓜州渡口被伪军拘留,后于1941年在狱中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雷光熙人物事迹

雷光熙1934年10月投身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任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副支队长。1937年6月,任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闽中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第7路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10月中旬一纵队按照中共南方工委的指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0师特务大队,任第一中队中队长。1938年2月下旬奉命赴闽西,与张鼎丞、邓子恢领导的福建省委接上关系,特务大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3月发生“泉州事变”,国民党当局杀害特务大队大队长刘突军等人,强行收缴特务大队武器。雷光熙与大队其他领导一起率全体指战员坚持斗争,揭露国民党当局的暴行,要求发还武器,允许部队上前线抗日。在党组织和新四军,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斗争的胜利。1938年4月,特务大队北上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雷光熙先后任排长、指导员,随后进入军部教导总队第二大队政治队学习,结业后任军部警卫团三营教导员。“皖南事变”发生后,率部顽强抗击顽军进攻。突围后赴苏北军部途中,在南京瓜州渡口被伪军拘留,随后在狱中牺牲。时年仅24岁。

雷光熙补充介绍

  雷光熙(1917-1941),原名雷泽,化名雷音,福建省莆田县常太镇渡里村顶外坑人。一九一七年八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一九三三年考入莆田砺青初级中学。不久因父亲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杀而失学。一九三四年十月投身革命斗争,携家藏的轻机枪、步枪、驳壳枪和子弹、手 等武器装备加入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一九三五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战士、班长、分队长,一九三六年五月任红二支队副支队长(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闽中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第七路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了闽中游击区的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七年十月达成合作抗日协议后,闽中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雷光熙任第一中队中队长,率部移驻泉州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一九三八年二月奉命赴闽西与新四军第二支队取得联系。是年三月十二日国民党当局杀害特务大队大队长刘突军等人,并强行收缴特务大队武器(史称“泉州事变”)。雷光熙与大队其他领导一起率全体指战员坚持斗争,揭露国民党当局的暴行,要求发还武器,允许部队上前线抗日。在党组织和新四军军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斗争胜利。一九三八年四月,特务大队北上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雷光熙先后担任二连排长、指导员,随后进入军部教导总队第二大队政治队学习,结业后任军部警卫团二营教导员,担负军部警备任务,参加了皖南前线的抗日游击战争。一九四一年一月上旬随军部和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途中遭国民党军包围袭击(即皖南事变),期间率部坚守长龙山阵地顽强抗击顽军进攻、掩护军部转移。任务完成后率部突出重围转移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年一月下旬受命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向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汇报皖南事变情况,途经南京瓜州渡口时被伪军拘留,随后在狱中壮烈牺牲。

  渡里村 渡里村位于常太镇西北部,全村面积 7.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86亩,山地面积10516多亩。总人口2084多人,共有397多户,分为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支部,党员68名。 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主要经济支柱是餐饮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1230多元。近年来先后取得荣誉农商行信用社。我村特色产品是顶外坛红姑,价格1000元/斤……

  “雷光熙”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