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名人柯联魁介绍
柯联魁(1910~1938),乳名天闻,福建龙溪县(今龙海县)人。1929年进入上海劳动大学学习戏剧,常到上海南国剧社和大道剧社观摩话剧演出。
柯联魁(1910年—1938年),漳州人。少时家庭生活艰难,勉强进校读书,民国16年(1927年)初中毕业后,升入省立第三高中,民国18年辍学到港尾仁安学校任教。民国19年得到亲友帮助到上海劳动大学攻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一年后又辍学回乡当教员。柯联魁在家乡早就结识了许铁如(-)、蔡大燮等中共地下党员,接受革命的思想教育和影响,他在海沧教书时,替中共地下组织传送《前哨报》、《实话报》等报刊。民国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柯联魁勤奋好学,平易近人,平时沉默寡言,注重实干,乐于助人。他有两个好友失业在家,生活难度时,便将自己谋得教员一职,由三人共同担任,每月30元薪水三人共分。由于他平素能急人所急,替人解困除难,人们都很尊重他。
民国23年中共闽南地下党领导的漳州芗潮剧社成立后,党组织派柯联魁去领导剧社工作,从此他一心扑在革命文艺事业上,终日为发展革命戏剧而操劳,并 反动的、黄色的文化侵袭毒害,以进步、革命的话剧为武器,唤起民众,掀起抗敌救亡运动。在剧团里,他既编剧,又执导演,并常登台演出,亲自抓社员艺术训练工作。他还给漳州《闽南新报》等报刊,编“芗潮文艺戏剧”、“漳州妇女”、“救亡呼声”、“大众歌声”等副刊,除组织社员撰稿外,自己也积极撰稿写文章。
是年秋,芗潮剧社首次公演,国民党龙溪县党部审查剧本,认为“宣传抗日、有碍邦交”,不准演出。柯联魁多方活动,托友人庄某出面周旋,当局以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台词改为“打倒帝国主义”为条件,为争取演出,扩大影响,只好退让。演出后社会影响很大。他导演过田汉的《伤兵医院》、《放下你的鞭子》、俄国果戈里的《巡按使》、欧阳予倩的《他的秘密》、《未完成杰作》等。他还创作和改编《小英雄》、《仁丹》、《抓汉奸》、《八一三炮声》。这些剧目引起了观众共鸣,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仁丹》在漳州街头演出时,由于剧情逼真,竟使观众将“戏”作“真”,对“汉奸”无比愤恨,齐声喊打,一个断臂的伤兵,还拔出枪要惩办“汉奸”。演出队同志忙出来说明,这是在演戏,才算平息下来。
民国25年10月,鲁迅先生逝世,在文庙召开漳州文化界悼念鲁迅逝世大会,柯联魁在会上介绍和歌颂鲁迅光辉的一生,鼓励大家学习鲁迅精神,团结一致,抗御外侮。
为了发展革命话剧运动,他代表“芗潮”协助龙中师生组织剧社,帮南靖民众剧团导演剧目,还跟剧社到厦门、海沧等地巡回演出。
民国27年,柯联魁转移到南靖,以教员的身份作掩护,在南靖、天宝一带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芗潮剧社的一系列革命宣传活动,使国民党顽固派非常仇视,他们一面公开刁难破坏“芗潮”的活动,一面阴谋制造事端,进行无耻的破孩。是年6月5日夜,他从南靖回到漳州就被捕。面对突发事件,他面无惧色地 说:“我是一个爱国青年,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干的是抗日救国,难道这也犯法了吗?”敌人理屈词穷,蛮横地把他押往北庙“牛运窟”,在一阵乱刀砍杀下,柯联魁倒在血泊里,但当时他并没死;刽子手离去后,又奉反动头子的命令返回来,对身负重伤的柯联魁再补了几枪,然后挖坑埋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文艺战士柯联魁同志就这样壮烈牺牲了,时年仅28岁。
“柯联魁”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