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名人张华奎介绍
张华奎,字蔼青,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人,江苏巡抚张树声之子,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张华奎,字蔼青,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人,江苏巡抚张树声之子,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张华奎是个进士,由于父亲张树声官居高位,所以他出来做事很晚,但是后来,他一入仕就是“川东道台”。
在张华奎短暂的从政生涯中,最出名的就是“大足教案”。张华奎在川东道上“闲置”多年,转折点是刘秉璋入川任总督起用了他。刘家与张家是姻亲,刘秉璋赏识张华奎的才气,调他治理四川盐务。后来,见他办事认真,于次年让他做建昌道台。
张华奎虽是淮军“二号人物”张树声的长子,却从未因此而让他官运亨通。光绪壬午年(1882)年,张华奎中了举人。他是长子,也是张家最器重的儿子,因他读书最好。
1889年,张华奎“双喜”临门,首先,他中了进士,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了;其次,他有了“儿子”。作为张家的长房长子,张华奎一直膝下无子,最后他不得不从张家五房过继一个孩子。
于是,张华奎带着这个刚出生18天的“儿子”从京城赴四川巴县上任了。穿行长江,惊涛骇浪给这个男婴留下了终生的伤害,巨大的声响严重伤害了他的耳膜。
在川东道任上,张华奎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大足教案”。中法战争后,法国势力在中国日长,传教人员的行为引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情绪。
1890年,在四川省大足县龙水镇,法国教会与当地举办的迎神活动产生冲突,以挑煤为业的余栋臣组织当地数百群众杀死教民12人,号召驱逐传教士,一时哗然,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大足教案”。
此案发生后,朝廷当即下旨督促刘秉璋迅速查办。刘秉璋责成张华奎即刻办理。张华奎以为处理教案,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一定要客观公正,据理力争,当然这要有超凡的协调能力。直到张华奎终任,民教不复滋事。
张华奎生于1848年,死于1897年9月4日,年仅49岁。年仅8岁的张武龄随着母亲刘夫人扶柩还乡,几十年后,张武龄也是在49岁的时候去世了。
在重庆任上,张华奎曾参与办学,如广益书院,现在成了一家中学。而他的儿子张武龄终生都在办学。
“张华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