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名人张雪门介绍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生于1891年3月10日。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张雪门人物简介
张雪门 幼年研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现宁波一中),1912年就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他在青年时期就对幼儿教育发生兴趣,通过到沪宁一带参观,目睹当时一些日本式的蒙养园或教会办的幼稚园对幼儿的不良影响,深感痛心,遂立志投身幼教。1918年,他与几位志趣相投者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荫幼稚园,并任园长。1920年4月,又与人合办两年制的幼稚师范。同年,应邀到北平任孔德学校小学部主任,并考察平津幼稚教育。1924年去北平大学任职员,同时在教育系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得到教育系主任、中共党员高仁山先生的悉心指导,计划用一年时间研究福禄贝尔,一年时间研究蒙台梭利,再用一年时间研究世界各国的幼稚教育,然后以毕生精力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不久,他的译著《福禄贝尔母亲游戏辑要》和《蒙台梭利及其教育》相继问世。
张雪门人生经历
张雪门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是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的。他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于1926年拟定了“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引起同行的注意。同年秋,返孔德学校任小学部主任,兼任《新教育评论》编辑。1928年秋,孔德学校开办了幼稚师范,请他主其事。他受“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启示,采取半日授课半日实习的措施。实习场所除孔德幼师办的幼稚园外,还借了一个蒙养园。不久他又创了艺文幼稚园,也作为实习场所。
1930年秋,应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长熊希龄之聘,编辑幼稚师范丛书,并在香山见心斋开办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任校长。该校第一期毕业生当即被聘为园长或教师,颇受欢迎。由于香山远离市区,参观见习诸多不便,遂将幼师迁到中华教育改进社所在地帝王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雪门的思想有了较大变化,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同时认识到今日之幼童就是未来的主人翁。此时他开始了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研究。
1932年,应北平民间大学、中国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邀,讲授《幼稚教育》。
1934年,他聘请陶行知的学生戴自俺到幼师任教。由戴自俺带领三年级师范生与北大农学院合作,在北平阜城门外罗道庄开办了“乡村教育实验区”,区内除设有农村幼稚园外,并创办儿童工学团、青年工学团、妇女工学团等。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北平学生游行请愿,张雪门支持学生参加抗日救亡的活动。
1937年7月上旬,他出席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儿童教育社的第六届年会,8日下午忽闻发生“卢沟桥事变”,随后又探知日军已进驻北平,他当即南下,在上海与熊希龄商定,将香山慈幼院分院,即北平幼师迁往湖南,后因遇到困难,又决定迁至广西。
1938年2月,幼稚师范在桂林东华门大街成立,招生2班。1939年疏散至三江县,至1942年又招4班,前后共招6班。当时广西全省99个县1个市均有该校的毕业生从事幼教工作,为广西省幼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在此期间,他还曾到陕西城固西北师范学院讲授《儿童保育》课程,并编著了《幼稚园行政》、《儿童保育》等书。
1944年,幼师迁重庆,在张雪门的领导下,进行儿童福利制度的实验。为适应抗战时期的需要,他规定教育方面的重点在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爱国观点,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的习惯等。同时他组织了师范生辅导委员会,拟定保育员训练规程和幼稚园办法,招收战时儿童保育院毕业女生进行保育员训练,积极准备进行儿童福利制度的推广。在他的推动下,当时重庆附近各地均成立了作为试验机构的幼儿园,仅重庆一地即成立了4个幼儿团。
抗战胜利后,张雪门于1946年1月返回北平,北平市幼教界曾专门为他举行了欢迎会。其时,帝王庙校址已改为女三中,他为幼师校址问题终日奔波,却到处碰壁。此时适值台湾民政处电邀他赴台办理儿童保育院,他便于1946年7月中旬前往台湾。
1947年,该院更名为台北育幼院。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51年,对儿童进行的是奴化教育。台湾恢复以后,该院面临的任务首先就是要肃清奴化思想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为此,张雪门根据当地当时的需要,要求必须在教育孩子明利害,别是非方面下功夫,使他们自觉地争取成为国家未来的支柱,建起了从婴儿部、幼稚园到小学的完整的儿童教育机构。随着育幼院规模的扩大,由于工作繁重,操劳过度,张雪门患了眼疾。
1952年,张雪门因眼疾加重不得不离开他工作了7年之久的育幼院,但在离开育幼院后他仍然热心参加幼教工作,如出席台湾幼教业务讨论会;担任台南幼师科顾问;任全省幼儿团教师暑期讲习班主任并兼任教务和讲课,任空军妇联分会62所幼儿园顾问;做幼稚园教材教法和幼教改革等专题讲演,并在《中华日报》主办《幼教之友》专栏;任侨民教育函授学校教育科主编,出版《幼教辅导月刊》等。
1960年他突患脑病,半身不遂,在眼睛几乎失明、手脚失灵、耳朵失聪的情况下,他仍然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陆续写下了《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稚园行为课程》等十几本专著,为幼儿教育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计张雪门一生中,从20年代后期开始,曾先后撰写了幼儿教育方面的论著约200多万字,这是他为人们留下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张雪门是一位爱国教育家,晚年虽客居台湾,但却心系大陆,曾有《芙蓉》一诗曰:
“未向园林添艳色, 时从来客探芙蓉。
年来心似秋光淡, 却忆西山一片红。”
西山即香山,诗中充分表抒了他对北京的怀念。只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情况,他还不可能提出企盼返回大陆的愿望。1973年他因脑病复发,抢救无效,于4月18日下午病逝于台湾,终年83岁。
张雪门主要著作
《幼稚园行政》、《儿童保育》、《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稚园行为课程》。
张雪门补充介绍
张雪门(1891-1973),原名显烈,字承哉、尘芥,浙江鄞县人。著名幼儿教育家。
清光绪十七年(1891)生。幼年研读四书五经,后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
民国元年(1912),任鄞县私立星荫小学校长。
1918年,任星荫幼稚园园长。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萌幼稚园,并任园长。
1924年,入北京大学,研究幼儿教育。译著《福禄培尔母亲游戏辑要》和《蒙台梭利及其教育》相继出版。
1926年,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秋,返孔德学校任小学部主任,兼任《新教育评论》。
1928年秋,主办中法大学孔德学校幼稚师范科,创办艺文幼稚园,作为师范学生实习场所。
1930年秋,应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长熊希龄之聘,幼稚师范丛书,并在香山见心斋开办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幼稚园行为课程研究。
1932年,应北平民间大学、中国大学、天津女子师范学院之邀,讲授《幼稚教育》。当时国内幼教界有“南陈(鹤琴)北张(雪门)”之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去广西桂林,主持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兼任桂林幼稚师范学校校长、广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致力培训幼教师资。
1944年,幼师迁重庆,进行儿童福利制度的实验。
1946年1月,返回北平,受到北平市幼教界的欢迎。其时,帝王庙校址已改为女三中,张雪门为幼师校址问题终日奔波,却到处碰壁。7月,应台湾民政处电邀赴台湾,创设儿童保育院,任院长。
1947年,儿童保育院更名台北育幼院。
1952年,因患眼疾,离开育幼院。后历任台南幼师科顾问、任台湾省幼儿团教师暑期讲习班主任并兼教务、空军妇联分会62所幼儿园顾问、侨民教育函授学校教育科主编等职;并作幼稚园教材教法和幼教改革等专题讲演,在《中华日报》主办《幼教之友》专栏,出版《幼教辅导月刊》等,台湾人称其为幼教巨星。
1960年,突患脑病,半身不遂。晚年虽客居台湾,却心系大陆,曾作《芙蓉》诗曰:“未向园林添艳色,时从来客探芙蓉。年来心似秋光淡,却忆西山一片红。”
1973年4月18日在台湾病逝,享年82岁。
张雪门毕生从事幼教事业,撰写幼教论著约200多万字。著有《从孩提到青年》、《幼稚园教材教法》、《幼稚园行为课程》、《幼教无际论》、《幼稚教育论文集》等。台湾曾发行《张雪门先生纪念集》。
“张雪门”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