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安徽省名人>合肥市名人>肥西县名人

李家洋

李家洋人物照片

肥西名人李家洋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分子遗传学家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终身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家洋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得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2001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至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11年至2016年担任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2012当选年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2015年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8年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

李家洋主要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 ,主要研究植物激素的合成途径与作用机理,着重于阐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水稻新品种 。

李家洋人物经历

1956年7月,李家洋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

1982年,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前往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BoyceThompson)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94年)。

1999年—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

2001年—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4年—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2009年2月23日至27日,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率院士代表团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访问。

2011年—2016年12月,担任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

2011年5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 。

2013年5月,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

2015年5月4日,李家洋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9年11月16日,李家洋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副主席 。

2020年9月9日,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李家洋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家洋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内源激素与外界环境因子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理。(1)阐明了拟南芥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主要来自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吲哚-3-甘油磷酸(IGP)。(2)系统鉴定和研究油菜素内酯的应答基因,发现油菜素内酯可通过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分裂,可在拟南芥细胞培养中替代细胞分裂素提出植物细胞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的假说。(3)发展系统鉴定植物功能基因的植物表达文库转化法,分离了一批株型与育性等生长发育性状发生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并克隆出相关基因 。

2019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稻理想株型基因提高产量与稻瘟病抗性。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和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陈学伟团队主导,揭示了水稻理想株型主效基因既能提高水稻产量、又能增强对稻瘟病抗性的调控新机制,打破了单个基因不可能同时实现增产和抗病的传统观点,为高产高抗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新途径。

2021年7月19日,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测产现场会在江西省上高县举行。200亩的示范田里,金色稻浪翻滚,在机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抛秧四种栽培模式下,“中科发早粳1号”均表现优异,不仅产量创出新高,而且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发芽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这一新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填补了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这意味着,今后我们可以提前一个季度吃上好吃的新粳米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满怀喜悦。中科院李家洋院士团队创制世界首例重新设计与快速驯化的四倍体水稻材料,2021年初,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细胞》上,被业界认为有望开辟一条野生植物驯化新路。

2022年4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水稻穗重和穗数之间相互制约的分子机制,从而为打破这种制约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为突破水稻产量瓶颈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与研究思路。在此项最新研究中,团队创制出大量IPA1顺式调控区平铺删除的基因编辑材料,并从中发掘出了可以同时提高穗重和穗数的编辑材料IPA1-Pro10,该编辑材料还同时具有株高变高、茎秆和根系粗壮的表型。经田间小区测产鉴定,IPA1-Pro10与对照品种中花11相比能够增产15.9%。该研究还进一步阐明了IPA1顺式调控区调控穗部表型的分子机制。

2022年,李家洋院士团队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试验站开展盐碱地科研工作。

学术论著

Selected Peer-Reviewed Articles

Li J, Ou-Lee T M, Raba R, et al. Arabidopsis Flavonoid Mutants Are Hypersensitive to UV-B Irradiation[J]. The Plant Cell, 1993, 5(2):171-179.

Li J, Zhao J, Rose A B, et al. Arabidopsis Phosphoribosylanthranilate Isomerase: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Triplicate Tryptophan Pathway Genes[J]. The Plant Cell, 1995, 7(4):447-461.

Li, J.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trp5 mutant has a feedback-resistant anthranilate synthase and elevated soluble tryptophan[J]. PLANT PHYSIOLOGY, 1996, 110(1):51-59.

Feng Q, Zhang Y, Hao P, Li J, et al.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rice chromosome 4[J]. Nature, 2002, 420(6913):316-320.

Li X, Qian Q, Fu Z, Li J, et al. Control of tillering in rice[J]. Nature, 2003, 422(6932):618-621.

Tian Z, Qian Q, Liu Q, Li J, et al. Allelic diversities in rice starch biosynthesis lead to a diverse array of rice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ie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51):21760-21765.

Huang X, Qian Q, Liu Z, Li J, et al. 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DEP1 locus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rice[J]. NATURE GENETICS, 2009, 41(4):494-497.

Huang X, Kurata N,Li J, et al.A map of rice genome variation reveals the origin of cultivated rice[J]. Nature, 2012, 490(7421):497-501.

Jiang L, Liu X, Li J, et al. DWARF 53 acts as a repressor of 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in rice[J]. Nature, 2013, 504(7480):401-405.

Selected Invited Articles

Wang B and Li J (2019)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bases of agronomic trait improvement in rice. Plant Cell. 31: 1416-1417.

Bai, S, Yu, H, Wang, B, and Li, J (2018).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 of rice breeding in China. J Genet Genomics 45: 603-612.

Wang B, Smith SM and Li J (2018) Genetic Regulation of Shoot Architecture. Annu Rev Plant Biol 69: 437-468.

Li J (2016) Rice breeding: never off the table. Natl Sci Rev 3, 275.

Qian Q, Guo L, Smith SM, and Li J. (2016) Breeding high-yield superior-quality hybrid super-rice by rational design. Natl Sci Rev 3, 283-294.

Xiong G, Li J, and Smith SM. (2016) Evolution of strigolactone perception by seeds of parasitic plants – reinventing the wheel. Mol Plant 9, 493-495.

Smith S, and Li J (2014). Signalling and responses to strigolactones and karrikins. Curr Opin Plant Biol 21C, 23-29.

Zuo J, and Li J (2014). Molecular genetic diss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regulating rice grain size. Annu Rev Genet 48, 99-118.

Zuo J and Li J (2013)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Complex Agronomic Traits of Rice: A Team Effort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Recent Years. National Sci Rev.

Li J and Chua N-H (2011)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urr Opin Plant Biol 14:1-3.

Wang Y and Li J (2011) Branching in rice. Curr Opin Plant Biol 14: 94-99.

Wang Y and Li J (2008). Rice, rising. Nat Genet 40, 1273-1275.

Wang Y and Li J (2008). Molecular basis of plant architecture. Annu Rev Plant Biol 59: 253-279.

Han B, Xue Y, Li J, Deng X, and Zhang Q (2007) Rice func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in China. Phil Trans R Soc B 362: 1009–102.

Wang Y and Li J (2006) Genes controlling plant architecture. Curr Opin Biotech 17: 123-129.

Wang Y, Xue Y and Li J (2005) Towards molecular breeding and improvement of rice in China. Trends Plant Sci 10: 610-614.

Selected Invited Book Chapters

Li J, Meng X, Li J, and Gao C (2019). Gene replacement by intron targeting with CRISPR-Cas9. Methods Mol Biol 1917, pp. 285-296.

Bai S, Smith SM, and Li J (2018). Rice Plant Architecture: Molecular Basis and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In: Rice Genomics, Genetics and Breeding (Sasaki T, Ashikari M), Springer Singapore, pp. 129-154.

Li J, Li C, and Smith SM, eds (2017).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ondon, United Kingdo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ISBN 978-0-12-811562-6.

Smith SM, Li C, Li J (2017). Hormone function in plants. In: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i J, Li C, Smith SM),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UK), pp, 1-38.

Wang B, Wang Y, Li J (2017). Strigolactones. In: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i J, Li C, Smith SM)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UK), pp. 327-359.

Jiang Z, Li J, Qu L (2017). Auxins. In: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i J, Li C, Smith SM)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UK), pp. 39-76.

Xiong G, Wang Y, Li J (2014) Action of strigolactones in plant. In The Enzymes. Vol 35 Signaling Pathways in Plants. (Machida Y, Lin C, Tamanoi F, Eds), Elsevier, pp. 57-84.

Sang T and Li J (2013) Molecular genetic basis of the domestication syndrome in cereals. In Cereal Genomics-II (Gupta PK, Varshney RK, eds), Springer Science pp. 319-340.

Yu Y, Wing RA and Li J (2013) Understanding genetic molecular basis of rice grain quality. In Genetics and Genomics of Rice(Zhang Q and Wing RA, eds), Springer New York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 pp. 237-254.

Wang Y and Li J (2012) Regulation of plant architecture. In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hen X, Xue H, ed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pp. 418-432.

Wang Y, Chen M and Li J (2007) Rice. In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Vol. 59 Transgenic Crops IV (E.C. Pua and M.R.Davey,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pp. 35-54.

授权专利

根据2019年10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网站显示,李家洋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中国国内外专利如下 :

专利号

专利名称

Philippines 1-2012501831

Protein IPA1 related to plant architecture, its coding genes and uses

US 9,309,527 B2

Protein IPA1 related to plant architecture, its coding genes and uses

ZL201010146613.8

与植物株型相关的蛋白IPA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ZL201010231207.1

水稻稻米胶稠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ZL201010231209.0

水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ZL201010231187.8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调控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ZL200910083935.X

一种水稻分蘖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ZL200910077629.5

水稻茎秆机械强度控制基因BC10及其应用

ZL200510088978.9

水稻胚乳直链淀粉含量控制基因DU1及其应用

ZL200510006770.8

水稻胚乳甜质控制基因SU1及其应用

ZL200410096425.3

水稻籼粳分类控制基因PHR1及其应用

ZL03132810.5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主效控制基因ALK及其应用

ZL02144344.0

拟南芥BUD1基因及其应用

ZL02129196.9

水稻分蘖控制基因MOC1及其应用

ZL02131417.9

水稻脆秆控制基因BC1及其应用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2003年

我国科学家提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和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2005年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家洋、钱前、王永红、付志明、刘新仿

2010年

水稻基因育种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2017年

水稻分子遗传学团队(李家洋领导)

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2017年

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李家洋,韩斌,钱前,王永红,黄学辉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李家洋对如何培养学生,有着独到的见解:有理想、有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李家洋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他指出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信念。做科研有三类人:第一类人具有追求真知的理想。事实上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对理想的追求,都想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第一类人是可以被启发激励出来的。第二类人把科研当作自己谋生的饭碗,当作一份重要的工作来做。第三类人则是认为做科研显示了一种身份,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李家洋认为,研究生读书应当是奔着一个更高的目标去的,这个目标要高于仅仅找一个工作、谋一个饭碗,也要高于对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追求 。

李家洋鼓励学生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一个课题组要有团队精神;做科研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接受完整的训练 。

讲座报告

2016年5月3日,李家洋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学前沿系列讲座”,于雁栖湖校区教二-105教室带来了题为《粮食安全的挑战与对策》的报告 。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18年9月8日

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5月30日

陈嘉庚科学奖

2015年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2014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2013年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

2013年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12年

德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

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ASPB)终身会员奖(Corresponding Membership Award)

2005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讲演奖

2004年

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生命科学成就奖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生命科学奖)

2004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1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

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李家洋人物评价

李家洋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评)

李家洋及其团队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引领了中国后基因组时代的水稻育种工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评)

李家洋致力于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并成功地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水稻育种中 。(英国皇家学会评价)

李家洋所获荣誉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

2022年,获评首届种业科学家。

李家洋补充介绍

  李家洋,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56年7月生于安徽肥西。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内源激素与外界环境因子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理。(1)阐明了拟南芥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主要来自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吲哚-3-甘油磷酸(IGP)。(2)系统鉴定和研究油菜素内酯的应答基因,发现油菜素内酯可通过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0,可在拟南芥细胞培养中替代细胞0素提出植物细胞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的假说。(3)发展系统鉴定植物功能基因的植物表达文库转化法,分离了一批株型与育性等生长发育性状发生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并克隆出相关基因。

  “李家洋”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