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福建省名人>泉州市名人>永春县名人

林士带

暂无林士带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永春名人林士带介绍

革命烈士
福建省永春县籍烈士

早年就学于永春中学和厦门中华中学高中部。学生时代参加革命,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调安南永德(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游击区加强红军游击队的建设,参加闽中游击战争。1935年秋,敌军调集重兵“围剿”安南永德苏区,红军游击队分散突围,林士带转移到马来亚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抗日组织,于1937年辗转回国,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春结业后,遵照组织决定,化名林从儒返回闽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委员和永春支部书记,以南安诗南外柯小学(现金吾小学)教师为掩护,恢复南安、永春的党组织,宣传抗日救亡,组建武装力量。1941年以泉州中心县委特派员身份到德化、永春边境建立中共德永特别支部,开辟戴云山游击根据地。后来,这里发展成为中共闽中特委、中共福建省委的机关驻地。1942年到大田县桃源山区开辟新区工作。1943年春,由于叛徒出卖,在大田石牌格被捕,囚于梅烈集中营。在狱中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特务的酷刑折磨下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林士带生平

林士带1916年生于福建声永春县美中村,在永春中学读初中,厦门中华中学读高中。1933年加如中国共产党,投入安南永德游击战争。1935年组织受破坏,转移马来西亚。1937年艰难跋涉,投奔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化名林从儒到泉州任中心县县委委员,在南安诗南外柯小学(今 金吾小学)任教,致力于恢复南安,永春革命活动,组织“民先队”(对外叫兄弟会、姐妹会),宣誓“义结金兰,同生共死”。在码头、南埔、金淘、斗南、诗坂、九都、吴田等地宣传抗日救亡。办农民夜校,支援革命。组织武装力量,并建立党部。又到永春桃场建立永春县党部,到九都建立培元中学支部,在码头建立党组织。1941年以党的德永特派员身份到德化,永春边境,建立中共德永特支,开辟戴云山区游击根据地,做了大量宣传发动工作,奠定了革命的坚实基础,后来这里发展成为闽中特委、福建省委机关的驻地。

林士带补充介绍

  林士带(1916-1943),化名林从儒,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美中村人。早年就学于永春中学和厦门中华中学高中部。学生时代参加革命,1933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不久调安南永德(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游击区加强红军游击队的建设,参加闽中游击战争。1935年秋,敌军调集重兵“围剿”安南永德苏区,红军游击队分散突围,林士带转移到马来亚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抗日组织,于1937年辗转回国,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春结业后,遵照组织决定,化名林从儒返回闽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委员和永春支部书记,以南安诗南外柯小学(现金吾小学)教师为掩护,恢复南安、永春的党组织,宣传抗日救亡,组建武装力量。1941年以泉州中心县委特派员身份到德化、永春边境建立中共德永特别支部,开辟戴云山游击根据地。后来,这里发展成为中共闽中特委、中共福建省委的机关驻地。1942年到大田县桃源山区开辟新区工作。1943年春,由于叛徒出卖,在大田石牌格被捕,囚于梅烈集中营。在狱中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特务的酷刑折磨下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美中村 美中村位于蓬壶镇中部,系镇政府驻地,也是革命老区村。全村人口5960多人,辖22个村民小组,分为8个自然角落。现全村有山地面积750亩,耕地面积1100亩。201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元,村财收入2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省“家园杯优胜村庄”卫生村、园林式村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市农村“百佳”党支部、“五个好”党支部……

  “林士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