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广东省名人>珠海市名人>斗门区名人

林科

暂无林科人物图片我要提供名人图片

斗门名人林科介绍

粤赣湘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四团政治处主任

林科(1914—1948年) 乳名伟器,字善科,曾用名林普,林风,陈明德。斗门五山人(今珠海市斗门区五山镇)。

林科生平

林科于1914年5月12日出生在香山县第八区马山村(今属斗门县五山镇),原名林伟器,又叫林善科,林普、林风、林伟,曾用名陈洪、陈明德,幼年在家乡念私塾,小学毕业后升入中山县和风中学初中一年级。十五岁那年,到广州市教会学校私立圣心中学念初中,1931年至1934年,在私立知用中学念高中。林科在穗求学期间,与中山县第八区乡学生邝任生、邝叔明、李枫、李成才、陈特、黄展平、邝仲海等人交往密切,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34年下半年,林科回家乡中山县第八区马山乡小学教书。1937年初,参加中共党员邝任生主持的“中山县第八区青年社”,同进步青年一起秘密阅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等革命书籍。“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林科积极投身火热的抗日救亡活动,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大队第八区队委员和马山乡抗日先锋队队长。1938年,林科在中山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林科(化名林普)到中山县东澳村教小学,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东澳村连商店都没有一间,买日常生活用品农具要跑到远的地方。他便发动全村一百八十多户人集资百八元办起一间商店,深受群众欢迎。其时抗先队己解散,他便在东澳组织起有五十六人参加的协成垦荒社,作为教育农民的阵地。同年冬,他发展农民周扩源入党。在林科的宣传和影响下,东澳先后有十一人参军,其中周扩源和父、母、妹妹,一家四人参加了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当时中山县国民党守备总队属下一个中队的政训员林柏松带人到东澳村侦察进步入士活动,他们到小学校三次窜入林科的房间暗中检查他平时读什么书。林科知道了,但不露声色。他利用林柏松想找恋爱对象的心理,便介绍一个原抗先队员给林认识,并通过她了解林拍松等人的身份、来这里的目的。当林柏松等假惺惺他说,是来这里宣传抗日救国时,林科便马上表示支持,并借此机会动员五个青年组织起一个战时工作队,公开地演出抗日救国的话剧。过了一段时间,林科了解到林柏松等来东澳的真正目的是专门调查共产党活动的,便马上板起面孔对他们说:“军人不要进入学校,影响学生学习,干扰教学秩序。”结果把这两个特务轰走了。1942年下半年,林科(化名陈洪)被调到番禺县大岭小学教书。大岭小学除林科外,还有一个教员叫刘振均,是三青团员。1942年秋开学后不久,刘振均在课堂上大讲“中日提携”、“大东亚共荣圈”,一副卖国媚日腔调,学生听得不耐烦,后来林科就与学生们想办法撵走这个日伪分子。凡是刘振均开的课,学生们串联好,大家一齐不听,课堂空无一人。不到两个月,刘振均只好卷起铺盖,灰溜溜地走了。整个学校只剩下林科一人教全校学生,林科便动员五年级的学生教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林科的辅导,高年级的学生渐渐也能教低年级学生,解决了师资缺乏问题。大岭小学的进步青年在林科教育下,都走上革命道路。林科还对双岗的地方武装头子陈世咸进行抗日爱国爱乡的教育,使之支持我们的工作。林科在大岭小学教书时生活十分艰苦俭朴。他只有一身衣服,晚上洗了,白天再穿。他经常同学生们一块去游泳,在活动中启发教育学生。由于逐渐有所暴露,1943年,组织安排林科(化名陈明德)到番禺县西线钟村小学,任该校党支部书记,单线联系五六个党员教师。钟村小学校长陈贞固是当地人,深得本村群众的爱戴。林科对陈贞固加强教育,吸收入党。这样钟村小学就成了我们的阵地,有十几个党员先后以此为落脚点来钟村工作。陈贞固入党后,林科与他共同做钟村地方武装头子之一陈林的工作,利用陈林与其他地方武装头子的矛盾,把他争取过来,支持我党和人民武装的工作。林科对大革命时入过党但脱党后消沉的郑甸奕进行教育,唤醒他的革命热情,重新吸收入党。郑奕甸后来参加了革命武装斗争,并受命到石岗、石楼等地搞发展工作。在林科等人的努力下,不但钟村这个地盘得到巩固,而且将民主抗日势力发展到周围的大罗、小罗等村庄。

1944年5月,林科以番禺县西线党的负责人身份到江门参加整风学习一个月。同年寒假期间,在禺南特派员周明的主持下,林科组织钟村小学离任与新到任的十多个党员教师进行整风学习。学习结束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筹建成立,形势发展很快,林科调到部队工作,在政权工作队训练班中讲课。同年2月,部队北上与王震南下部队会合。林科转入地方,任禺南副特派员,协助禺南特派员周锦照工作。1946年4月,林科调任禺北特派员。同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林科到禺北地区后,先到河南土华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蔽,在中共广州市郊一区(辖南海、番禺、顺德、三水四个县)特派员的具体指导下,接收各地党员。针对东纵北撤后出现的思想混乱状况,向党员宣传形势,稳定情绪,并按上级指示审查干部,隐蔽组织,建立单线联系,他还帮助很多调到广州郊区来的党员找到工作。仅安排在土华小学、客村小学、康乐小学、石井四联小学、石牌小学等教书的党员就有二十九名。当时土华小学有个教师对学生讲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加上当地人党员梁陈华同土豪恶霸梁蚊的斗争激烈化,党组织随时可能暴露。为此,土华党支部请示林科。这时林科已从沥滘方面得到敌人可能于最近搜捕我们和沥滘地下党员卫十的弟弟被捕的消息。于是决定在6月提前散学放暑假,除留下谭煦然坚持“利华”小杂货店经营外,其余党员教师全部撤离土华小学。接着,国民党军警果然到上华小学搜捕共产党,但他们扑了一个空。

撤离土华这个据点后,林科与党员陈明表面以结拜兄弟的名义及同一个女党员以夫妻的名义在西关宝庆坊租了一间房子,开展地下工作,陈明负责河南一片的党组织。女党员负责交通联系。林科负责整个珠江以北的禺北地区,林科通过他家乡同族兄弟林启思(六二三路粮食批发商行致生行的老板),在商行里出入,装扮成一个商人,结识了国民党警察局密探李彦良,还搞到一个国民党警察局密探证章,出入国民党广州行营等军警要害部门,了解国民党对我的动态。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林科与在禺北工作的党员努力将自己职业化、社会化和群众化。林科教育党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广交朋友,开展统战活动。他联系下的一个党员郑英在石牌小学教书,不但同民主人士校长何静波打好关系,而且通过校长和其他教员出面,把一个特务教员赶走。郑英是潖洲人,在本乡人缘好。为了掌握潖洲黄埔一带地方势力,林科动员郑英去说服自己的胞弟郑杰民出任国民党彬社区区长,成为彬社十三乡的中心势力。郑杰民完全听从胞兄郑英的意见,这样党就间接地掌握了彬社这一带地方,在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中发挥了作用。

1947年七八月间林科告别已即将分娩的妻子,奔赶武装斗争前线。9月,林科的孩子出生了。1948年5月,林科的妻子又要到游击区投入武装斗争,孩子便由党组织安排送给一家华侨抚养。同年下半年,林科被中共中央香港分局,调到(东)江(以)北地区工作。同年10月,到清远县潖江地区党领导的清从佛人民义勇大队(年底改名为清从花佛人民义勇大队)负责政治工作。1948年初,江北地区开展了收缴地主武装,分浮财,准备过渡到分田的斗争,人民武装迅猛发展。潖江地区农民群众掀起参军热潮,先后建立七个中队达八百多人。林科对新老战士和周围群众都能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同志们团结一致完成党的任务。林科负责指挥大队主力之一的中队,即陈光照任中队长的飞虎队。同年3月间,国民党勾结地方反动势力进行反扑,疯狂进攻游击区。潖江地区碰到很大困难。林科率领飞虎中队和飞龙中队一部分人员,撤离潖江,转移到龙门南昆山。

1948年5月2日,大队领导干部在从化县北部的坪地村(现属东明镇)开会,研究如何停止“大搞”,争取群众,粉碎敌人的进攻,并准备宣布大队改为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第四团和成立中共清从花佛县委。林科任四团政治处主任和中共清从花佛县委委员。5月4日大队领导开会时,由于麻痹大意,提前撤去在村前高山上的哨兵,在黄昏时遭到国民党交通警察的突然袭击。林科由村里撤向后山时,被敌人击中不幸牺牲。残暴的国民党保安队,还将林科和黄渠成的头颅割去,挂在从化县城街口“示众”。林科牺牲时才三十四岁。

林科人物简介

民国18年(1929)到广州念中学,参加进步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民国25年(1936)返乡任教。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马山乡党支部书记、抗先队队长。抗战后期与解放战争初期,先后在番禺、广州市郊、南海、江北地区坚持游击斗争。民国36年(1947)在清远地区任独立大队教导员,后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四团政治处主任。民国37年(1948)5月,在作战中牺牲。

林科补充介绍

  林科(1914~1948)乳名伟器,字善科,曾用名林普、林风、陈明德。斗门五山人。出生于华侨家庭,幼在乡入私塾。民国18年(1929年)到广州读中学,与斗门籍同学邝任生、邝叔明、李枫等过从甚密,一起研究革命理论,参加进步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民国25年(1936年)返乡任教。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马山乡党支部书记、抗日先锋队队长。抗战后期与解放战争初期,先后在番禺、广州市郊、南海、江北地区坚持游击斗争。1947年在清远地区任独立大队教导员,后改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第四团政治处主任。1948年5月,在对敌作战中牺牲。

  “林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