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名人周大风介绍
周大风,1923年生,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北仑大碶后洋村周家人。历任浙江省文工团、浙江省歌剧团、浙江省越剧团作曲,《中小学音乐教育》主编,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和浙江分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作品有《采茶舞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得到的最高荣誉。著有《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和论文。
2015年10月11日,因肺癌病情恶化在杭州去世,享年92岁。
周大风人物生平
15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和同学一起办起了文工团,自己编写歌剧。21岁,办起了学校。在艺术与教育的殿堂,他自学成才,终成学识渊博的一代音乐家和教育家。青年时期曾任中学音乐教师并开始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越剧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宁波地委文工团团长、浙江省文工团乐队队长、浙江省越剧二团艺术室副主任等职,后任中国音协理事、浙江省音协主席。作品主要有电影音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等,歌舞曲《采茶舞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他还著有《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和论文。到了晚年,周大风先生仍然担任着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艺术家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教育厅艺术委员会顾问以及浙江社会艺术学校校长等职。每晚学习及写作到凌辰三时,这样已有30余年。
周大风人物简介
周大风(1923~2015 )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浙江宁波人。1923年生于上海,原名周之辉,笔名千里、万木春等60余,大碶后洋村周家人。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出身富商家庭的周大风,只读过1年村塾、5年小学、1年外语商科。
周大风历任职务
历任宁波地委青年文工团团长、浙江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国务院录音录像专家组成员、浙江社会艺术学校校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授。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音乐分支副主编、与伍雍谊 陆维 周荫昌 瞿维 丁善德 王云阶 周大风 南咏 应国靖合作编写了《如何识别黄色音乐》 创办并主编《中小学音乐教育》、曾主编《江南丝竹大全》、《中国音乐教育》等。现为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创造学研究会高级顾问、省关心下一代艺委会主任。为浙江省三至七届政协委员。
周大风获奖经历
2002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称号和浙江省政府颁发的“鲁迅文学艺术奖”最高荣誉奖。
周大风创作经历
周大风父亲周六吉为镇海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负责县农协工作,曾捐献4万银元作为镇海建党经费,党证编号001。周大风1936年毕业于灵山学校,后去上海—外语商科学校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失学回故乡,与同学王博平等组织“扎马民众救亡工作团”,年仅15岁,人称“小团长”。自幼学习音乐理论,1938年开始音乐创作。在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17岁时,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被国际反侵略协会定为会歌。该曲首刊上海《正言报》和香港《星岛日报》,后被译为多国文字,流向全球,许多国家举行反侵略集会,游行时都要高唱此歌。蔡元培先生称誉该曲“全球同声,为国争光”。
1949年底,受宁波地委书记陈伟达的委托,周大风着手筹备“宁波地委青年文工团”。并被任命为文工团团长,直至1952年5月17日该团被撤销。不久,即担任省文工团团干兼乐队队长,同时担任省杂技团筹备主任和杭州大世界游艺场总负责人。在乐队,大风先生请来音乐家贺绿汀讲课,在他的赞同下,越剧开始男女合演的改革。
1952年下半年,周大风与作曲卢炳蓉合作,为男女合演《罗汉钱》谱写56曲唱腔及全部配乐,于53年春节后在杭公演,并一炮打响,连满41场,次年全省各地出现了13个男女合演的越剧团。
1953年省文工团更名为“浙江省歌剧团”,54年又改名为“浙江省越剧团“,大风先生负责音乐研究组工作。1957年又成立了”浙江越剧二团”,他被任命为艺术室主任,一边从事创作合演现代剧的作曲,一边重点研究民族音乐和全国地方戏曲及曲艺音乐,整整14个年头。期间,为《五姑娘》《金鹰》《两兄弟》《风雪摆渡》《春到草原》《江姐》《血榜记》《斗诗亭》等男女合演越剧作曲。特别是1958年,周大风倾注极大心血担任《雨前曲》的编剧、舞美设计、作曲,并晋京公演,剧中插曲《采茶舞曲》自1959年流行全国,已有60余种唱片、磁带、CD片。1983年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教材。
1958年初春,去浙南茶区生活二月有余。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写出了一个大型九场越剧《雨前曲》。该剧于58年6月6日赴上海首次公演,中国唱片公司即录制了《采茶舞曲》的第一版唱片,并作为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1958年9月11日赴北京,在长安剧场公演《雨前曲》。周总理提出了修改意见。周大风先生当即表示一定按照总理指示办。自此以后,那两句歌词始终在周大风的脑子里打转。当时的省文化局长丁九同志也曾写信给大风先生,一定要迅速把歌词改好。后改成了“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
周大风先生还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评弹电影《燕窝鸟》作曲,又为甬剧、姚剧、婺剧、话剧、广播剧以及十几种曲艺谱曲,出版《越剧曲调介绍》《浙江地方戏曲音乐选》《越剧新基调的创作》《越剧唱法研究》等,唱片26张。
1964年9月22日起,周大风先生任三届省政协委员,并连任四、五、六、七届委员,直至1988年超龄退出。1984年5月,周大风先生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大风先生广交朋友,了解民情,写了很多提案,大多是关于国计民生的。
1966年6月,“文革”起,灾难临。周大风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越剧黄色音乐祖师爷”而被关入“牛棚”。1970年7月22日,周大风先生以“待审人员”的身份,暂调文化局,专门为“革命样板戏”总谱译简谱。70年1月调入文化系统五七工厂去修钢琴、小提琴及其它乐器,虽有审查结论,但仍不准从事文艺工作,74年调入“国务院录音录像组”工作至76年9月回到浙江。直至1976年4月7日,中共浙江省委下达文件,对周大风同志一切诬蔑不实之词,被全部推倒,并为他恢复了名誉。
1977年初始,大风先生整理出《民族化歌词、曲词、伴奏的写作》《越剧音乐概论》《越剧流派唱腔研究》,并陆续出版。1978年初,又与几位同好,在杭州组织“古琴研究会”,这是文革后国内第一个琴组织,后改名为“西湖琴社”,以培育新人,切磋琴艺为宗旨。又与宋景濂、沈凤泉等组织“江南丝竹社”以弘扬民族传统音乐,同时又为恢复“浙江越剧二团”奔走呼吁。剧团恢复后,他即为新创作的《强者之歌》作曲。
1979年底大风先生出席四次全国文代会,又出席了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音协理事。又于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1979年大风先生调入省艺术研究所,并任杭州大学兼职教授。80年2月被选为杭州音乐家协会主席,不久又被选为省音协主席,此后忙于讲学和研究工作,写成七万字《浙江民歌研究》一文。1981年1月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音乐分支》副主编,三年时间,殚精竭虑写成二十余条文及《声腔系统主要剧种板式简表》。
周大风主要作品
出版的著作有:《欣赏音乐的知识和方法》《越剧音乐概论》《周大风音乐教育文集》《钢琴结构与维修》等30余种。曾为绍剧《三打白骨精》、越剧《斗诗亭》、评弹《燕窝岛》三部电影作曲,为浙江越剧二团男女合演现代越剧唱腔及音乐作曲60余部,为评弹写开篇10支,录唱片26张,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秋瑾》创作音乐,并为甬剧、姚剧、婺剧等民间曲艺创作音乐20余部,发表音乐及教育美学论文100余篇,创作歌曲100余首。
周大风补充介绍
周大风 男,原名周子辉,笔名千里、万明、云扬等。戏曲及越剧作曲家、戏曲音乐研究家。浙江省镇海人,1923年出生。幼年曾在镇海县灵山学堂、上海“道一商校”就读,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1939年到1942年,曾在上海、香港、广州等地当学徒。1943年后曾在江西赣州、雩都、广昌、九江,浙江定海、新昌、宁波等地的中学及师范学校任音乐美术教师。1950年参加浙江省宁波地委文工团,任艺术副团长、团长。1952年,调浙江省文工团,任歌剧队乐队队长兼作曲。1953年歌剧队改名浙江越剧团,任音乐研究组组长、艺术室副主任。1977年调浙江艺术学校,任作曲班主课教师。1980年调浙江艺术研究所至今。他从事音乐50多年,是自学成才的“新音乐工作者”。1938年即在浙江省镇海县组织“扎马民众救亡工作团”,自任团长,宣传抗日。其后,曾任“香港克己歌咏团”钢琴伴奏。曾发表宣传抗日的创作歌曲多首,并努力学习、收集、研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50年代后致力于戏曲音乐,是越剧音乐、甬剧音乐及浙江民歌最早的收集、记谱、整理者之一,也是最早对“戏曲音乐改革”进行探索、实验者之一,其中着重于越剧音乐。他长期担任浙江越剧团的音乐指导,对浙江越剧的音乐建设、乐队建制、演员、演奏员和作曲人才的培养皆起着导师的作用。尤其在为了实行越剧男女合演所作的尝试、实验和创造“越剧男腔”方面,他和卢炳荣、陈献玉等一起作了极大的努力,以他为主创造的一套越剧男女合演的“男腔”曾取得很大的成功。不仅在浙江越剧团,并使浙江省其他地区也成立了“男女合演”的越剧团,成为50、60年代越剧历史的一个不能忽视的阶段。由他作曲的“男女合演”的越剧剧作甚多,代表作有:现代戏《罗汉钱》(与卢炳容合作)、《五姑娘》(与陈献玉合作)、《金鹰》、《风雪摆渡》、《斗诗亭》、《血榜记》、《强者之歌》等,获得各级各种褒奖,在省内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其音乐作品很多灌制成唱片、盒带。他编写了越剧现代戏剧本《雨前曲》并作曲,其中的《采茶舞曲》40余年来在全国流行不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教材选用。在越剧之外,他又曾为绍剧艺术片《三打白骨精》(与罗萍合作)、评剧艺术片《燕窝窝》、话剧《大风歌》、广播剧《秋瑾》等作曲。并在戏曲音乐以外的许多音乐领域中皆有所建树,创办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担任主编。有《越剧曲调介绍》、《越剧新基调试作》、《浙江地方戏曲音乐选》(以上与卢炳容等合作)、《越剧音乐概论》、《越剧流派唱腔研究》、《越剧唱法研究》、《中小学音乐名作欣赏》等专著25部。发表各种音乐论文300余万字。担任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音乐分支副主编。受聘为杭州大学兼职教授、江南音乐师范专科学校校长。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中国民歌集成·浙江卷》、《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主编、名誉主编。
“周大风”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