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名人王鲁彦介绍
王鲁彦(1901年—1944年),原名王衡,浙江镇海人,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20年代初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大受裨益,开始创作时遂用笔名“鲁彦”以表达对鲁迅的仰慕之情。
王鲁彦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顶下》《河边》《伤兵旅馆》和《我们的喇叭》等。
王鲁彦作品简介
短篇小说《柚子》以反讽的语言描绘了在长沙处决犯人时人们倾城出动、争相观赏的“盛况”,一方面讽刺了民众的看客丑态与嗜血心理,另一方面抨击了军阀政府草菅人命残酷统治。作者本拟以反讽的语言表现激愤,但由于激愤的情绪太强烈,“冷峻”在此变成了“冷话”,反而削弱了情绪的单纯。最体现鲁彦乡土小说特征的,是《菊英的出嫁》和《黄金》等。
《菊英的出嫁》描绘了浙东农村的“冥婚”(既为死人办婚事)的陋习。菊英七八岁时便死去,十年后她的母亲张罗为她寻找一个同在阴间的“丈夫”。先是请人说媒,合八字,然后大肆置办婚礼,极尽铺排。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义。
《黄金》叙述了发生在浙东一个叫陈四桥的小镇的世态炎凉。主人公如史伯伯本是家境殷实的人家,儿子在外工作并按月汇款到家,而陈四桥又似乎是个民风淳朴的世界,如史伯伯在这一带相当受人尊重,邻里之间关系融洽。某月儿子的汇款不知何故过期还未汇来,如史伯伯的处境因此发生戏剧性的改变:人们猜测他的儿子出了什么事,无钱寄回家了,于是,关于如史伯伯破产的流言迅速蔓延开来,人们对他家的态度立即改变。上门行乞的乞丐突然变的盛气凌人,满含鄙夷起来;债主们纷纷提前上门索款,并动手搜拿东西;如史伯伯的女儿在学校无端受到欺侮,连他家的狗也被人打伤。仅仅因为一个毫无根据的臆猜,昔日倍受尊重的如史伯伯便如丧家之犬,世人以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市侩手段,给予如史伯伯一家难以承担的羞辱。鲁彦以他对故乡人情世故的谙熟,通过一种戏剧性情景的设置,将浙东小镇人们的势力心态揭示殆尽。《听潮》是王鲁彦的一篇很好的作品。
王鲁彦人生经历
1920年,参加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自上海到北京大学旁听。1923年夏,先后到湖南长沙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任教。同年,在11月号的《东方杂志》发表处女作《秋夜》。此后陆续发表不少小说,其中包括描述军阀杀人暴行的早期代表作《柚子》。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1927年任湖北武汉《民国日报》副刊编辑。1928年春至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
1930年,至福建厦门任《民钟日报》副刊编辑。此后辗转在福建、上海、陕西等地的中学任教,在极不安定的生活中迎来了文学创作的丰收期。采用浪漫、象征等不同手法进行创作探索,逐渐成为乡土写实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发表于1927年7月号《小说月报》上的《黄金》标志着王鲁彦的“乡土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的境界。小说描写了一个小有产者不断遭逢灾祸的境遇,深刻的反映了旧社会的人情世态。此后,他更多的关注现实。抗战前夕,重要作品长篇小说《野火》出版,作品描写了江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走向自发反抗斗争的真实图景。
抗战期间,创作了《炮火下的孩子》、《伤兵医院》等短篇小说并结集出版,并在《广西日报》副刊上连载长篇小说《青草》。1941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织工作。这一时期最主要的贡献是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文艺杂志》,为抗战后期大后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之一。194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我们的喇叭》。
1944年于贫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
王鲁彦评价
从其一生的著、译、为人和文学活动看,鲁彦不仅是一位忠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而且还是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阵营中的一员忠诚斗士。而到抗日战争爆发,他更成为伟大的抗战文艺的一位前线勇士,其在世的最后五年大多在广西桂林,除文学创作外,主要参加了作为抗战文化前哨的桂林的文化活动,如参与文协桂林分会的筹建和各种抗日文化活动,历任文协常务理事,理事。特别是抱病坚持筹办并主编了大型文艺月刊“文艺杂志”,直到结核病重不治逝世。享年仅四十二岁。
王鲁彦主要作品
《柚子》(短篇小说集)1926,北
《黄金》(短篇小说集)1928,人间
《童年的悲哀》(短篇小说集)1931,亚东
《小小的心》(短篇小说集)1933,天马
《屋顶下》(短篇小说集)1934,现代 《驴子和骡子》(散文集)1934,生活
《婴儿日记》(日记体小说)与夫人覃谷兰合著,1935,生活
《雀鼠集》(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乡土》(中篇小说)1936,上海文学出版社
《鲁彦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河边》(短篇小说集)1937,良友
《旅人的心》(散文集)1937,文生
《野火》(长篇小说)1937,良友;又名《愤怒的乡村》,1938,中兴出版社
《伤兵医院》(短篇小说集)1938,汉口大路书店
《随踪琐记》(散文集)1940,上海三通书局
《桥上》(短篇小说集)1940,上海三通书局
《惠泽公公》(短篇小说集)1941,上海三通书局
《我们的喇叭》(短篇小说集)1942,重庆烽火社
《鲁彦散文集》1947,开明
《鲁彦选集》1951,开明
《鲁彦散文选集》1982,百花
《鲁彦散文集》1984,上海文艺
《犹太小说集》1926,开明
《给海兰的童话》(童话集)俄国马明.西尔皮雅克著,1927,光华
《显克微支小说集》波兰显克微支著,1928,北新
《花束》(文艺论文集)法国查理斯.拉姆贝尔著,1928,光华
《世界短篇小说集》1928,亚东
《失了影子的人》(中篇小说)德国嘉米琐著,1929,光华
《苦海》(长篇小说)波兰先罗什伐斯基著,1929,亚东
《在世界的尽头》(短篇小说集)1930,神州
《忏悔》(长篇日记体小说)南斯拉夫米耳卡波嘉奇次女士著,1931,亚东
王鲁彦后世影响
鲁彦短暂的一生是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中奋起斗争,挣扎于贫病加劫难之中的真实写照,在当时文化界曾引起巨大反响。远在重庆的周恩来副主席发唁电致哀,并请冯雪峰代表党转送抚恤金抚慰遗孤。桂林文化界发起募捐料理后事。1944年8月30日在将沦陷前紧急疏散之际,桂林文化界人士二百多人举行追悼大会,由欧阳予倩主持,邵荃麟代表全国文协致悼词。遗体安葬在七星岩后星子岩之阳,墓碑刻有“作家王鲁彦之墓”。
遗憾的是,由于历经战争、土改、大跃进、文革等变迁,家人与文化界友好虽经多次访寻,王鲁彦墓碑、墓址一直未能找到。而广西、全国文化界友好与家人多年拟重建鲁彦墓的愿望与计划,也一次次被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影响,拖延至今未能实现,致使鲁彦白骨无定所,孤魂至今仍在野外漂泊难以安息。
王鲁彦补充介绍
王鲁彦(1901~1944) 原名返我,后改忘我,又名衡,笔名鲁彦,浙江镇海人。曾参加李大钊、蔡元培等创办的工读互助团,并在北京大学旁听,受“五四”新文 动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是文学研究会成员之一,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抗战爆发后,参加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任职于武汉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民国27年(1938),全家由湖南迁来桂林,除到三江任教一年及到湖南养病半年外,一直旅居桂林, 长达8年之久。曾任桂林高中教师,并兼任桂林文化供应社。同时,参加筹建中华全国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任历届理事、常务理事,积极从事桂林抗战文艺运动的组织工作。31年主编大型文艺刊物《文艺杂志》月刊。在桂期间,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战斗争生活的作品,如长篇小说《春草》 (第一至七章) 、通俗故事《胡蒲妙计收伪军》、短篇小说《我们的喇叭》、《伤兵旅馆》、《杨连副》、《炮火下的孩子》、《陈老奶》、《千家村》、《樱花时节》 等。此外,还写了一些短评、散文与随笔。33年8月22日因贫病交加,劳累过度,病逝于桂林。
“王鲁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