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名人赵紫宸介绍
赵紫宸(1888年2月4日——1979年11月21日),20世纪中国基督教杰出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徒作家、诗人、圣诗作者和著名的中国基督教界代表人士,“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历任东吴大学文学院院长、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1948年8月又曾担任普世基督教协进会成立大会的6位主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常委,北京燕京大学协和神学院、江苏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教授。
赵紫宸人物生平
赵紫宸1914年赴美留学于田纳西州范德贝尔特大学,于1916和1917年相继获社会学硕士和神学学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获得该校的“创校者奖章”。学成后归国,任教于母校东吴大学,任哲学教授,并相继兼任教务长和文理学院院长。
1926年应司徒雷登邀请,到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任教。
1928年后任宗教学院院长20余年。
1941年,赵紫宸改宗圣公会,在香港被何明华会督按立为圣公会牧师(会督)。珍珠港事件后,与燕大其他十一位教授一道,遭受日军逮捕,身陷囹圄193天。
1947年,赵紫宸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神学博士学位。
1949年,作为基督教界5位代表之一参加了新政协会议。
1950年,他积极参加三自革新运动,是最早在《三自宣言》上签名的四十位教会领袖之一。
1953年,任新成立的燕京协和神学院研究教授。
赵紫宸人物评价
赵紫宸是普世教会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作为中国基督教代表团成员,相继参加了1928年、1938年及1947年在耶路撒冷、印度马德拉斯和加拿大惠特比召开的世界宣教会议。1948年,他参加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并被选为六位主席之一,代表东亚教会。1951年,为抗议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支持美国侵略朝鲜,他愤而辞去主席职务。
赵紫宸一生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致力于创建中国自己的基督教神学。1920年代开始,他积极探索基督教的本色化、中国化。他认为,中国的基督教要摆脱“洋教”的称号,就要建构自己的本色教会和本色神学。他一直坚持,中国的本色教会应脱离宗派主义,并在自养、自治、自传的基础上,妥善而又平等地处理中西教会之间的关系。
赵紫宸重要论著
主要著作有《基督教哲学》《耶稣的人生哲学》《学仁》《耶稣传》《巴德的宗教思想》《从中国文化说到基督教》《基督教进解》《圣保罗传》《系狱记》《基督教的伦理》《神学四讲》等。此外,他还发表了大量的神学论文、短论、时评、讲章、祷文等,出版诗集《打鱼》《玻璃声》及著译的圣诗集《团契圣歌集》《民众圣歌集》等。他的大部分作品已收入商务印书馆和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赵紫宸文集》和《赵紫宸圣乐专集》中。
赵紫宸补充介绍
赵紫宸(1888.2.14-1979.11.21)
浙江德清人,基督教神学家、神学教育家、诗人。
1907年受洗入教,191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14年入美国梵德比尔大学攻读社会学与哲学,1917年毕业,获社会学硕士、神学士学位。同年归国,后任东吴大学教授,1922年任教务长。1926年起任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授,讲授神学。1928年任燕京大学宗教学院院长。同时兼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41年受中华圣公会会长圣职。曾获东吴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1947年赴美讲学,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神学博士学位。曾作为中国代表多次出席耶路撒冷等地举行的基督教世界会议。1948年参加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六主席之一,1950年因该会支持朝鲜战争而辞职。1949年9月作为宗教界5位代表之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会议,并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后曾任中国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常委,燕京协和神学院教授,金陵协和神学院研究教授等职。 “文革”中,为吴晗、邓拓、廖沫沙和翦伯赞等申辩,遭到林彪、--集团的残酷破孩。1979年11月21日病逝于北京。
赵紫宸对神学和基督教、西方古典哲学、东方古典文学都有很深的研究,擅长以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表达基督教神学。自六十年代开始,潜心研究美国神学家尼勃尔的神学著作。此外在诗歌、戏曲及书法艺术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赵紫宸是一位热情的爱国爱教者。1941年曾被日军逮捕入狱,在狱中著《系狱记》,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宗教热忱。生前曾赴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教会活动,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主要著作有:《耶稣传》、《圣保罗传》、《基督教进解》、《神学四讲》、《基督教哲学》、《赵紫宸先生晚年诗词选》、《耶稣的人生哲学》、《从中国文化说到基督教》等。另著有诗集《玻璃声》、《打渔》、《南冠集》。
“赵紫宸”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