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绍兴市名人

虞愚

虞愚人物照片

绍兴名人虞愚介绍

因明学研究者

虞愚(1909年--1989年)。字佛心,号德元。民国十三年(1924年),入武昌佛学院,从学于太虚大师。与大醒、芝峰等人同学。十八年(1929年)转入厦门大学,专究哲学,时曾至闽南佛学院研读,并从吕澄学因明。后以因明学之研究著称,著有《因明学》一书。

虞愚人物贡献

虞愚一生工作勤奋,为学不辍,临老因病住院,在病榻上仍不辍笔。一九八九年在《哲学研究》上所发表的《法称在印度逻辑学史上的贡献》一文,是在医院中撰写的。他的《虞愚自写诗集》──北山楼诗集,也是在病榻上完成的。他一生的成就,有三方面可述:一、在佛学研究上的成就:虞愚在佛教哲学研究上,以在因明学和唯识学方面用功特深,除了早期因明学的著作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表《唯识学的知识论》论文,五十年代发表《慈恩宗》论文,都是研究唯识学的重要文献。因明学,中国自唐代以后,此学殆成绝响。逊清末年,史一如居士在日本留学期间,搜集唐代古德章疏,及近人所著,参照研究,于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在北京中国大学讲授《佛教论理学》(即因明学)。一九二二年,武昌佛学院成立,一如在院任教期间,翻译日本著作,编辑为《因明入正理论讲义》;同时南京支那内学院的吕秋逸(澄)居士,亦致力于因明学的研究,他依藏本《集量》校对《正理门论》,较史一如更为深入。至此,千年绝学,得史、吕二氏之研究倡导,重为世人所知。至于虞愚,他一方面根据古代论疏,一方面与泰西逻辑学及中国名学,互相参证,并运用西方逻辑概念及意义,解释古因明学的术语,把因明学引进至现代思想中,将因明学解释得通俗易懂,是他对此学的贡献。

二、在书法上的成就:虞愚自幼爱好书法,曾下过苦功,且曾受于右任和弘一大师两大书家的指导。抗战期间,他所书写的《正气歌》曾在中国美展中入选;抗战胜利后,以“辉光天地抱,钩素月窥椽”一联,在上海市举办的书评展中获得第一名,他曾以自己研究书法的心得,撰写《书法心理》一书行世。虞愚晚年,名声益著,文雅之士,以获得虞愚的墨宝为荣,他的墨迹遍及厦门、八闽、大江南北,以及南洋日本各地。生前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协会理事,并曾访问日本,交流书道。

三、在文学上的成就:虞愚不特研究佛教哲学,精于书道,且在中国文学上也造诣颇深,他曾在大学和研究单位主讲“先秦文学史”、“杜诗研究”、“佛典翻译”、“中国文学史”等课程,且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擅诗能词,生平吟哦不辍,所作诗词格调清雅,情意真挚,著有《北山楼诗集》及《虞愚自写诗卷》二书行世。虞愚逝世,佛教界和学术界,曾在厦门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四、虞愚一生,致力于因明学的研究,对因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书法独具一体,其墨汁不仅遍及八闽家山、大江南北,而且远涉南洋,东渡扶桑。他是我国著名的因明学家、书法家。

虞愚的主要论著有:

《因明学》,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l938年再版,l989年新一版。台湾多次重印。

《中国名学》,正中书局,l937年出版,l949年后台湾印4版。

《印度逻辑》,商务印书馆,1939年出版。

《怎样识别真伪》,商务印书馆,1944年出版。

《玄奘对因明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l期。收入1982年出版的《因明论文集》。该论文集选收虞愚于建国后发表的有关论文、译文9篇,几乎占了全书的半数。

《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哲学研究》,1986年第11、12期连载。收入l989年出版的《因明新探》一书。

《法称在印度逻辑史上的贡献》,1988年在病榻上完成,刊于1992年第2期《哲学研究》上,收入1994年出版的《因明研究》一书。

虞愚补充介绍

  虞愚(1909~1989年),原名德元,字竹园,号北山。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出生于厦门。早年在厦门敦品小学、同文中学读书。19岁至南京支那内学院学习,学院停办后,就读上海大厦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学习。不久,由太虚法师介绍至闽南佛学院兼授语文课。厦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南京访于右任,被留在国民政府-编译组任《公报》编审、院长办公室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厦门沦陷后,转赴重庆,在-复职。民国30年(1941年)任国立贵州大学逻辑学副教授。民国32年,任长汀国立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抗战胜利后,升任教授。民国36年,应台湾省教育厅主办之暑期讲习会邀请,为全省中学教师讲新四维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任厦大中文系教授,兼逻辑教研组组长。1956年8月,调北京撰述斯里兰卡佛教百科全书有关中国古代专著及慈恩宗等条目,兼中国佛学院因明学、印度佛教思想课程。1976年后任《中国佛教》编委会。197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聘为该所兼任研究员。198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聘为该院哲学专业1981年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并为哲学所指导攻读因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1982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哲学所研究员、国务院古籍出版小组成员、中国佛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哲学系、历史系、海外函授学院兼职教授。

  他擅长诗词,尤精书法。少时就以书写“五洲大药房”巨幅招牌而闻名。抗日战争爆发前,他所写的“正气歌”被选入全国美展,并收入商务印书馆所编的书法卷中。抗战胜利后,他的“辉光天在抱,钩索月窥椽”一联,获在上海举办的书法评展第一名。他将碑、帖的刚柔融合为独具风格的“虞体”书法,为国内外所共仰。

  “虞愚”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