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杭州市名人

谢成侠

谢成侠人物照片

杭州名人谢成侠介绍

畜牧学家、中国养马业开拓者之一

谢成侠,畜牧学家,中国养马业开拓者之一,中国畜牧史和家畜繁殖学奠基人。率先编著了《中国养马史》、《中国养禽史》,介绍了家畜卵子移植技术,主持编写了《中国马驴品种志》,填补了中国的空白。

谢成侠人物生平

谢成侠,1914年6月11日出生于杭州一个贫困的市民家庭。祖父是落举的穷秀才,遗嘱季孙做治病济世的郎中(医生)。父母靠手工业谋生,开过成衣铺,经过多方集资到上海开办小型织绸厂。中学毕业后,在沪学医,晚间帮父兄算帐,由于绸业萧条而陷于破产,只得去南京投靠亲戚。此时正值“九·一八”事变,谋事困难,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他暂时谋到“三等录事”的微职。每天下午跟一位英语译员帮同赶译当天未见报的路透社电讯。期间,投入爱国行动,在市内驱车散发在沪杀敌战报。同时为争取考大学,而在南京健康补习学校高中班加紧学习,取得毕业证书后,考取浙江医药专门学校。无奈家中经济拮据,无力攻读。正在苦恼之际,借悉南京在招考官费军医学生,乃再次到宁,始知是陆军兽医学校首次来南方招生。该校当时校址在北平,这对他很有吸引力,应试后,于1932年8月被录取。入学半年完全打消对兽医的错误认识,不仅对校舍及设备有良好的印象,而且教师大多是留日的知名学者,更有两位德国教授来校执教,从而得益甚多。1936年夏毕业,被分配到句容种马牧场,初任实习员,整日埋头于业务。次年抗日战争爆发,先后调往“两广”的惠阳和柳城牧场,任上尉育马课课员。1941年母校成立畜牧学科(系),乃奉调到校担任少校教官,到抗战末期美国派来两位教授,从此又向美国专家学习。

1946年夏,谢成侠等8人受国民政府国防部选派留美,先在勘萨斯州立大学由易博生教授(H·Ibson)为导师进修研究,1948 年5月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即投考伊利诺大学,在劳勃茨教授(E·Roberts)门下,为争取哲学博士候补生资格,通过第二外文(德文)考试,深得导师嘉赏。这两位导师都是世界闻名的家畜遗传学家,对他的选课和论文有更多要求及指导,并使他受益匪浅。后因南京政府危在旦夕,留学经费停发,加之86岁老父在病中,经导师准许,中断学业,并嘱回国后按既定方案继续研究,将来再来美完成学业。1949年春回国后,随即被任命为浙江农改所技正。同时陆军兽医学校亦升任他为中校教官兼马政学系主任,但由于家庭关系及交通不便,虽接受任命,无法成行。杭州解放后三个月,旋即离开农改所。1949年9月任教于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自此他以坚毅不拔的奋发精神,从事农业教育,并主动为该省畜牧建设服务。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服从工作需要,连他共4人惜别杭州,从此在南京度过他的后半生。

谢成侠不辞劳苦地走遍我国边疆主要牧区,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劳心于著作和译述,撰写论文,其数以百万字计。他向来对于工作有计划性及系统性;首先完成养马方面应尽的责任,继而在兽医科学基础上为大力发展家畜繁殖科技而奋斗。对畜牧史的研究,因出于他的业余爱好,亦不遗余力,其成就更为突出。

他还为社会服务出力,例如曾担任南京畜牧兽医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兼《畜牧兽医》双月刊主编,前后达15年之久;还接受《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和《辞海》初版撰写条目的任务,凡是这类集体劳动的编写工作,他均乐于接受,无不认真负责地完成。他对全国和本省畜牧兽医学会的活动,一向也很重视,他原是1954年在北京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首届学会南京地区的唯一出席代表(另有特邀代表一名,当选为理事),以后聘为家畜繁殖研究会荣誉理事,江苏省学会的常委,副理事长,后为顾问。

由于多年操劳过度,终于在1986年病倒,从此退休,虽是老骥伏枥,仍不服老,耄耋高龄,尚在为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发挥余热。1996年逝世。

谢成侠人物简历

1914年6月11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27-1930年 杭州宗文中学毕业。

1930-1931年 上海市施诊医院附设医科讲习班肄业。

1932-1936年 陆军兽医学校大学部正科毕业。

1936-1941年 先后在军政部三个种马牧场任实习员、育马课课只及卫生组主任。

1941-1948年 陆军兽医学校少校和中校教官。

1946-1948年 美国勘萨斯州立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8-1949年 美国伊利诺大学取得博士候补生资格,1949年春回国。

1949年3-7月 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畜牧组主任。

1949-1952年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

1952-1984年 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兼家畜繁育教研组主任。

1962-1984年 南京农学院兼畜牧兽医系副系主任,院务委员,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

1986-1987年 南京农业大学家畜繁殖研究室主任。

1987年10月 退休。

1996年 逝世

谢成侠技术成就

谢成侠长期以来博采广收古今中外文献,只要是畜牧兽医方面的有关资料,无不尽力收集,这正是他完成许多主要论著的基础,而且一有机会即深入实际。在早年他还自绘图表或做成幻灯片,以作教学之用。

1980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谢成侠鉴于专业师资阵容薄弱,向全系教师倡议,主张一人要当两人用,要把“文化大革命”浪费的光阴夺回来。实际上,长期以来他一贯是按此身体力行。他曾每年担任四门课程,即家畜解剖学,兽医外科学附外科手术、家畜育种学、畜产品检验,同时有实习课。当时养马学也由他担任,他虚心温故知新,至今仍在浙江农业大学保存着经他亲手制作的马、牛和绵羊骨骼整体标本,还有他亲手绘在大幅白布上的人马比较解剖图,这种耐心无私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院系调整后,情况有所变化,虽由他担任繁育教研组主任,由4位教师分担一门课,以发挥集体力量,同时他还担任养马学的教学。1954年他主动提出以家畜生殖生理为基础,率先编写了《兽医产科学和人工授精》讲义,发挥了他的专长。

在前人未完成的基础上,养马科学随时代的发展应有中兴的崛起者或开拓者,谢成侠的一生堪受此荣誉。在他的著作中,尤以《养马学》和《中国养马史》最有代表性,后者还由日本专家译出日文本。他还发表有直接与现代马匹育种有关的论文,都有独特的创见。

早在30年代谢成侠已初露锋芒,如在句容种马牧场所写《非常时期的我国马政建设》的毕业论文达一万多字,当时他不因人微言轻,便敢力言应大大修改原定的马政建设计划。其主要见解已编入1955年出版的《中国的养马业》,可供现代参考。他是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后为该会首席顾问。对全国主要马和驴品种首先是三河马的调查,皆参与实地检测,证明其外貌及能力非中国及他马种所及而被确定为一新的优良马种,而他也是有关调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并且他也是《中国马驴品种志》编写组的组长,该志在调查、整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使内容包罗古今,是符合编写志书的主要著作,填补了中国空白。因此获得农业部科学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委颁给的同名二等奖。同时,他为创办《中国养马杂志》出了大力,而尊他为名誉主编。

《家畜繁殖学》是在1960年全国畜牧专业教改会议上由谢成侠建议,将《兽医产科学和人工授精》改编而成,并公推他主编教材。到1974年由于特殊原因,主编易人,这便促使他独立出版了《家畜繁殖原理》的巨著。

这门课的基础是他早在30年代的牧场工作中逐年积累而成。他总想把国内同行的成就也介绍出来,不应专靠外国书本。他最初发表《配种要义》,一直到50年代以来,有更多《家畜人工授精》等方面的论著出现。同时为了培养提高更多的繁殖科技力量,便在南京组织全国性的培训班,还及时译出具有国际意义的科学情报以供参考。例如英国最有权威性的刊物《自然》1971年发表著名科学家劳逊(Rowson)的《卵子移植》,他便在1972年译成中文,次年春季在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创刊号登出,这是中国首次介绍胚胎移植的文献。1984年他出席第10届国际动物繁殖和人工授精会议后,在次年摘译了64篇论文,亦及时刊出。

谢成侠对畜牧史作出了系统研究,如果将这些发表了的资料汇编在一起,可以蔚成《中国畜牧史》巨册,其中包括古生物学和考古文献,决不单纯专靠查阅古书而已,他还不惜为此投资,收藏名著,例如《二十五史》、《十三经及其注释》以及东西各国的动物史(包括古埃及和西方古国),也都成为科研史料。他更把我国其他史书上有关畜牧兽医的章节或片段分类抄录成十多个小本,甚至请夫人协同誊写,这一切都是半个世纪留下来的心血。

谢成侠虽主持了《中国畜牧史》的编写任务,由于各章编写水平悬殊而作罢,因此,他不得已改辕易辙,在南京与另一位同行合作,完成《中国经济动物的起源与进化论》书稿。

谢成侠在北平解放前夕从美国留学回国,当抗美援朝初期,他旗帜鲜明,在浙江日报和电台严辞声讨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罪行,并在浙大全校开展反细菌战的爱国卫生运动中,代表农学院为全校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

院系调整时,他虽不愿离开浙大,但终于在1952年10月来到南京农学院,原抱着同心合作的态度想把畜牧系发展起来,不料到1958年被下放到淮阴丁集公社劳动锻炼。当时他联系生产实际,在养猪场进行生猪肥育和助产,耕牛催情春配和妊娠诊断,乃至田间秋收等农活,无不动手参加。他坚持科学真理,特别在“大跃进”中推动的“远缘杂交”和运用人工授精在不同畜种之间“杂交”,认为从理论到实践证明是无效的。南农党政领导从此对他始见垂识,随之任命他为畜牧系副主任,推荐他为江苏省政协委员,一直到1987年换届离退,而改聘为政协经济委员会科技组成员。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谢成侠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仍一如既往。改革开放以来,他在繁殖专业所培养的研究生前后达20人,其中4位已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另有4位相继到各国深造。当他在病中疗养时,仍不顾自己的健康,为研究生授课,批改论文。1983年他主动辞去系副主任职务,全心全意继续为科研奉献力量。40多年来,他不畏逆境,为畜牧兽医科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谢成侠主要论著

1 谢成侠.中国马政史.陆军兽医学校印刷所,1945

2 谢成侠.家畜人工授精术.上海:中华书局,1950

3 谢成侠.苏联的养马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

4 谢成侠.中国的养马业.上海永祥书店,1952

5 谢成侠主编.养马学.南京畜牧兽医图书出版社,1958

6 谢成侠.中国养马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千田英二博士译成日文,1977年在东京出版)

7 谢成侠.家畜繁殖原理.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

8 谢成侠.中国养牛羊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9 谢成侠.中国养禽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10 谢成侠.中西兽医学史略.畜牧兽医月刊.1942,2(9~10)

11 谢成侠.家畜人工授精技术.兽医畜牧杂志1942,创刊号

12 谢成侠.中国产马业的回顾与前瞻.畜牧兽医月刊.1944,4(8~10)

13 谢成侠.中国马种分类研究的初步报告.中央畜牧兽医汇报.1946

14 谢成侠.二千多年来大宛马(阿哈马)和苜蓿引入中国及其利用考.中国畜牧兽医杂志.1955(3)

15 谢成侠.从畜牧增产论及牛马双胎.畜牧与兽医.1955,5(1)

16 谢成侠.中国古代家畜外形鉴定(相畜)及其理论的发展和评价.南京农学院学报.1956(创刊号)

17 谢成侠.动物远缘杂交及其有关问题.中国畜牧兽医.1962(9)

18 谢成侠,林才成.母牛的孪生与遗传性.见: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论文选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25~28

19 谢成侠,朱承旭.母猪分娩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畜牧兽医.1963 (4)

20 谢成侠.耕牛改良的方向和途径.浙江省农业科学.1965(10)

21 谢成侠.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1977

22 谢成侠.中国养鸽历史及其与进化论的关系.动物学杂志.1979

23 谢成侠.中国牛种的起源和进化.见:科技史文集.第四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24 谢成侠.现代农业必须农牧结合——并与主张中国农业应以畜牧为主论者商榷.见:现代农业论丛.1981

25 谢成侠.略论家畜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见:论文选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4~18

26 谢成侠.中国鸡种的历史研究.中国农史.1984(1)

27 谢成侠.中国麋鹿的历史真相.大自然.1986

28 谢成侠.中国鹿类的生物学史.中国农史.1986

29 谢成侠.中国家兔起源于欧洲吗.大自然.1986

30 谢成侠,牛树理.猪精液冷冻及其受胎率试验.畜牧与兽医.1984

31 谢成侠,杨利国.人工诱导水牛双胎和血浆孕酮及雌二醇水平的测定.水牛杂志(英文版).1986(2)

32 谢成侠.中国猪种的起源与进化.中国农史.1992

33 谢成侠.略论我国犬种的起源与进化.大自然.1993(4)

34 谢成侠.中国旧式挽驮马具之调查.兽医畜牧杂志.1944(4)

35 谢成侠.关于第10届(1984)国际家畜繁殖和人工授精会议的概况.畜牧与兽医.1985(6)

36 谢成侠译.家畜妊娠诊断和不孕症.南京:南京畜牧兽医出版社,1953

37 谢成侠译.马匹人工受精和配种.南京:南京畜牧兽医出版社,1954

38 谢成侠译.牛的人工受精.南京:南京畜牧兽医出版社,1954

39 谢成侠等译.农畜繁殖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谢成侠补充介绍

  谢成侠(1914—1996),浙江杭州人。畜牧学家,中国养马学和家畜繁殖学奠基人和开拓者。1936年毕业于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1948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9年至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历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农学院、南京农学院教授,全国家畜繁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驴品种志》主编。长期从事家畜繁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对中国畜牧史,尤其是养马史有较深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养马史》、《家畜繁殖原理》、《中国养牛羊史》、《养马学》、《中国养禽史》等。

  成长经历

  谢成侠,1914年6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个普通家庭。祖父是一名落举秀才,父母靠手工业为生,先期开过成衣铺,后经多方集资到上海开办小型织绸厂。谢成侠是父母6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因而也最受家庭成员厚爱。1926年,他从杭州市模范小学毕业后,入杭州宗文初中学习。1929年,入上海同济大学附中读高中。1932年7月,高中毕业后,他同时考上了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和国民政府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因陆军兽医学校地处北平,被认为是民主救国的堡垒,同时学费、杂费等费用一应全免。于是,他进入陆军兽医学校正科(本科)第十五期学习。

  1936年夏,谢成侠从陆军兽医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句容种马场育马课任兽医。1937年7月,日本侵略中国,全民奋起抗战,军政部调他前往广东惠阳种马场担任上尉育马课课员兼卫生组主任。1938年冬广州沦陷,惠阳种马场奉令迁往广西桂北宜山。谢成侠赶着种马群,一路翻山越岭,吃尽辛苦,途中先是患了恶性疟疾,几至病死,康复不久又得痢疾,身体大受损伤。1940年4月,经竹堃厚先生保荐,谢成侠离开牧场,来到转移至贵州的陆军兽医学校,任新成立的畜牧专科代表、三等正教官(同讲师职)。1942年转正补实,1945年8月升为二等正教官(同副教授职)。当时,原句容牧场也迁来贵州,距学校不足30里。因此,谢成侠不仅承担了陆军兽医学校养马学和畜产学总论两门课程教授任务,还经常带学生去牧场教学实习。

  1946年夏,谢成侠等8人受国民政府国防部选派留美,到堪萨斯州立大学进修。谢成侠原打算在那里完成博士学位,但堪萨斯州立大学给他指定的导师艾勃生(H.Ibson)教授是摩尔根派的老学究。他告诉谢成侠,要研究马匹的遗传育种,至少应在美国住上五六年,乃至十年。初定论文题目为《马匹毛色的遗传及其控制》,后以论文的一部分为基础,于1948年5月申请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又申请到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师从家畜遗传学家劳勃滋(E.Roberts)教授。在导师的介绍下,他去美国东部及中西部国立军马场和种马场访问和学习,受益颇多。后因短时期内不可能完成学业以及南京国民党政府停发留学经费,加之86岁老父正处病中,经导师准许,他中断学业回国,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艰苦求学路。

  1949年春,谢成侠回国后,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畜牧场场长。不久杭州解放,他参加了浙江省畜牧兽医人员培训班。1949年10月,谢成侠先后收到南昌大学和南通大学的聘书。而此时浙江大学农学院成立了畜牧兽医系,系内缺少人手,经系主任挽留,留杭任教。先聘为副教授,两年后聘为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谢成侠被调到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任教,先后任繁育教研组主任和畜牧兽医系副主任:谢成侠是江苏省第三至第五届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科技组成员。从此,他在南京一直工作到退休。

  谢成侠是我国畜牧界前辈和著名学者。在半个世纪的工作中,他为我国畜牧教育和科研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尽心竭力,成绩卓著。

  主要成就

  早在20世纪30年代,谢成侠还在句容种马牧场任兽医时,已初露锋芒。所撰写的《非常时期的我国马政建设》一文达一万多字,当时他不因人微言轻,便敢力言应大大修改原定的马政建设计划。其后,他是全国马匹育种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后为该会首席顾问,对全国主要马和驴品种的调查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对三河马的调查研究,自始至终参与实地调查工作,证明其外貌及能力非中国及其他马种所及而被认定为一新的优良马种。他还是《中国马驴品种志》编写组的组长。该志在调查、整理、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使内容包罗古今,成为编写志书的典范,因此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家畜繁殖学是我国畜牧学中起步晚、发展较慢的学科,谢成侠对该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早在1942年,他就在《兽医畜牧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较全面地介绍了马、牛等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他最初发表的《配种要义》一文,一直是我国大型畜牧场重要的参考资料。1954年,他主动提出以家畜生殖生理为基础,编写《兽医产科学和人工授精》教材。1974年,由他独立完成了我国家畜繁殖学方面的巨著——《家畜繁殖原理》。这本书凝聚了他20多年教学及科研工作经历,破除了我国家畜繁殖学一贯依靠摘抄外国书本的陋习,为我国家畜繁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培养更多的繁殖科技人才,他在南京组织全国性的家畜繁殖培训班,还及时译出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资料以供参考。例如,英国最有权威性的刊物《自然》1971年发表著名科学家劳逊(Rowson)的《卵子移植》一文,他便在1972年将该文译成中文。1984年,他出席第10届国际动物繁殖和人工授精会议后,在次年摘译了64篇论文,及时将国际先进家畜繁殖新技术介绍给中国同行。

  谢成侠不仅是我国家畜繁殖学、养马学奠基人,也是我国杰出的畜牧兽医史专家。

  早在1942年,他就公开发表了具有较大影响的《中西兽医学史略》一文。在抗战非常艰苦、资料比较匮乏的时代,他仍非常努力地完成了《中国马政史》的编写。该书亦成为我国农业教育史上第一本畜牧兽医史教材。他还对中国古代史书上记载的“汗血马”进行过专门考证,并从产地名称、体型等考证了“汗血马”就是“大宛马”,即现在的“阿哈马”。

  新中国成立后,他研究畜牧史的热情丝毫未减,于1959年出版了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国养马史》。其后,该书经修订还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他更是投入极大热情研究中国畜牧史,先后出版了《中国养牛羊史》、《中国养禽史》、《中国经济动物的起源与进化论》等专著。他发表具有影响的畜牧史论文很多,如《二千多年来大宛马与苜蓿传入中国及其利用考》、《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中国古代家畜外形鉴定(相畜)及其理论的发展和评价》、《中国鸡种的历史研究》、《中国鹌鹑的考证及其展望》、《中国养鸽历史及其进化论的关系》、《中国麋鹿的历史- 》、《中国鹿类的生物学史》、《中国家兔起源于欧洲吗?》等。

  谢成侠对中国的畜牧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果将这些发表了的资料汇编在一起,可以蔚成《中国畜牧史》巨著,其中包括古生物学和考古文献。他的研究决不单纯靠查阅古书而已,他还不惜为此投资,收藏名著,如《二十五史》、《十三经及其注释》以及东西各国的动物史(包括古埃及和西方古国)。他更把我国其他史书上有关畜牧兽医的章节或片段分类抄录成10多本,甚至请夫人协同誊写。这些资料都是他半个世纪留下来的心血。

  “谢成侠”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