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名人小凤仙介绍
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一说1976年 ),原名朱筱凤,偏房所生,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小凤仙”是卖唱时的艺名。 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这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职了。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但她却曾是名动公卿的名妓。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小凤仙人物生平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满族旗人,祖籍河南,大约1899年出生于父亲做官的浙江杭州。她的父亲姓朱,是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后被解职,光绪年间全家流寓湖南湘潭,后到杭州。
1900年8月,小凤仙在杭州出生。生父殁后,因母亲是偏房,备受大母虐待,不得已乃和生母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就改姓张,名凤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她正在浙江巡抚曾蕴家帮佣。随后杭州革命党人炮轰浙江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无着,便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
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国民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为艺妓 ,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
还有一种说法是,胡老板将她卖给上海曾出版过小说《鲁男子》的曾孟朴家当奴婢,后来曾孟朴又把她带到北平,卖给著名的“红灯区”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为艺妓 。小凤仙自幼聪颖,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会写歌词,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
二人初遇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人。1914年,蔡锷是云南督军,手握兵权,镇守边疆,权倾一时。袁世凯为称帝拉拢蔡锷,请蔡锷进京,封为“始威将军”,做他复辟的左膀右臂。当袁世凯看出蔡锷并不对他忠心耿耿,而是反对他当皇帝时,便把蔡锷软禁起来,不准他离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蔡锷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无聊之时,常常化装成商人模样,串八大胡同,找妓女寻欢作乐。
那时候,小凤仙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里的云吉班。蔡锷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并不是成心嫖妓,又因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样子,并不像是特别有钱的大少,妓院老鸨就把他带到小凤仙这里。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真诚以待。
相知
民国四年初秋,筹备袁世凯登基的“筹安会”堂而皇之地在北京成立,杨度主持其事,利用都是湖南同乡的身份,天天到棉花胡同力促蔡锷列名发起人之一。
杨度是筹安会的主持人,帝制的催生者,未来袁氏朝廷的宰相;同时又是个风流倜傥、落拓不羁、寄情声色、醉心犬马的大名士。天天晚上呼朋引类往八大胡同去征歌逐色。蔡锷决定要打进他们的圈子,就不能免俗,那些人各自有相好的姑娘,蔡锷自从那次遇到小凤仙后,顿感此女虽沦落风尘,然而出语不俗,或可作为红粉知己,借以应付京中的一班“同僚”。
相处过程中,小凤仙掏心挖肝地将自己的身世,向蔡锷尽情地倾诉,并要求蔡锷以诚相待。二人历经波折,终坦诚以待,蔡锷甚至为了小凤仙与发妻闹翻。杨度眼看这位当年在云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今与八大胡同的一个二流青楼女子打得火热。天天醇酒妇人,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时常昼夜不分,不只是耽搁了公务,连棉花胡同家里的老太太也疏于晨昏定省,而结发妻子更是久受冷落。杨度把这种情形报告袁世凯,袁世凯听到蔡宅乱七八糟,不屑地说:“我道蔡锷是个干练之才,可参与国家大事,谁知道治家都还不妥贴!”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
同死共生
袁世凯登基前,为防止蔡锷叛变,派军警到棉花胡同的蔡宅搜查,蔡锷意识到北洋政府还是容不下他,他到天津去了一趟,袁世凯的密探对他层层监视,他苦思脱身之计,最后想到了小凤仙。蔡锷对小凤仙说:“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小凤仙决定与蔡锷生死同行。蔡锷说:“同行多有不便,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当夜为蔡锷饯行,为他歌唱、为他流泪,仔细叮咛。
蔡锷称和小凤仙游玩并趁机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次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蔡锷的离世带给小凤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那以后,小凤仙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小凤仙离开公众视线后,嫁给了当时东北军一个姓梁的旅长,二人生活多年,但没有留下后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小凤仙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岁的锅炉工李振海。和李振海结婚时,小凤仙大约50岁开外。那时李振海带着一个14岁的女儿,小凤仙很喜爱这个孩子,待她如自己亲生的一般 。李振海去世之后,小凤仙和他的女儿一起生活。
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下榻于当时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招待所。小凤仙和梅兰芳联系之后,得以见面。梅兰芳托人解决小凤仙的工作问题,小凤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儿园里工作。
对于小凤仙的出生年份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她生于1900年的,也有说她生于1898年的。在1952年,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1954年去世。还有一种说法是,小凤仙死于1976年,据说她是在上公共厕所的时候,突然脑溢血,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小凤仙轶事典故
蔡锷在云吉班兴之所至,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小凤仙——“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这副对联吻合小凤仙的身份和性格,也流露出蔡锷的心情和感情。他将小凤仙比作侠女,内心里已经把她定型,框定了她与自己不仅仅于儿女情长,而是和革命大业有着密切关系。
据说当时蔡锷在这副对联的上方题写了一句“凤仙女史灿正”,但下面没有署名。小凤仙有所不满,对他说:“你我虽贵贱悬殊,但又何必隐姓埋名?”他才只好写上了“松坡”二字,松坡是他的字,小凤仙立刻明白了,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当场,小凤仙便把自己的舌头咬破,血滴对联之上,以示对蔡锷的忠诚。
后来蔡锷又为她写了一联:“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联中嵌“凤仙”二字。
蔡锷与小凤仙如胶似漆,托梁士诒购行前清某侍郎废宅一所,大兴土木,到处扬言为小凤仙建造华屋。又给小凤仙题辞,说她“此际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蔡锷的这些活动却惹恼了原配夫人刘侠贞,对丈夫又是指责,又是劝戒,引得蔡锷恼羞成怒,先是把不少家具打得稀烂,接着对刘侠贞拳脚交加,棉花胡同里蔡宅闹得鸡飞狗走。
袁世凯听到了消息,派王揖唐和朱启钤两人前去调停、慰问,也不得要领,最终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
蔡锷扬言要把小凤仙接回家来,刘侠贞不惜与丈夫决裂,蔡锷嚷嚷着要休掉这个泼妇。蔡老太太一开始就站在儿媳一边,经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落儿子的不是,并说严冬将届,北方天气大冷,老年人实在吃不消,倘若媳妇要回老家,她老人家也要一齐南归。就这样,蔡老太太和刘侠贞离京南下。过了许久,等蔡锷也离开虎口,一般人才恍然大悟,这是他们母子、夫妻,还有小凤仙使出的一条苦肉计。
据说,李振海的孩子嫁了人,家中只剩下小凤仙孤独一人,一个好心的邻居把小凤仙接到自己的家中照料她。有一天,小凤仙听广播,里面正说她和蔡锷将军的事情,开头她有些茫然,觉得恍若隔世,不知今夕何年。渐渐地,往事袭上心头,她本来以为往事早都忘记,谁想却还是这样须眉毕现地突然和自己撞个满怀,不禁潸然泪下。邻居非常吃惊,忙走过来问她怎么了。离开北京半个多世纪了,小凤仙第一次情不自禁对人说出了自己的身世,指着戏匣子说:“那里面说的就是我的事情啊!”然后小凤仙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对邻居说:“你一定替我保守秘密,不能对外人说啊!”那邻居早在那里惊呆了,望望她和戏匣子,不敢相信一切是真的,只是一个劲儿地点着头。
小凤仙晚年定居沈阳,有资料说当年蔡锷脱身后,小凤仙也离开了北京,后来在天津结识了一位奉系军官,嫁给了他并随他到了东北。先是在营口生活一段时间,后来又到了沈阳,军官死去后,她则一个人留在了沈阳生活。还有一种说法是,小凤仙在沈阳有一个干妹妹,她是投奔妹妹来的。甚至有人说她初到沈阳时曾经和名伶孟小冬的妹妹孟幼冬同住。小凤仙到沈阳后给自己起了个新名字,叫张洗非。她刚开始住在沈阳大西门外,她经常到附近的金城影院看戏听书,碰见了有同样爱好的李振海,两人一下子认出了彼此。原来小凤仙年轻时到过奉天大帅府,与赵四小姐有交往,而那时李振海在帅府做工,一睹小凤仙芳容,特别仰慕。此时的小凤仙早已历经沧桑洗尽铅华,她和李振海交往一段时间后,情投意合,便走进了婚姻。李振海也是再婚,原来有四个孩子,小凤仙成为他们的继母,和他们一起生活。
据其养子养女回忆,小凤仙非常能“哄人”,也就是讨人喜欢之意,所以夫妇感情非常好。她晚年喜欢拉二胡和扭秧歌。闲暇的时候就常常拿着一张戎装军人旧照痴痴地观看,晚辈询问,她只说那是旧时的朋友。小凤仙的养子养女,当时都不知道她旧时候的身世。
小凤仙人物评价
小凤仙成名于上海.走红于北平,无疑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适革命英雄蔡锷为袁世凯所困,与小凤仙两情相绻,仗义巧施脱逃之计,蔡旋与革命党结合,起义反袁,促成二次革命成功。她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其爱国义举,先后编成电影(《知音》)、电视,普受欢迎。
小凤仙个人作品
其一:调寄《柳摇金》
骊歌一曲开琼宴,且将子饯,你倡义心坚,不辞冒险,浊酒一杯劝,料着你食难下咽。你莫认作离筵,是我两人大纪念。
其二:调寄《帝子花》
燕婉情你体留恋,我这里百年预约来生券,切莫一缕情丝两地牵。如果所谋未遂或他日啊!化作地下并头莲,再了前生愿。
其三:调寄《学士中》
你须计出万全,力把渠魁殄灭!若推不倒老袁啊?休说你自愧生旋,就是侬也羞见先生面,要相见,到黄泉。
其一: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二: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小凤仙补充介绍
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偏房所生,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这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职了。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至连她的生卒日期都没有能说清楚,但她却曾是名动公卿的名伎。她曾帮助共和名将蔡锷将军逃离袁世凯的软禁,更因为与蔡锷的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而被人传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爱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电影。
坎坷身世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满族旗人,祖籍河南,大约1899年出生于父亲做官的浙江杭州。她的父亲姓朱,是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后被解职,光绪年间全家流寓湖南湘潭,后到杭州。
1900年8月,小凤仙在杭州出生。生父殁后,因母亲是偏房,备受大母-,不得已乃和生母离开朱家单过。不久母亲病逝,一位姓张的奶妈收留抚养她,所以就改姓张,名凤云。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那时张奶妈带着她正在浙江巡抚曾蕴家帮佣。随后杭州革命党人炮轰浙江巡抚衙门,张奶妈就带着她逃亡上海。因衣食无着,便让她跟着一位姓胡的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取了艺名“小凤仙”。
1913年(民国二年)7、8月间,国民党人在南京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冯国璋、张勋等部攻打南京,战火延及近两月。小凤仙跟着胡老板逃回上海。这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伎。
胡老板将她卖给上海曾出版过庸俗小说《鲁男子》的风流文人曾孟朴家当奴婢,后来曾孟朴又把她带到北平,“转让”给著名的“-”八大胡同里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小凤仙自幼聪颖,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会写歌词,很快便以“色艺俱佳”脱颖而出。
传奇爱情
二人初遇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人。1914年,蔡锷是云南督军,手握兵权,镇守边疆,权倾一时。袁世凯为称帝拉拢蔡锷,请蔡锷进京,封为“始威将军”,做他复辟的左膀右臂。当袁世凯看出蔡锷并不对他忠心耿耿,而是反对他当皇帝时,便把蔡锷软禁起来,不准他离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蔡锷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无聊之时,常常化装成商人模样,串八大胡同,找伎女寻欢作乐。
那时候,小凤仙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里的云吉班。蔡锷心内烦闷,随便出来走走,并不是成心嫖伎,又因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样子,并不像是特别有钱的大少,伎院老鸨就把他引到长相一般,性格古怪的二流伎女小凤仙这里。小凤仙一见来客就断定他不似一般寻常的狎客,真诚以待。
相知
民国四年初秋,筹备袁世凯登基的“筹安会”堂而皇之地在北京成立,杨度主持其事,利用都是湖南同乡的身份,天天到棉花胡同力促蔡锷列名发起人之一。
杨度是筹安会的主持人,帝制的催生者,未来袁氏朝廷的宰相;同时又是个风流倜傥、落拓不羁、寄情声色、醉心犬马的大名士。天天晚上呼朋引类往八大胡同去征歌逐色。蔡锷决定要打进他们的圈子,就不能免俗,那些人各自有相好的姑娘,蔡锷自从那次遇到小凤仙后,顿感此女虽沦落风尘,然而出语不俗,或可作为-知己,借以应付京中的一班“同僚”。
相处过程中,小凤仙掏心挖肝地将自己的身世,向蔡锷尽情地倾诉,并要求蔡锷以诚相待。二人历经波折,终坦诚以待,蔡锷甚至为了小凤仙与发妻闹翻。杨度眼看这位当年在云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今与八大胡同的一个二流伎女打得火热。天天醇酒妇人,壮志已经消磨殆尽,时常昼夜不分,不只是耽搁了公务,连棉花胡同家里的老太太也疏于晨昏定省,而结发妻子更是久受冷落。杨度把这种情形报告袁世凯,袁世凯听到蔡宅乱七八糟,不屑地说:“我道蔡锷是个干练之才,可参与国家大事,谁知道治家都还不妥贴!”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
同死共生
袁世凯登基前,为防止蔡锷叛变,派-到棉花胡同的蔡宅搜查,蔡锷意识到北洋政府还是容不下他,他到天津去了一趟,袁世凯的密探对他层层监视,他苦思脱身之计,最后想到了小凤仙。蔡锷对小凤仙说:“决计不顾生死,非要逃脱羁系不可。”小凤仙决定与蔡锷生死同行。蔡锷说:“同行多有不便,将来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凤仙当夜为蔡锷饯行,为他歌唱、为他流泪,仔细叮咛。
蔡锷称和小凤仙游玩并趁机逃离北京,回到云南,通电讨袁。次年1月,蔡锷率军出征,称帝仅83天的袁世凯在内忧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公祭蔡锷时,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蔡锷的离世带给小凤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那以后,小凤仙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二次下嫁
小凤仙离开公众视线后,下嫁给当时东北军一个姓梁的旅长,二人生活多年,却没有留下后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岁的锅炉工李振海。和李结婚时,小凤仙大约50开外。那时,李带着一个14岁的女儿。锅炉工去世之后,她和他的女儿一起生活。
痴呆逝世
1951年初,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率剧团去朝鲜慰问赴朝参战的志愿军,途经沈阳演出,下榻于当时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的招待所。小凤仙和梅兰芳联系之后,得以见面。梅兰芳托人解决小凤仙的工作问题,小凤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儿园里工作。
1952年,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1954年去世。
人物评价
小凤仙成名于上海.走红于北平,无疑是民国初年的风云人物。适革命英雄蔡锷为袁世凯所困,与小凤仙两情相绻,仗义巧施脱逃之计,蔡旋与革命党结合,起义反袁,促成二次革命成功。她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其爱国义举,先后编成电影(《知音》)、电视,普受欢迎。
轶事典故
咬舌示忠
蔡锷在云吉班兴之所至,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小凤仙——“自古佳人多颖悟,从来侠女出风尘。”这副对联吻合小凤仙的身份和性格,也流露出蔡锷的心情和感情。他将小凤仙比作侠女,内心里已经把她定型,框定了她与自己不仅仅于儿女情长,而是和革命大业有着密切关系。
据说当时蔡锷在这副对联的上方题写了一句“凤仙女史灿正”,但下面没有署名。小凤仙有所不满,对他说:“你我虽贵贱悬殊,但又何必隐姓埋名?”他才只好写上了“松坡”二字,松坡是他的字,小凤仙立刻明白了,眼前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当场,小凤仙便把自己的舌头咬破,血滴对联之上,以示对蔡锷的忠诚。
演戏助逃
蔡锷与小凤仙如胶似漆,托梁士诒购行前清某侍郎废宅一所,大兴土木,到处扬言为小凤仙建造华屋。又给小凤仙题辞,说她“此际有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蔡锷的这些活动却惹恼了原配夫人刘侠贞,对丈夫又是指责,又是劝戒,引得蔡锷恼羞成怒,先是把不少家具打得稀烂,接着对刘侠贞拳脚交加,棉花胡同里蔡宅闹得鸡飞狗走。
袁世凯听到了消息,派王揖唐和朱启钤两人前去调停、慰问,也不得要领,最终大大松懈了对蔡锷的戒心。
蔡锷扬言要把小凤仙接回家来,刘侠贞不惜与丈夫决裂,蔡锷嚷嚷着要休掉这个泼妇。蔡老太太一开始就站在儿媳一边,经常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落儿子的不是,并说严冬将届,北方天气大冷,老年人实在吃不消,倘若媳妇要回老家,她老人家也要一齐南归。就这样,蔡老太太和刘侠贞离京南下。过了许久,等蔡锷也离开虎口,一般人才恍然大悟,这是他们母子、夫妻,还有小凤仙使出的一条 。
“小凤仙”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