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名人金德瑛介绍
金德瑛(1701年-1762年),中国清朝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任江西、山东及顺天学政。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路过徐州,发现黄河决口,运河溢涨,及时上奏。官至左都御史。金德瑛工书法,喜欢戏曲,常至梨园听歌。
金德瑛个人履历
清史稿-列传九十二
金德瑛,字汝白,原籍安徽休宁瓯山,寄籍浙江仁和。
乾隆元年进士,廷对初置第六,高宗亲擢第一,授修撰。
是岁举博学鸿词科,德瑛以荐徵,既入翰林,不更试。
旋命南书房行走,充江南乡试考官。
德瑛以原籍休宁辞,不许。再迁右庶子。督江西学政。
任满,上特谕“德瑛甚有操守,取士公明”,命留任。
德瑛疏言:“翰林为储才地,庶吉士宜求学有根柢,器量明达,庶可备他日任使。每科命大臣教习,大臣政事甚繁,但能总大纲。旧有分教例,但由掌院选任,时设时止。乞令掌院於翰詹中择品学优赡、资俸较深者引见,简畀分教。”得旨俞允。复四迁太常寺卿,命祭告山西诸行省帝王陵寝。疏言:“女娲氏陵寝殿塑女像,旁侍嫔御,民间奉为求嗣之神,实为黩亵。请毁像立主。”
下部议行。督山东学政。
十九年,岁饥,上发帑治赈,而邹、滕诸县灾尤重。有司格於例限,不敢以请。
德瑛任满还京师,入对,具言状,上特命展赈。迁内阁学士。
二十一年,迁礼部侍郎。充江西乡试考官。
使还,经徐州,时河决孙家集,微山湖暴涨,入运河,江南、山东连壤诸州县被水。
德瑛谘访形势,入陈於上前,上嘉德瑛诚实不欺。旋命尚书刘统勋董治疏筑。
二十三年,督顺天学政,疏言:“八旗诸生遇岁试,辄称病诿避,甚至病者多於与试者,请下八旗都统考覈。”
二十六年,擢左都御史(从一品),疏言:“秋审旧例,凡已经秋审者谓之‘旧事’,现入秋审者谓之‘新事’。当九卿、詹事、科道集议时,书吏宣唱名册,繁重淹滞。其实商榷轻重,多在新事。积年缓决之案,自按察使上巡抚,更三法司,初狱已致慎矣;况三审缓决,久成信谳。诸囚偷生囹圄,幸待十年庆典,得蒙恩赦。然亦裁自圣心,诸臣无与焉。旧事名册宜罢宣唱。陈案既省,近事得以从容往复,尽心详审。九卿兼有馀晷治其本职。”上韪其言,下大学士会刑部议,请如德瑛言。
十二月,命稽覈通州仓储,中寒病作,二十七年正月,卒。
德瑛端平简直,无有偏党,为上所知。
方为少詹事,入对,上曰:“汝元年状元,尚作四品官耶?”数日擢太常寺卿。
及病,上每见廷臣问状,且曰:“德瑛辛巳生,长朕十岁。”
及病革,上方出巡幸,将启跸,犹曰:“德瑛久不入值,病必重。”
德瑛即以其日卒。
三十一年,德瑛子洁成进士,引见,上曰:“汝金德瑛子耶?”
德瑛卒已将十年,上犹惓惓如是。
德瑛论诗宗黄庭坚,谓当辞必己出,不主故常。载初与订交,晚登第,乃为门下门生;诗亦宗庭坚,险入横出,崭然成一家。同县王又曾、万光泰辈相与唱酬,号秀水派。
金德瑛个人简历
金德瑛,为人正直谨慎,才华横溢。他极崇拜黄庭坚的诗。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前后,创作《观剧绝句三十首》,与郑板桥交往甚密。蒋士铨是他的门生。卒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陈兆仑撰墓志铭:“工书法,出入晋唐。蒋士铨曰:临摹法贴,几于等身。”
金德瑛人物轶事
金家状元本姓程
公元1736年,大清乾隆皇帝登基不久,年仅35岁的金德瑛便高中状元。喜讯传到休宁故里,瓯山金氏族人个个笑逐颜开,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与此同时,南距瓯山大约25公里的汊口程氏族人,也一家家张灯结彩,欢天喜地……金家出状元,程家为何如此兴奋呢?那还得从元朝说起,当时,汊口程氏有个名叫程湄的处士,幼年父母双亡,孤苦无依,全靠他在瓯山的姨父金应元悉心抚育成人,并将女儿嫁给他成家立业。金应元的长子早死无后,程湄为了答谢姨父的养育之恩,就让自己的次子程祖仁顶其门户,并改姓称金祖仁。不料,金祖仁也短命,没续上香火,程湄又让长子程祖佑的小儿子程任顶金祖仁家门户,改称金任。金任子孙又传10余世,便是状元金德瑛这一辈。由此可见,金状元的血脉里流动着的是汊口程氏的骨血,金家状元归根到底就是程家状元,汊口程氏能不感到万分荣耀吗?
板桥德瑛笔墨情
金德瑛作为乾隆元年新科状元,既是“天子门生”,又是内阁大学士鄂尔泰、朱轼等考官的学生,还有幸与百余位新科进士成了同年。这本是拉关系、套近乎的好机会,但德瑛与那些趋炎附势的人走不到一起,倒是与官职卑微而清高孤傲、后世称作“扬州八怪”之一的同年郑板桥交往甚密。在《板桥全集》里,有首小诗,题为《小古镜为同年金殿元作》,诗云:“土花剥蚀蛟龙缺,秋水澄泓海月残。判得君心如此镜,玉堂高挂古清寒。”字里行间,无不跳动着郑板桥对金德瑛做一个公正廉明的清官的深切期盼和信赖。在金德瑛《桧门诗存》里,也有一首诗,题为《题郑板桥赠兰竹画》,全诗共24句,前4句直扣画面:“画兰不多三五茎,画竹不多三五干。纸宽墨润腕力余,更添古石三五片。”中间16句写板桥的画风人格,并追述自己与他多年的金石之交。后4句写久别重逢的感受与祝愿:“别久争讶鬓霜盈,逢稀似类优罢现。径题长句画中间,如使两人常相面。”金德瑛与郑板桥两位书画高手惺惺相惜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状元后裔访故里
金德瑛生前曾作“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动莫如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如咨”十六字长联教育后代。后世子孙秉承祖训,繁衍生息,至今300余年,早已遍布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等省市,有的还漂洋过海,在海外安居乐业。据粗略统计,继金德瑛的三子金洁、四子金忠济高中进士之后,道光、光绪年间,金衍照与金蓉镜两位金氏后人又先后考中进士。此外,尚有金孝槐、金乔年等9人高中举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德瑛的孙女亦即金洁之女金孝维,还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女才子,所著《有此庐诗钞》,曾一度广为流传。公元1998年、2000年、为了缅怀、追念先祖金德瑛,侨居境内外的金氏如心堂子孙们曾先后分批回休宁瓯山寻访祖屋、状元府,拜谒葬于万安镇上黄村的金德瑛墓,并群策群力于2001年编印了图文并茂的《金德瑛公诞辰三百周年纪念册》,尽情抒发了“绿叶对根的情意”。
金德瑛补充介绍
金德瑛(1701年-1762年),中国清朝状元、政治人物,字汝白,号桧门。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元年(1736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右庶子、太常寺卿,任江西、山东及顺天学政。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路过徐州,发现黄河决口,运河溢涨,及时上奏。官至左都御史。
金德瑛出身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原来也是个读书人,后来弃儒转而经商。
乾隆元年,金德瑛夺魁后,授翰林院修撰,在南书房行走,充任当年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三年,出任福建乡试正考官。乾隆六年,金德瑛充任日讲起居注官、江南乡试副考官、提督江西学政。在江西督学任满时,以为人正直,办事公正很受乾隆帝赏识。皇帝谕称其:“甚有操守,取士公正,诚实不欺,无有偏党。”乾隆八年,金德瑛又任期三年江西学政。在这六年中,由于他提倡通经学古,江西之士,许多家有经史子集,文风大盛。此期间,金德瑛升迁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右庶子。乾隆十年,金德瑛转詹事府左庶子。乾隆十三年,擢升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乾隆十五年,金德瑛出任福建乡试正考官、迁太常寺卿。乾隆十七年,提督山东学政。乾隆十九年(1754),邹、滕二县灾情特别严重,皇帝发帑赈济灾年,相关-又不敢向有关部门按例分得以外的钱。金德瑛出于对百姓的关心,毅然上疏奏告,得到高宗褒扬。特命给二县再加赈济。此期间,金德瑛擢升内阁学士。乾隆二十一年,金德瑛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典江西乡试回京,路过徐州。发现因黄河决口,运河水暴溢,江南、山东诸县遭受水灾。他马上进行察访,上奏皇帝。使运河、黄河得以疏筑治理。回京,迁任礼部右侍郎。二十二年,充任会试副考官。乾隆二十三年,提督顺天学政。乾隆二十六年,擢升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曾上疏提出秋审唱名繁重拖拉,旧案犯、新案犯名册不分。旧事宜罢唱,新案才得以详审。避免无新旧,迟迟不定案。他的意见很快被采纳。秋审不再唱名,案犯三审定案。乾隆二十七年,金德瑛卒于官任上。
金德瑛最为显著的政绩在于督办学政,在选拔、培养人才方面很有功绩。他曾先后任江西、山东及顺天学政,先后四次任福建、江南、江西、福建乡试主考。他三任学政、四主乡试,在其一生中很有建树。
金德瑛善书法,能诗文。与钱载、王又会、万光泰一起被称为“秀水诗派”。此外,他喜欢戏曲,公务余暇,赴梨园以娱;衰迈之年,拨玩丝竹为乐。曾作观剧诗,凡一人一事,比兴讽喻,触景生情,犹咏史遗风。后来,光绪年间,有人将他的绝句汇集成书为《桧门观剧诗》。
著有《桧门诗疑》四卷、《观剧绝句》一卷,编有《西江风雅》十二卷。
“金德瑛”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