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浙江省名人>绍兴市名人>上虞区名人

高镜朗

高镜朗人物照片

上虞名人高镜朗介绍

上海第二医学院一级教授

高镜朗(1892-1983),男,浙江上虞人,上海第二医学院一级教授,儿科医学系主任、新华医院、新华儿童医院儿内科主任,广慈医院儿科主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第一所长。

高镜朗个人生平

4岁进私塾启蒙,6岁丧母,寄养舅家放牛5年,后入嘉兴桐乡文艺学堂半工半读,继转嘉兴秀州书院、杭州之江大学就读,并被推荐去嘉兴福音医院学医。1914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医科,民国10年(1921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16年,在上海同颜福庆、乐文照等筹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学院前身)任执行委员会委员、秘书,兼任儿科学讲师和临床儿科主任、附属护士学校校长。次年,由学院派遣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儿童保健,并在纽约结核病研究所进修结核病学,旋又转赴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德国杜塞道夫传染病院、柏林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及奥地利维也纳结核病院进修和观摩。回国后,任上海医学院儿科教授,并创办福幼医院,为上海最早的儿童专科医院之一。

1952年,高氏放弃私人开业出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儿科主任,参加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医学系,任系主任,1958年兼新华医院儿科主任,1978年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为发展儿科事业和培养儿科人才作出了贡献。曾任上海市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高氏博览中外医学文献,钻研祖国医学,将中医理论精华与现代医学结合,是较早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学者之一。早年著有《儿科小全》、《古代儿科疾病新编》和《儿科传染病学》、《儿科液体疗法》等。他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发起人之一,被誉为儿科界的一代宗师,素有“南高北诸”(北京儿科名家诸福棠)之称。1983年留下遗嘱,把自己的全部藏书和积蓄献给国家,设立高镜朗基金会,作为培养儿科青年医师的奖励基金。

高镜朗教授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观察病情仔细入微,医德高尚,技术精益求精,成为我国南方儿科界的权威。高镜朗教授曾任嘉兴福音院医师、护校教师,沪光大学校医,上海卫生教育会中文部编辑,湘雅医校内科助教,上海女子医学院教师,上海医学院内科讲师、教授兼护校校长,福利医院院长。高镜朗教授鉴于旧社会时政腐败落没,忽视医学发展,人民民不聊生,病魔疾首,遂行医上海,立志培养医学人才,发展我国的儿科事业,在三十年代与颜福庆先生一起,创办了上海医学院(即今的上海第一医学院),五十年代,又参加筹建创办了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和新华医院,在进入古稀高龄的七十年代,又筹办成立了上海市儿童研究所,为儿科医学教育,儿科医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高镜朗教授虚怀若谷,认真阅读各类书刊杂志,诲人不倦,曾翻阅了医学会一万多册中医书籍,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分配在边远地区工作的儿科系毕业生,为了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知识,在他的创导和赞助下,《临床儿科杂志》,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现已出版了三期,高老对儿科事业的发展可谓呕心沥血。

高镜朗教授不仅是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医术高超,受人赞誉的好医师。而且是一位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早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他刚强贞节,没有屈服日本帝国主义,在国民党蒋介石统治时期,他挺拔不阿,没有屈从国民党蒋介石,拒绝为南京的蒋家子孙治病,敌伪时期,宁可关掉自己的医院,也不想替伪政府登记,可见,高教授的旗帜是何等的鲜明!在五十年代和“文革”动乱期间,虽然遭受非议,但是对社会主义祖国没有什么反对表现。1979年,出国探亲后,念念不忘祖国,拒绝寓居国外,依然返回抚育他成长的祖国。高教授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忘自己的祖国,专门存一笔款,给子孙回国做学费之用,他对在国外的子女说:“你们是中国人,应为祖国医学事业做出贡献,可以回来讲学么”。

1983年11月11日高镜朗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1岁。

高镜朗个人简介

高镜朗(1892—1983),浙江上虞章镇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被誉为儿科医学界的一代宗师,与诸福棠并称为 “南高北诸”。 1892年出生于教师家庭。4岁入私塾,6岁丧母,在舅父家放牛5年,后经族人资助,入嘉兴美国基督教会办的桐乡文艺学堂,后依次就读于嘉兴秀州书院、杭州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1915年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攻读西洋医学,1921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内科助教。1923年,与颜福庆一同创办国立上海医学院,任教授、儿科主任,主持儿科教育,并兼任附属护士学校校长。1925年,受聘为绍兴福康医院儿科医师。1928年,公费派送赴美国留学,入哈佛公共卫生学校及哈佛大学儿科医院进修,并先后到纽约肺病研究所、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德国杜塞尔道夫传染病院、柏林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奥地利维也纳儿童结核病院、瑞士苏黎州儿科医院学习考察。1930年回国后,开设沪上最早的儿童专科医院——福幼医院。解放后,先后于1952年、1958年参与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和新华医院。1953年,被上海第二医学院特聘为广慈医院儿科主任,并委其创立儿科医学系。1954年,被聘为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系主任。在此期间,还曾任上海卫生教育会编辑,上海福利医院院长等职。1978年指导成立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1983年捐资创办《儿科临床杂志》,从而在国内率先确立儿科医教研完整体系。

高镜朗补充介绍

  高镜朗(1892~1983年)又名一贯。浙江上虞人。家贫,赖资助方得学。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16年,同颜福庆等筹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任执行委员兼秘书、儿科讲师、儿科主任等。次年春,受院方派遣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儿童保健。后在美、奥、法、德等国医疗机构进修。民国19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儿科教授。不久,创办福幼医院。民国27年,迁居巨籁达路(今巨鹿路)367号,以屋前空地建新院。次年,福幼医院迁入。贫者和残疾人就医,常不收号金。许广平常带周海婴来就医,受到精心诊治。1952年,放弃私人开业,任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儿科主任,参加筹建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历任儿科医学系主任兼新华医院儿科主任、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等。为第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著有《儿科小全》、《古代儿科疾病新编》、《儿科传染病学》和《儿科液体疗法》等。遗嘱将全部藏书、积蓄捐献给国家,设立高镜朗基金会,培养奖励儿科青年医师。

  “高镜朗”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