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云南省名人>昆明市名人>安宁市名人

陈钟书

陈钟书人物照片

安宁名人陈钟书介绍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陈钟书(1891—1938),出生于安宁。1908年参加滇军。1911年随军参加重九起义,在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等历次战争中,作战勇敢,屡建奇功,由士兵升至排长、连长。1931年任麻栗坡边防督办,在任上治军严明,滇军军威大振,边境安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60军542旅旅长。陈钟书说:日本帝国主义欺侮我国人民实在太甚,我要上抗日前线,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回家。1938年4月22日,参加极其惨烈的台儿庄战役,多次打退日寇进攻。日寇遂派出飞机在阵地上低空扫射,密集炮火狂轰滥炸。滇军将士们在一望无垠、无险可据的平原上,粉碎了日寇多次的疯狂进攻。23日下午,日寇又发动更大规模进攻,陈钟书率领将士冲向日寇,与敌展开肉搏战,再次击溃数倍兵力的日军。但在肉搏战中,陈钟书面部不幸被一发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7岁。国民政府追赠陈钟书为陆军中将。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陈钟书人物生平

陈钟书(1891—1938),字树藩,国民党陆军少将,云南安宁八街月照屯村人,故居现址八街何家营村。陈钟书有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二,因家境贫寒,读了两年私塾后,11岁时即辍学帮人放牛。为替父母分担家庭重担,16岁就独自到大石洞开荒,栽种荞麦。1908年,为帮家中还债,陈钟书愤然以十二吊铜钱的代价将自身抵大里屯的户籍兵,编入滇军十九镇(师)七十四标(团)。1911年随军参加“重九”起义,后参加北伐。在护国、靖国、护法、反对张勋复辟等历次战争中,钟书作战勇敢,屡建奇功,由士兵升至排长、连长。后又被保送到云南讲武堂深造。毕业后分到龙云部队近卫团任营副。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少将团长、麻栗坡特别区少将衔边防督办(署行政,监司法、军事和外事,并兼麻栗坡学校督监)、第六十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

陈钟书主要事迹

1931年4月,陈钟书调任麻栗坡特别区少将衔边防督办,署行政,监司法、军事和外事,并兼麻栗坡学校督监。在任上他经常微服私访或派人到民间与边防了解民情。他治军严明,并积极兴办团练,巩固边防。经他一年多的经营,边防一带滇军军威大振,边境安宁,盗匪匿迹。连远在越南的法国人都对他敬畏三分。严惩当地危害民族利益、欺诈百姓的地方恶势力,如查抄土豪劣绅宋某的家、枪毙宋母吴氏,制服马关地霸李某等。为使边地儿童有读书的机会,陈钟书动员当地士绅集资兴办学校,聘请有志青年到校任职。1932年10月17日卸任时,当地群众在街上摆香案送别,地方父老送陈钟书一枚金质纪念章,为他立了一块德政纪念碑,勒文歌颂了陈钟书的德泽和功绩。

陈钟书每次回乡都身穿便服,毫无将军的作派,时常和穷人蹲狗肉摊共饮攀谈,每到一处人们也喜欢和他接近,老人当众直唤他的小名。陈钟书亦常借此时机给乡亲们讲目睹的一些爱国故事。当他知道家乡受灾时,便拿出准备建房的积蓄,三次在街子天施米。不顾门当户对之传统和贫穷的杨老五拜亲家。对自己的亲人要求非常严格。其族中有一兄长是安宁、易门、罗次、昆阳、禄丰5县联防剿匪大队长。借“接风”之名,宴请钟书为陈办私事。陈钟书诚恳劝告:“大哥,我们是为百姓办事的官,应该处处为百姓着想,多为百姓办些好事”。陈钟书之弟叫帮工到风水林里砍柴,钟书知道后,把他叫来,沉痛地说:“如果大家都跟随你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大龙潭水必将枯竭,我们陈家就成了罪人,受到后辈的咒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钟书对家人说:“日本帝国主义欺侮我国人民实在太甚,我要上抗日前线,不打败日本鬼子决不回家”。9月,陈钟书调任六十军一八三师五四二旅旅长,10月5日从昆明誓师出发,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4月22日至5月14日,六十军投入了极其惨烈的第二次台儿庄血战。在这次会战中一八三师作为主攻部队走在最前,也打得最为惨烈。陈部奉命守卫邢家楼、五圣堂。22日战斗打响,陈镇静指挥。在武器装备悬殊很大的情况下,云南健儿凭着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打退了日寇多次进攻。日寇惊奇遇到了一支英勇顽强的中国军队,遂派出飞机在阵地上低空扫射,密集炮火狂轰滥炸。友军汤恩伯所属部队抵挡不住退出第一线后,滇军将士们仍在那一望无垠、无险可据的平原上,粉碎了日寇40余次的疯狂进攻。日寇纠集步兵、骑兵,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阵地猛攻,陈钟书传令隐蔽,当日寇进入有效射程内时,一声令下,机枪、手榴弹一齐射向敌人,日军丢下无数尸体,狼狈退去。23日下午,日寇又发动更大规模冲锋,但我方弹药已供运不上。陈钟书端起枪,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率领将士冲向日寇,与敌展开肉搏战,再次击溃超过我方数倍兵力的日军。但在肉搏战中,陈钟书面部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被运过运河后壮烈牺牲,时年47岁。遗体由火车运至徐州,埋葬在东关外乱葬岗中。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军衔。

陈钟书补充介绍

  陈钟书(1891—1938),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

  字树藩。1891年出生于云南省安宁县八街区月照屯。幼年在村中读私塾,因家境贫困,11岁辍学帮人放牛。1908年,在滇军十九师七十四团服役,不久即任班长。1911年,随部参加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1915年,参加护国军讨袁运动、 运动,作战勇敢,屡建战功。1923年5月后,历任排长、连长。不久,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学习,毕业后在龙云部任近卫团营副。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八师三旅六团少将团长。1931年4月,调任麻栗坡边防对汛区少将督办。在任期间,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刚正不阿的品质受到当地百姓的赞扬,卸任后,麻栗坡民众为他立了德政纪念标。后又返回军中,任步兵第五旅第十团团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陈钟书以资深善战,被任命为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面对危在旦夕的祖国,他对家人说:“日寇侵略成性,年内必有大战,作为军人,报效国家民族的时刻到了,我已决心舍身为国。”于是赶回老家,分房产,安顿老人,旋即奔赴兵营,带领全旅官兵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同年10月,陈钟书率两团官兵随六十军从云南出发,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3月,日军第五和第十师团沿津浦路南犯,企图攻占鲁南战略要地台儿庄,打通津浦线,攻占徐州。台儿庄危急,为加强前线力量,作为第二线部队,六十军奉命开往台儿庄以北邢家楼一带集结。

  4月21日,六十军先头部队在邢家楼、五圣堂一带突然与日军遭遇并展开激战。五四二旅官兵还未来得及构筑防御工事,日军数十辆坦克便喷着火舌冲了过来,坦克所过之处,我军士兵成片倒下,伤亡极大。得知士兵们用血肉之躯抵-,陈钟书赶到前线,命令机关枪瞄准日军步兵猛扫,把步兵和坦克隔离开,并用集束手 炸坦克,收到成效。这时,敌步兵已冲到我方阵地前,双方展开搏杀。轻重机枪难以发挥作用,陈钟书端起步枪,带领士兵们与日军拼杀成一团。日军后续部队紧随而至,陈钟书一边与日军拼刺刀,一边指挥机枪和迫击炮-后面的日军,把冲到阵地前的日军与后面的日军隔离开。陈钟书素以骁勇闻名,他豪气大发,一口气捅翻了14名日军,士兵们见旅长如此神勇,胆气倍增,喊杀声惊天动地,直杀得日军鬼哭狼嚎,往后败退。陈钟书率队乘胜追击溃逃之敌。

  4月22日傍晚,陈旅长发现距前沿阵地约五百米处的一个村子里驻有一股日军,即刻传令挑选一百多名机智勇敢的士兵组成敢死队,夜袭敌人。临出发前,他说:“今晚一定要端掉这股鬼子,为阵亡的官兵报仇,为中华民族雪恨。”敢死队员们个个如猛虎下山,不到20分钟就干净利索地消灭了这股日寇,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极大地振奋了部队的士气。

  到4月24日,陈钟书指挥所部先后击溃日军四十余次进攻。战至下午5时许,日军纠集步兵、骑兵向陈钟书部包抄过来,陈钟书急令左侧部队阻击日军骑兵,正面部队继续出击。我军轻重机枪向日军骑兵猛烈扫射,举着战刀的日寇纷纷落马。冲到我军阵地前的骑兵与我步兵展开白刃血战,我军付出了几倍于敌人伤亡的代价,致使日军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撤出战斗。由于弹药供应不上,陈钟书身先士卒,端着刺刀率部与日军肉搏,连续刺杀多个日军,身负数伤仍不下战场。突然一颗子弹飞来,从陈将军的右眼打进,后脑飞出,陈钟书当即倒地,嘴里仍喊着冲锋,属下连忙把旅长背下战场。然而由于伤势过重,陈钟书壮烈牺牲。时年47岁。

  陈钟书英勇牺牲后,云南各族各界代表在昆明-沉痛追悼。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追晋陈钟书为陆军中将。1984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陈钟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