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名人张永庆介绍
张永庆,1933年7月生于四川省营山县城附乡(今朗池镇)一个农户家里。解放前,世代种田,受尽压迫剥削。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人,家里分了田,分了物,张永庆当了村里民兵。
1953年1月,张永庆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战斗中他多次受到嘉奖,曾荣立三等功,195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张永庆响应党的号召,复员回乡参加农村生产建设,被大家选为村副业生产大队长。为发展集体经济,他日夜操劳,辛勤工作,使本村副业生产蓬勃发展,成了当地搞农村副业生产的示范村。1958年,国家大力发展工业,他积极要求参加勘探石油大会战,经组织批准他如愿以偿来到32111钻井队当了一名钻井工。刚到钻井队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运输井架及大件设备相当困难,他自告奋勇参加了运输队,和工友一道硬是靠人抬肩扛,把钻井设备抬到了钻井平台上。钻井队勘探地点经常变化,频繁搬迁,配件材料容易丢失。他四处搜捡,即是一块小木方也拾起装箱带走,工友们称他是“红管家”。
1960年,张永庆被提升为副司钻。他参加了69号井的钻探。第一次遇着井喷火火,他又欢喜又紧张,欢喜的是同工友们一起打出了第一口产油产气井,紧张的是发生大火,措手无策。他想出一种灭火办法,将自己的棉衣浸湿与战友全力压住井口,将大火扑灭了,受到上级表彰。
1961年4月,他所在的钻井队钻探南221井时,发生了泥浆井喷,压力射向天空高达四五十米,大家被这突然井喷惊呆了,正在钻台上操作的工作人员被小组浆喷射着,不能出气,不能睁眼,情况非常紧张,如果刹把失控,一场重大事故即将发生;如果要控制刹把,操作人员必须有视觉,才能控制局面。在这紧要关头,张永庆临危不惧冲上前去,一个箭步跃上钻井平台,用自己身躯挡住泥浆喷射,刹那间他成了泥浆人。但他什么也不顾,同操作人员一道死死按住刹把,终于控制了井喷,保护了油井,使南221井又继续安全钻探了。
1964年,32111钻井队转移川南执行勘探任务,张永庆随队来到了川南,担当打井钻探工作。几年来,他既保持了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又具有工人阶级严格的工作责任心。他在32111钻井队里受到了许多锻炼,思想更加成熟、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队里在钻探有名的卧 井时,32111钻井队里派他协助四班打捞涡轮心子。他发现套筒里有个套筒圈,心里很着急。按基本技术要求,他懂得继续打这口井,在井下已存在严重隐患。有人当时对此情况满不在乎。他即时将这一情况向队长作了汇报,与其他工友一道迅速将井下400多米长的钢套筒,一筒一筒提升上来,取出了套管圈,避免了一场恶-故的发生。
打卧 井时,又遇钻链多次断裂断落事故,如果不即时处理,就会延长打井时间,情况恶劣时会报废一口井,对国家造成更大损失。他同工友一道,坚持对钻链精心检查,仔细用油洗净,用吹风机吹干,再经过放大镜检查,一月内检查了上千米长的钻链,从中发现了四根不合格钻链,消除了事故隐患,保证了工作进度。
1966年5月,张永庆在钻探塘一号井时,连续遇到10次井喷,喷出的泥浆之凶猛犹如一条作孽的泥龙。一旦喷射咆哮起来,将使整个井场变成泥浆世界,严重影响了正常作业,还威胁着钻井工人的生命。一次出现井喷泥浆,冲向天空高达五六十米,钻井工人个个像泥塘里爬出来的泥人。张永庆心急如火,脱掉沾满泥浆的衣服,仅穿着一条短裤便冲向井口。在井口上安装回压凡尔。可井喷压力太大,第一次他被冲了下来后,又奋力冲到井口,用腹部紧紧压在井口回压阀上。工友们蜂拥而上,将人当推杆,一圈又一圈旋紧了回压阀,使井喷得到控制。张永庆的腹部严重受伤,被大家送到了医院。
1966年6月中旬,张永庆患了肠胃炎、肺炎,住进合江县医院治疗。病情稍好,他就偷偷跑回钻井队。
1966年6月22日凌晨, 井现场灯火通明,张永庆提着工具袋,正检查着放喷器和三号闸门。不料,井口 放喷管突然0,一股强大的天然气流,冲向井口,冲向机房,同时冲破钻井平台上的防爆灯,引起大火。顷刻间,钻井平台像一片火海。张永庆拿起工具奔向出事地点,立即冲进火海,奔向 闸门开闸放喷,把火引出井场。正在这时,他被爆破口强大的气流冲倒在压风机和柴油机之间,全身着火。但他全然不顾,向工友们喊道:“快关 闸!快关 闸!把火引出去!”无情的大火吞噬了张永庆年轻的生命,牺牲时,他年仅33岁。
张永庆英勇献身后,中共川南矿区党委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1966年8月,国家石油部授予他为石油战线的“五好标兵”;1980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张永庆为革命烈士。
(刘星耀)
“张永庆”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