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四川省名人>巴中市名人

王鳌溪

王鳌溪人物照片

巴中名人王鳌溪介绍

《国民公报》原见习记者

王鳌溪:原名王学奕,笔名王孙芳,王珏等。1894年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巴中市巴州区柳林乡人。1920年赴成都在《国民公报》任见习记者。1926年又到杨森部任书记。1927年任四川善后督办秘书。李宇航任重庆警察厅厅长时,又改任警务秘书。在重庆期间,还先后任《团务日报》、《宕梁旬刊》、《新时代报》、《国民日报》、《重庆日报》、《商务日报》、《粉红通讯》总编辑或主笔,经常撰文揭露与讽刺社会的腐败,赞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三大政策,批驳蒋介石的反动政策。1931年《新时代报》被查封后,被迫离渝赴沪。后任教于上海文化学院,加入 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并与吴汝柏等创办《新大陆报》。1932年秋被秘杀于南京雨花台,时年38岁。

王鳌溪简介

王鳌溪(1894—1932),男,原名王学奕,笔名王孙芳,王珏等,男,四川省巴中县人。1894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为了让后代摆脱贫困,全家节衣缩食让王鳌溪读书。王鳌溪学习十分勤奋,少年时,王鳌溪就颇有才名,他写得一手好文章,书画也十分出色。1917年,王鳌溪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县立巴中中学,在县城,王鳌溪目睹了军阀割据、土豪横行、民不聊生的现状,他十分震惊,立下了以文笔作武器,献身新闻事业的志愿。

王鳌溪经历

1919年,因家境实在贫困,王鳌溪含泪辍学,在家从事农作生产。不久,他只身赴成都,在《国民公报》任见习记者。王鳌溪将犀利的笔触伸向社会各领域,无情地揭露军阀劣绅的罪恶,他的稿件见解深刻,文采过人,成都、重庆各家报刊纷纷采用。成都一吴姓商人十分钦佩王鳌溪为民请命的刚直,愿意出资办《民视日报》,吴自任社长,王鳌溪任总编辑。从此,王鳌溪以报为阵地,夜以继日地组稿写稿,以舆论的力量抨击时政,声张正义。几年后,王鳌溪的文章在全川驰名,人民群众对此拍手称颂,恶势力却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并四处扬言要对付他。在众亲友的劝说下,1926年王鳌溪离开成都赴重庆,先后任《团务日报》、《平报》、《新时代报》、《国民日报》、《商务日报》等报刊编辑。王鳌溪与旅渝同乡会共同创办了《宕梁旬刊》,他在旬刊上撰写对联揭露军阀田颂尧,田颂尧派人收买他,并许诺他任参议等职。王鳌溪不为官禄所动。在重庆期间,正值肖楚女任《新蜀报》主笔,王鳌溪与他相交甚密,思想也更为激进。国民党三中全会在南京开幕,蒋介石粉墨登场,王鳌溪在《新时代报》上发表文章予以揭露:“吹对拍,假对装,黑厚对黄帮。”为此,当局查封了《新时代报》。

1931年王鳌溪被迫离开重庆,辗转来到上海,加入了“各团体救国联合会”,不久创办《新大陆报》。在发刊词中,王鳌溪明确指出该报以“要求民族生存,反对日本侵略,要求民主政治,反对独裁统治”为宗旨,矛头直指蒋介石。创刊不久即遭蒋介石逼令停刊,王鳌溪在艰难中勉力维持,改为不定期出版。

1932年初,蒋介石秘密成立特务组织,王鳌溪联想到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是兰色的,将这个组织戏称为“兰衣社”,在《新大陆报》醒目位置刊出了“兰衣社” 的消息。报道一出,震惊全国,上海《申报》、《大公报》都全文转载,民众争相传阅。蒋介石恼羞成怒,派出大批特务销毁报纸,砸烂承印报纸的印刷厂,追捕办报人员。王鳌溪被捕了。审讯时,军法人员引诱他改弦易辄,按政府旨意办报,王鳌溪义正辞严,据理力辩,国民党见他一身正气,顽强不屈。1932年秋天,王鳌溪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王鳌溪补充介绍

  王鳌溪(1894-1932),四川巴中人。1920年起在成都、重庆从事报社记者和工作。1931年到上海创办《新大陆报》。1932年初因撰文反对蒋介石- 统治被捕,解来南京,同年秋牺牲。

  “王鳌溪”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