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名人刘开基介绍
刘开基,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组织部长,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沁源围困战中,刘开基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发扬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将企图长期驻守沁源的日军赶出了根据地,被誉为“抗日模范县委书记”。
刘开基人物简介
刘开基,1912年3月生,曾用名刘新春,山西沁源人。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参加工作,中学以下学历。
刘开基个人简历
雇工家庭出身,少年时给地主家干活。16岁开始接受革命影响,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后历任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沁源县第一区、第三区协助员,沁源县抗日人民武装自卫队工作员,沁源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协理员、秘书,沁源县牺牲救国同盟会分区委员会副书记,中共沁源中心县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沁源中心县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沁源中心县委员会副书记;1941年1月至1943年9月任中共沁源县委员会书记;1941年1月至1943年9月任沁源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1942年任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政治委员;1943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至1945年6月为中共七大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1945年10月至1948年3月任中共太原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副书记;1948年3月至1948年5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八军分区政治委员;1948年4月至1949年8月任中共太原区第一地方委员会书记;1948年5月至1949年8月任华北军区太岳军区(岳北军分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9年9月至1951年3月任中共汾阳地方委员会书记;1949年9月至1951年3月任山西军区汾阳军分区政治委员;1951年5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山西太原市委员会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1952年9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太原市地方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2年10月至1953年1月任中共太原市委员会直属党委书记;1953年1月至1956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员会农村工作部第一副部长;1956年4月至1967年1月任山西省副省长;1956年至1958年任中共山西省委员会委员;1959年8月至1960年2月任山西省农业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1963年9月至1967年1月任山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农林办公室主任;1968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8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业务组副组长;1969年5月任山西省农林水利局主任。1971年4月至1979年1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75年3月至1977年4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员会组织部部长。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山西省党代会一至四大代表。山西省各界人民大会代表,山西省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山西省第一至五届人大代表。1993年2月21日在太原逝世。
刘开基业绩和荣誉
抗战时期参与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直接组织领导了沁源围困战,粉碎了日军建立所谓“山岳剿共实验区”的企图,被誉为“抗日模范县委书记”。1944年1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赞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时期领导人民治理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同时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援前线。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农林办公室主任期间,组织领导汾河水库、水峪河水库、黄河天桥水电站等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的建设。出版有《刘开基纪念文集》。
刘开基补充介绍
刘开基(1912 )山西沁源人。1936年参加牺盟会。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沁源县委副书记、书记。1942年参与领导了沁源转困战。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岳北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汾阳地委书记,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委常委,山西省副省长,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山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开基”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