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晋城市名人

李俊民

李俊民人物照片

晋城名人李俊民介绍

金代文学家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李俊民人物简介

李俊民,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后裔,排行第三。幼年能文。少时得名儒传授程氏之学,即北宋哲学家程颐、程颢兄弟二人所奠定的“理学”,“其于理学渊源,冥搜隐索,虽片言只字务有根据。”凡经传子史百家之书,他无不研究,未及仕,已成名儒。

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25岁的李俊民以经义举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文名雄于一时。不久,任沁水县令,并提举长平(今高平西北)仓事,进升朝请大夫。未几,因他厌恶官场应酬,弃官归田,以所学教授乡里。由于他学问渊博,加之状元声威,从学者甚众,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投师者不绝于门。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隅)南迁汴京(今开封市)。因为战乱,李俊民于贞佑三年(1215)离开家乡隐居于嵩州鸣皋山,后迁徙至怀州(今河南沁阳),不久又隐于西山。在河南的这段时间,有隐士荆先生,授给他邵雍的《皇极》数学,李俊民对这种用符号、形象和数字推测宇宙变化的学说十分精通,当时深通此道的刘秉忠也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弗如。元灭金后,李俊民徙居怀州,不久又隐居于崇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在大阳生活,他便千方百计招延泽州散在四方的名士,协助他教授学生,所以,仅五六年,所培养的人才,“以通经被选者”有一百二十二人。

元初,忽必烈即汗位前,刘秉忠曾向忽必烈推荐李俊民,盛赞他“易理,易数两造精微”。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忽必烈在藩邸,命以安车召见李俊民等金朝遗老,天天延访,从不间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经史百家,无所不谈。忽必烈想授以高官,但李俊民拒绝入仕,恳赐还山,忽必烈钦佩其气节,尊重其人格,便派专人护送。忽必烈曾令张仲一向李俊民讨教有关祯祥方面的预言,因李俊民精通《皇极》数,所言神话般全部应验。当忽必烈即汗位,改元中统,李俊民已卒于嵩山,享年85岁,葬于晋城崔家庄北。元世祖中统初,赐谥庄靖先生。

李俊民作品选摘

诗作

【闻蔡州破】

不周力摧天柱折,阴山怨彻青冢骨。

方将一掷赌乾坤,谁谓四面无日月。

石马汗滴昭陵血,铜人泪泣秋风客。

君不见周家美化八百年,遗恨《黍离》诗一篇!

诗作

【大阳与诸友话旧】

寻芳来入杏花村,

见客人人有典型。

不用看碑问前事,

坐中一话即图经。

诗作

【大阳值雪】

扫地阴云拨不开,

北风吹落豆秸灰。

相逢父老应相笑,

直待山头白后来。

诗作

【八日登山同谒吴王祠(四月) 】

老树凋残尽,灵祠寂历中。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

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

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

词作

【清平乐 锦堂寿】

青云得路,休叹功名误。

好在辋川堪画处,闻早抽身归去。

任他千丈风波,光阴著酒消磨。

识破落花浮世,笑看金狄摩挲。

词作

【点绛唇 锦堂寿日】

马上功名,射雕谁似将军手!

一朝肘后,金印悬如斗。

锦绣山川,何似人长久?

闲中友,为君添寿,共劝忘怀酒。

词作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 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李俊民补充介绍

  李俊民(1176~1260) 金代文学家。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章宗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不久,不满政治腐败,弃官。宣宗贞□二年(1214)南渡黄河,隐于嵩山。金亡后,被忽必烈召见,颇加优礼。他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故集名《庄靖集》。李俊民少习二程理学,有文名。其文冲淡和平,语言流畅。代表作《重修浮山女娲庙记》,叙事有条理,不务奇崛。《睡鹤记》借石鹤以喻志,表示身处乱世而甘心沉潜静默,不鸣不飞。其词多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如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谒金门〕《和邦直》)。诗作多能反映现实生活,如《姚子昂画马》写怀才不遇,《闻蔡州破》写-悲痛,《即事》、《母应之饷黍》、《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扫晴妇》等,或写人民苦于战乱,或关心水旱灾荒,有真情实感。《四库全书总目》赞其诗类多幽忧激烈之音,系念宗邦,寄怀深远,不徒以清新奇崛为工。《庄靖集》包括诗7卷,文3卷。词存68首,收入唐圭璋《全金元词》。《庄靖集》有《九金人集》本、《山右丛书初编》本。

  李俊民及第后,授应奉翰林文字。宋治平(1064~1067)年间,儒学大师程颐曾在泽州任职三年,诸乡普遍设立学校,儒学大昌。李俊民得程学之余绪,又受邵雍皇极之学的影响,金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授应奉翰林文字。承安四年将第一名状元称号取消,同于词赋第二名榜眼。李俊民出任沁水县令,兼提举平仓事。未几,由于泽州被元军攻陷,弃官而归。

  宣宗贞祐二年(1214)。不久弃官教授南迁,遂隐居于嵩山鸣泉山,后迁徙到覃怀,不到一年,复隐居于西山。他居住乡里,读书不已,颠沛而流离失所二十年。金朝灭亡,进入元朝。被元朝泽州守官段直(字正卿)迎接回来,成为文坛盟主。教授生员于乡里,从学者甚众,以所学教授乡里,至有不远千里而来者。不到五六年从学的士子多精通经典,而科举入选者达百余人。元世祖在潜邸,知其精术数。元世祖忽必烈接连下令,颁旨五道,正好皇帝的弟弟在西南主理事物,听说李俊民是个贤才,以安车召见,连续走访无虚日,李俊民长久陷居,乐意放任自流,闲散自在。以年迈病弱为理由,仍乞求返回山中。在他坚持推辞下,忽必烈遣中贵人前往护送。中统元年(1260)卒,享年85岁,谥号庄静先生(也有称谥壮靖)。

  世祖尝曰:“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泽守段正卿刻其《遗集》十卷,长平李仲绅、王特升序之。谓:自筮仕后,冥搜隐索四十余年,片言文字,亦必有。刘瀛云:先生诗格律清新似东坡,弃官而归,句法奇优。似山谷集句圆转,脉络贯穿半山老人之体也。雄篇钜章,奔腾放逸,昌黎公之亚也。为当时所推崇,如此先生尝自书,登科记后曰余阅承安庚申登科记三十三人革命,后独与高平赵楠庭韩二人在一日,邂逅于乡邑,哽咽道旧。壬寅,王月庭、韩復挈家之燕京,感慨忍泪书五十六字寄之:“试将小禄问同年,风采依稀堕目前。三十一人今鬼禄,与君虽在知华颠。君还携幼去燕然,我向荒山学种田。千里暮鸿行断处,碧云容易作愁天。”是时,蔡州失守已十年矣,故云。

  李俊民著述十分丰富,每一篇问世后,士大夫争着传抄。李俊民天资醇谨,很看重承诺,不妄交游。能诗能文,亦能词。其诗词清新奇崛,颇多伤时感世之作;其文则平和冲淡“具有高致,亦复似其为人。虽博大不及元好问,抑亦其亚矣。”“他的学识才华深厚功底,时时谥于言表。”

  著有《壮靖集》十卷(或称《庄静集》)。李俊民有文章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壮靖集》,简称明刊本《壮靖集》。集外共辑得佚文六篇为最善。

  “李俊民”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