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西省名人>运城市名人>河津市名人

董其武

董其武人物照片

河津名人董其武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第35军218旅旅长、第65军101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董其武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1月27日,董其武生于山西省河津县(今河津市)固镇村。

1919年,董其武赴太原,考入阎锡山创办的学兵团(后为斌业学校)。

大革命时期

1924年,董其武参加国民军第2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9混成旅旅部副官长。

1927年,董其武到武汉,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参加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

1928年秋,董其武到国民党军傅作义部,任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436团团长等职。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30年,董其武参加中原大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董其武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怀柔、石厂一线阻击日军,指挥全团官兵浴血奋战,打退日军10多次进攻。

1936年初,董其武任国民党军第35军218旅旅长。同年冬参加绥远抗战,率领部队星夜行动,出其不意,分路抄袭敌后,一举将红格尔图的日伪军歼灭,为百灵庙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董其武曾率两个团的兵力深入日军腹地,攻克被日伪军占据的商都城。继而参加忻口战役和太原战役。

1937年底,董其武任第65军101师师长。

1939年,董其武参加由傅作义组织指挥的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

1940年起,董其武任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后,董其武任国民党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天津、北平(今北京)相继解放后,他审时度势,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在准备和平解放过程中,他成立绥远革新委员会和革新学院,以“革新旧弊,振刷新机,实行经济民主,政治平等,适应形势,走向新生”为宗旨,采取报告会、座谈会、训练班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他在组织和人事上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军地领导和部队官兵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对少数坚持反动立场、阻碍起义的顽固分子,他采取果断措施,解除他们的职务;对为非作歹、作恶多端的破坏分子,他坚决予以打击和镇压;对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组织,他果断予以取缔,要求他们坦白登记、立功赎罪。在蒋介石停发经费和补给的情况下,他坚持自强自立,组织自救。

1949年9月19日,在傅作义将军的帮助下,董其武率绥远省国民党军政人员4万余人起义,实现了绥远和平解放,创造了解放战争中的“绥远方式”。

建国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董其武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

1951年9月,董其武率部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组织部队完成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第69军军长。

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0年1月24日,董其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11月至198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9年3月3日,董其武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董其武主要成就

绥远抗战

1936年冬,绥远抗战爆发,董其武率领一旅之师主动寻找战机,将日伪军进行分割包围,并在夜晚发动突袭。 先后激战七昼夜,捣毁了日军田中隆吉和伪军头目王英的指挥部,共毙伤日伪军1700余人,俘虏伪军300余名,生俘日军电台台长八牟礼吉等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缴获无线电台1部、汽车数辆、军马百余匹,还缴获了日本关东军发给王英的各地日伪电台联络表和密码本。

五原大捷

1940年春分前后,董其武率领101师在五原外围黄河河畔阻击增援的日军,3月20日夜间董其武部炸毁日军守桥哨,3月22日全歼五原日军,取得五原大捷。日本皇族水川中将在仓皇突围中丧命,日本考察绥西的“帝国蒙疆矿业调查团” 100多名日本矿业专家或死或被俘。

和平起义

1949年9月19日,董其武率领10万绥远军政人员在包头市正式宣告和平起义, 使120万绥远人民免遭战火涂炭,9万多国民党绥远部队获得新生。 对人民解放军集中力量打击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迅速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美援朝

1951年9月1日,董其武率领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入朝,主要任务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三个飞机场,并担负后方警戒。 经过3个月的努力,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在董其武的指挥下,冒着生命危险加紧修建工程,南市、泰川、院里机场先后提前修建完成。全兵团共修建长2000米、宽60米的起飞主跑道3条,长1500米、宽30米的飞机停机坪8个,滑行道、连接道共9437米,推机道8754米,飞机掩体193个以及各种附属工程30余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董其武人物评价

新华社:董其武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一生坚持真理,追求光明;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争取祖国统一作了不懈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董其武是有名的起义将领,是不可不授上将军衔的!

董其武主要著作

日记

《董其武日记》(2001年12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回忆录

《戎马春秋:董其武回忆录》(2013年3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董其武所获荣誉

1951年,董其武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授予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董其武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

董其武后世纪念

文章

《缅怀董其武上将:曾为国民党上将 晚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薄一波:悼念董其武将军》

《董健民:回忆父亲董其武》

《董其武长孙董海龙忆海峡两岸的思念:连接在心里的骨肉亲情》

《董其武将军写给部属苏振宏的七封书信》

书籍

《董其武传》(2009年08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董其武上将》(2008年1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董其武将军传奇人生》(2011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视频

《〈中国将帅〉董其武》

《董其武排兵布阵夺得商都 接连收复周边失地稳固绥东》

《开国上将之董其武(中国将帅 99)》

墓址

董其武墓位于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雕像

2010年10月5日,董其武的汉白玉雕像在家乡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落成。

董其武补充介绍

  伟大的爱国主席者,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董其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3月3日13时55分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董其武同志,1899年11月27日(农历10月25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津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于1919年赴太原考入学兵团(又名斌业中学)。1924年参加胡景翼国民二军,开始了戎马生涯,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第九混成旅副官长。1927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先遣纵队支队长,转战豫皖。1928年秋,到天津投效傅作义部队,先后任上尉、少校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1930年4月,任中校副团长、团长,1931年任35军团长,驻防绥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董其武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民族大义凛然,积极投身抗日民族战争。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他一面给傅作义将军写信,要求到东北抗击日寇;一面率领部队厉兵秣马,枕戈待旦。1933年5月中旬,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怀柔、石厂一线阻击日寇,率领全团官兵浴血奋战,打退日寇十多次的猖狂进攻,直至丧权辱国的《塘沽停战协定》签定后才被迫撤出阵地。1936年,任218旅少将旅长,在傅作义将军指挥的“绥远抗战”中,他率领部队星夜行动,出其不意,分路抄袭敌后,一举将红格尔图的日伪军歼灭,为百灵庙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七·七事变”后,他率部转战平绥一线,其后与八路军紧密配合,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他率3000精兵,深入日军腹地,身负重伤,坚持指挥奇袭板垣师团前线指挥所,取得了辉煌战果。1937年底,任101师中将师长,转战晋西北,结识了贺龙、南汉宸、程子华等八路军领导人,坚定了国共合作的信念。1938年,率部参加了“绥南战役。”同年底,随傅作义将军回到绥远后套地区,整军练武,寻机对日作战。1939年冬,率部参加了“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连续苦战100多天,三战三捷,沉重打击了日寇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救国精神。1940年起,他先后担任暂三军中将军长、骑四军军长、35军军长、第12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期间始终坚持对日作战。

  1946年底,他任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绥远省保安司令。以后又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在此期间,他坚持拥护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张,积极扩大生产,治理黄河,改善民生,兴办教育,搞好蒙汉团结。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他审时度势,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以和平方式解决绥远问题的主张,在傅作义将军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力,于1949年9月19日率绥远军政人员通电起义,首创当时著名的“绥远方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和平解放绥远和新中国的建立,对我军集中力量打击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迅速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绥远起义中的伟大功勋将永载史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其武同志被任命为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司令员。在这期间,他不负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对他“积极追求进步,致力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实现部队解放军化、地方解放区化,建设人民的新绥远”的殷切期望。在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和薄一波政委的关怀指导下,积极团结军政人员,认真整顿社会治安,平息残匪叛乱,严惩不法分子,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稳定绥远局势竭尽全力。1951年,他率部赴朝作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指挥部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胜利地完成了军事工程修建任务,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授予他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后,董其武同志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9军军长,致力于我军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他多次组织部队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和全军示范性的演习,率领部队0完成了军事训练、国防施工、营建生产等任务。1963年河北省遭受特大洪灾,他亲自指挥了抗洪抢险。他作风民主,身体力行,为人楷模,德高望重,深受广大官兵的拥戴。他坚持从严治军,努力加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高度评价。1973年,他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了贡献。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五届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及第三、四届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五、六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

  -中,他对林彪、--集团的倒行逆施深恶痛绝,为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前途担忧,对很多惨遭破孩的老干部深表痛惜。并不顾个人安危,对他们及其子女给予关怀和生活照顾。粉碎“-”后,他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多次深入工厂、农村、学校、部队,调查研究,参观视察,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同时为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尽心尽责,使许许多多的人得到了平反昭雪,增强了他们对党的信任,用他的言传身教维护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为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积极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拥护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经常发表文章和讲话,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

  董其武同志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目睹了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和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切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他后半生的最高追求。他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按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许多党内的老同志称赞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但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直至1980年1月他才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信仰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襟怀坦荡,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政清廉,从不谋取特权和私利;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资助办学;他对干部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生活克勤克俭,为国为民分忧。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董其武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他一生坚持真理,追求光明;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争取祖国统一作了不懈的努力。他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崇高的品德和为政廉洁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深深地怀念和学习。(新华社稿)

  人民日报 1989.03.18第4版

  固镇村 固镇村是河津市第一行政大村,地处吕梁山麓,东邻209国道,西有国家重点工程——王家岭煤矿。全村7680余口人,1733户,分30个居民组。共有耕地面积3620亩,荒山荒坡12500亩,石铲地4600亩。全村有党员142人,其中女党员18人。党支部村委会近年来坚持以“解放思想谋发展,抢抓机遇建强村”为指导思想,以“务实干事创业,打造五强大村”为……

  “董其武”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