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山东省名人>烟台市名人>蓬莱区名人

葛庭燧

葛庭燧人物照片

蓬莱名人葛庭燧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物理学家

葛庭燧(1913.5.3-2000.4.29)山东蓬莱人,金属物理学家, 国际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获燕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葛庭燧毕生致力于金属物理学的发展研究。他所领导的研究集体在晶界弛豫、位错阻尼和非线性滞弹性内耗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原创性成果。他本人也因杰出的科学成就先后获得内耗与超声衰减领域的甄纳奖,桥口隆吉材料科学奖,美国金属、矿物、材料(TMS)学会的梅尔奖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葛庭燧人物生平

1913年5月3日,葛庭燧出生在山东蓬莱大葛家村。父亲葛启彬年轻时曾在北京一家面粉店当学徒,后回乡务农,并在村中开设一个小铺,经营日用品和杂货。母亲王氏勤俭持家。葛庭燧在本村读小学时,年少聪慧,勤学苦读,并帮助家人干农活。他在蓬莱县城内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读完初中。

1927年,到北平求学,先后就读于京师大学堂理预科、北京师范大学理预科。

1930年,葛庭燧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3年,因患肺病休学两年。

193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担任一个中队的中队长。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学系。 大学毕业后,一方面养病,另一方面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担任科学书籍的翻译工作。

1938年,葛庭燧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并担任助教,利用燕京大学作掩护,化装成牧师去晋察冀边区冀中军区秘密送雷管、无线电元件和科技资料。

1940年,获燕京大学物理学系硕士学位。 同年7月应西南联大吴有训、叶企孙教授之邀,南下昆明担任物理系教员。

1941年7月,葛庭燧和何怡贞在上海结婚。

1943年,获加尼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 完成了关于光谱学(紫外不可见光源)的博士论文。而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参加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有关工作,对铀及其化合物进行光谱化学分析,并在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进行关于远程雷达发射-接收两用气体放电开关的研究工作,由此获得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奖状和奖章以及一项专利。

1945年,葛庭燧参加了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1945-1949年,他参加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进行金属弛豫谱(内耗)和金属力学性质的基础研究,先后任讲师级和副教授级的研究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葛庭燧第一个创制了研究“内耗”用的扭摆仪,并被国际上命名为“葛氏扭摆”。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葛庭燧第一次用该仪器发现了晶粒间界内耗峰(被命名为葛峰),阐明了晶粒间的粘滞性质,奠定了滞弹性内耗的理论基础。

1949年,他提出晶粒间界无序原子群模型,被称为“葛氏晶界模型”。 同年2月,葛庭燧在芝加哥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并担任理事会主席。 11月,葛庭燧从美国回国,首任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8月,葛庭燧代表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代表大会,在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1952年,前往沈阳参加中科院第一个新建研究所—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先后任研究员、副所长。他最先将“全息照相技术”和“激光技术”引入国内,推动了这两项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1955年12月,由著名科学家和学界精英组成的中国科学代表团出访日本,葛庭燧一人同时代表了中国物理学和金属学界,也是代表团中最年轻的成员。

1960年,葛先生翻译了英国科垂耳先生1954年所著《晶体中的位错和范性流变》一书。

1979年,葛庭燧到西德斯图加特马普金属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

1980年,葛庭燧从沈阳举家南迁合肥,参加合肥科研基地的建设,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院长,负责筹建固体物理研究所。

1991年,安徽省遭受特大洪灾,葛庭燧先后四次捐款。他对希望工程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子弟学校也多次捐款。

1995年,葛庭燧应邀前往日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

1996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在合肥接见在皖的葛庭燧和其他中科院院士。

1999年3月,葛庭燧从美国领取梅尔奖归来,就继续学术著作的写作。6月,在一次肛肠手术时,发现他的左腿上有一个小包块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月,又进行了腿部的扩大手术。

2000年4月29日上午10时02分,葛庭燧在安徽合肥105医院去世,当日下午2时,葛庭燧的遗体火化。

葛庭燧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葛庭燧主要从事固体内耗、晶体缺陷和金属力学性质研究,是国际上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首创了“葛氏扭摆”,首次发现晶界内耗峰(葛氏峰),发现点缺陷与位错交互作用以及位错与晶界交互作用引起的非线性滞弹性内耗峰。

1945—1949年,他参加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进行金属弛豫谱(内耗)和金属力学性质的基础研究,这一时期是他在科研上取得奠基性和开拓性成就的时期。在四年中,他发表18篇研究论文。主要是创制了用于低频内耗测量的扭摆,证明了金属晶粒间界的黏滞性质,提出了晶粒间界的黏滞滑动模型,并且发现了表现反常振幅效应的反常内耗现象,突破了经典内耗理论的框架。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他第一个创制了研究“内耗”用的扭摆仪,并被国际上命名为“葛氏扭摆”;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他第一次用该仪器发现了晶粒间界内耗峰(被命名为“葛峰”),阐明了晶粒间的粘滞性质,奠定了滞弹性内耗的理论基础。

1949年,他提出晶粒间界无序原子群模型,被称为“葛氏晶界模型”—短短4年时间,葛庭燧独立地取得了一系列奠基性和开拓性的科研成就,成为国际固体内耗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1952年,葛庭燧在沈阳金属研究所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内耗实验室,继续对非线性滞弹性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他领导的科研小组逐步认识到,非线性滞弹性现象应该与位错和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有关,从而提出了位错弯结-溶质原子芯气团模型,揭示了该现象的物理本质。

20世纪40年代中期葛庭燧以著名的“葛氏扭摆”“葛氏内耗峰”和“葛氏晶粒间界理论”成为世界金属内耗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远程雷达项目的研究,并获得了奖章和专利。 在20世纪80年代,葛庭燧与中青年科技人员一起,对晶界“葛峰”又进行了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澄清了意大利和法国科学家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葛峰”来源的争议,肯定了“葛峰”是由于晶粒间界的变化过程所引起的论断,并且在“葛峰”附近发现了两个新的内耗峰,一个出现在较“葛峰”温度略高的温度区域,是由于单晶体经过扭转形变所引起的,另一个出现在较“葛峰”温度略低的温度区域,是由于试样中含有竹节晶界所引起的。这就证明了有人认为“葛峰”也在单晶中出现是由于他们所用的单晶试样经过了扭转加工或者是含有竹节晶界的缘故。

20世纪80年代后期,葛庭燧根据“葛峰”和竹节晶界峰的张豫强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并最后变为零这一结果,又把晶界内耗峰的研究成果与晶界的重合点阵模型及结构单元模型联系起来,这是晶界内耗研究与晶界原子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创举。

学术论著

1:TSKê,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Viscous Behavior of Grain Boun daries in Metals,PhysRev,1947,71:533~546;1947,72:41~46.

2:TSKê,A Grain Boundary Model and the Mechanism of Intercrystallin e SlipJApplPhys,1949,20:274~280.

3:TSKê,Amonalous Internal Fri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Copper in Coldworked Al-Cu Alloys,PhysRev, 1950,78:420~423.

4:TSKê,Low-frequency “Amplitude Peaks”of the Internal Fric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bstitutional Solute Atoms with Dislocation in Aluminium Alloys,Internal Friction and Ultrasonic Attenuation in Solids,Pergamon Press,1980,157~165.

5:TSKê,On the Physical Models of the Cold-work (Snoek-Kster)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in Bcc Metals,Scripta Metall,1982,16:225~232.

6:TSKê,Amomalous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as Function of Strain Amplitude,Jde Physique,1985,46(C10):267~275.

7:TSKê,Recent Development on Internal Friction Studies of Grain Bo undaries and Dislocation Substructures in High-purity Aluminium,Fundamentals of Diffusion Bonding,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7,373~396.

8:TSKê,Amplitude Internal Friction Peak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slocation Kinks and Solute Atoms in Aluminium, 1989,169:275~284.

9:TSKê,Contribution of Internal Friction Study on Grain Boundaries and Dislocation Substructures,Advances in Science of China, Physics,1989~1990,3:1~113; Micro-mechanism of Grain Boundary Relaxation in Metals,Scripta Metallurgica et Materialia,1990,24:347~352.

10:TSKê,Internal Friction Peaks Associated with Fine-grained Grain Boundaries and Bamboo Boundaries,Internal Friction and Ultrasonic Attenuation in Solids,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Pergamon Press, 1990,113~120.

人才培养

葛庭燧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年轻的技术骨干和研究生。 葛庭燧亲自培养出近3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群根植于固体物理研究所的青年学者在国内外都做出了一批令人称赞的科研成果,先后8次获国际科技大奖。

获奖记录

葛庭燧人物评价

葛庭燧主要科学成就是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及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王中光研究员评)

他是金属内耗研究大师。他的内耗研究也转向实用材料方面,如在蠕变过程中的以短期推断长期寿命,内耗也用来研究材料中的疲劳现象。他还是无损检测方面的倡导者、创始人,并作出了切实的贡献。他还提出用声发射研究疲劳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清华大学评

葛庭燧后世纪念

百年诞辰活动

2013年5月3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纪念葛庭燧院士百年诞辰活动。纪念葛庭燧院士百年诞辰系列活动还包括:举行纪念葛先生学术报告会,举办葛先生生平事迹图片展,开放葛先生遗物和成果展览室,出版《纪念葛庭燧院士100周年诞辰文集》,开办纪念葛先生百年诞辰专题网站等。

《葛庭燧传》

2011年,由资深记者刘深撰写的《葛庭燧传》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葛庭燧补充介绍

  葛庭燧(1913年5月3日—2000年4月29日),出生于山东蓬莱。金属物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葛庭燧出生在山东蓬莱大葛家村。父亲葛启彬年轻时曾在北京一家面粉店当学徒,后回乡务农,并在村中开设一个小铺,经营日用品和杂货。母亲王氏勤俭持家。

  葛庭燧在本村读小学时,年少聪慧,勤学苦读,并帮助家人干农活。他在蓬莱县城内山东省立第八中学读完初中后,于1927年到北平求学,先后就读于京师大学堂理预科、北京师范大学理预科。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此期间,依靠勤工俭学、翻译书籍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1933年因患肺病休学两年。1937年大学毕业后,一方面养病,另一方面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担任科学书籍的翻译工作。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当研究生,并任助教。1940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论文为《钠的吸收光谱的研究》。后应西南联合大学吴有训、叶企孙教授的邀请,赴昆明任该校物理系教员。

  葛庭燧主要从事固体内耗和光谱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固体内耗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1941年8月,葛庭燧由昆明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研究院学习,攻读博士学位。1943年完成了关于光谱学(紫外不可见光源)的博士论文。而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光谱实验室参加美国研制 的有关工作,对铀及其化合物进行光谱化学分析,并在该学院的辐射实验室进行关于远程雷达发射-接收两用气体放电开关的研究工作,由此获得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颁发的奖状和奖章以及一项专利。1945—1949年,他参加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的筹建工作,进行金属弛豫谱(内耗)和金属力学性质的基础研究,先后任讲师级和副教授级的研究员。这一时期是他在科研上取得奠基性和开拓性成就的时期。在四年中,他发表18篇研究论文。主要是创制了用于低频内耗测量的扭摆,证明了金属晶粒间界的黏滞性质,提出了晶粒间界的黏滞滑动模型,并且发现了表现反常振幅效应的反常内耗现象,突破了经典内耗理论的框架。

  1949年11月,葛庭燧冲破重重阻挠离开美国,经香港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负责建立金属物理研究室。不久,又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他还曾任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宣传处副处长,并当选为“全国科联”宣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负责同“留美科协”的联络工作。

  1952年他奉命调往我国重工业城市沈阳参加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工作,并任该所副所长。他主动把他的科研项目与鞍山钢铁厂及抚顺钢铁厂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并经常与青年人一起下厂矿。1956年,以《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力学性质的研究》等11篇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78年,“金属强度的物理原理”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

  1979年春天,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合肥分院。1980年7月,葛庭燧奉调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参加合肥科研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建设工作,并出任中科院合肥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在这个时期,他领导青年科研人员努力拼搏,艰苦创业,不但使实验室初具规模,而且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1982年,他与张进修、王中光等一起以《位错内耗与范性形变机理研究》等34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8月,中国科学院批准由葛庭燧任主任的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研究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1986年,这个研究集体以《晶粒间界内耗研究的新进展》等13篇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葛庭燧在1947年发现的晶粒间界内耗峰,于1976年被国际文献正式命名为“葛峰”。在80年代,葛庭燧与中青年科技人员一起,对晶界“葛峰”又进行了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澄清了意大利和法国科学家在1976年提出的关于“葛峰”来源的争议,肯定了“葛峰”是由于晶粒间界的变化过程所引起的论断,并且在“葛峰”附近发现了两个新的内耗峰,一个出现在较“葛峰”温度略高的温度区域,是由于单晶体经过扭转形变所引起的,另一个出现在较“葛峰”温度略低的温度区域,是由于试样中含有竹节晶界所引起的。这就证明了有人认为“葛峰”也在单晶0现是由于他们所用的单晶试样经过了扭转加工或者是含有竹节晶界的缘故。80年代后期,葛庭燧根据“葛峰”和竹节晶界峰的张豫强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并最后变为零这一结果,又把晶界内耗峰的研究成果与晶界的重合点阵模型及结构单元模型联系起来,这是晶界内耗研究与晶界原子研究相结合的一个创举。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固体物理研究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上,葛庭燧荣获了这一科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励——内耗与超声衰减国际奖,以表彰他近半个世纪在这个领域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及在仪器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1995年,他又荣获美国TMS学会颁发的梅尔奖。这是亚洲科学家首次获得此殊荣。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是葛老信奉的格言和行动准则,也是他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把握的标准之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使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成立不久的1982年,首批15位朝气蓬勃的青年成为该所的研究生。葛庭燧亲自培养出近3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群根植于固体物理研究所的青年学者在国内外都做出了一批令人称赞的科研成果,先后8次获国际科技大奖。

  作为为人师表的导师,葛庭燧不仅带出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同时在学风、人品、道德修养方面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他注意引导和鼓励青年在祖国的大地上,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做出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增光添彩。“要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只有通过中国人自己的不懈奋斗,才能真正赢得世界同行的尊敬”。葛庭燧常常这样深情地告诉青年们:“要想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有国际水平的成果和人才。”

  葛庭燧还担任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超声衰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日本金属学会名誉会员,法国里昂法中学院通讯院士,《凝聚态物理学丛书》主编,《材料力学》(MechanicsofMaterials)编委等职。

  葛庭燧是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九届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

  “辛勤白发人,事业永年轻。八十而后知不足,学无止境。为振兴中华勇攀高峰拼搏,道路曲折,前途光明。人间正道是沧桑,凯旋辉煌得后生!”这是葛老写的一首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拼搏精神和殷切的希望。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葛庭燧”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