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名人杜希陵介绍
杜希陵(1905年6月--1941年)又名杜述甫,乐陵县(现为乐陵市)大孙乡吴官庄人。
杜希陵人物生平
1926年—1927年
从小就十分勤劳勇敢,刻苦好学。1926年,考入山东省立惠民师范学校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异常气愤,勇敢地站起来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不平,痛斥蒋介石反动行径。
1929年
1929年,考入上海大陆大学并加入国民党。由于他敢于揭露军阀、地主、反动资本家的罪恶行径,主持正义,同学校里的反动势力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山东籍同学推举为同乡会负责人。他积极参与并组织同学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动员民众,抵制日货,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后就读于中国大学外语系 。
1935年—1938年
1935年至1936年,在武训中学任教务主任。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共乐陵中心县委书记杜步舟帮助下,参加抗日工作。同年,受党组织委派,曾到盐山县活捉为敌效劳的恶霸崔小鬼。1938年9月,乐陵县抗日救国会成立,任副主任。他四处奔跑,积极发动各界人士参加抗日活动,并组织抗日积极分子写标语、演节目、宣传抗日。同年冬,由于工作出色,由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肖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38年10月下旬,在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支持下,泰山支队在乐陵成立,他任泰山支队政治部主任。泰山支队创建初期,他凭着在救国会工作的经验和各种关系,到群众中间宣传抗日,激发群众的爱国之心,仅乐陵八区就有200余人携枪参加了泰山支队。他常常深入基层,了解战士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在干部战士中间享有很高的威望。他还组织战士排演节目,揭露日军和汉奸的罪行,激发战士们的抗日斗志。泰山支队成了一支以乐陵为中心,活动在冀鲁边区的抗日主力。1939年秋,泰山支队奉命挺进鲁南。不久,他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敌工部副部长 。
1941年
1941年初春,为团结友军共同抗日,代表晋冀鲁豫军区,在河南范县白阳戈(一说为白衣阁)一带和国民党十军团副司令高树勋、参谋长蔡锡伍谈判,于归途中遭敌暗害,壮烈牺牲 。
杜希陵人物事迹
1935年,杜希陵大学毕业后,到山东武训中学任教务主任。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思想日趋进步。他利用职务之便,将进步思想传播到学生当中。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入侵,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陷,人民遭殃,杜希陵痛心疾首。他向同学们说:“我们的‘国军’南逃了,我们的国土被占了,我们的国民在遭受外寇的蹂躏!”他泪流满面,向同学们大声疾呼:“好男儿要到前线去打鬼子,收复我大好河山!”当他听说杜步舟已在家乡拉起了抗日队伍时,毅然辞去职务,回到了家乡。
杜希陵背着行李踏进吴官庄村口,乡亲们热情地把他围在中间,急切地询问:“希陵啊,你是个文化人,知道的事多,听说鬼子快打到咱这儿啦,是真的吗?”“国军有枪有炮,怎么不打?”他望着乡亲们惊恐、焦虑的面孔,对他们说:“鬼子是快打过来了,国民党有枪有炮就是不打鬼子,真正打鬼子、保家乡的是共产党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今天我回家就是为了找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他回家放下行李,便迫不急待地去寻找杜步舟领导的抗日武装——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经过几天的寻找,终于在南皮县的马村找到了杜步舟。一见面,杜希陵握着杜步舟的手说:“步舟啊,抗日救国,匹夫有责。我虽是个书生,但愿为抗日献上一腔热血。请留下我当一名普通士兵吧!”他的抗日热情感动了杜步舟。杜希陵从此走上抗日救国之路,成为一名忠诚的抗日战士。
盐山城有一恶霸,外号崔小鬼,平日里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日军占领盐山后,他卖身投敌,公开与抗日武装为敌,死心塌地充当汉奸。为了打击汉奸,杜步舟把教训汉奸、宣传抗日救国的任务交给了杜希陵。杜希陵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带领一个小分队深夜潜入盐山县城,活捉了崔小鬼,制止了他烧炭资敌的活动,狠狠打击了汉奸恶霸的嚣张气焰。
1938年,乐陵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成立,杜希陵任副主任。他废寝忘食,四处奔波,积极动员号召各界人士参加抗日,并组织抗日积极分子写标语、演节目、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杜希陵还亲自带领宣传队深入到乡村进行演讲,唤醒群众的觉悟,激发民众的爱国之心。由于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乐陵县的抗日救亡斗争很快便出现了新的局面。因为杜希陵工作积极出色,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肖华亲自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不断扩大武装力量。为此,冀鲁边军政委员会决定建立一支新的抗日武装——泰山支队,由牟宜之任支队长,王斌山任政委,杜希陵任政治部主任。泰山支队创建初期,杜希陵凭着过去干动委会副主任的经验和各种关系,到群众中广泛宣传,激发群众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在他的动员下,仅乐陵八区就有200余人携枪参加了泰山支队,使泰山支队成为当地一支很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杜希陵为泰山支队的创建和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39年7月,泰山支队奉命挺进鲁南。不久,杜希陵调任冀鲁豫军区敌工部副部长。杜希陵带领边区军民在鲁南抗击日军多年,没有倒在日军的枪口之下,却惨死在国民党顽固派的手中。
1942年初春的一天,在河南省范县白阳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与国民党新八军高树勋部的谈判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的首席代表杜希陵在慷慨激昂地发言:“我们是为团结友军共同抗日而来。现在国难当头,人民遭受涂炭,大好河山让外寇蹂躏,我们国共两党切不可煮豆燃箕,同室操戈,理应携手并肩,枪口对外……”杜希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诠释了高部和八路军不应有的误会,规劝高部要以抗日大局为重,同八路军合作抗战,共同抵御日寇。他的一番肺腑之言,直说得高部首席代表蔡锡伍等人连连点头。但是,在高部代表中,也有少数仇视共产党、八路军的顽固势力,在谈判桌上屡屡发难,诬蔑中共及其领导的八路军,企图混淆视听,制造“磨擦”。对此,杜希陵义正辞严,一一予以驳斥。少数顽固派理屈辞穷,见谈判桌上捞不到便宜,便密谋策划杀害杜希陵等人。这伙人布下埋伏,在八路军谈判代表们的归途中下了毒手。杜希陵立即指挥反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参加谈判的十几人全部壮烈牺牲。
杜希陵等牺牲后,冀鲁豫军区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在烈士们牺牲的地方——龙王庄建起了纪念碑,铭文缅怀。
杜希陵补充介绍
杜希陵(1905—1941)又名杜述甫。乐陵市大孙乡吴官庄人。先后就读于惠民师范、上海大陆大学、中国大学外语系。1929年加入国民党。1935年—1936年,在武训中学任教务主任。1938年秋,先后任县动委会副主任、主任。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泰山支队政治部主任。1940年—1941年,任晋冀鲁豫军区敌工部副部长。为团结友军共同抗日,他代表晋冀鲁豫军区,在河南范县白衣阁一带和国民党十军团副司令高树勋、参谋长蔡锡伍谈判,归途中遭敌暗害。
“杜希陵”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