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河南省名人>郑州市名人>巩义市名人

杜审言

杜审言人物照片

巩义名人杜审言介绍

唐代文章四友,唐朝诗人
唐代诗人

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诗圣”杜甫的祖父。唐代诗人。

杜审言出身京兆杜氏。唐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景龙二年(708年)冬,病逝。追赠著作郎。

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期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杜审言人物生平

少有才华

杜审言家族出于京兆杜氏,晋朝时杜逊迁居襄阳。其父杜依艺终于洛州巩县令后,其家定居于巩县。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进入仕途

唐咸亨元年(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在隰城县任上,其诗作《经行岚州》有“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之句。

永昌元年(689年)前后,在江阴县任县丞、县尉一类的官职。后转为洛阳丞。

被诬罪名

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因事获罪贬吉州司户参军, 作诗送行者有陈子昂、宋之问等四十五人。杜审言在吉州任上得罪员外司户郭若讷、司马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审言十六岁的儿子杜并为父报仇,潜入刺杀了周季重,杜并也被侍卫当场杀死。此事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许国公苏颋还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武则天闻知此事,召杜审言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再迁膳部员外郎。

不幸流放

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受到武则天的召见和倚重,一跃成为宫廷文人。

神龙元年(705年),神龙革命后,他因阿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兄弟,而被贬往岭南地区的峰州。 在途中,与一起被贬的沈佺期、宋之问等人互有唱酬的诗。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

冬天逝世

景龙二年(708年)五月,任修文馆直学士,同年冬,杜审言病逝。宋之问作祭文,武平一作表。葬于河南郡偃师县首阳之东原,追赠著作郎。

杜审言轶事典故

当初,杜审言病重,宋之问、武平一等探病,杜审言答说:“很为命运小儿捉弄而受苦,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过有我在,使各位久受压抑,现在快死了,固然大可慰藉,只是遗憾没见到能接替我的人。”

杜审言历史评价

唐代诗人宋之问:言必得俊,意常通理。其含润也,若和风欲曙,摇露气于春林;其秉艳也,似凉雨半晴,悬日光于秋水。(《祭学士杜审言文》)

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杜司户炳灵翰林,研机策府,有重名于天下,而独秀于朝端。徐、陈、应、刘,不得劘其垒;何、王、沈、谢,适足靡其旗。而载笔下寮,三十余载。秉不羁之操,物莫同尘合绝唱之音,人皆寡合。(《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

唐代诗人杜甫: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闾丘师兄》)

《旧唐书》: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傲,甚为时辈所嫉。

《新唐书》:①恃才高,以傲世见疾。②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

南宋藏书家陈振孙:唐初沈、宋以来,律诗始盛行,然未以平侧失眼为忌。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①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初唐律体之妙者杜审言《大酺应制》、沈云卿《古意》,……皆高华秀赡,……唐五言律起句之妙者“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②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实为杜审言首倡。五言则“行止皆无地”(即《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独有宦游人”(即《和晋陵陆承早春游望》),排律则“六位乾坤动”(即《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北地寒应苦”(即《赠苏味道》),七言则“季冬除夜”(即《守岁侍宴应制》),“毗陵震泽”(即《大酺》七律),皆极高华雄整少陵继起,百代楷模,有自来矣。(《诗薮·内编》卷四)

明代诗论家许学夷:五言律体实成于杜、沈、宋,而后人但言成于沈、宋,何也?审言较沈、宋复称俊逸,而体自整栗,语自雄丽,其气象风格自在,亦是律诗正宗。(《诗源辩体》卷一三)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姜斋诗话》)

《洛阳日报》:杜审言职位不高,且被贬两次,唯文坛成就突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杜审言主要作品

杜审言著有《杜审言集》十卷,已佚。宋刻本存一卷。明代嘉靖铜活字本《杜审言集》和张逊业刻本各收二卷。清代席启寓刻本一卷,《全唐诗》编杜审言诗亦为一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定祥《杜审言诗注》,收诗四十三首,附录传记、历代诗评摘要和有关序、跋。杜审言文章在《全唐文》中未见收录。

杜审言后世纪念

杜审言墓在今洛阳市偃师市城关镇后杜楼村北,国道310可达。该墓始建于唐代。墓葬北临北覆舟山南麓坡地。墓冢原高2.5米,面积40平方米,现不存。现有今立墓碑,书“杜公审言之墓”,立于城关镇第三中学院内的杜甫墓园中。据清乾隆年间《偃师县志》载,此为杜审言与继室卢氏之墓。

杜审言补充介绍

  杜审言(?~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同僚不睦,为州司马周季重等所构陷,系狱,将被杀。其子杜并,16岁,刺杀季重,己亦当场遇害。武后闻杜并为父报仇事,甚加叹异,召见审言,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依附张易之、张昌宗,于中宗神龙元年(705)与宋之问、沈□期等人同时遭贬,他被流配到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卒年60余。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和沈□期、宋之问相唱和。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南宋陈振孙曾指出:唐初沈、宋以来,律诗始盛行,然未有以平侧失粘为忌;审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直斋书录解题》)在贬官吉州之前,他的诗,主要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春日京中有怀》、《登襄阳城》等,笔力雄健,能够寓湛深的艺术构思于严整格律之中。陈子昂说他有重名于天下,而独秀于朝端,合绝唱之音,人皆寡和(《送吉州杜司户审言序》)。但在武后召见之后,则多-、应制献酬的篇什。过去诗论家往往把杜甫和他联系起来而给以很高的评价。黄庭坚说:杜(甫)之诗法出审言,名法出庾信,但过之耳。(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杨万里在《杜必简诗集序》里也举了他诗中一些佳句,指出杜甫与之相似之处,以明渊源有自。胡应麟甚至把他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推为初唐五律压卷之作,并举另一首五律《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和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赚苏味道》,以及七律《守岁侍宴应制》、《大□》为例,认为皆极高华雄整。少陵继起,百代模揩,有自来矣(《诗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杜审言集》10卷。但到宋代已佚,仅存1卷,有诗四十余篇而已(《郡斋读书志》)。今存《杜审言诗集》1卷,诗43首。《全唐诗》编为1卷。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考》,对杜审言生平事迹多所考证。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马茂元)

  “杜审言”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