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名人王连铮介绍
王连铮(1930年10月15日-2018年12月12日),男,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大豆遗传育种专家。1954 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7—1960 年在黑龙江农科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1960 年赴莫斯科农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获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1994 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还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 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 项,2012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 年获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 个,包括国审品种10 个,累计推广面积1.5 亿亩。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0 余篇,主编、合编专著8 部,发起创办《大豆科学》杂志。
2018年12月12日,王连铮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王连铮人物经历
1930年(民国十九年),王连铮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腾鳌堡镇福安村,他的幼年时光是在日伪的铁蹄下度过的。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 月,日本投降,由于日伪学校解散,王连铮回到了乡下。
1948年(民国三十六年)11 月沈阳解放,12 月他由于务农爱农考入沈阳农学院。
1949年1月转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同年9 月,他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7月,响应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要向苏联“一边倒”,向苏联学习,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号召,王连铮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俄文学习班,由俄文老师讲课,学习俄语两年,期间还学习部分植物学、动物学的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俄文教材,丰富了专业知识。
1953年4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
1954年5月,王连铮从东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调查设计局工作,参与大兴安岭的调查开发设计工作。
1956—1957年他随同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的专家组到前苏联学习林业调查设计。在前苏联考察期间,学习了先进的林木管理经验。
1957年5月,王连铮怀着对农业科研的满腔热情,来到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 年改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开始了自己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探索。他被分配到作物育种系,师从沙锡敏先生开展小麦育种研究。
1957年底被调到马铃薯组,参加马铃薯的品种观察、杂交、温室管理和田间选种等工作,1958—1960 年他参加了“克新1 号”的选育工作。
1960年10月,赴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的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攻读农学专业,他希望通过学习国外先进育种知识提高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以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1963 年王连铮从前苏联回国后,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1969年,他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探讨不同辐射源如热中子、钴60、X 射线和理化因子对大豆诱变的作用。
1970年2月,王连铮回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工作。1979—1982 年他主持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考察研究,采集野生大豆576 份,蛋白含量在52% 以上的4 份,发现抗病材料。
1987年12月,王连铮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组织大豆联合攻关。1995年从行政岗位退下后, 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产中,共主持育成大豆新品种22 个,累计推广7 500 多万亩,取得了突出成绩。
1987 年12月,王连铮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组织大豆联合攻关。
1993—1994年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顾问到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调查了解大豆科研和生产情况,曾多次做学术报告,并提出在亚洲发展大豆生产和科研的建议,受到了有关国家的重视。
1994年他在第五届世界大豆研究会议上系统分析了世界大豆科研、生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995年从行政岗位退下后,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产中,共主持育成大豆新品种22个,累计推广7500多万亩,取得了突出成绩。
1998年9月,他与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Greenwood教授共同主持了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高级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地区各国的交流合作。1997年他还担任了美国《作物生产》杂志的编辑。
1994年11月至2004年3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2004年3月退休。期间,1991年5月起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王连铮主要成就
王连铮选育的“克新1 号”产量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累计推广1.49 亿亩,连续10 年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他与王培英利用X 线处理中国大豆品种——满仓金,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 号”、“黑农8 号”、“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都比原有品种提高1%—2%。
王连铮培育出的“黑农26”大豆品种,含油量达21.6%,累计推广3 000 多万亩,1984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70—1978年他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 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还育成黑农10、黑农11、黑农34 等大豆品种,累计推广7 500 多万亩,增产7 亿多公斤。
他创新大豆育种理论,改进育种方法。在开展大豆品种选育的同时,对大豆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等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大豆育种方法进行了探索。1980年他提出在育种上降低大豆株高的4 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矮秆材料,对大豆高产育种具有较大指导意义。利用这一理论育成两个大豆品种,较好解决了高产与高蛋白的矛盾,同时育成了在生育期和蛋白质含量上均超双亲的大豆品种。在研究大豆品种性状演变规律的过程中,他发现单株粒重与群体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并用于育种实践。他重视在不同肥水条件下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并采用南繁北育、温室加代、适当缩短株行距、加大优良组合株行数和优良株系早期繁殖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育种进程,同时提出利用不同纬度、地理远缘、遗传背景差异大的材料进行杂交,结合异地鉴定,选育广适应性大豆品种。
他选育的中黄13 大豆品种,通过了国家及9 个省市审定。适宜区域在北纬29°—42°,跨三个生态区13 个纬度,是迄今为止我国纬度跨度最大,适应最广的大豆品种。该品种光周期钝感,蓝光受体基因(GmCRY1a)研究揭示了适应性广的分子机理;该品种在黄淮区域创亩产312.4 公斤,安徽区试亩产202.73 公斤,增产16.0%,全部区试点增产,列首位;蛋白含量45.8%,百粒重23—26 克。连续8 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主推品种,连续5 年居全国大豆品种年种植面积首位,累计推广7 000 多万亩,增产大豆15 亿公斤,新增产值60 亿元。
王连铮主持培育的超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中黄13”,获得韩国品种权,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新品种保护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王连铮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合编专著8部,发起创办《大豆科学》杂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编委会常委、《大豆科学》副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主编之一、主编《黑龙江农作物品种志》、与美国维特瓦教授等合著的《温饱十亿人》。
王连铮人物评价
他务农学农爱农,从事大豆科研50 余载,老骥伏枥,创新不已,为我国大豆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他为民为学为政,为中国农业发展竭尽全力,奋斗不息,是创新之典范,实践之楷模。 (中国农业科学院评)
王连铮无论是在农业战线从事科研工作还是担任领导职务,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务实和奉献。每次工作变动,他都服从组织需要,并且干一行就钻一行、爱一行。 (中国作物协会评)
世界多几个像袁隆平、王连铮这样的人,那是人类之幸。 (《沈阳日报》评)
王连铮作为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学家和农学家,围绕大豆品种改良开展大豆杂交育种、野生大豆资源收集研究、大豆基因工程及遗传进化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为发展中国大豆科研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华语广播网评)
王连铮补充介绍
王连铮,男,生于1930年10月,辽宁省海城市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1960年赴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农学院农学系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获得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先后在黑龙江省农科院任副主任、所长、副院长、院长。1983年2月—1987年12月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年12月—1994年11月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1988年12月—1991年5月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1988—2006年先后担任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种子协会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届和五届副主席、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农业生物科学中心理事会理事、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农业科研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植物遗传育种栽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农委委员。1995年至今担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1988年被选为苏联农科院院士,1991年改为俄罗斯农科院院士、1994年被选为印度农科院院士。
“王连铮”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