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辽宁省名人>辽阳市名人>灯塔市名人

金毓黻

金毓黻人物照片

灯塔名人金毓黻介绍

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

金毓黻(1887年7月19日 -1962年8月3日 ),原名毓玺,一名玉甫,字谨庵(又字静庵),别号千华山民,室号静晤, 辽宁辽阳灯塔市后八家子村人,汉军正红旗人, 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毕业于辽阳启化学堂,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民国二年(1913年)入北京大学文科。民国十九年(1930年),任辽宁省政府秘书长、东北大学史地教授。民国二十年(1931年),任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出任伪职,先后担任奉天公署参事官、奉天图书馆馆长、奉天通志馆主纂。后经蔡元培介绍,任中央大学史学教授,后兼系主任。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任国史馆纂修、沈阳博物馆筹委会主任。1949年,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中科院历史所第三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8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金毓黻在中国史学史、中国东北史、东北民族史、东北古文献学、东北考古学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有《渤海国志长编》《中国史学史》《东北通史》《宋辽金史》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作。编有《辽海丛书》《奉天通志》《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等。

概述图参考资料:

金毓黻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光绪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1887年7月19日),金毓黻出生。 。金毓黻六岁入私塾,十六岁时,家资不济,因改习商业。习商四载,未尝一日废书,遍读《三鱼堂记》《正谊堂全书》《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日记》以及《聪言》等地理书,并渐受陆陇其思想的影响。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金毓黻得到辽阳县立启化高等小学堂校长白永贞的帮助,入该学堂享受官费读书。 次年毕业于辽阳启化高等小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金毓黻考入奉天省立中学堂。当时金毓黻曾为促进救亡御侮事宜,在咨议局议长吴景镰前抽刀断指。

民国二年(1913年)秋,金毓黻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师从黄侃季刚,亲承其教诲,治学法亦深得师传专攻,为研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职东北

民国五年(1916年),金毓黻于北京大学毕业。毕业后返回东北,其后任沈阳文学专门学校等校教员。民国九年(1920年)10月,金毓黻至齐齐哈尔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科长,从这一年起,金毓黻开始写《静晤室日记》。

民国十三年(1924年),是金毓黻《辽东文献征略》草创阶段,当时并未正式编纂,至迟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12月才开始正式编纂。 民国十四年(1925年),金毓黻任奉天省议会秘书。 12月11日,金毓黻拟于《辽东文献征略》杀青后,辑《辽东文征》一书。

民国十六年(1927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金毓黻编著《东北文献零拾》,共六卷,分典籍、名贤、郡邑山川、古迹、杂录五类。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金毓黻任国民政府东北政务委员会秘书。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任辽宁省政府秘书长。

民国二十年(1931年)3月,金毓黻受聘为沈阳东北大学大学委员会委员。5月,任辽宁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金毓黻在辽宁遭到日军软禁,因其在东北地区的名望,日军希望金毓黻能够协助日人办事,都被金毓黻一一拒绝。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夏,金毓黻被臧式毅保释后,任伪满奉天公署参事官。冬,改任伪满奉天图书馆副馆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金毓黻任伪日满文化协会理事,兼协会《满洲学报》主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秋,金毓黻任伪奉天通志馆总纂,兼东北大学史地系教授。同年出版的《渤海国志长编》填补了渤海史研究的空白。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金毓黻随臧式毅赴日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至次年,金毓黻三次至日本搜访材料,也结识了诸如白鸟库吉、稻叶君山、内藤湖南等日本学者,这个时期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东北史的著作,成为金毓黻学术研究的起步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金毓黻第三次赴日本。 7月,为摆脱日本控制,金毓黻借访日之机,化名逃往上海。经蔡元培、傅斯年、翁文灏介绍,受聘为行政院参议、教育部特约编辑、中央大学教授等职。同年9月起,金毓黻一边着手编写东北史讲义,一边开始在中央大学历史系讲授东北史。 到达当时的首都南京后,金毓黻进入了他人生的新阶段,致力于教学与研究工作。

辗转后方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5月,金毓黻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7月,全面抗战爆发,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分别迁校四川沙坪坝与三台,金毓黻在两校均有职务。 11月辞职赴重庆。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金毓黻任中央大学史学系教授兼历史系主任(时中央大学已迁重庆)。11月始撰宋、辽、金史讲疏。 这一期间金毓黻在两校分别讲授中国史学史和东北史的课程,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东北通史》两部代表性著作。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金毓黻在川北三台东北大学主持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因《宋辽金史讲义》简略,决定重新整理修改,更名为《宋辽金史纲要》,分为上、中、下三编。 3月,应邀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顾问。是年写成《东北通史》上编。

民国三十年(1941年)秋,金毓黻任东北大学史学教授兼文科研究所主任。9月,《宋辽金史纲要》改写完成,全书约三十万字。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春,金毓黻与李济、傅斯年发起组织中国史学会。秋,兼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授。同年将其所藏东北文献资料编成《东北文献零拾》和《辽海书征》各6卷及《东北古印钩沉》1册,作为东北大学丛书出版。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4月,金毓黻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9月,按专著的形式改出《宋辽金史纲要》原稿的三分之一,共9章,再更名为《宋辽金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国民党政府监察院副院长刘尚清的推荐任监察委员,金毓黻仍在中央大学任教。9月6日,应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之聘为东北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委员,在部开第一次会议。同年10月19日任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委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26日,金毓黻由重庆飞南京。同年夏回到东北,参加“东北视察团”工作。8月编成《宋辽金史》,被列入大学丛书。返回东北后,金毓黻开始第三个时期的学术研究。一是受教育部之命,筹备“沈阳博物馆”的建设,后执教东北大学史学系,并于东北图书馆整理明清内阁档案,编成《明清内阁大库史料》。

民国三十五年(1947年)2月,金毓黻辞去监察委员及中央大学教授职务,改任国史馆纂修。同年4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聘其为沈阳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主任兼东北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此期间,金毓黻继续致力于东北文献资料的甄择选录工作。整理东北图书馆所藏清室内阁大库的明清档案,将明代天启、崇祯两代内外各官署奏稿、折贴辑成《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共525件。

建国之后

1949年1月,北京解放,旧的国史馆并入北京大学。金毓黻转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兼任教授,同时还在辅仁大学兼课。同年12月其《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分上下册出版发行。

1950年,金毓黻在北大与田余庆等共同编辑《太平天国史料》一书,10月,以北大文科研究所名义由开明书店出版。

1951年,抗美援朝事起,金毓黻配合运动,主编《五千年来中朝友好关系》一书,历述中、朝两国悠久的友好历史。

1952年,全国实行大学院系调整,金毓黻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任研究员,负责搜集整理地震史料,又参加中国近代史资料第三编《太平天国资料》的编辑工作。

1955年,内蒙古赤峰县发掘辽墓,出土文物甚丰,金毓黻十分重视,亲自前往考察,并于次年《考古通讯》第4期发表《略论近期出土的辽国历史文物》一文。1956年,金毓黻编成《中国地震年表》2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1962年8月3日,金毓黻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金毓黻轶事典故

关于金毓黻从事东北文化研究的原因,有一则故事似可提供说明。宣统二年(1910年),遗老郑孝胥来时称奉天的沈阳游玩期间作诗曰:“北俗虽豪缺风雅,麕集屠沽作都会”,以尖刻甚至污辱性的语言嘲讽沈阳人没文化。此事令当地人大为不满,时年23岁的金毓黻亦深受刺激,认为郑氏诗作“鄙视辽人之意溢于词表”,从此矢志研究东北文化。

金毓黻历史评价

于右任曾盛赞金毓黻为“辽东文人之冠”。

金景芳:“先生治史,继承了我国旧史学的诸多优良传统,终生勤苦钻研,博极群书,悉心考察,实事求是。先生做学问尤其注重实地调查,解决问题务求达到折衷至当。”

邢玉林:先生终生刻苦钻研,辄以书自遣,葺灯展卷,常至深宵,打基础用了20余年。治史近40年,不断继承我国旧史学的优良传统,博极群书,注重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先生著述浩繁,据粗略统计,出版史学专著16部、丛书与资料集8部,发表史学论文近百篇。许多著述填补了我国史学空白,辑录和保存的文献也是裨益于后人的宝贵遗产。先生局囿于时代和个人经历,史学观点和治史方法固然没有越出旧史学的范围,学术思想亦多偏于旧的一面,然而先生研究对象和领域广泛,所论多有精义,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奠定了东北史地学的基础,因以东北史坛巨擎评誉先生并不为过。

郭君:金毓黻先生是现代中国历史学界的著名学者,他学识渊博,功底深厚,对历史学、文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金石学等都有研究,造诣很高,一生著述甚丰。他致力于东北史地的研究和对东北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东北史地、地方文献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认为金毓黻先生所著《中国史学史》一书可谓中国史学史这门学科或这门专门史草创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并评介了先生对“史学寻找自己”方面的草创之功。

东北师范大学李德山教授认为金毓黻先生确立了中国东北史和中国东北民族史的学术地位,金毓黻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探讨东北古民族与中原地区古族系及古民族的关系,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将东北史纳入中国通史范围内、东北民族史纳入中华民族史的范围内加以研究,具有学术开创意义。

通化师范学院耿铁华教授认为金毓黻先生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之史德统领史才、史学、史识,辩证史料,考察古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实践上,都为后学者做出了卓越的榜样。

辽宁师范大学李玉君副教授指出,金毓黻先生早年在“爱乡邦、御外侮”思想指导下涉足辽金史研究,首开宋、辽、金三史兼治之先河。金毓黻对辽金史料的整理、考订以及对一些相关历史问题的独到见解,填补了不少史学空白,为后来研究者打下了基础。

金毓黻主要作品

编著

著作名

出版社

出版年份

《成均摭言》(二卷)

稿本未刊

1930年

《奉天通志》(二百六十卷,系多人集体之作,最后由金毓黻汇纂成书)

(排印本)

1929-1935年

《辽海丛书》(十集八十三种一百册)

辽海书社排印本

1931-1934年

《辽陵石刻集录》(六卷)

奉天图书馆

1932年

《渤海国志长编要删》

辽阳金氏千华山馆

1933年

《渤海国志长编》

辽阳金氏千华山馆

1934年

《大清宣统政纪》(四十三卷)

大连辽东书社

1934年

《四库全书原本提要》(据盛京文溯阁本编纂)

辽海书社排印本

1934年

《东北通史》(上编六卷)

五十年代出版社排印本

1936年

《中国史学史》

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1938年

《宋辽金史》

商务印书馆

1939年

《中国史》

重庆正中书局

1942年

《辽海书徵》二册

东北大学石印本

1943年

《东北文献零拾》一册

东北大学石印本

1943年

《东北古印钩沉》一册

东北大学石印本

1943年

《东北要览》

三台东北大学排印

1944年

《内阁大库史料(明代)》两册

沈阳博物院排印本

1949年

《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明代)二册

沈阳东北图书馆

1949年

《太平天国史料》(与田余庆等编)

中华书局

1955年

《中国地震资料年表》

科学出版社

1956年

《静晤室日记十册》(附索引一册)

辽沈书社

1993年

《千华类稿》(杂著及诗)

/

1945年编,稿本未刊

参考资料:

论文

论文名称

刊载时间

《东北释名》

1930年1月东北丛刊第一期

《国学会听讲日记》

1930年7月东北丛刊第七期

《辽金旧墓记》

1930年7月东北丛刊第七期

《东北讲学之今昔观》

1930年9月东北丛刊第九期

《编印东北丛书刍议》

1931年1月东北丛刊第十三期

《知无忘录》

1931年1月东北丛刊第十三期

《熊岳出土古泉考释》

1931年4月东北丛刊第十六期

《东三省舆地总略》

1931年7月东北丛刊第十九期

《四库全书原本提要解题》

1932年

《辽海先贤王庭筠传》

1932年附辽海丛书黄华集后

《辽海先贤王浍传》

1941年志林第一期

《大元大一统志考证》

1933年附辽海丛书大元大一统志辑本后

《大元大一统志续考》

1937年北京大学四十周年纪念刊

《称谓通释》

1939年经世季刊第一期

《东丹王陵考察记》

1933年排印本

《隋舍利塔铭跋》

1940年志林第一期

《三台县千佛岩造象及赵岩之考查》

1940年志林第一期

《宋代国信使之三节》

1941年文史杂志

《敦煌写本唐天宝官品令考释》

1941年志林第二期

《东北榷名》

1943年大公报又东北集刊

《苗可秀论》

1940年东北集刊

《岳飞战功考实》

1943年中央大学文史哲集刊

《辽会要作法》

1944年志林第三期

《国史商例》

1947年国史馆刊第一期

《释记注》

1947年国史馆刊第一期

《读清史稿札记》

1947年国史馆刊第三期

《民国碑传篇目表》

1947年国史馆刊第二期

《关于渤海贞惠公主墓碑研究的补充》

考古学报,1956年第2期

《辽国驸马赠卫国王墓志铭考证》

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略说近期出土的辽国历史文物》

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

《从榆林窟壁画耕作图谈到唐代寺院经济》

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参考资料:

金毓黻后世纪念

2017年是金毓黻诞辰130周年暨逝世55周年,来自北京、黑龙江等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长春。长春出版社与长春师范大学一起组织了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充分研讨了金毓黻先生的学术成果与学术贡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正在编辑出版中的《金毓黻著作与学术思想研究》也将吸收本次优秀的研究成果,并于2018年年底付梓。

金毓黻补充介绍

  金毓黻

  金毓黻(1887-1962年),字静庵,灯塔市八家子村人。1907年,毕业于辽阳启化学堂,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1913年入北京大学文科。历任奉天省立一中、奉天文学专门学校教员,奉天省议会、东北行政委员会秘书。1930年,任辽宁省0秘书长、东北大学史地教授。1931年,任省0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九·一八”事变后被迫出任伪职,先后担任伪奉天公署参事官、伪奉天图书馆馆长、奉天通志馆主纂。1936年,借访日之机,化名逃回上海。经蔡元培介绍,任中央大学史学教授,后兼系主任。1939年,于四川任东北大学史学教授兼文科教研所主任。

  1943年,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1946年,回东北,视察东北文物。1947年,任国史馆纂修、沈阳博物馆筹委会主任。1949年,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中科院历史所第三研究所研究员。有《渤海国志长编》、《东北通史》、《中国史学史》、《宋辽金史》等著作,编有《辽海丛书》、《奉天通志》、《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等。

  “金毓黻”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