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名人>吉林省名人>吉林市名人>永吉县名人

李辉英

李辉英人物照片

永吉名人李辉英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李辉英(1911-1991),满族,吉林永吉人,30年代较早崛起的东北籍现代文学作家,当代香港著名小说家、学者。原名李连萃,曾用名李冬礼。笔名有梁晋、叶知秋、东篱、林莽、林山、西村、南烽、北陵、夏商周等20余个。著有长篇小说《万宝山》、《松花江上》、《雾都》、《前方》、《人间》,散文集《乡土集》、《再生集》、《李辉英散文选集》,短篇小说集《黑色的星期天》、《名流》。学术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

李辉英人物生平

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大金家屯。1927年夏离家出走上海,考入上海私立立达学园高中部。1929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在此期间受到夏丏尊、朱自清、陈望道、沈从文等人的影响,大量阅读国内外文学名著,开始写小说,搞翻译,和同学创办文学刊物,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曾编《生生》、《创作》、《漫画漫话》。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上海人民反日大示威,和上海爱国学生一起去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出兵抗日。1932年1月,李辉英第一篇抗日题材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丁玲主编的左联杂志《北斗》上发表。

《最后一课》发表后,丁玲又约李辉英写一部以东北抗日斗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他便以1931年7月发生在今德惠市境内的“万宝山事件”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万宝山》,与张天翼的《齿轮》、阳翰笙的《义勇军》一起,列为“抗战创作丛书”,1933年3月由上海湖风书局出版。《万宝山》比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早两年问世,堪称我国抗日题材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这部作品也得到了周扬、茅盾等人的称赞,让作者在文坛获得了很大声誉,并从此一发不可收地走上了抗日文学创作的道路。

1932年初,李辉英加入左联。在完成《万宝山》创作后,于7月底潜回东北,先后到吉林、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地,对沦陷的故土进行了实地考察。9月底返回上海后,以这次回乡的所见所闻为素材,写出了一大批抗日题材的小说和散文,先后出版了《两兄弟》、《丰年》、《人间集》3部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丰年》,写的是松辽平原的农村,在大好的丰收年景下,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无情践踏,使勤劳朴实的农民孙三猛醒,毅然让儿子们拿起武器参加义勇军,和日本强盗进行殊死斗争。李辉英还写下了《回了故乡——吉林》、《在哈尔滨》、《南满线上》、《吉长线上》等散文,收入他的第二部散文集《还乡集》中。他曾回忆说,当时他是“怀着不共戴天的仇恨来执笔写反日的作品的”。加入左联后,被分配至上海反帝大同盟工作,又在上海泉漳中学任教。

1936年,李辉英举家迁往北平,写了大量揭露汉奸与日寇勾结的通讯和散文,收入他的第三本散文集《再生集》中。这时他成为北平左联的领导人之一,参加“北平作家协会”,1936年任北平作家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主编《北平新报》副刊《文艺周刊》。

七·七”事变后,李辉英更全身心地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中。1937年冬,他参加了“战地学生剧团”,到山东、河南等地宣传抗战。1938年底,他到武汉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编辑《抗战文艺》。1939年5月,跟随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到河南中条山一带慰问抗日部队将士。依据这次到前线访问获得的素材,他又写出许多反映抗日前线军民生活和斗争的文学作品,结集成短篇小说集《火花》、《夜袭》和散文集《山谷野店》出版。这时,李辉英酝酿再写一部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通过友人介绍,他到第三集团军做文秘工作,注意收集素材,开始长篇小说的写作。从1942年5月到1944年冬,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松花江上》。作品写的是松花江畔的一个山村,居住的大多是山东来的移民,他们开荒种地,打下了家业。“九·一八”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山村,横行霸道,逼得善良的农民们不得不组织起义勇军,采取联合行动,包围了县城,准备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抗日胜利后,曾在东北任长春大学、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教授。1950年定居香港,以写作为生。1963年后执教于香港大学东方语言学院、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任中文系讲师、系主任等职,被聘为“中文学会”名誉会长”。他一直没有忘情于抗战题材的写作,并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抗战三部曲《三都》的第二部《人间》和第三部《前方》的创作。他除了教学、创作外,还主编过《热风》、《文学天地》、《笔会》等文艺刊物,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学术著作。1976年后家居养病,仍笔不缀。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2月赴北京参加中国作协第4次作家代表大会。

1991年5月1日病逝香港,享年80岁。

李辉英补充介绍

  李辉英 (1911~1991)

  原名李连萃,曾用名李冬礼,笔名东篱、林山等。满族。吉林永吉人。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1933年加入左联,被分配至上海反帝大同盟工作,又在泉漳中学任教,主编《生生》、《漫画漫话》、《创作》。1936年任北平作家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主编《北平新报》副刊《文艺周刊》。抗战后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战文艺》。抗战胜利后任长春大学、东北大学教授。1950年南下香港,以写作为生。1963年后任香港中文大 合书院中文系讲师、系主任。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万宝山》、《松花江上》、《雾都》、《前方》、《人间》,散文集《乡土集》、《再生集》、《李辉英散文选集》,短篇小说集《黑色的星期天》、《名流》,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

  “李辉英”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