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名人喻德渊介绍
喻德渊(1903年2月29日—1971年7月8日),字祖龙,号次回,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5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建立了加强基础理论,吸收现代先进技术方法,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基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地质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任长春地质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71年7月3日,喻德渊因病逝世。
喻德渊人物生平
喻德渊,号次回,1903年1月29日(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一)诞生在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安全村(今清溪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家境贫困,受豪门欺压,养成了正直无私、同情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品德。萍乡是座煤城,幼小的喻德渊牧牛放羊常往返于土窿煤窑间,看着篓篓的“乌金”从地下背出来,童稚的心灵充满了好奇的疑问:“地下怎么会有煤炭?还有别的宝贝吗?”这似乎成了喻德渊后来立志攻读地质学的契机。
1911年,喻德渊启蒙于私塾,熟读《四书》、《五经》,聪慧好学,长于记忆,深得父母的钟爱、家族的赞赏。
1917年,考入家乡新创办的明峰高等小学校,开始接受新学教育。
1919年,他考入萍乡县立中学。这一年,“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席卷全国,深深地影响喻德渊的思想行为,他满腔热忱地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活动,开始接触新思想。
1923年夏,喻德渊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5年转入地质系本科。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学习,成绩优良;关心国家兴衰,广泛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支部组织干事。
1927年9月联络和参加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由同学掩护离开北京,流落上海,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8年春,巧遇在上海筹备成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老师李四光和丁西林,入所做助理工作。
1929年,在蔡元培、李四光的推荐下,返回北京大学地质系完成学业。以后,长期在李四光领导下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在宁镇山脉、庐山、淮阳山脉以及鄂、赣、皖、湘、闽、黔等省,做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特别在岩浆岩、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因而,获得中国地质学会1938年度“赵亚曾纪念奖”,并在1945年被作为中央研究院10个成绩优秀者之一派往英国、美国访问考察。
喻德渊确信李四光曾经说的:“地质科学是一门世界科学,一个国家再大也只是个局部。”因此,他认为这次考察欧美地质实际,虚心向权威学者学习,是自己走向世界,了解世界,攀登世界地质科学高峰的机会。1945-1947年他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英国地质调查所、苏黎士大学研究变质岩、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构造地质等。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足迹遍及英伦三岛、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阿尔卑斯山,观察与研究琳琅瑰丽的冰川地形、宏伟壮观的平推逆掩构造。在瑞典、挪威考察光怪陆离的变质岩和冰川冰碛现象。在美国考察油田、铁矿、铜矿、钼矿、铅锌矿、金矿、锰矿等矿山矿床,还专门考察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乃尔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教育,为他后来立志于中国地质教育、办一流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喻德渊坚信权威学者代表了最高的学术水平,在欧美考察访问中,他克服各种困难,结识了许多顶尖的名流学者权威,如世界地球化学的奠基人、挪威地质学家戈尔德史密特(V.G.Goldschmidt),世界岩石学权威、瑞士地质学家尼格里(P.Niggli)、英国岩石学家马歇尔(C.E.Macher)、构造地质学权威泰勒(T.Tailor)等等,深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了解和掌握了当时地质学的最高国际研究水平与工作方法。他工作认真,广博、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深受外国同行的推崇。友人劝他留在国外从事研究,心怀祖国的他,故土情深,“我钻研科学主要是为我的祖国和民族”,婉言谢绝了友人的好意,于1947年底按期回到祖国,被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聘为专任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喻德渊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经济建设,把后半生的全部精力贡献给地质教育事业,是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任研究员(1949-1951);中国科学院北满地质矿产调查队队长(1950-1951);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矿产地质勘探局副局长(1950-1951);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副校长(1951-1952);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1952-1956)、代院长(1956-1962)、院长(1962-1971);中国科学院—高等教育部长春地质研究室主任(1956-1961);中国科学院吉林分院副院长(1958-1971);地质部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1957-1971);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19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春市委员会副主席(1962-1971);中国民主同盟长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1963-1971),中国民主同盟吉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5-1971),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1971)。
1978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共吉林省委、长春市委和 长春地质学院党委先后召开大会,为喻德渊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
1919年 考入萍乡县立中学。
1923年 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
1925年 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
1926年 在北京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8年 进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29年 重返北京大学地质系完成学业,后回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31年 晋升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1937年 晋升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938年 被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借调,任第二金矿探采队队长。获本年度“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
1939年 兼任湖南大学矿冶系教授。
1940-1944年 被经济部资源委员会借调,任采金局贵州省金矿勘探队队长。
1945-1947年 在英国、美国考察研究,年底回国,被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聘任为专任研究员。
1949年 回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研究员。
1952年 任东北地质学院副院长。11月任长春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1954年 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国地质学会理事。
1955年 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
1957年 兼任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地质矿产组组员。
1958年11月 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副院长。
1959年 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0年 被推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
1961年 当选为民盟长春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主任委员和民盟吉林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2年 被任命为长春地质学院院长。
1963年 当选为民盟长春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主任委员。
1964年 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1年7月8日 在江西省萍乡市因病逝世。
喻德渊人物成就
对区域地质学的贡献
1929-1949年,喻德渊致力于中国中、东部的岩浆岩岩石学、区域地质、矿产地质、震旦纪地层、第四纪冰川等调查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专著和工作报告,为我国地质学的发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喻德渊认为要发展中国地质学,必须先认识中国区域地质的特性,即中国的实际。从他踏入地质学的大门开始,就认定要逐步开展中国各区域的地质调查研究。首先研究了宁镇山脉和山东海岸的火成岩,历时三年,发表了《南京镇江间火成岩之研究》、《苏州花岗岩》、《山东海岸变
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等论文。《南京镇江间火成岩地质史》专著对南京镇江间的火成岩进行了详尽的分类,系统地研究了各类火成岩的岩石特征,确定了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时期、演化系列和分布范围,并与东南沿海的火成岩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开辟了我国火成岩系统研究的先例,被列为我国的经典地质著作。1932-1933年期间,喻德渊在李四光的指导下对庐山的地质构造和前寒武纪地层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研究。那时,每天从野外归来,都必先到李四光的住处去汇报工作,李四光也每天必定要见到喻德渊后才休息。电影《李四光》中李四光在庐山与学生的深厚情谊,就是这段历史的写照。他们合作完成了第一张《庐山地质图》,建立了庐山前寒武纪地层系统,确定庐山的构造成因是“庐山系由前寒武纪地层组成的短轴背斜,后沿背斜轴部(在庐山东麓)发生断层,背斜东南部断陷,西北部翘起,并发生很多推向东南的复瓦状逆掩断层和西北向的横断层。厚层大月山硬砂岩底部的巨大逆掩断层,把厚达800米的大月山砂岩向前推挤,将庐山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五老峰等处的悬崖陡壁。”
在庐山调查期间,李四光和喻德渊在庐山脚下的鄱阳湖口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后又在安徽黄山等地,看到了类似的冰川遗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震惊了当时国内外的许多地质学家,“中国地文专家”巴尔博(美国地质学家,当时任燕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抱着十分怀疑的态度,组织了一个第四纪冰川考察团前往考察。喻德渊奉派陪同该考察团观察了庐山、黄山、大别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用大量事实证明了这里存在第四纪冰川。1934年春,李四光、喻德渊又陪同巴尔博、德日进(法国地质学者)、诺林(瑞典地质学者)几位持怀疑态度的外国学者到庐山现场考察与讨论,引导中外学者观看了冰川的遗迹。巴尔博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某些观点。喻德渊后来又撰写了《大别山南坡之冰川现象》等论文。
喻德渊十分注意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一定要和实践相结合,没有通过调查或者实践的理论,是没有实际意义的。1933-1936年间,他只身深入淮阳山脉,在长达千余公里、宽200余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精心的地质调查,测绘出中国中部当时最完整和系统的《淮阳山脉地质图》,撰写了《淮阳山脉地质》,《淮阳运动——淮阳山脉之主要造山运动》等论文,提出了“淮阳山脉的主要造山运动是中生代早期的淮阳运动”的观点。这对认识中国的地质特征、秦岭地槽的发育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同时,他又在扬子江下游和大别山地区详细地调查研究了南方的震旦纪地层,写出了《扬子江下游之震旦纪地层》等论文,描述和对比了南方震旦纪地层,对我国南方震旦纪地层系统的建立及后来开展板溪群的研究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1936年,他还应邀参加了实业部地质调查所“中国地质图”编纂委员会,收集贵州、四川、秦岭的地质资料,负责编制怀宁、南昌幅地质图。
对矿产地质调查研究的贡献
喻德渊认为地质研究终究是要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从1933年至抗日战争期间,他为寻找当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急需的矿产资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把正在进行的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调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鄂西、湘西、江西、福建等地从事煤、金、陶瓷土等矿产资源的调查,发现并组织开采鄂西的煤矿、湘西的金矿。
喻德渊执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签具的护照,赴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调查矿产和陶瓷土,发现不少优质矿区,如浮梁的窑里、祁门的张岭脚、鄱阳的马岭之釉石,苏州的阳山、浮梁高岭之高岭土。并指出其中的浮梁、余干、乐平、萍乡、醴陵、长沙、衡山、祁门等地的瓷土皆属国内不可多得者,写出了《全国瓷土陶土之研究》等论文。
抗日战争期间,长江一带煤的供应特别困难,对煤田的调查更是当务之急。1937年秋,喻德渊与湖北省建设厅合作,到鄂西勘探煤矿,在香溪河流域找到了可供开采的煤层,并协助湖北省政府开办了香溪煤矿,大大缓解了这一地区的煤荒。同年冬,被资源委员会借调到湖南省金矿探采总队工作,任第二金矿采矿队队长,在湘西一带勘探金矿,在群山之中,发现了冰碛层中的金矿。准备调运钻机开始勘探。当地豪绅霸占了金矿,对喻德渊软硬兼施,要喻德渊“识时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方便之门”,“大家发财”。喻德渊正义凛然,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所动,挺身而出,陈说利害,断然制止了抢金事件,保护了国家金矿。他刚正不阿,淡泊名利,显示出铮铮傲骨。
1940年9月,他再次借调到经济部,任采金局贵州省金矿勘探队队长。赴湘西,黔东的黔阳、托口、江市街、天柱、黎平、锦屏、剑河等县及梵净山一带查勘金矿,并协助经济部采金局实施黔东金矿的探采工作。喻德渊在湘西—黔东工作6年,研究这一地区地质构造与脉金之关系和第四纪冰川沉积与砂金之关系,探索湘西金矿的形成、分布及其富集的原因。先后写出了《湘西金矿志》、“辰溪地质”、“湖南沅陵林泌金矿简报”、“兴山龚家村煤田报告”、“南漳东巩煤田报告”、“利川矿产简报”(与刘清香合著)、“湘西黔东地质构造概况”、“湘西第四纪冰川流水之概况与砂金之关系”、“湘西黔东金矿概论”和《湖南省金矿》、《贵州省金矿》等论文、专著和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喻德渊不顾个人的困难和安危,毅然服从国家的安排,积极组织并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北满地质矿产调查队的工作,走科学研究与新中国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道路。在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调查,使双鸭山煤田和嫩江煤田的勘探储量扩大了两倍多,老矿新生。并在外围发现了一个铁矿和元宝山煤田,确定了黑水弧形构造的存在,为东北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对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贡献
1950-1951年,喻德渊在黑龙江调查时深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蓬勃开展,地质人才严重不足,致书中央,建议成立地质专业学校,获得批准,从此他开始了从事地质教育的生涯。在1951年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喻德渊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在长春办起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地质专科学校。一年后又扩大调整,建立了我国最早的高等专业地质学院之一——长春地质学院。喻德渊担任长春地质学院主要领导人近20年,为学院建立了先进完整的教学设备和一支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树立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和教学秩序,使长春地质学院成为新中国地质教育事业中的一颗名珠,培养了上万名的地质人才,其意义正如黄汲清为《喻德渊》一书的题词所说:“主持地质教育影响深远”。
喻德渊从开始办学起,就明确提出新中国的地质教育要“三结合”,即“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和教学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他治学民主,不以权威自居而强加于人,虚心听取各种意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和首创精神。他认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精髓,他团结了一大批专家教授,又常以“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来告诫自己,关心和培养年轻教师,鼓励他们到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中锻炼提高。经过10年的努力,喻德渊为长春地质学院建立了以教授带头、中青年为骨干的高质量教学科研队伍。
喻德渊十分注重地质教学中的野外实践教育。他自己就是从野外实践得到了才智,正如他在完成宁镇火成岩研究课题之后,对国外一位友人说:“我不是一个纯粹的岩石学家,我首先是一位野外地质学家”,他常对学生和年轻教师说:“地质学,就是要我们在野外用眼多观察,用锤子多敲打,用罗盘多测量,用手多记录;在室内用显微镜多观察,多思考,多对比,多总结。”他认为野外地质实践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喻德渊建立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即使在1959年重病之后的几年内,还常以半身不遂的身体到野外去检查学生野外实习的质量。
喻德渊十分注重地质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他的办学目标是瞄准世界第一流大学的水准。他说:“地质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与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科学。地质规律错综复杂,无法在室内再现。因此要使地质工作现代化,没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做基础,便谈不上发展,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喻德渊强调科学研究是加深基础理论教学的必须手段,教学和科研并重,教师不能脱离科学研究的前沿。1962-1963年期间喻德渊感到我国地质工作要有所前进,有所发展,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提出了“地质学院应是三分理七分工”的建议,极力主张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来开辟我国地质学的新领域。如地质力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学、地质仪器与分析测试新技术等,并设置了相应的专业。他以身作则,最早开出《中国地质学》课程,培养研究生,又带头研究中国的大地构造问题,写出了《中国的大地构造与矿产分布》、《东北地区的大地构造与岩浆活动》等论文,阐述了“稳定地块的复活”,“过渡性地块的存在”等中国大地构造的特点,指出东北地区存在三次重要的地壳构造运动和三次岩浆活动,吕梁运动与海西运动形成东西向构造,燕山运动形成北东向构造,它们控制了相应的三次岩浆活动。首次提出海西运动在东北大地构造演化中占有重要意义,指出了寻找金属矿产的方向。以自己的经验,不断向年轻教师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选题原则、野外调查、资料收集和处理的经验,为青年教师指出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道路和方向,结合教学和生产中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窄到宽,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他亲赴矿山等生产部门建立学院与生产单位之间进行科学研究的渠道,并提出课题。
喻德渊人物评价
喻德渊学识渊博,不以知识为私有,把几十年积累的珍贵资料、标本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师生使用,并勉励他们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为人所景仰。
喻德渊是一位优秀的、坚强的、对国家对人民满腔热情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是广大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可以信赖的带路人。他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的舞台上,展现了他与国家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风姿和才华。1958 年秋,他风尘仆仆地到祁连山—黄河上游考察,看到了当地人民的贫穷,感受到他们脱贫的渴望,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开发黄河,发展大西北”的建议,他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在随后的日子里,即使在不堪回首、遭受极不公正待遇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喻德渊仍然以半身不遂的残躯,不懈地为人民的事业耕耘和忧伤,直到1971年7月8日,68岁的喻德渊,积劳与焦虑,旧病复发,医治无效,告别了人世,告别了他未竟的事业,骨灰安葬在他所挚爱的萍乡清溪龙洞岭。
喻德渊常说:“我们要做一个像鲁迅先生说的‘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老黄牛。”喻德渊的一生,正是这种精神的完美体现。童年,聪慧好学、知晓爱憎;少年,勤奋学习,接受新思想;青年,追求真理,黑夜遇明灯;中年,豪情壮志、硕果累累;老年,赤胆报国,桃李满天下;暮年,无辜与无奈,带着遗憾与信念西去。喻德渊的一生是爱国、刚正不阿、清廉俭朴的一生,是为祖国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1976年10月,打倒了“四人帮”,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共吉林省委、长春市委和长春地质学院党委先后召开了大会,为喻德渊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中国地质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长春地质学院学报》、《吉林科技精英》、《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传》、《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等相继发表悼念和传记文章,怀念喻德渊一生所走过的爱国道路,怀念他为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事业所作的重大贡献,痛惜他晚年坎坷的遭遇。长春地质学院和江西省萍乡市政协合编刊印了《喻德渊》一书(包括传记、年谱、著作目录、部分好友知己、亲属和学生的题词、纪念文章等)。
喻德渊的音容和业绩,长留人间,永垂不朽。
喻德渊主要论著
1 喻德渊.太行山脉之地质.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1929
2 喻德渊.宁镇间之火成岩.国立中央研究院18年度总报告,1929,169-170
3 喻德渊.南京镇江间火成岩之研究.国立中央研究院19年度总报告,1930,178-183
4 叶良辅,喻德渊.山东海岸变迁之初步观察及青岛一带火成岩之研究.国立中央研究院19年度总报告,1930,174-176
5 喻德渊.苏州花岗岩.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1933(4):1-59(中英文)
6 叶良辅,喻德渊.南京镇江间之火成岩地质史.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专刊,乙种第1号,1934,1-220(另图版18幅,图3幅),(中英文)
7 李四光,喻德渊.江西庐山地质图(1/5万)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33
喻德渊补充介绍
喻德渊,字祖龙,上栗县福田镇清溪人。1923年由萍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5年转入该校地质系,期间与萍乡籍学生肖保璜(烈士)等在北京创办《萍潮》小报,宣传革命思想。次年暑期回老家组织农民运动,回校后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深入长辛店铁路工人中发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后因遭张作霖通缉化装逃往上海,幸得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帮助介绍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当磨片工才逃过一劫。1929年春接蔡元培函回北大复学,同年毕业后回到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此开始了他毕生的地质研究生涯。
1929年,他多次至南京、镇江等地区调查,先后写出《南京镇江间火成岩之研究》、《苏州花岗岩》等论文。后与叶良辅合著《南京镇江间火成岩地质史》,开启了我国区域火成岩研究先河。
1932年夏,他随李四光到庐山作地质构造勘查,两人合写了《庐山的前寒武纪地层和岩浆活动》论文,绘制了《庐山地质构造图》,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地质学界的关注。这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后又只身深入淮阴山脉,测绘出了中国中部当时最完整、最系统的《淮阴山脉地质图》。以后又调查研究了南方的震旦纪地层,写出了《杨子江下游元震旦纪地层》、《淮阴造山运动》、《大别山南坡之冰川现象》等力作。1937年升为研究员。
1937年秋,奉调与湖北省建设厅合作,在香溪河流域找到可供开采的煤田。1939年,兼任湖南大学矿冶系教授。1940年,他再次借调国民政府经济部,任采金局贵州省金矿勘探队队长。他写的《湘西金矿志》等论文至今一直为地质部门广泛参考应用。
1946年,受中央研究院委派,喻德渊先后到伦敦大学大学、剑桥大学研究变质岩及矿床学、地质学及岩石学,到瑞士研究阿尔卑斯山地质构造及冰川。以后又到瑞典、挪威、美国实地考察地质矿床,受到外国学者的推崇。
回国后,国民党政权面临崩溃,阴谋策划将地质研究所迁往台湾。他坚决投入反迁台斗争。后借口探亲,举家回到故乡。期间,教育部长朱家骅多次来函劝他去台,许以地质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教授之职。他不予理会。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地质计划指导委员会矿产部地质勘探局副局长,参与组建长春地质学院并任副院长、院长。
文革中,他被扣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帽子受到冲击,并被遣送回原籍,1971年6月病逝于家乡。
福田镇 上栗县辖镇。1949年属桐木区,1958年析置福田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镇府驻福田,距县府29公里。面积57.1平方公里,人口4万。319国道过境。辖福田、文岐、桃花、清溪、大字、跃星、边塘、战山、明山、双源、安全、长塘、长安、连陂、光冲、园艺场、田中、三田、硖石19个村委会和福田、硖石、清溪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炭、造纸、塑……
“喻德渊”人物信息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人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